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很多人會去泡溫泉。一般人只要到臺中市和平區,要往谷關溫泉的路上,必定會經過名字很美的的白冷、白鹿地區,而這幾個地方其實藏著許多客家故事。109年的時候,在地人就成立了發展協會,希望能讓大家認識這個總是被人路過的村莊。來看記者林秋伶、江長銘的報導。


 

 

 

山裡正下著雨,樹木被洗滌得更顯翠綠,眼前雲霧繚繞的美景,就好像仙境一般。橫跨大甲溪的白鹿吊橋,總長大約250公尺,是這些年相當受歡迎的景點,早期山裡交通不方便,為了搭一座橋,白鹿的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白鹿在地耆老 黃月鳳(右)

交通不方便,我白鹿一片山都是種香蕉,香蕉價格很好,就做那座吊橋,大家交通就很方便了,沒有別的地方技師來做啦,我們自己做,就跟八仙山買鋼索,買人家舊的鋼索回來做,做起來又寬又很好過。

 

沿著大甲溪再往上游走,看到的是另一座吊橋,天輪白冷吊橋。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長 劉坤龍(右)

畫面提供 陳眼鏡

0103-0107

日本時代建的,它叫做鐵線橋,它完全是用鐵線蓋的,整把,一大把做起來的,以前做的吊橋會垂下去,一直到那邊,我們走是很搖。

畫面提供 陳眼鏡

0125-0140

白冷吊橋也是早期居民出入的要道。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長 劉坤龍(右)

以前我們小時候讀書都從這裡過,從白鹿那裡,走水圳這樣一直走,走上來,從這裡過,然後去白冷讀書,以前這裡是一個村莊,這個村莊有派出所,也有很多的日本人,以前的時代,日本人是住那裡面,他是做水圳的員工,2901

 

畫面提供 陳眼鏡

0157-0158

站在吊橋上,山川景緻的壯闊盡收眼底,這座台電興築的馬鞍壩,就橫跨在大甲溪上,不過在地人都稱這裡為「白冷壩」。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 廖欽秋(左)

(有什麼魚會利用這個魚道),苦花,還有石𩼧,還有蝦虎,蝦虎最多,魚是會逆流的,魚不會是往下游,所以它既然做魚道,你可以發覺,牠魚等一下會游,注意,牠會從那邊跳上來,它那裡有一個出口,就會進來。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長 劉坤龍(右)

這個魚梯很有特色,等於說,白冷壩,魚游到這裡來,牠沒辦法上去,所以一定要做這個魚梯。

罣礙居志工 曾英雄(左)

從中橫甚至在整條大甲溪,所流域的地方,幾乎都到處都是機組的設置,為什麼,因為水就是靠著這個山和河流的這些形式,讓它們能夠有一種快速的流動。

畫面提供 陳眼鏡

0307-0311

因為天然地形的優勢,成為台電設置電廠的重點所在。

罣礙居志工 曾英雄(左)

這個地方其實是臺灣的心臟地帶,為什麼,第一,它本身是大甲溪、大安溪流域的地方,而在整個大甲溪流域裡面,它一共有這種機組,早期的機組比較小,所以它設的地方你看,這個地方,這些都是機組,就是我們所說的發電機的設備。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長 劉坤龍(右)

我們小時候叫做天輪發電廠,天輪發電廠原來是只有三支水管發電,因為它後來要擴充發電量,因為要充分利用水資源,所以它後來又加一支,這有沒有,一二三,後來又加一支,第四支。

NS<入水口>

白冷圳的水都從這邊進去,都從這邊進去,這是水源之一,然後有第二個水源就是從電廠,有一個排水進來。

 

遊客們仔細聆聽導覽解說,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在地的故事,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特別舉辦了大甲溪生態走廊能源教育深度文化之旅,帶著遊客一步一腳印的,來認識白冷、認識白鹿。

Stand記者 林秋伶(左)

白冷圳通水已經90年了,它是取自大甲溪的水而來,人家說飲水思源,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白冷圳的入水口。

 

因為新社的地質、氣候、海拔高度,適合甘蔗苗的生長,而且新社不容易有病菌。

 

日治時期,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目標下,日本人積極發展糖業,在新社設置了蔗苗養成所,供應蔗苗植栽,但灌概卻是一大問題,於是就建造了白冷圳。

 

白冷圳總長約16.6公里,是日治時期的工程師磯田謙雄,於1928年設計建造,於1932年10月白冷圳正式通水啟用。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署長 蔡昇甫(左)

已經高達90年的水利工程,依然正在使用,而我們整個新社的灌溉水源,依然還是靠這樣的一個,這個白冷圳的這樣的一個工程,那這個工程,在它翻山越嶺的過程當中,一共開鑿了22條的隧道,那麼14座的渡漕,渡漕就是水橋,那麼還有3座的像這樣的一個倒虹吸工,完全沒有用任何的電力。

客家委員會主委 楊長鎮(右)

就從我們水源頭這樣的一個文化,我們就覺得,我們非常的感謝當年有一群人,有這樣偉大的工程師,在這樣的崇山峻嶺裡面,完成這個偉大的水利建設。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長 劉坤龍(右)

白冷圳引水到新社灌溉,它也是飲水思源,它就用「白冷」,取名為白冷圳。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 莊守裕(右)

爸爸是接著阿公的那個水利會的水圳,農田水利會的水圳,白冷圳的工作,一整條水圳16點多公里的話,不可能一個人巡,然後因為水圳在半山腰,還有住民,所以以前爸爸是透過這些旁邊的住民的關係,然後,他們有狀況的話,會告訴爸爸。

 

這不是有溝,一溝這樣子有沒有,沙子沈在那邊,然後現在的話,要是說,沙子比較滿的時候有沒有,那邊的水門打開,水門打開的話,沙子是沈在底下,類似抽沙的原理,會把沙子抽出去。

 

莊守裕從小就住在白冷圳的入水口旁邊,對白冷圳的故事一清二楚,以前住的房子早已經損壞、拆除,只剩遺跡。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 莊守裕(右)

因為在我小的時候,這邊這個聚落是相對的滿多人的,滿多大概,幾乎這個房子二十幾戶,包括進水口那邊的,大部分都住滿。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 張睿碧(右)

我就從49年住白冷到現在,那我們的社區裡面,我們的小村莊裡面,它非常的多元的族群,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來講是客家族群,那再閩南,再來就是我們外省的第二代,外省第二代就是之前開發中橫公路,到現在已經60周年了。

 

早期山上有許多工作好做,也吸引許多客家人來此定居。

白冷在地耆老 黃國禎(右)

以前的時候,我爸爸是大甲林區,來的時候,我們當初來的時候是,這上面一個倉庫,林業,樟腦,我們住那邊,後面以前是鐵道。

白冷在地耆老 范金發(左)

日本時代要光復那時候,空襲很嚴重,我阿婆就擔心說這些孫子、兒子,都在北部,危險,我叔叔他們先來,我爸爸那時候來的時候是做工,做人家的林場,修理運材棧道這些,(就此定居了),就定居了。

白冷在地耆老 林隆宗(左)

原本日本時代,我父親是做焗腦的腦長,他20幾歲他就進來這裡,我在這裡出生的,當兵回來25歲,那時候這個焗腦的工作算公賣局的,那時腦油不能買賣,到我當兵回來以後,那時開放了。

 

因為產業興盛,造就許多工作機會,以前這裡可是非常熱鬧。

白鹿在地耆老 黃月鳳(左)

我進來的時候,那時候這裡還有小火車路好走,載八仙山木頭,就採梅、做梅子的工作這些,(所以在這裡有很多客家人嗎),對,我們這裡都是客家人,沒有原住民。

白冷新興宮志工 賴瑋琪(左)

最早東勢附近大茅埔庄,就有客家人,就開始過來,種薑、種香蕉、種梅子,因為當時外銷日本,每個人的生活很好過。

白冷新興宮主委 邱武泉(右)

畫面提供 陳眼鏡

1010-1017

天輪發電廠開始興建之後,陸陸續續人口才越來越多,所以說那時候,我們這邊就變成,連台電的員工,還有我們的居民,都是三山國王的信徒。

 

白冷新興宮主祀三山國王,原本只有令旗,後來才建廟。

白冷新興宮主委 邱武泉(右)

我們是在民國31年,開始來我們這邊開墾的時候,有一位先生帶著令旗來,然後就開始供奉,因為那時候,大家一直要求的,祈求的就是平安。

白冷新興宮志工 賴瑋琪(左)

所以說這個村莊大部分是客家人,也有河洛人,也有外省人,是一個很豐富的村莊,(所以不只是客家人會來拜而已),不是,河洛人也會來參拜,外省人也會來參拜。

畫面提供 陳眼鏡

1127-1136

時代變遷,在山上生活大不易,人口減少、地方沒落,一群在地人於是決定成立發展協會,希望藉由協會的資源,協助白冷發展。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 張睿碧(右)

我們的成員裡面,大多來自於我們白冷的子弟、白冷的老孩子,像我這樣子,老孩子,那就是說,也許在白冷成長,那到外面去工作再回來,就想為這個家鄉,為我們的白冷能回饋。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 莊守裕(右)

畫面提供 陳眼鏡

1151-1158

沒落之後,而且山上大部分都住老人家、小孩,然後現在我們協會成立之後,為了說,怎麼讓地方再發展起來,讓一些人可以回鄉,回鄉,回山上來住,然後,至少你要在山上可以謀生。

畫面提供 陳眼鏡

1218-1230

把家鄉的特色、家鄉的美,呈現出來,也創造一個平台,讓大家有機會看見。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 張睿碧(右)

我們要推的就是觀光產業,還有生態產業,以及綠能觀光,所以我們今天走的話就是,你看白冷圳啊,還有這個馬鞍壩,還有我們白鹿的白冷圳隧道,還有現在最漂亮的這一條,白鹿橋。

遊客 許珠美(右)

原來只是淡淡的一層概念,這一次就很深度的,而且有感情的投入,比如說那一座橋,白鹿橋,然後那個老師講了以後,好感動,是他們家的地,又去買地,然後那一座橋都給大家用,以前看橋就是橋,現在看橋已經帶有感情。

遊客 張妙文(左)

其實發電對我們來講,只是知道,但是我們不太了解它這個過程,可是真的這樣子一看,這個工程,真的實在是讓我們覺得,以前的人建築這個真的很不容易。

 

一整天的遊程,分別由不同的人帶領導覽,不只分工合作,更是讓每個成員都能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

白冷綠世界發展協會理事 張睿碧(右)

是從很興盛的時期,慢慢的,經過一個時空,一個歷史,一個歲月的摧殘、天災的摧殘,讓我們慢慢的沒落,那現在我們就想說,能夠看有什麼樣的機會,能夠再把我們的白冷,能夠再振興起來。

畫面提供 陳眼鏡

1418-1430

天災、地變,曾撕裂這片孕育他們成長的土地,也把他們往外推,但家鄉的土終究是黏人的,遊子們回來了,重新打造家鄉亮點,要讓更多人認識白冷,也要從這經過的人,願意停下腳步,不再只是過客。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