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比福佬人晚渡海來台開墾,地形平坦、水利方便的地方大多已經被福佬人開發,所以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是比較貧瘠的丘陵或山地,在丘陵地上,客家先民開鑿水圳、埤塘,與天爭水,發展出驚人的水利工程。本集的客家新聞雜誌,我們整理了之前推出的客家引水奇蹟系列報導,帶您走訪桃竹苗、花東縱谷、高屏地區及宜蘭,從水圳的建設,看看先民的智慧與開墾的遺跡。先帶大家到花東縱谷的客家庄,實地探訪浩瀚的水圳工程,如何孕育出優質好米。綠油油的稻田像是美麗的地毯,迎風搖曳時,宛如呈現出一波波的浪花。成群的麻雀在稻海上覓食,有時還隱沒在稻穗裡。花東縱谷的田園風光,是一幅幅畫不完的美景。而這裡的好山 好水 好空氣,孕育出台灣的優質米,更有客家先民來此開墾時,克服天然條件,所建設的引水智慧在其中。

眼前這條水圳是秋林圳,灌溉富里地區,大約700公頃的面積。而這條長6.8公里的水圳,是在150多年前,由一批從屏東地區,橫越大武山而來的客家人所開墾。因為當時秀姑巒溪在大雨過後,常常會留下大量的石頭,要取水灌溉非常不容易,所以這些客家先民,就在這裡開鑿一條水圳。

[富里鄉新興村 
村長 葉日信]
以前秋林圳最早在開發的時候,用人工去做埤頭,用竹簍堆石頭,全部用人工去做。如果淹水或是乾旱的時候,要灌溉時,就要用姑婆芋葉來疏通埤頭。

現在秋林圳的入水口,已經有閘門可以控制,而水圳也改以水泥的方式。就連從前要定期清理淤沙的工作,也有這個沉沙池取代。

[富里鄉新興村 
村長 葉日信]
沉沙池的功能,是要排下大雨過後,水圳水混濁所留下來的沙子,因為那些沙子流進田裡,就會(讓田地)比較高,對米質會影響。

水利工程越進步,也讓農民灌溉越方便。走在稻田旁,徐徐的涼風帶有撲鼻的稻香,富里米遠近馳名,除了這裡的先天條件之外,秋林圳也是功不可沒。

[富里鄉新興村
村長 葉日信]
我們攔的水 灌溉用的水,全部是山泉水我們攔起來,尤其這個秋林圳(水量)特別大。我們的土地土質特別好,是黏土的,重黏土的土質。所以這裡的米質會那麼好。

一包包富里米,準備帶著農民的驕傲,銷售到各地。幾年前富里米還成功外銷日本,也把台灣米的名聲推向國際。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白米,是當地半年來的耕耘成績,也是客家先民留下的珍貴寶藏。

瑞穗鄉富源社區的媽媽們,邊唱著歌邊洗衣服,悠閒又愜意。而她們所用的水,是1890年完工的興泉圳。

興泉圳的入水口,馬蘭鉤溪水大量湧入。這條長13公里的興泉圳,流經當地幾個村落。從大的溝渠到分水圳,在在都看得出興建者的智慧。

[花蓮文史工作者
林興華]
水量本來是一條圳的,後來水量不夠,它就變成雙圳,那雙圳的時候,以前都沒有水平的測量很困難,它一百公尺會設一個水沖,就是忽然滑下來,讓水能夠繼續前進。

原以為水圳旁邊,可以看到美麗的稻田,不過眼前的景象,卻是令人失望。因為幾乎所有的農田,都處於休耕狀態,只有少數的地方,種著自給自足的蔬菜。

<聲音來源:花蓮文史工作者 林興華>
像池上 富里那一帶的米,就比較好吃,因為那邊的水是比較濁的。那個水裡面養分很夠,所以那個米種出來好吃。我們這裡以前叫白川,水非常乾淨,太乾淨的水沒有營養。

不過,懂得變通的人士,幾年前,進行社區總體營造,把具有客家特色的染布文化,運用其中,希望把這裡發展為觀光社區。

洗染布所需的用水,是來自興泉圳,讓水圳用途,做有效的利用。這樣的轉變,雖然不是開拓者的本意,不過因時制宜,未嘗不會辜負先民建設的辛苦。

卑南溪一處水閘門旁,滾滾的溪水流入渠道,這裡是池上鄉境內多條水圳的源頭。

早在1870年代,一批來自屏東潮州的客家人,選擇來到池上的新開園開墾。而開墾需要用水,客家先民的智慧也再次展現。

放眼望去,這個看似陸橋的長長建築物,裡面流的卻是水。它的名稱也很特別,叫「浮圳」。

[前池上鄉農會
理事長 李鑾璋]
這個浮圳就是,因為東面山地勢比較高,還有土地非常肥沃,池上圳的水沒有辦法送上去,因為那邊地勢低漥,所以才用人工做一個浮圳。

>原來浮圳,是因為要流經地勢低漥的地方,為了增加水的衝力,才會讓水圳不完全跟著地形走。

水是順利流過低窪地,不過在池上鄉,很多開發地還是位於高處,因此這些農田要灌溉,就需要水車。

時代變遷,同樣的灌溉地方,有著不同的工具。而農民固定一段時間,也要在田裡除草,好讓稻米吸收到完全的養分。

池上鄉這幾年,致力推動有機米,因此,很多農民為了把品質做控管,常常碾米也是在自家的工廠進行。

卑南溪的水面上,這兩處漩渦,是關山大圳的進水口,流經關山鎮大大小小的農田,也生產出聞名的關山米。

早期到關山的客家人,選擇在不容易開發的高階台地開墾,引卑南溪的水灌溉。不過當時缺乏統籌,因此常常都是自己引水,直到1958年,才完成現在這條關山大圳。

關山大圳有一項特色,就是地下箱涵,>因為水圳和河流交措,為了讓水圳的水順利流向下游,因此有這樣工程。

[關山鎮德高里 
里長 戴運連]
因為這裡是河邊,你如果做浮圳的話,會影響到溪流自然的流域,有水流沙會淤積非常麻煩,(成為)最不安全的地方,所以這段,大概有一公里左右的長度,做地下箱涵。

在關山還有一項種植技術,不能不提,那就是特別的「客土」。

[關山鎮豐泉里 
里長 黃綱榮]
(本地土)沙質涵水性不強,種出來的稻,沒多久會比較黑粒 乾葉,有客土之後,因為水稻有兩種環境,第一個環境就是吃到客土,黏土的環境,再往下稻根深一點,就吃到我們本身的沙土。

現在知道了,關山米的生長環境,是底層用當地的沙質土,上一層用卑南溪對岸的黏質土,讓稻米同時生長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土質裡。這項種植技術,早在60年前,來這裡開墾的客家人,就已經在使用。

[台東縣關山鎮豐里
里長 黃綱榮]
以前的人過來這裡很辛苦,用牛車在對面山,硬載(客土)過來。

在台灣西部,客家先民選擇了丘陵地,運用灌溉工程,為台灣種出好吃的水果。在台灣的東部,客家先民則選擇了河邊的平原地,為台灣種出優質的富里米 池上米和關山米。客家先民運用智慧,克服環境的阻礙,造就一個又一個,令人讚嘆的水利工程,同樣也能讓險惡之地,成為生產富饒的佳美之地,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還真的不能沒有客家人。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范群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