台灣第一個直轄市台北市是集結了政治、經濟、交通等各種重要資源的首善之都,而全台第二個升格為直轄市的城市高雄市,也因為其充足的統籌分配款,使得市政建設及高雄捷運等重大計畫都能夠順利進行。反觀中台灣的台中市,因為人口不足而無法升格直轄市,進而也造成了發展限制,現在台中縣市政府都希望能以縣市合併方式,把台中縣市一起升格成直轄市,若一切順利、兩年後這個面積全國第一大的直轄市就將形成,目前台中縣各地的基層民代及台中縣市民眾是如何看待縣市合併升格呢?行政區域重劃所牽涉的問題極為廣泛,縣市合併對於東勢、石岡、新社等地客家鄉鎮又可能產生什麼影響?一棟一棟新建豪宅大樓,現在行情直逼首都台北房價的台中市中心七期重劃區、成天車水馬龍,繁華程度和台北市不相上下;而幅員遼闊的台中縣雖沒有台中市這般都市化,卻因腹地廣大,產業發展可能性也不惶多讓。長期以來台中縣市雖分治,但地理環境的相鄰,令台中縣市演變成同一生活圈、而未來台中縣市還很可能合併,升格成為直轄市。


現在記者站的位置是台中縣烏日鄉這邊,在高鐵台中站附近,這裡雖然高鐵通車差不多兩年了,不過現在發展還是很慢,大致上還是蠻鄉下的地方,和遠處的台中市那裡那種高樓大廈那種發展相比還是差別蠻多的,所以如果未來兩年這個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之後、類似烏日鄉這種地方,它就會升格成為台中市的一個區了。

[台中縣副縣長
張壯熙]
目前全球化的環境裡面,全球的都會是都會跟都會在競爭,而不是國家跟國家、不是單純的國家跟國家在競爭,所以對整個大台中地區假設它合併成一個完整而且是直轄的狀態是一個在全球競爭裡面是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一個都會。

[台中市政府民政處
處長 沐桂新]
台灣現在的發展是南北兩個地方在快速發展,中部的地方被忽略了,所以在整個都會的結構裡面中部應該有一個大型的都會區,台中市具備各種條件,所以台中市升格直轄市已經醞釀了很久,地方上也已經大聲疾呼了很久,希望能夠改制為直轄市,來帶動中部區塊、中台區塊的共同的繁榮發展。

依據地方制度法-「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 經濟 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之法源,人口僅達一百零六萬的台中市依法無法跨過升格直轄市門檻,因此、和總人口超過一百五十五萬的台中縣合併升格就是一個辦法,現在縣市合併升格不但是台中縣市政府雙方共識、多數台中市民也樂觀其成。

[台中市民
何椎賢]
可能合併之後應該會對這邊的發展比較好吧,因為像台北市跟高雄現在都是合併的直轄市,可能對中部的發展會比較好一點。

[台中市民
吳權益]
支持啊!為什麼支持?因為這樣才有更多資源啊!哪些資源?譬如說公共建設、地方建設。

相較於台中市民、縣治所在地豐原市的台中縣民也有支持縣市合併的在地觀點。

[豐原市民
林彩雲]
升格的話應該會有好處啊!大概哪些好處?交通啊、經濟面之類應該都有吧!甚至豐原說不定會有大學之類的啊。

[豐原市民
游先生]
就會比較有錢啊!各縣市台中縣和台中市就比較有錢,院轄市就是錢比較多,發展我們台中縣和台中市就是建設會比較好,現在就是沒有錢啊。

說穿了、都是因為錢的問題,背負著縣市民眾們的期待、縣市合併升格箭在弦上,內政部長廖了以日前說過、年底前就會把合併升格的具體時程對外公佈,若排定在九十九年底完成合併,有關技術面與法源方面的問題,台中縣籍立法委員徐中雄就表示、一切都不困難。

[立法委員
徐中雄]
技術上我想都不會有問題,因為就只要經過一些、大致上就幾個法,地方制度法,還有行政區域劃分法,甚至可能因為太多院轄市了,所以可能財政收支劃分法先修改一下分配財源,我想這些法都不是問題。

面積比台中市大上12.5倍的台中縣、城鄉差距比起台中市而言絕對是大了許多,如果完成合併升格、幾個靠近山區的鄉鎮地方父母官們不免憂心、是否會發生更邊緣化的情況。

[東勢鎮長
葉玉錦]
但是我們處在這種比較偏遠的地區,我們不是屬於都會區台中市的周圍,也是很怕被政府忘記了,萬一重視較市中心的人,我們被政府遺忘掉的話,我也是會擔心,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我也希望政府能了解農業鄉鎮的需求是什麼。

[石岡鄉長
劉宏基]
像石岡鄉、台中縣還有很多這種小鄉鎮,離市區較遠、偏遠的小鄉鎮,這個可能要希望說做一個詳細的規劃,比如說行政區域的部分或是經費的部分,不要在合併完了以後會造成邊垂地區的鄉鎮會越來愈落後,那麼都市型態的鄉鎮會越來越發展、越來越進步,那麼這個就不是我們所樂見的說台中縣市要合併。

若順利規劃後年底合併,明年底的台中縣市長選舉就將暫停、現任台中縣市長任期就會往後延期以配合下屆北高兩市直轄市長選舉。現任縣市長任期獲得妥善順延、地方人士就表示基層民意代表的參政權也應當受到重視。

[東勢鎮長
葉玉錦]
因為那麼多全台中縣二十一鄉鎮的鎮民代表、代表會主席、副主席,要怎麼何去何從,是不是停止這個選舉?這些選舉都不選了嗎?鄉鎮長是不是還要繼續選?這些都要有一個非常完整的、讓所有參政者都能有一個心理準備。

[豐原市民代表會
主席 陳誌鋒]
我們二十一鄉鎮市、我們所有的民意代表多多少少各方面的意見都不同,我們豐原市像我個人的意見是樂觀其成,什麼時候實施個人不方便表示什麼意見,如果能比較周詳一點,對所有民意代表有一個方向,也比較完善。

[大雅鄉公所
秘書 王建平]
縣市合併考慮到的最大困難其實是政黨和民代的部分的利益會衝突,所以可能將來的阻力從政黨的角力、民代的干預之下可能會有一點點會在調整上的一個困難,但要做好台中縣市的合併、大台中地區的產生,應該要有很大的一個角度來思考這些事情。

除了基層民意代表們的參政「落日條款」問題、台灣唯一的大埔客家聚落群-東勢、新社、石岡等地,未來在縣市合併後、在地的客家文化事務發展、是否可能面臨萎縮也是當地人關心的課題之一。

[石岡鄉長
劉宏基]
客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所以不管縣市是否合併都一樣要重視,像我們石岡鄉屬山城區,石岡、東勢、新社、和平,全都是大埔客家人,大埔客的文化全國只有這裡有而以,所以不管有沒有合併都要非常重視。

[東勢鎮民
賴美淑]
像我們東勢、台灣語言都分很多種,客家有客家語言、閔南有閔南的語言、各種國語語言,以後縣市合併之後,我們比較偏遠的原先縣轄鄉鎮、是不是文化、風情各方面,是不是會比較不受到重視。

賴美淑是東勢人,因為熱愛家鄉文化、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擔任導覽工作一轉眼就已經四年,在客家語言文化仍持續流失的現在、若縣市合併升格,縣市政府原有的客家相關業務單位或許還有升級或擴大的可能,台中縣議員陳萬通也說、縣市合併升格不但會拉近城鄉差距、身為直轄市轄區的客家聚落一定能夠更加受到中央照顧。

[台中縣議員
陳萬通]
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區,為了城鄉的平均發展就一定要合併,因為合併之後我們的經費才會充足,靠一個縣一個市這樣實在是經費不夠多,我希望中央能有共識,三都十六縣的做法,長久以來都有這樣的規劃,希望推行要快一點。

曾擔任過兩屆新社鄉長的台中縣議員陳萬通認為、台中縣市合併後轄區擴大、統籌分配款增加了,對於以客家親為主的鄉鎮地方發展絕對是大利多,每天從東勢鎮前往大雅鄉公所通勤上班的大雅鄉公所秘書王建平持著相同看法。

[大雅鄉公所
秘書 王建平]
我有把握說(台中縣市)合併之後一定會成為全台灣第二大、僅次於台北市的大城市呢?因為有山有水,和平鄉、東勢、新社,都是非常美麗的山水,我們有台中國際機場,甚至於將來兩岸三通之後我們還有台中港,這些對於將來大台中地區的發展,不是其他縣市能夠競爭的。

合併升格後,從鄉村到市中心、從台中港到梨山,原有的鄉鎮村里都成了直轄市下的新轄區,對於原本的村里百姓而言將是一種全新經驗。

[台中縣議員
陳萬通]
因為幾十年來都是以鄉、鎮來執行政務,改用區、用台中市,大台中市來處理政務的事情,多少會不習慣,當然宣傳很重要,希望還沒有做以前要把宣傳做好來,各單位好好配合,我相信老百姓會習慣。

[台中市民
許鳳玉]
這個鄉跟鎮還是市,我覺得這一個名詞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大家、反正現在交通都方便了,大家都是最主要要有工作,要怎麼能夠便利,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很重要吧。

回歸原點、縣市合併升格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台中縣市都能夠更加繁榮、帶動發展造福廣大民眾,立法委員徐中雄指出、這種單純樂觀的想法仍須受到質疑。

[立法委員
徐中雄]
我期待我們所有的民眾能夠實際去了解所謂院轄市它能夠帶來的是什麼,台北市的繁榮難道只有一個院轄市本身就是這樣一個單純的因素嗎?所以這東西我覺得大家應該了解真相,但是站在我個人、我個人的立場上,我想我在政治上的意義上我是、一定是全力以赴。

一旦合併後的大台中市、將擁有兩百六十多萬人口,下轄全國第二大港和中部第一大機場,中科一至三期也將整合在同一轄區。升格提升台中縣市地位後、若真的帶動了大台中整體發展,未來也難保其他縣市不會出現比照升格的爭取動作,到最後到底是變成各個直轄市大家競相搶錢、還是一同陷進「均貧」局面誰也無法定論,屆時對中央而言、可能才是真正面臨大挑戰的開始

採訪/撰稿 李一凡
攝影/剪輯 彭晉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