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是一個偏鄉小漁村,去年五月有了3D彩繪,結合附近的高跟鞋教堂,迎來龐大觀光人潮,但是社區多數是老人與小孩,唯一的學校好美小學,這時發揮了力量,招募青壯志工,讓大人小孩一起當導覽員,成為學校與社區結合的典範!其實好美國小只有三十三名學生,是嘉義沿海規模最小的偏鄉小學,有強烈的危機意識,來自高雄美濃的校長楊登閎堅持,教育一個都不能放棄,讓學生同時兼具基本學力和「帶著走的能力」,也讓學校陪伴社區永續發展。
沿著好美國小圍牆,遊覽車團客一波波走進來,像這一團就迫不及待直接在校門口先拍照,整條鄉間小徑塞滿人潮!

[布袋鎮好美里居民
施勝銘]
從去年啊,五月,還沒有人知道這個好美里,到現在啊,原本從兩百,一天兩、三百人,到現在,一天有到兩、三千人,甚至到假日,兩、三萬人都不是問題。

有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要正拍,第二個重點呢,必須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我們呢,常常就是覺得說,眼見為憑對不對?事實上,我們所有的3D彩繪的東西,一定要用單焦距的工具,包含你的眼睛遮一隻起來也叫單焦距!

怎麼拍3D最好看?鄭怡雯導覽的同時、也引導遊客,她和施勝銘,從去年先後返鄉,施勝銘賣起全村第一杯專業咖啡,鄭怡雯原本在台北做貿易,放棄百萬年薪回來,現在是好美國小志工團團長。

[布袋鎮好美國小志工團 團長
鄭怡雯]
所以當我們一回來的時候,我們在講說,我們要有一個志工團,希望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在這個裡面的時候,我們的校長,他主動地告訴我們說,他可以提供一些資源,包含做一些訓練,或是提供學校的這個教室,讓我們能夠去那裡做學習。

[布袋鎮好美國小 校長
楊登閎]
我們3D彩繪村開始以後,我很積極、很主動地,邀請我們社區的民眾說,欸,現在我們有彩繪了,觀光客、遊客要來了,我們要開始跟別人說,這個圖畫是做什麼的,所以我們就開始所謂的志工團的導覽課。

每週三下午,學校家長志工與小朋友一起學陶笛,這也是志工團充電的時候。布袋鎮好美里是個小漁村,楊校長說,這是全台灣最美的地名!設籍人口一千出頭,常住人口只有七、八百人,年輕人幾乎都出外工作,唯一的學校好美國小,全校只有三十三名學生。

[布袋鎮好美里 里長
秦銘發]
因為學校是都我們的子弟,自己的孫子,自己的小孩有沒有,在這裡,我們這裡人口又不多,所以變成就是說,學校對社區也,對我們村庄也很重要。

[布袋鎮好美國小 校長
楊登閎]
老師不是有很多專業,有教學的專業就是口語表達,有課程設計的概念就可以寫文案,所以,所以我就是說,這樣我們好美國小,雖然才三十三人,但是我們可以服務我們這本村一千多人的居民。

比起大都市,偏鄉受少子化衝擊更大,當青壯年都離開了,村裡只剩老人家,哪來的就學人口?楊登閎有很強的危機感!

[布袋鎮好美國小 校長
楊登閎]
每年我們要接受小校轉型的評鑑,如果評鑑沒過,我們這間學校就要收起來了呢,所以我的心裡就想說,我來這裡的使命,應該要讓這間學校,不管人多還是人少,應該要讓它要永續發展才對。

三年前派任校長時,在上任前一個月,他天天跑來好美,當時還沒有3D彩繪,整個小漁村生活步調緩慢悠閒,讓他想起了家鄉美濃,靜謐純樸,只是鄉下發展的動力很少。

[布袋鎮好美國小 校長
楊登閎]
剛來的時候,我發現,這裡雖然是做漁業的,養魚塭的人很多,很像我們鄉下美濃這樣,叔伯還會做,問題是年紀大了,年輕人呢?大部分在外面工作。留下來的,就是很少數的小孩。

那我們現在先請Jenny,來幫我們問這個問句,我可以去上廁所嗎?請慢慢地說,May I go to the restroom?Go ahead!OK,Very good,講得很好!

因為危機感很強,所以每個孩子都要拉上來!這節英文課是極少數的大班上課,有三十三位學生,也就是全校學生都在這裡了,楊登閎認為,就因為是偏鄉小校,基本學力更重要,好美國小已經連續兩年,在全縣英語文競賽拿到特優,今年國英數三科學力檢測,全縣124所小學,三科達均標以上,且PR50以上的學校只有12所,好美國小是其中一所。

[布袋鎮好美國小 校長
楊登閎]
所以我們嘉義縣非常地要求,不管大小間,全部要接受學力檢測,我們小學校,對我來說,因為這個機會就想說,可以變這個優勢嗎?所以我跟老師就分析,要考什麼,能力到哪裡,(學生)我們一個一個來照顧,用家教式的教學。

[好美國小 總務主任
蔡旭宮]
這個傘呢,就是很輕盈的,給人家就是在旋轉的時候就是,就是你人在動,那傘也在動,代表就是很輕柔的感覺。

除了基本學力,楊登閎更希望,小朋友有「帶著走的能力」,像這個是跳鼓陣,訓練團隊合作默契,也重視個人技巧!導覽能力的訓練也是一部分,藉此讓小朋友認識自己的家鄉,也有在眾人面前開口說 話的勇氣與自信。

[布袋鎮好美國小志工團 團長
鄭怡雯]
所有我們這裡的地圖啦,或是我們這裡的一個歷史的沿革,然後地名的由來,我覺得我們的校長,都給我們很多的幫助,然後也提供了很棒的場地,那這就是學校跟我們社區做很好的連結,那因為校長也有一個理念就是,學校跟社區是密不可分。

[布袋鎮好美國小 校長
楊登閎]
學校小沒關係,問題是你要開放,開放讓社區進來,接觸學校,由透過學校的培育,讓他們增值,再來透過學校藝術能量,開放給他們,讓這個好美漁村,本來從1.0的,只注重生產,再來,變成好美漁村2.0,有人文,有音樂,又有導覽的服務。

小心,校長再見。

學期結束,就是暑假了,說再見,下學期還會再見面!偏鄉小學還有新希望,九月有六位小一新生報到,這裡沒有補習班,小孩也不用補習,因為楊登閎已經規畫好,該給孩子的,都不能少!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