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有許多被稱為「客底」的客家人,其中田尾鄉就有6成是客家後裔,田尾一間幼兒園,從103年開始就推動客語教學,去年更是得到客委會「推廣客語教學績優學校」獎項,年前,幼兒園特別營造出年貨大街、圍爐的情境,讓小朋來學習饒平客語,希望讓這個「客底」的村莊,能夠再次聽到客語。林秋伶、江長銘的報導。
來喔,來喔,好吃的東西,好吃的東西,來喔。
小朋友用客語大聲叫賣,吆喝同學來買年貨,這些可不是道具,眼前所見,全是貨真價實的食物。
糖果,糖果,糖果,來,小朋友歡迎喔,你想要吃什麼,要吃什麼,糖果,好,糖果。甜粄,甜粄,甜粄,好,再來看這個是什麼,紅龜粄,紅龜粄,好吃的紅龜粄喔。
糖果、粄食、水果、還有春聯等等,過年要用的東西應有盡有,整個幼兒園,充滿了濃厚的年節氣氛。
幼兒園學童 楊小弟(左)
我去買了米糕、雞肉、蘿蔔糕,中午大家一起圍著吃。
客語薪傳師 劉月仙(左)
他們到的時候,會用客語講,老闆這是多少錢,老闆就會反應說要買什麼,主要是這些年菜,讓他們感受一下年節快到了。
我當老闆喔,你們全部要來和我買東西喔,你要買什麼,來,你要買什麼,你要買什麼,橘子,一起念,橘子。
彰化縣田尾鄉這間幼兒園,在過年前舉辦了一場客語沉浸式教學成果展,把幼兒園廣場打造成年貨大街,讓學童來扮演老闆和客人,並且用客語進行買賣,小朋友都非常融入、玩得很開心。
客語薪傳師 詹前慶(右)
小朋友一下子教太多,他也沒辦法記,一天來這裡,差不多教5個語詞,5個語詞,還有很短的對話,像我這個東西,來喔來喔,大家來買水果喔,或是說買水果,或是說買糖果、買餅乾,這樣,他如果說會問,我們又跟他說,這一個多少錢啊,或是說怎麼賣,我們就教他這樣。
謝謝你,謝謝老闆,你要說謝謝老闆,謝謝老闆,很棒,1340
客人來玩,(老闆這是什麼),糖果,(這是什麼),餅乾,(這多少錢),100元,(我要買這個),盤子,(謝謝)。
新年快樂。
客語薪傳師 邱美都(右)
有山珍、還有海味,所以就準備米糕、雞肉、鴨肉、水餃,很多東西,有教小朋友要怎麼當老闆,如果有人來買年貨,要說好吃喔,好吃的東西,4801
幼兒園教保主任 黃珮雲(左)
攤位大概都花了兩周的時間來設計,從零到有,然後到了昨天我們定位之後,每個孩子眼神都是充滿了,哇,原來我們的攤位這麼精彩喔,那加上今天所有的家長,準備的食材,其實都超乎我們的預料。
幼兒園用心營造,讓小朋友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客語,把生活裡會遇到的情境,融入在教學當中,這樣,小朋友在幼兒園學到的客語,就能實際運用在生活裡。
幼兒園園長 魏惠君(右)
在103年的時候,我們深深感覺幼兒的話,對於客語是有強烈的記憶,所以在坊間的耆老也提示我們,其實在這裡的話,是一個客家文化的客底,我們就開始從103年推動了生活客語,106年開始我們就以沉浸式客語來推展。
幼兒園教保主任 黃珮雲(左)
我們學校是位於彰化縣田尾鄉的饒平村,因此我們就是去深耕到在地的文化,所以我們發現其實我們是在客家文化裡面的一群,就是,在家裡已經沒有在說客語的孩子,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把客語這個語言,繼續的傳承下去,因此我們希望從學校,然後向家庭去延伸。
蘿蔔糕,蘿蔔糕。
幼兒園體認到在地文化的重要性,極力想要找回消逝的客家文化,於是,先從找回客語開始。
過年細子一等暢。
我們剛開始在推動時候,其實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是面對家長,那家長會覺得,學校為什麼不教英文,然後反而是教了客語。
恭喜恭喜,恭喜你。
幼兒園教保主任 黃珮雲(左)
那我們有了第一屆的孩子畢業之後,他到了國小是進入了客語的社團,家長發現,欸,原來我的孩子在幼兒園當中就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語言,原來在國小階段,他可以成為比較,就是拔得頭籌的孩子,那可能去參加客語的演講比賽,然後也獲獎了,開始我們就覺得,這是一個必須要持續走下去的一個文化。
客語薪傳師 邱美都(右)
家長一開始不相信,小朋友這樣怎麼會學得起來呢,怎麼會講客語呢,所以他聽到他的小孩、兒子,有跟他說早安、很開心,這是葡萄、這是香蕉,生活的用詞,他覺得,家長說,不簡單。
家長 李小姐(右)
我覺得滿棒的,因為他們有時候回去會講個一、兩句,雖然我們聽不懂,但是呢,他願意講這樣,對,所以我覺得他們在學這個客語,也有一項優點這樣。
家長 王媽媽(左)
那像這樣子的年貨大街也是,就是他們學了之後,像過年一定會出去嘛,那他們就會講這些,可能連長輩都覺得聽不懂的話,他們都會覺得他很厲害,所以我覺得客語也是我們學習到的一個新技能,那小朋友也學得很有興趣。
恭喜發財,現在我們圍爐開始。
買完年貨,大家坐在一起,開始圍爐,小朋友個個吃得津津有味。彰化的客家人,大多是隱性的,要推動客語不容易,要找到師資更是不簡單,最難最難的是,還要找教饒平客語的老師,除了彰化在地有三位客語老師,另外三位每週還遠從苗栗卓蘭來到彰化田尾教學。
幼兒園園長 魏惠君(右)
在找師資的歷程,我們還滿困難的,因為畢竟是還有一個跨鄉鎮的,那到這邊遠道的歷程,大概需要足足110分鐘的時間,才能從卓蘭遠道到彰化來。
客語薪傳師 詹佩芬(右)
魏惠君園長她就說,想要說,來做這個沉浸式的客語教學,所以美都老師就很熱心,趕快就介紹我們這麼多個老師來,因為這邊有5、6個班,所以它每一班都要做沉浸式,所以就是一班一個老師。
客語薪傳師 詹雪娟(左)
她就一直找找找,找到卓蘭,卓蘭講饒平的人,它是客家庄,講饒平的人比較多,所以她就找找找,就找到我們,才過來這裡教,我也很開心可以把饒平腔這樣一直推廣下去。
詹佩芬和詹前慶,已經到彰化教學6年了,詹雪娟則是這1、2年才加入,這麼多年來,老師們都風雨無阻,實在令人感佩。
客語薪傳師 詹雪娟(左)
我們從卓蘭過來,雖然說路途比較遠,不過我們覺得也有價值啦,因為你看到小朋友,從不會說,哇,慢慢慢慢就會說了,還有就是說,這間學校也很努力在做這件事情,才有機會讓我們這樣把饒平腔推廣出去。
客語薪傳師 詹佩芬(右)
他們就這麼熱心,我們這客底的地方,他們不會說,有這個心要來推,我們就盡量配合他們,所以再遠我們都來。
一早起床,要說早安,刷牙洗臉,要吃早餐。
從一早起床的生活語詞學起,搭配上簡單旋律,讓孩子更好記住,然而不只是小朋友,幼兒園的老師也是一同學習、一起進步。
幼兒園教保主任 黃珮雲(左)
全體的老師一起合力的想說,我們也去考了認證,初級的認證,然後也去考了(幼幼客語認證)施測員的能力檢定,希望能夠跟孩子一起成長。
詹前慶和詹佩芬,同時也是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的理事長和執行長,他們致力於搶救饒平客語,還在卓蘭開設饒平學堂。
敬禮,老師,老師好,大家好,老師好,請坐,請坐。
每個禮拜一次的夜間饒平學堂,課程內容包羅萬象,有童謠帶動唱、單字教學、造句等,還會根據時事議題,教學生們手作,因為教學方式活潑不死板,深具魅力,吸引不少大人小孩來學習。
饒平學堂 學生 林浩瑋(右)
就是一些,用客語唸的一些詩歌,還有單字,有時候也會讓我們練習造句子。
饒平學堂 學生 紀蘭清(左)
他上課的時候,很生動,不會說這樣死板板的這樣,小朋友很喜歡來這樣,對,他有,又說,又唱,又唸,小朋友不會覺得無聊。
客語薪傳師 詹佩芬(右)
這個風車,就是用我們的空水瓶做的,我們要做好資源回收就對了,資源回收,我最簡單做的,就是這個風車,這個風車來說,我們小朋友就很喜歡玩,他隨便這樣就會轉,又簡單做,再教小朋友唸一些童謠,寫一首與資源回收(有關)的童謠。
為了吸引更多人學饒平客家話,老師們絞盡腦汁,讓學習不只侷限在課本上。眼見饒平腔流失迅速,民國100年他們成立了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想力挽狂瀾,也和學校合作,在學校裡推廣饒平客語。
頭,眼睛,鼻子和嘴巴,手跟腳,很簡單,很簡單,好簡單。
客語薪傳師 詹前慶(左)
像我們先有,我們的五官,我們身體,先認識起,讓他們聽習慣了,哎呦,這個,我們這個客家話的音是這樣,他聽到他就知道,先聽,才教他們講,他們,他們才會多少會講。
CG
臺灣的饒平客,主要分布在桃園、新竹、苗栗、彰化等地,來自彰化永靖的邱美都老師,也是努力在推廣饒平客語,更用走讀的方式,帶著大家認識家鄉。
學生 鄭暐騰(左)
走讀客庄很有趣。
家長 黃秋瑾(右)
邱老師教學的方式很生動、很活潑。
老闆娘,龍眼,龍眼,龍眼,龍眼。
學語言不僅僅在學校內,邱美都還為學生打造了文史走讀課程,帶著學生,一邊認識家鄉歷史,一邊學習饒平客語。
客語薪傳師 邱美都(左)
只有學生來學,我覺得不夠,因為你在學校圍牆外的社區、村莊去推廣,和學校是不一樣的,這是生活的、生活的客語,這是他們熟識的客語。
臺灣的客語主要有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其中饒平腔更是屬於少數腔調語言,饒平薪傳師們透過各種方式、設計活潑的課程,努力讓孩子們,甚至是大人們,喜歡來學習,希望饒平腔這個少數腔調,有更多被聽見的機會。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