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二十是俗稱的天穿日,起源於女媧補天的傳說,象徵天地間的和諧與生機,對於多數地區的客家人而言,這是一個休養生息、敬天愛地的節日,在東部的宜蘭客家族群,也特別舉辦活動慶祝,端出宜蘭詔安客天穿日獨有的美食-菜頭粥,和大家分享樸實的好味道。記者宋宇娥、蔡裕昌的報導。 


 

 

整齊劃一的太鼓聲,小朋友朝氣滿滿的表演,為宜蘭客家天穿日活動揭開序幕。每年正月二十天穿日這天,不少客家人認為就該不做農事、休養生息、感恩大地。

[冬山鄉大興社區居民 郭秀美]
就是有蝦米,小魚乾,還有這個木耳,木耳絲,還有肉絲,還有這個魷魚,還有這個魷魚絲,等一下就一起放進去煮一煮,

有人備料,有人削蘿蔔,冬山鄉大興社區媽媽們準備大展身手,原來宜蘭詔安客傳統中,在天穿日這天有個特別習俗,家家戶戶會煮一鍋菜頭粥,和家人朋友一起享用,寓意「眼睛靈活、工作順利」。

[冬山鄉大興社區居民 郭秀美]
以前就是有這樣的習俗傳下來,現在我們每一年,都會煮這個菜頭粥來吃,就是我們這個客家的過年,正月二十就是客家過年的意思,(以前)菜頭粥很罕見,就煮來吃「吃菜頭糜,目珠光」大家就很高興。

[冬山鄉大興社區理事長 邱長欽]
因為我們祖先都是客家,我們在那個墓園看到我們詔安都是客家人,我們祖先是從那邊過來的,所以我們要找回我們的根,我們的習慣,包括信仰都找回來這樣。

社區媽媽不計成本,放進各式豐富配料,如此料好實在的菜頭粥,在現場限量發放,大受民眾歡迎。

[民眾 邱先生]
插秧,除草,割稻都會吃菜頭粥,有吃菜頭粥就是客家人,好吃,小時候就有吃啊,因為幫人家做畦時,南部是煮番薯粥,我們這裡是菜頭粥,菜頭粥味道比較好,(天穿日要吃這個喔?)對啊,這個好采頭啦。

兩湯匙的餡,然後上下左右拉拉。

被稱為「大南澳最美客家村」的朝陽社區,也派出社區媽媽手把手教民眾製作艾粄,而且還是深具在地海港風味的「魚鬆艾粄」,用吃來認識宜蘭客家族群。

[蘇澳鎮朝陽社區發展協會成員李麗珍]
我們那邊離魚港很近,我們那邊就是3、4月,有那個「煙仔虎」那個魚比較瘦,我們就把它融入做魚鬆,我們就把這個在地的食材魚鬆把它融入在我們的草仔粿裡面的餡這樣子,吃起來大家反應都很好這樣子。

[民眾 張小姐]
對,還有魚鬆,(有吃出來嗎?)有,有魚鬆,對,料很多,我也是第一次,品嘗這麼好的口味,不同,很特別。

活動現場還有客家創意市集,攤商們莫不使出渾身解數,用限定客家味,勾引遊客味蕾。

放了滿滿三星蔥的炸蛋蔥油餅,不稀奇,店家抹上桔醬,不手軟擺滿雞肉絲,就是客家風味的創意新吃法。

[市集攤商 黃珮珊]
我們有特別為這個客家,然後設計一個新的菜單,是蔥油餅加蛋,然後搭配客家油雞,然後還有客家桔醬做出來的,就是創新口味,酸酸的,然後搭配雞肉這樣子很好吃。

烘焙攤商有人推出紅麴貝果、有人做出金棗巧克力司康,也有人把肉桂捲加入擂茶元素,讓異國點心也飄出濃郁的客家味。

[市集攤商 藍雅齡]
因為要跟在地的口味做結合,所以就是想到擂茶,擂茶現在是非常多穀物,非常多營養素在裡面,然後它跟肉桂的結合,是非常迸出意想不到的好滋味,非常的融合

雖然宜蘭縣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典型客庄,但細究起來,客家人口也不少。

[宜蘭縣民政處客家及多元族群事務科長 吳芳君]
其實根據客家委員會的調查,宜蘭的客家人口大約有3.5萬人,其實在宜蘭這個地方客家人口是非常的豐富,資源也非常豐富,那只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就是可能在歷史演化的過程中,那逐漸被福佬化,所以我們會希望藉由天穿日的這個活動可以再次的擾動地方,讓大家找回當地的,客家的回憶跟記憶。

[文史工作者 張峻浩]
我們宜蘭客家,其實就是宜蘭的族群,就是偏漳州為主,可是我們是偏那種漳州西部,然後它跟汀州或是廣東交會,那邊有一些客家人,所以在宜蘭就要比較細緻來討論0836就是像詔安會有福佬人也有客家人,

也算是地理分界,就以前奠安宮那邊叫做西門,最早就是神農廟那後來才轉變成玄天上帝,文史工作者帶著遊客,漫步羅東舊市區,從生活聚落裡的水圳、宮廟等,一點一滴挖出客家痕跡。

[文史工作者 張峻浩]
以前羅東是一個港口,所以很多人會來這裡做生意貿易,所以我會想從羅東市區上面,有住哪些福佬客,然後客底的人,就是他們可能是從外面進來做生意的,或是生活在羅東的,就會介紹他們在羅東留下什麼痕跡。

隱形多年的宜蘭客家族群,這幾年在公私協力下,尋找、挖掘出越來越多獨特罕見的客家印記,透過各式活動宣傳推廣,要讓外界對宜蘭客家留下更深刻印象。

採訪/撰述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