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是全台第二大養豬縣市,差不多每四頭豬就有一頭來自於屏東,傳統養豬業製造的污水、臭氣常為人所詬病,要是遇上不良業者趁夜偷排未經處理的廢污水污染河川,民眾更是難受想哭,為了改善長年的畜牧污染問題,今年新埤鄉公所創全國首例,成立自主稽查隊,定期稽查鄉內畜牧場的廢污水,集合各社區一起來舉發污染,自己家鄉的環境,自己救。
走了、走了走了,快點,快點,有人檢舉養豬場那邊。

接獲線報,新埤鄉獅頭社區稽查隊,第一時間騎上摩托車,循著臭味前往追查。

你看這個水有沒有,現在就黑黑的,就,就有偷排,現在有跟環保局講,他們說要來測量,測量臭味。

稽查隊沿著河岸探勘,要找出污染來源。

[新埤鄉獅頭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張信永(右)
前幾天就有村民在檢舉說,這邊有排那個豬大便,所以我們村民來告訴我們就上來看,這邊的水很混濁,可是這邊的水就很清,我們就去那個,通知那個鄉公所的清潔隊。

新埤鄉民不到一萬人,但根據統計,鄉內養豬場就有28場、養了五萬一千多頭豬,豬隻是鄉民人數的五倍之多,等於平均一位鄉民,就要負擔至少五頭豬的排泄量 ,要是遇到不良業者,偷排未經處理的廢污水進入河川溝渠,民眾苦不堪言,向地方環保稽查單位陳情卻總是抓不到。鄉民忍無可忍,新埤鄉公所創全國首例,今年六月開始,結合鄉內七個村共十二個社區發展協會,組成自主稽查隊,監督鄉內養豬場排廢情況。

[畫面提供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喂 環保局嗎,我這邊是新埤鄉建功村,我們現在在亞陞豬場,它們現在正在排放,正在排嗎,對,那你們有在現場嗎,我們人都在現場。

九月初由鄉長帶隊到建功村,直擊亞陞畜牧場以明管偷排未經處理的豬屎豬尿進溝渠,鄉公所因此開出第一張六千元罰單。

[畫面提供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新埤鄉建功村 村長
鍾展雄(右)
亞陞(畜牧場)的有沒有,它是我們出去查的時候有沒有,它那是怎麼樣呢,原味原汁,(廢污水)就還沒處理就這樣排出來,我們鄉民很像很好欺負一樣,隨便它們怎樣,為所欲為這樣,所以有村民看到這樣不服,大家就互相聯合起來,甚至我們這個團隊有沒有,這個稽查隊,越滾越大團。
[畫面提供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TC000230~000240 鄉公所開出的罰單金額不高,但卻是地方最基層的公權力伸張,盼望促使環保局更重視這個問題。

[畫面提供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屏東縣環保局 局長
魯臺營(右)
水污法,它雖然罰款高,但是它必須是,譬如說即使它在正常的排放口,它在排放水的時候,你才可以來去檢測它,或者它繞流的時候,你也要抓到實際的證據,那當然如果民眾用錄影的這個方式,那是不是可以,其實,我們也試過,但通常它們(業者)都會,都會用一些這個,等於說訴願的方式,訴願的方法,就是說通常這個,抓這個部分,其實並不是很容易。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理事
周克任(左)
長期這樣個案去舉發的時候呢,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個資常常被洩漏,所以,就會開始接到恐嚇,用這樣的稽查隊,等於是全鄉都被動員了,那麼各個角落這的養豬戶,它就成為容易被稽查的對象,這樣的好處就是說,它可以快速收集,哪一些養豬戶它其實三不五時已經出現偷排的問題。

屏東縣是全台第二大養豬縣市,飼養127萬5千頭豬,占全台的23.2%,差不多每四頭豬,就有一頭來自屏東,屏東縣共有1799場畜牧場,依法都要設置廢水處理設施,不過飼養200頭以下的小型畜牧場不在此限,據統計,小型畜牧場就有790場,高達43.9%,成為環保漏洞。

[屏東縣農業處畜產科 科長
李永文(左)
屏東本來就定位是農業縣,所以屏東的養豬,就是存在很久了,所以大部分,第一個就是它的規模都是比較小,小而零星分散在各地,所以它的污染控制情形能力也比較差,比較不好控制。

[屏東縣養豬協會 總幹事
曾展銘(右)
因為有些養兩百隻豬以上的人也會反映說,就我們在做(廢污水處理),這樣一、兩百隻的(畜牧場)又不用做,這整條水圳又不是(只有)我們在排水,你們也有,你們也要負責任,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屏東縣環保局 局長
魯臺營(右)
兩百頭以下的這種養豬戶,我們大概沒有辦法用水污法來開罰,最多就是環境衛生,環境衛生開罰一次就是一千兩百元,它並不是非常高的這種開罰的方式,但是我們也希望說,能夠盡量不要用這種棒子,在我們盡量提出的胡蘿蔔。

屏東縣小規模養豬場眾多,其來有自。

[屏東縣養豬協會總幹事
曾展銘(右)
我爸爸、媽媽的年代,他們就靠這個,養一百隻、兩百隻的豬維持家庭生計,因為土地現在,又漲價這樣,沒辦法說去買(地),沒辦法擴場就對了,所以說就維持,那我就這樣一百隻、兩百隻加減養,維持家庭生計這樣。

[屏東縣農業處 代理處長
鄭永裕(左)
新型的養豬場要投資,要比較多錢,那時候我們口蹄疫之後,那時候離農離牧,又有劃設一些所謂的水質水量保護區,所以環境的限縮,讓這個所謂的這個大的場,比較沒那麼容易可以投資,加上我們這產業的它的投資的金額也比較大,傳統的,養少量的,它們很難整併。

想要解決沉痾痼疾,屏東縣政府著手規畫畜牧專區,由專業公司協助規畫專業防污設備,輔導養豬業者進駐。

[屏東縣農業處畜產科 科長
李永文(左)
如果再集中處理起來,可能它的水質就會比較,比較能夠處理得比較完善,另外,我們現在也在講這個循環、這個資源,所以我們可能,在這部分可能也會跟這個綠能方面在做結合,沼氣發電啦。

不過畜牧專區往往被視為嫌惡設施,不管設在哪裡,都有人反彈,光是選地點就是大難題。

[新埤鄉獅頭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張信永(左)
養豬專區,是在別的地方是無所謂,現在人大都要保護自己,因為養豬專區在這邊的話,附近的都會影響到,所以我們新埤鄉反對。

[新埤鄉民代表會 代表
潘和源(左)
你要養豬,到哪我看都沒人歡迎,現在,現在我們鄉公所,只要有接到申請要養豬、養雞,我們都有連署不准進來,(畜牧專區)政策看怎樣處理,不能說,大家有豬肉可以吃,我們只有豬屎。

[屏東縣農業處 代理處長
鄭永裕(左)
我們的構想是說,未來他們(養豬戶)可以在自己家裡的附近養,那我們在一個(畜牧專區)集中區裡面,來做這個養殖的時候,那等於是說,由一個大的這個專區裡面,當然這個大家就等於是做這個所謂的這個,代工養殖的這個方式,就控管方面來講會是比較容易下去集中管理啦,那也對於這個生產成本來說,會比較可以整體的降低。

中央畜牧場和成發畜牧場,都是屏東縣內表現優異的模範生,但它們對於設專區的看法卻南轅北轍。

[成發畜牧場業者
鄧鴻超(右)
(畜牧專區)是很好,但是問題是可不可以做,你政府碰到的阻力有多大,我覺得(政府)你是沒有辦法去解決的,那你沒有辦法解決你就不要提。

[中央畜牧場業者
蘇 鵬]
養豬專區的話我們可以,那個環保問題可以比較容易解決,因為比較,我們就會比較設定在遠離住宅區的地方,因為現在,就是說你如果要找一個養豬專區,人都會抗爭,所以其實有時候公權力的介入,我個人是覺得是有必要,不然的話,養豬這個產業現在都是零零散散,反而製造的問題又是更多。

鄉親的生活環境、豬農的產業生計,如何雙贏,不僅是新埤鄉的挑戰,更是屏東縣未來發展的重大考驗。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