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也可以類工業化生產線!臺中新社一位文心蘭花農跟農業研究單位合作,把農業導入智慧系統,自動調整光照、溫度、溼度等微氣候,調節產期提升品質。同時再利用追溯系統,即時追蹤文心蘭的流向跟價格,不僅能穩定出貨,甚至拿到了亞洲第一個文心蘭切花類「荷蘭花卉環保生產認證」MPS,開拓了更多國際市場。記者劉玟惠與陳靖維的報導。


 

 

 

開滿黃花的文心蘭園裡,農民徒手折斷花梗綑成一束,再用紗網包起來,防止花朵因為搬運掉落影響到賣相。有些的花梗長度,甚至超過150公分,因為過長了而無法直立。

花農 廖秉鋐(左)

它變成是,你現在看到,我們現在看到它整個拉起來,它的長度是有超過1米6,可能快要一個人的高度,那其實在日本,它只是分四個規格,就是ABCD,可是在荷蘭,它可能就是,要進行到就是精品的部分,然後他又獨創一個A+的部分,長度是100公分。

 

能夠穩定長到上百公分以上,就能夠提高等級與賣價,臺中改良場因此研發出高壓鈉燈補光設施,有效改良冬天日照不足的條件。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詹庭筑(右)

那像今年度,其實我們在田裡就調查1千,將近1千4百多枝的切花,長度上如果我們去補光,它都會相較於沒有去補光的對照組,至少都拉高了10公分以上,那10公分的話,就是在分級上它其實就是就跳了一級。

花農

羅先生(右)

這枝是A的等級,它長度要有90公分以上,然後它要有分7個岔以上,因為就是它第一個岔,它的第一個岔要有17公分以上,就會是A的,它你看算起來,1、2、3、4、5、6、7、8、9、10,這已經夠了。

 

臺灣文心蘭花期集中在5-6月和9-10月,量多時日本拍賣均價常常不到2元台幣,但是在1-4月,由於花產量少價格高,均價可以到40元台幣,甚至上百元,價格波動大,為了避免產期過度集中,一般農民以破壞植株的方式,進行產季調節。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詹庭筑(右)

就是當現在這個季節,大概5到7月的時候,傳統上他們會做一個破壞性的產期調節,就是把新萌發的新芽折掉,讓它延後,本來這個新芽它會在9、10月開出花採收,他不要在這個時候的花,他要延後。

 

但由於高壓鈉燈耗電量大,也逐步改採不同的LED燈實驗,降低耗能,也更容易作為調節燈具。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詹庭筑(右)

而且它的耗電數大概鈉燈的,我們現在做起來,大概我們用240瓦的LED燈就可以取代400瓦的高壓鈉燈,那它其實耗能量上面是大概節約了4成。

 

燈具和風扇等自動化設備調節溫室的環境,也是曾獲得2015年十大神農的廖秉鋐,近年來拓展歐美市場的利器。

花農

廖秉鋐(右)

在燈光燈照的部分,我們是要讓它立即變成計畫性生產,對,因為我們很怕,你像我從試交荷蘭到現在,其實是每周都在缺貨的狀態,每周都要去想我貨要從哪邊出。那因為老實講,這也是臺灣生產結構的問題,因為我們臺灣的文心蘭生產不是以網室為主,不是以精密設施為主,那當然在生產會受到氣候的變化影響。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詹庭筑(右)

如果說導入我們(系統)的話,他就不用煩惱,他就只要像我現在都會幫農民設定說,他只要看手機社群軟體通知說,他就是完全,就是交給自動化的設備去幫他做控制,那他的電費也比別,說實話就是節省很多這樣,然後他也是同時達到了高品質、高價化。

農試所花卉中心主任

戴廷恩(左)

比如說我今天施藥、噴肥,那我一定會開馬達,我只要記錄馬達動作我就知道今天施藥、噴肥,對不對?那像現在看得到的一些設備,風扇的動作,我也可以記錄它的動作,我就知道你到底耗了多少電,所以這些都不用他們額外再拿出紙跟筆去記錄。

照片提供 臺中農改場

0434-0442

畫面提供 臺中農改場

0443-0453

要保持生產品質,文心蘭植株大約5到6年就必須汰換,過去以石頭種植,一盆1公斤的石頭加上植株重量,在汰換時容易傷手,除了有搬運設備,也有分離植株和石料的機器。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張金元(左)

畫面提供 臺中農改場

0457-05//

我們研發有這個電動的一個搬運機,那搬運到園子外面之後,他需要做這個除石的動作之後,我們在這個應用這個碎石分離的處理機,把這個文心蘭的老株當中的石頭,把它分離出來之後,那就可以達到省工的要求,那在如果一般,我們傳統用人工的一個方式,去做碎石的分離的動作的時候,是一個往復性的動作,那我剛才有提到說,文心蘭的老株相當的重,所以反復的作業的話,所以不管是手腕、肩膀就是長期的作業的話,就很容易會受傷。

 

廖秉鋐也改變過去以水草種植新苗慣例,引進塑型泥炭塊,加速育苗成長期,也較容易操作。

花農

廖秉鋐(右)

因為第一個它是一個塑形介質,那保溼、保肥的能力又特別強,在整個育成生長的部分,又符合說剛好文心蘭所需,所以它,我們剛才講,從瓶苗出瓶、定植,需要6個月,然後現在變成3個月。

記者

劉玟惠

臺灣一年生產2千多萬枝的文心蘭切花,有9成賣到日本,但是單一市場的風險過大,為了要分散市場風險,有花農把花賣到荷蘭,作為第二市場的準備。

花農

廖秉鋐(右)

賣去荷蘭的優勢當然是有,因為荷蘭是全年均價,那我們就是變成說要去調整說,它的歐盟31個國家的一個使用量,那要在每個國家大型的一個作推廣的活動。那在日本的話,它們是以拍賣為主,那可能就是會以量多、量少下去做區分。

農試所花卉中心主任

戴廷恩(左)

(荷蘭)定價式的交易的話,對農民來講的話就是收入就是,整個,第一個穩定,那對比日本,現在送去那邊都是委拍制,那委拍制對於農民來講其實有點,比較有點像是賭博性的,我可以價格很高,像今年度3月時候,拍賣價可以高到3、400元(日幣),那現在6月了,掉回它的均價剩下10元,甚至於,搞不好我不知道會不會更低。

 

蘭園的管理透過科技降低人力,但每周的採收,需要全家總動員,回到包裝場,由工人將一束一束的切花放到台車上保鮮,光是這樣的簡單上架工作,一個台車兩三千枝切花至少半小時,接著燻 蒸除病蟲害檢疫,就要一天時間。

畫面提供 臺中農改場

0750-0801

但是有這些設備還不夠,包裝出貨的紙箱消耗量大,在出貨前就要找時間一箱一箱摺好,如果遇到出貨量大時晚上必須加班。因此廖秉鋐也請中改場研發摺紙箱機,節省人力。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張金元(左)

機械摺箱一分鐘會有3個,摺一個紙箱就是大概是20秒,人工摺箱話是10秒,那大家可能想說機械摺箱沒有比人工快,但實際上機械摺箱的話可以完全取代人工,讓人工可以去做其他更有效率的一個工作,達到省工的效果。

影像提供 靜宜大學資訊學院

0842-0846

照片提供 靜宜大學資訊學院

0847-0849

 

依照日本的拍賣市場分級,文心蘭從A級90公分、7岔,B級80公分5岔等條件分級,十枝切花以袖套包成一束。荷蘭要求的A+等級,則是走精品模式,一枝一包裝。只是分級都是人力作業,容易因為眼睛疲勞產生誤差,為了降低差異,靜宜大學團隊,研發自動辨識學習系統,準確率有8成。

靜宜大學資訊學院院長

蔡英德(左)

照片提供 靜宜大學資訊學院

0906-0919

像火鶴它的形狀、大小就相對的比較容易去辨識,那文心蘭因為它是有分枝,它長的樣子會比較不太一致,所以基本上在辨識上來講,需要一些技術來講需要一點,更多的一些嘗試,現在還有一些新的深度學習的技術出來,我們會希望用新的技術來做,再來做這一塊,那相信會有機會會再突破到9成這樣的一個辨識度。

記者

劉玟惠

文心蘭送到包裝場包裝後,透過Qrcode可即時追蹤花運送到哪賣哪個市場與價錢,若客人反應問題可即時找到屬於哪位花農的貨,做好出貨端管理。

農試所花卉中心主任

戴廷恩(左)

結合,如果說有客訴發生的時候,我要怎麼找原因,這部分我們有一個系統,讓它找原因會方便,那其實這個客訴系統對農民來講,最好不要用,因為貨沒有問題就不會用到這個東西,所以這個東西只是一個防患未然,我們用一個技術讓他很方便,不要說回來還要再去找紙本還在那邊翻半天說,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從7度的環境中,文心蘭放到貨車上準備運送到機場,因為疫情海運一櫃難求,加上費用高漲,目前文心蘭採空運為主。但不管海運或空運,都難以掌握切花運送過程的損耗,花卉中心於是放了有GPS定位的溫度感測器追蹤,才發現運送與倉儲過程中溫度變化大,影響切花品質。

花農

廖秉鋐(右)

我們從包裝場暫存溫度7度,然後可能在運輸的部分會升到2、30度,然後到機場的部分,是28度,然後到了要上飛機這個階段,可能會達到30幾度甚至60度的一個高溫,那相信我們人就沒辦法接受這種溫度的一個考驗,何況是我們的農產品。

 

廖秉鋐表示即使每枝切花都插入保鮮管,有藥劑最多可維持21天不凋謝,但上飛機前無法維持低溫仍是風險。對比荷蘭從下飛機到拍賣市場全程冷鏈運送,臺灣的冷鏈物流仍然不足。

花農

廖秉鋐(右)

然後還有在南貨北送到機場這一段冷鏈專車的部分,有些業者他可能就是,協助農業生產的運輸,那他可能就用一般的車子在做運送。不是用專業的冷藏車,那對臺灣的外銷品質,其實是一個大大的一個挫傷,然後再加上我們臺灣的,在機場的冷鏈部分,其實是完全可以說沒有架構。

農試所花卉中心主任

戴廷恩(左)

在中正(桃園)機場的周邊,我們可能有設一些冷鏈,那我可以比如說貨就放去那邊,然後就提供一個倉儲的地方,讓農民可以先去那邊寄放,等到飛機到的時候,再拖出去這樣,這一部分我們大家都知道問題,可是改善的部分,其實不是單方面只有農方的問題而已,還牽涉到機場的端,還有牽涉到航空公司的部分。

 

而過去由貿易公司操作,成本架構與稅率等相當複雜,農民不容易釐清成本,加上農民普遍心態,在日本貨量過多價跌,才要找第二市場銷貨,無法穩定供貨,因此難成氣候。廖秉鋐於是和幾個青農合作,成立貿易公司自己做。

花農廖秉鋐(右)

拉每個生產者加入這間公司,就是這間公司的股東,然後讓有這間公司之後,讓生產者知道他的生產成本在哪邊,出口成本在哪邊,那未來我們的是產品趨勢在哪邊,未來產品怎麼跟它對應,那市場怎麼去跟它對應,這個集團的生產者大家都要知道,不懂也要學到懂。

 

而目前市面上以”檸檬綠”全黃的品系為主,廖秉鋐自己育種,下半年將以淡黃色、帶金粉效果的”愛琳娜”新品系,進軍不同市場,並且限制品種授權,維持優勢。

花農

羅先生(右)

因為它(黃花)沒有限制量,只要你想種,想種多少就種多少,像我們這個班,我們現在,我們也是看好以後我們的白花,我們的愛琳娜這枝花的市場,畢竟不會像黃花一樣,無限制的放出去。

 

育種、智慧化管理,自己籌組國際貿易公司,廖秉鋐甚至是臺灣第一個以切花類通過,荷蘭花卉環保生產認證MPS的文心蘭園。

農試所花卉中心主任

戴廷恩(左)

它是由荷蘭發起的,它就是用它的花卉的主導的力量去推,推到全世界去這樣,像MPS因為很多,越南也有,中國也有,那一樣如果說,要申請文心蘭要切花出口的時候,我今天到日本市場去,一個有認證一個沒有認證,價格差不多的時候,以消費者來講我當然是選有認證了。

 

不想局限於單一市場,回鄉的農二代努力增加競爭力。問起前期的設備投資成本,廖秉鋐笑說考慮太多就會沒勇氣做,只有做了,才知道怎麼調整因應,改善現有的生產結構。

採訪/撰述 劉玟惠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