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聞雜誌「喜新不厭舊」單元,這星期我們要帶大家到苗栗縣的卓蘭鎮。說到卓蘭,最有名的就是水果,從早期的楊桃,到現在的梨子、葡萄、柑橘等,物產豐富,被譽為水果之鄉,而談到人口,這裡四海大平安的客家族群都有,其中,集中在鬧區老庄里的,則大多是姓詹的饒平客家人,一、兩百年前,他們從彰化移居到卓蘭,成為了卓蘭的最大姓人,一起來看卓蘭「喜新又不厭舊」的故事。 


 

 

一顆顆金黃橘子高掛枝頭,農民在果園裡忙著採收。

卓蘭農民 詹潤妹(左)

(姐姐要怎麼看才知道這個橘子可以剪了),這個橘子看到有紅,就可以剪了,綠色的就先不要剪,(像這個這樣就是紅了),這樣就是紅了,就可以剪了,比較綠的就不要剪,綠綠的剪,顏色沒那麼美,比較沒有人要買,顏色沒那麼美,紅紅的,人家看起來比較漂亮。

 

來到苗栗卓蘭的山上,放眼望去,整片的橘園,全是農民一年來的心血結晶。

卓蘭農民 詹秀景(左)

(姐姐這個橘子是什麼品種),這是桶柑,這個桶柑吃起來有酸、有甜,它的味道很好,它要快過年的時候才能採收,要過年前才能採。

卓蘭農民 葉勇義(右)

(過年前,就是你們最忙的時候是嗎),對啊,過年前就要採完啊,我就很缺錢的時候,沒有採一採不行,(你種橘子,還有種其他的嗎),沒有,(沒有,就全部都種橘子),種這個啊。

 

苗栗縣卓蘭鎮,舊稱「罩蘭」,位於苗栗縣的最南端,隔著一條大安溪,與臺中相望。 因為地理環境條件好,卓蘭盛產柑橘、葡萄、梨子等,早期還有楊桃產業,是臺灣重要的水果產地,被譽為水果王國。

卓蘭農民 葉勇義(右)

(你有種過楊桃嗎),楊桃有啊,我砍掉啊,以前也種四分多地楊桃,兩分多地葡萄,都砍掉,不要,就種這個,(為什麼會換呢),不換種別的,價錢不好啊。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理事長 詹前慶(右)

最早的時候是焗腦,焗腦,那時候焗腦我知道在清朝時代,焗腦都是外銷,過後就換香茅,那都山上,田都種田,卓蘭是苗栗的穀倉,山上才有種水果。

 

來到卓蘭的白布帆,在地耆老羅元雄說,大約民國75年到88年左右是楊桃的全盛時期,種了70多公頃,大家靠楊桃賺了不少錢。

白布帆社區農民 羅元雄(左)

(楊桃)這麼大顆、這麼大顆,一斤4、50元,那真的會說話,我那間樓房就是楊桃蓋的,(所以說這裡有很多房子叫做楊桃屋是嗎),很多。

白布帆休閒產業文化觀光協會理事長 陳雪蓮(右)

當時我們的楊桃,每家每戶,我們天還沒亮,那個搬運車發出的聲響,像市場一樣,現在的人是4、5點開搬運車怕吵到人,當時3、4點,4、5點整個白布帆的人。

 

楊桃沒落後,大家想方設法改走其他路,也有許多人改種龍鬚菜。佛手瓜種下去,大約三個禮拜就有龍鬚菜好採,40天過後,就有一定的產量,是很好管理的作物。

白布帆社區農民 張瑞松(左)

你要保持,一定要給它充足的水分,還有適當的肥料,這樣而已,它完全,其他的施藥什麼都不用。

 

像我們現在有樹蛙,還有螢火蟲,我們像是檳榔園這些,你像我們現在龍鬚菜幾乎沒有噴藥啊。

 

龍鬚菜採的是嫩芽,每天都有好採收,就有錢入袋,但農民說和種水果的收入來比,其實差不多。

白布帆休閒產業文化觀光協會理事長 陳雪蓮(右)

這樣的菜就叫做日日見財,日日見財但是它變成說,我們每天都要來,我們種水果不一樣,要成本、要施肥、要農藥、要袋子、要請人,變成說(種菜)我們自己的工比較多,就換飯吃這樣。

白布帆社區農民 羅元雄(左)

我就試種啊,越種越多,摘得很有意思,就越種越多,現在我整片都是龍鬚菜啊,(所以你現在種多廣),現在,現在七分多地。

 

我給你一個籠子。

 

以農為本的卓蘭,這些農產都是卓蘭人的經濟來源,產業幾經變更,農民順應變化,找出新出路。

 

(老師,這裡說是老庄的老街是嗎),對對對,這裡是老庄,老庄開發的時候唯一的一條路,以前到處都沒有這麼發達啊,就只有一條路直直走上來,我家前面那條橫的大路,那時候還沒開發,那是民國79年的時候,才開的。

 

老庄里位於卓蘭鎮的中心位置,雖然面積才1.98平方公里,卻是卓蘭最早開發的地方。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理事長 詹前慶(右)

因為老庄有一條老庄溪,以前沒有自來水,沒有那個,現在說自來水,我們就要用挑的,從老庄溪挑水回去用,所以最早開發的是老庄,就是因為有老庄溪。

 

老庄有上角、中角、下角,每個地方都有伯公,當地還有一句話說「老庄大樹下等」,意思是指「空等」,但之後饒平協會打算把伯公廟對面的空間整修後,成立「饒平學堂」,以後來這兒,就不會空等了。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執行長 詹佩芬(左)

以前我們講大樹下等,意思就是說,空等就是了啦,不用想啦,等不到就對了,不過我要跟大家講,以後不會等不到,以後我們整修之後,就可以來開課,來這裡坐,聊天,歡迎大家來這裡學習饒平。

 

當時來到卓蘭開發的客家人,詹姓饒平客就占了一半以上,鎮上這間詹家祖廟「繼述堂」,就是見證。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理事長 詹前慶(右)

我知道兩百年前,有18人,姓詹的祖先在卓蘭開發有18人,所以當時這麼多人,後來就占卓蘭的人超過一半都姓詹,姓詹都說饒平。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執行長 詹佩芬(左)

當時就是所有來到卓蘭這裡,有在這裡開墾的人,大家就想說,我們來到這裡,我們沒有一個信仰,沒有一個集中的地方,大家就會散掉,所以大家當時就一起集資,就來蓋這間繼述堂。

 

繼述堂創建於光緒年間,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門口這對奇特的地豬,則代表族群繁衍旺盛。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執行長 詹佩芬(右)

繼述堂重建時,我們就想說子孫要在這裡落地生根,子孫要繁衍比較多,子孫要繁衍比較多,最會生的就是豬嘛,你看它旁邊還有兩顆南瓜,瓜來講,瓜類都有很多籽,很多籽,也是要取它多子多孫的意思。

 

提到鎮上的老建物,不得不提到在2021年啟用的詹冰文學故事館,這裡前身是卓蘭國小的教職員宿舍,在客委會投入經費後,打造成詹冰文學故事館。

客委會副主委 范佐銘(右)

他是人稱藥學的詩人,他的文學,其實他的兒子、他的姪子等,全部都是藝術家,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故事館,讓大家認識卓蘭這位客家前輩,在這裡為我們鄉土、為我們國家,為台灣發聲的故事。

詹冰兒子 詹前衛(左)

很高興今天有那麼美的園區,來紀念我爸爸詹冰,我看到很高興。

詹冰文學故事館館員 劉建豐(左)

他讀藥專回來之後,因為他有藥理相關的背景,被我們現在的卓蘭高中,以前叫卓蘭初中,聘任為物理化學的老師,那前後任教了大概25年,那就退休,所以我爸爸那一輩,幾乎都有被我們詹冰老師教過。

 

以現代的說法,詹冰老師非常斜槓,不僅懂藥理,他還畫畫、寫詩等等,被稱為「藥學詩人」,而他的詩,大多都和生活有關,用詩來記錄生活。

詹冰文學故事館館員 劉建豐(左)

比方說峩崙廟,然後再像一些大自然的一些東西,就仿佛在記錄他的一些生活這樣子,那他在配藥、製藥、跟他在實驗室裡面的一些生活的話,他也會陸陸續續做一些創作。

 

在故事館的後方廣場,有時候還會舉辦文創市集,就命名為「詹冰市集」,這是由中原大學的年輕人組成的「水果王國在地青年培力工作站」所策畫舉辦的,他們不僅駐點在故事館,更把觸角延伸到更偏遠的卓蘭白布帆,試圖藉由市集的舉辦,帶進新的做法、新的刺激。

 

因為我們怕會有雜質下去,這個的話,可以濾掉很多咖啡油脂,所以這個對你們來說,會比較安全一點點。

 

假日午後,苗栗卓蘭白布帆地區的野白帆市集正舉行著,不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被這裡的氛圍深深吸引,或坐、或躺,享受這悠閒的時光。

然而你可能很難想像,這麼美麗的地方,其實是一間廢棄多年的小學,白布帆國小。

白布帆休閒產業文化觀光協會理事長 陳雪蓮(左)

以前我們念書時,隔年隔年招生,還有辦法招學生,到60年後,隔年隔年招生,就招不到學生,差不多快30年,我們這個學校沒有招生。

水果王國產業文化復興青年工作站專員 李柏融(左)

然後還有這個草皮,其實整個陽光照下來是很美的,尤其在午後的時候,那會覺得說,這麼大一個空間,廢在這邊就是很可惜啊,都沒有人來看,甚至說鎮上的人,你去跟他說白布帆國小,他會說,那個很遠欸,那個很邊疆的地帶,然後他們平常也不會來到這邊。

水果王國產業文化復興青年工作站計畫主持人 蘇上容(右)

白布帆其實在921大地震之前,它這裡是一個很著名的楊桃的故鄉,然後那個時候因為地震、也因為媒體的關係,就是有一些不實的報導,比如說吃楊桃會得腎臟病,那一夕之間,伴隨著一些天然災害的議題,整個這裡的楊桃產業,瞬間從好幾百公頃,剩下不到50公頃,到整個小學也移出,到就是街上的,鄰近就讀。

 

產業更迭,人口外移,白布帆抵擋不過時代也漸漸沒落。

在地青年攤商 陳苡森(右)

人口數跟現在的人口數大概差了,大概只剩1/4而已,對,這邊的人口數,差滿多的,跟我們以前念書的時候,差很多,對啊。

水果王國產業文化復興青年工作站計畫主持人 蘇上容(右)

人口一直流失,因為產業離開了,就沒有機會,然後年輕人就會帶著孩子走了,所以小學也不在了,對,這是白布帆一個很可惜,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希望透過一些活化的力量,擾動這個地方。

水果王國產業文化復興青年工作站專員 李柏融(左)

包含雙連梨社會企業,還有(中原大學)USR,就一直想要去推廣這邊,去活化使用,所以他們會做一些特色型的課程,然後或者是帶社區一起來到這個場域,去做一些DIY,結合詹冰市集,然後結合就是在地青年,然後可能包含有一些,他可能是做麵包的,做甜點的,然後做咖啡的。

在地青年攤商 莎菈(左)

會覺得說市集滿好可以認識大家,然後也看到一個地方,就是說這個地方在地,然後它透過市集,讓大家連結起來,然後它也把自己的產業,可以在這裡做露出,那我想說縮短我自己的旅程,那大家來外面旅行的時候,去認識這個當地。

 

中原大學的團隊在卓蘭已經蹲點經營了7、8年,漸漸有了成果,未來還有更多的計畫想在卓蘭執行,希望讓年輕人看到,家鄉有機會、有發展,而願意留下來一起打拚,打造新的卓蘭。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