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大湖曾有一間經營三代的製材廠,轉型後開始在山上種下樹苗,如今已成為一座牛樟森林,多年前在外地打拚的後代決定回鄉,經營牛樟產業外,也積極參與地方活動,多年前他們有個夢想,希望打造一座結合露營區的休閒農場,農場結合大自然環境,有菜園、樹屋、還有以傳統燒柴方式打造的森林泡澡池,且園區裡許多設施是透過廢棄木材或竹材製作而成,更重要的是他們帶遊客在山上種下一棵棵小樹苗,希望傳達環境永續的概念,山林裡的新經濟第一集,吳怡君和李明燈的報導。


 

 

 

環山圍繞、綠樹成蔭,位於大湖山上的這座休閒農場,優美的環境猶如「人間仙境」。

 

休閒農場裡有著豪華帳篷區,孩子們在園區裡奔跑遊玩,大人們則在一旁享受大自然的洗禮。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我希望說,我客人來在這環境去到哪裡,就可以在哪裡休息,又可以在那邊休息放空。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張書榕(左)

那為什麼會想要在這邊做住宿,也是因為,所有來到這裡客人,都會說你們這個森林環境很好,來到這邊都會覺得說好安靜,那這種寧靜感覺,我反而覺得是現代人最需要最缺乏的。

相片提供 藍凱瀚

0106-0115

這座休閒農場,是由返鄉青年藍凱瀚和張書榕兩夫妻共同打造的,原本家中經營製材廠,多年前因遇風災後而轉型,家中開始在山上造林並種下一棵棵牛樟樹。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種樹目的,就是以前牛樟生計的產業,再來種樹的樹會有樹苗,那時候我們就想做農業,可以培養樹苗,又可以推廣,又可以環保這件事情覺得很可以。

 

回鄉後他們除了經營牛樟產業外,也與大湖在地青年們一同成立青農團體,積極為家鄉產業和觀光發展打下基礎,但心中一直有個夢想。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其實我回來的時候,我又希望說,我有一天在我山上申請好休閒農場以後,可以讓更多人認識種樹造林這件事情,其實一直是在心裡的一個心願。

 

他們希望有一天在自己的土地上,打造一座結合大自然與循環經濟永續環境的休閒農場,希望讓更多遊客可以了解自己的家鄉。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我就一直想到底什麼樣方式,可以來讓都市人來農村可以玩久一點,住久一點,因為他住久一點,我又有機會介紹我理念,還有我做的事情給他知道,所以我後面我又接觸到,這樣帳篷住宿體驗,對不管,對成本來說環境來說,舒適度來說,我覺得也可以試試看。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張書榕(左)

推廣我們在地產業這麼多年,我們發現你其實這樣子,一直漂泊來漂泊去滿辛苦的,對,那我們也希望說,後面我們有一個固定場地,然後可以把我們累積這麼多年的能量,在這個場域做發揮。

 

農場環境清幽,還特別打造吊床和樹屋讓遊客或是孩子們親近樹木和大自然。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我就想如果我有一天,蓋一間房子,可以蓋在樹上住在裡面,或許很有趣,那時候,所以我又跟我朋友裡面的樹屋協會,一起來合作,蓋一個不是樹屋的一個寮望台一樣,完成我一個小小的夢想。

 

園區裡還有一座小小菜園,除了提供給遊客食用外,他們也將其規畫成食農教育體驗的一部分。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張書榕(左)

我們把它當成是一個深度的食農教育的體驗場所,那我也希望說客人來到我們場域之後,他在煮食過程中,他可以去體驗品嘗到蔬菜,最新鮮的味道。

 

這個放的是我自己農場裡的櫸木,櫸木,臺灣櫸木這個很耐燒。

 

標榜以天然為主軸,園區裡有一座露天特色泡澡池,使用傳統燒柴方式加熱,而使用的木材都是來自於農場裡的廢材,達到循環利用。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如果我客人來我農場以後,我想給他們一個像是回到小時候的一個回憶一樣,來燒柴再來洗澡,所以我又特別請這個泡湯特別訂做,從國外進口回來的一個設備,這個設備我可以利用我山上的,倒了,死掉的牛樟樹,可以拿來燒,燒完之後那個灰可以拿來種菜循環使用。

 

老闆,聽說你們這邊森林泡湯浴,有比較隱藏的泡湯方式,對一定要的,來這一杯,這一杯,這一杯就是我從我朋友那邊,特別找來的國產材的,蒸餾純露。

 

在泡澡池裡,遊客可以自行加入,由苗栗在地業者提煉精油後產出的純露,充滿趣味,又散發出不一樣的香氣。

遊客(右)

知道這邊有一個森林泡湯浴,所以來嘗試一下,然後來這邊之後發現,真的很不一樣,因為老闆還給我們隱藏版的泡湯方式,就是這邊在地的純露,然後倒下去,真的很香很舒服。

小朋友(右)

(泡起來感覺怎麼樣),舒服,有沒有香香的,有喔香香的。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我又想我朋友有提煉(精)油的,我又想說,那我跟他要一些提煉完油的一些純露來試驗看看,看這樣的體驗,是不是說給大家來到鄉下說很舒服,可以吸引比較不一樣的人,比較喜歡大自然的人,來到我自己的農場,我也給我自己的農場一個循環永續的一個概念,

 

這座泡澡池除了增進親子間關係,也能讓夫妻或情侶在星空下感受浪漫氛圍。

遊客(右)

覺得這個滿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在肌膚上面,其實純露就是滑滑的,然後再來就是它的香氣,就是你在這邊,除了就是天上可以看星星之外,你會聞到一股很淡雅的這種的味道。

遊客(右)

我覺得真的就非常舒服,因為今天天氣也剛好,就是冷冷的天,然後泡這樣熱熱的溫泉,然後就是在這裡,也可以體會到大自然的感覺,我覺得非常棒,而且非常放鬆。

 

這是客家豬膽肝,本身就有鹹味,我就沒有另外再加鹽巴。

 

來到農場,還能享受農場主人結合在地客家食材,料理出隱藏版的客家味。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我大湖很多人會做豬膽肝,豬膽肝這種東西是傳統客家一個食物,所以我客人來的時候,我會用這種的豬膽肝加香腸,做一個煲仔飯。

 

你吃起來覺得怎麼樣,我覺得這個芋頭超好吃的,芋頭很好吃,又Q又軟,然後味道很濃郁,那個芋頭也是用我們在地公館的芋頭去做的,對呀,我們盡量都是以在地的食材為主啦,梅乾菜也是,也是公館的 梅乾菜。

遊客(右)

那個煲仔飯,它是由草莓香腸跟豬膽肝去融合去做出來的,它就是用生米去做,然後就是整個風味就是結合在飯裡面,就有飯香跟那個香腸的香氣,我覺得非常特別在外面都吃不到。

遊客(右)

這是我第一次在這個環境下吃這個晚餐,那我覺得就是非常舒服,那其實過去在城市裡面吃的,大概都是比較比較一般的料理,它不會針對某一個主題,比方客家料理,而且加上那種,它的飯的這個做法我都覺得非常特別。

 

大家圍著營火,吃著客家風味特色料理,氣氛滿點,農場主人也透過聊天過程中傳達他們的理念和故事。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透過吃這件事情,給他認識在地年輕人做的事情,給他們知道說,不是我們只是來吃烤肉,我們來這邊坐坐而已,透過吃的方式,我們可以給他印象加深。

遊客(右)

 

因為我如果平常去露營,都會自己帶東西去吃,可是我第一次來客家,苗栗這邊露營,然後第一次吃到在地東西,我覺得也是很驚豔,真的很驚艷,真的是讓我覺得是身心靈的享受。

遊客(右)

帶著一個就是放鬆心情,然後來到這邊,然後小孩子到這邊,他們就是怎麼講很安全,然後也他們也很喜歡這個地方,然後吊床什麼,然後兒童就是喜歡的攀爬設施等等,然後玩水什麼的,就是對他們來講 就是都是很放鬆。

 

農場主打深度體驗,也希望推廣環境永續概念,像是在園區裡可以看見主人安排的小巧思,像是房間裡的衣架設備等,都是他們透過自家山上種的廢棄木材打造的。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張書榕(左)

 

我們房間的衣帽架,是用我們山上的牛樟樹的樹幹,砍下來之後,然後去皮,去皮之後,再把它找木工,把它釘起來,就變成一個非常天然的衣架這樣子,對那那個製物架也是。

 

園區地板上還舖上一層煉製精油後廢棄的樹材,防蟲外也能增加香氣,甚至他們結合在地竹產業業者利用廢棄竹材,一同打造竹圍籬,更符合循環經濟概念。

大湖竹產業業者 傅志雄(右)

 

我們竹材砍下來,我們盡量不要浪費,像這個廢料下來,我們會將它想辦法做園藝造景,看有辦法讓大家看到這個竹子的廢料,可以做出 新的新的東西。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相片提供 藍凱瀚

1118-1122

我看到可以喔,很有味道,又很符合我農場的永續的一個概念,所以我就跟他說,志雄拜託,找個人幫我,將這個圍籬做起來,做完之後大家看到覺得很美喔,就是很舒服,完全可以將農村感覺做出來。

 

來我農場,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去山上種樹,種一棵希望的樹。

記者 吳怡君

來到這間休閒農場,有一個很特別的活動,就是老闆會帶著這群遊客來種樹,希望來傳達永續環境,保護環境的這些概念。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希望這個環境給小朋友了解說,以後有一天,你可能三年五年了,回來我這個農場,你可以來看這棵樹,是我以前來的時候種下去的,再十年二十年,他兒子又帶他孫子來的時候,可以告訴他說這棵叫做肖楠,這叫做肉桂,這是我小時候來種的。

遊客(上在身上)

種樹活動,我覺得真的很不錯,小孩子真的是可以在土裡面接地氣,可以在這些土壤跑來跑去,我覺得是一個跟大自然一起,一起生活的感覺是很好的。

 

除了教導遊客認識臺灣特有樹種,也指導他們種樹技巧,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外,也帶遊客一起種下希望。

遊客(右)

讓大家能夠感受說,其實透過種樹過程去了解土地,去理解土地給予的能量,然後環境的一些養分,能夠讓每一個你種下的種子,一棵樹慢慢那個長大其實是滿好的,這個生活的,這個叫做教育吧。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我們要讓他知道,種樹程序有哪幾種,未來他自己,他可能有山,他回去種樹,他就會知道。

 

未來他們更期許能結合更多在地產業,除了在自己場地上舉辦活動外,也希望和在地夥伴們一起合作,激發更多火花。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藍凱瀚(右)

 

我需要帶著一個領頭的角色,再來用比較特殊的,比較創新作法來經營這事業,串聯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我是希望說,我這事業可以傳給我兒子,可以傳給我孫子,他又有新的觀念,這樣傳下去推廣出去。

大湖休閒農場主人 張書榕(左)

相片提供 藍凱瀚

1351-1404

繼續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扎根,對,因為過去我們都到處跑,那那個根會像浮萍,雖然有根,但是它沒有辦法固定,但現在我們回到我們自己場域上,對,我們希望從這個地方生出來的力量是更強大的。

 

在土地上扎根,在家鄉深耕,對珍愛家鄉的人來說,經營休閒農場不僅僅是一份事業,更是對環境永續能盡一份心力,也希望透過在地故事,讓更多遊客看見家鄉苗栗大湖的美好。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李明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