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白河,人稱蓮花之鄉,夏天蓮花盛開,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到訪,不過,卻鮮少有人知道,白河其實也住了為數不少的客家人,從海豐厝、詔安厝、客庄內這幾個老地名,就可推知白河和客家的淵源,而這些散居平原一帶的客家族群,已世居兩、三百年,但多已被同化為福佬客,而另一批,則是日治時期,被日本人從桃竹苗地區,招募到較山區的崎內里,種植樹薯、或為製藥會社種植可卡葉的客家鄉親,仍能說流利客語,只是隨著老一輩人凋零,這些故事也漸漸被遺忘了。
陽光灑落在盛開的蓮花上,柔美的色調、風情萬種的姿態,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台南白河,人稱蓮花的故鄉,每到夏天蓮花盛開,也是蓮農開始忙碌的時候。

[白河蓮農
賴美鳳]
成熟就是它有那個子跟那個蓮蓬有空隙,顏色會變黃一點,你給它看不一樣顏色啊,這個比較小粒、這個比較大粒就比較熟啊。

蓮花、蓮葉長得比人還高,穿梭其中,人都快看不見了。

[白河蓮農
賴美鳳]
太陽很熱的話,一天半(要來採),如果像每天下雨,兩天,來採就剛剛好,不會黑掉很多,黑掉就比較不好剝啦。

蓮農全副武裝,不僅防晒,更是要保護自己。

[白河蓮農
賴美鳳]
它這個都有刺啊,你假如你沒有穿鞋子踩下去,兩腳,你整個腳都是刮痕,會很癢、很痛啊。

白河蓮田面積約三百公頃,蓮子產量更占全台一半以上。

[白河大竹里 里長
陳國禎]
我們這邊那個水質也是,那個石灰質的,石灰水,所以它的種起來,它那個蓮子比較Q,比較鬆,那個梗還可以熱炒,也可以冷拌,還有那個蓮花可以泡茶來喝。

[白河區 區長
譚乃澄]
農地也不過差不多兩千多公頃,它(蓮)就種了三百公頃,遊客來到白河,你來能真的體會到什麼叫做真正的蓮藕粉,真正的蓮子。

它適合溫度是二十度到三十度的溫度左右,日照要很充足,日照要很充足,它怕風。

帶著遊客走近蓮田、認識蓮花生態。

你們現在看不到花,為什麼看不到花,因為呢,花呢是什麼時候看最漂亮,開的時候,對啊,那什麼時候開,清晨,喔,我真的很想送禮物給你,清晨。

蓮花的莖是匍匐狀的,它會蔓延過去對不對,它(睡蓮)的莖是球狀的,就像那個,有看過芋頭嗎,芋頭那個形狀,它就在那裡,那裡長新葉、長新花,它不會再蔓延出去。

美麗蓮花吸引遊客到訪,在地人也利用機會讓更多人了解蓮的產業。

剝完殼之後,那有膜對不對,你就把它挖起來,膜撕掉之後,要通心,通心要怎麼通心,後面呢,有一個凸出來的地方,來,給你看一下有沒有凸出來的地方。

這個季節來到白河,不難看見居民在剝蓮子,因為這麻煩的工作,完全得依靠人工。

[遊 客]
先把它的殼剝掉,再把它有一個皮,也剝掉之後,再刺那個心,把一個綠色的拿出來之後,就可以放著。

[遊 客
石小姐]
種蓮子的那些農民真的很辛苦,真的,因為在剝的過程,就是粒粒皆辛苦,(很不好剝嗎),對,非常不好剝。

[遊 客
吳淑鈺]
買的時候都覺得,蓮子好貴好貴喔,都下不了手,可是當你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深深去體會到說,他們真的辛苦,這一點錢,真的是值得的,不能再跟他們壓價格這樣子。

[白河大竹社區發展協會 執行長
黃子芳]
用小旅遊的方式,讓遊客可以進來,那進來之後呢,就是深層的去了解我們社區的產業,那也去把自己的文化、把社區的文化去保留下來這樣子,做這樣子的推廣。

希望遊客看到的不僅是美麗的蓮花,而是背後的價值和文化。提到台南,一般人不會聯想到客家,然而就在白河,一段豐富的客家歷史,正等著被挖掘。

[白河區 區長
譚乃澄]
全台南市,客家人口最多的一個鄉鎮,一個區啦,天穿日它如果要辦活動都會跑來,都在白河辦。

風掠過水面,波光粼粼,每年春天林初埤木棉花道的美景,總是吸引遊客爭相到訪,這裡更被國外網站,選為全球十五條最美的花海街道之一,而原來林初埤的開鑿和客家有關。

[店仔口文教協會 前總幹事
李榮添]
那林初他的祖籍是在廣東省惠州府的海豐縣,是客家人,那麼他在康熙末年、雍正初年的時候,率領著林氏的族人,來到這個地方開墾,那麼發現這邊有很多天然的池塘,那麼他就帶領了他的族人,把這邊的池塘疏濬,然後開鑿,開鑿一些渠道,用來灌溉這邊的看天田。

林初埤在海豐厝,而沒多遠的詔安厝,則還保有完整的聚落。

[店仔口文教協會 前總幹事
李榮添]
他們的祖先李成萬先生,他就是從中國大陸福建省漳州府的詔安縣,帶著他們的族人到台灣來開墾,他們來自於詔安縣,所以這裡就取名做詔安厝,那麼這個聚落,就是客家人的一個特色的聚落叫做防禦型的聚落。

聚落占地八分半,以前通道出口有隘門,具防守功能。

這個隘門的開口,就很小,那麼一旦有敵人來的時候,住在裡面的族人就會防守在隘門內側的兩邊,然後等有敵人,從這個隘門闖進入的時候就會從旁邊出來,把他們的頭顱砍下來。

房子雖然改建過,仍保有原本格局,百年古井也見證了家族發展。

[白河詔安厝居民
李吉坤]
生的東西拿來,都是把它丟到那個古井裡面,再用那個把它拉起來,因為那時候沒冰箱,沒冰箱,再用一個桶子把它拉起來,來吃,小黃瓜就冰冰涼涼。

[店仔口文教協會 前總幹事
李榮添]
這個古井,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是當初他們李姓家族,到這裡來開墾的時候,所挖的古井,民國53年重建以後,才刻上去的,因為為了飲水思源嘛,所以把他們這邊開基祖李成萬公的名字,把它刻在上面。

而另一個有明顯客家痕跡的,就是「客庄內」這個地方,張鑑公宗祠,門上有著大大的清河堂三字,張家人拜的是第七世的祖先,而祭祀公業代表管理人張振興,已經是第二十三世。

[張鑑公祭祀公業 代表管理人
張振興]
當然是不是客家人,沒有文字,沒有那個傳下來的記載,就是去驗血,你是不是客家人的DNA這樣而已,不然,你跟我說我們的源頭那裡就是,石橋就是客家人,客家人土樓的地方啊,所以從那裡來的,所以客庄內,客庄內是,依照我的看法是,客庄內,你住在哪裡,我住在客庄裡面。

[店仔口文教協會 前總幹事
李榮添]
牌位放在這個神龕的正中央,以及祂的牌位,的女性的那個往生者會寫孺人兩個字,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屬於客家族群。

海豐厝、詔安厝、客庄內的客家人,都是兩、三百年前就世居在此,已經不會說客語,甚至已不具客家認同。

[張鑑公祭祀公業 代表管理人
張振興]
以前我也不認為,我不知道我是客家人,也沒有人跟我說這件事情,我也不會說客家話啊,不過後來你問他說,有的曾祖父那代有的說客語啦。

相較於此,另一批在日治時代,從桃竹苗地區,被日本人招募來工作的客家人,則仍保有自己的語言和習俗。

[店仔口文教協會 前總幹事
李榮添]
當時因為日本殖民政府,他們需要大量的軍事物資,所以說他們就選定在我們白河崎內這個地方,成立了兩個農場,它主要種植可以做軍用澱粉的樹薯跟粉薯。

[白河崎內里居民
劉清源]
這裡的土地,日本人私有地,私有地,它沒有,算起來那時候都是荒地,就開放給人去開墾,開墾種樹薯賣給他,我爸那時候在北部沒工作,沒工作就,就算來來這裡開墾。

[白河崎內里居民
張信男]
老人家,那時候全部日本時代做工,這樣一直遷移、一直遷移啊,從北部跑到苗栗,苗栗焗腦一陣子,一陣子才下來這裡,來南部種樹薯啦,種香蕉。

這裡就是以前金子農場所在地,現在居民多是種筍子、柳丁和檳榔。

[白河崎內里居民
張信男]
這種的你就是做筍乾的,做脆筍,這樣這種的這樣啦,它做起來就不會壞啊,可以賣一整年啊。

[白河崎內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劉張全]
那個柳丁大部分都種在那個山坡地比較好,平地會淹水,它會枯萎掉,崎內那個崎,你就知道了,有沒有,崎,就是這樣,你看就沒什麼(地方)很平啦。

雖然早已不種樹薯,不過日治時代的製粉工廠仍保留至今。小心翼翼穿過一座僅容一人通過的小石橋,來到像是廢墟的地方,機器已生鏽,皮帶也不再轉動。

[白河崎內里居民
張信男]
樹薯啊,從那邊進,這樣再打碎,才從那網子濾過出去才進那池子裡啦。

崎內位於比較偏遠的山區,日本人在此建立的另一個農場,就是專門種植用來做麻醉藥的藥草。

[店仔口文教協會 前總幹事
李榮添]
它種植的作物,最多的就是可卡,可卡就是用來製作可卡因,是一種麻醉藥,也是軍用物資。

[白河崎內里居民
何月嬌]
拔草、種藥、採藥,我都有做過這樣,這邊幾甲地,讓你做完多少錢這樣,你就努力做,就可以賺比較多錢。

[白河崎內里居民
魏義勝]
在這,在這裡燒火,它這邊燒火,它的(熱)氣就會散到那邊去,散到那邊去,他用竹笪子鋪起來,它會散過去,就在底下這樣,太旺、有時候火太大也不可以,他要保持那個溫度才可以啊,火太大有時候會燒焦,會燒掉啊。

雜草、藤類爬滿紅磚窯,這就是以前烘藥的地方。

[白河崎內里居民
魏義勝]
採回來就要,如果天氣好就在這禾埕晒,天氣不好就在裡面烘啊,烘,它要烘乾,沒有烘乾會壞掉啊。

[店仔口文教協會 前總幹事
李榮添]
它一定要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避免工廠受到敵軍的轟炸,這整個南90鄉道跟172縣道,兩側都種了芒果樹,用來作為一個運輸軍用物資的道路,這樣從天空中就看不到底下的車輛的運輸。

白河客家故事豐富,無奈卻鮮為人知。

[台南市南瀛客家文化協會 榮譽理事長
黃永珍]
所以呢,大家就想說,是不是來崎內辦一個活動,把客家人全部都找出來,結果我們就前五年,就辦一個,我們這裡的客家活動,那次辦的時候,老人家出來的,有七、八十位,哇,聽到我們這些唱山歌,眼眶含淚啊。

消逝的速度太快,兩年後再辦一次,只剩三、四十人。

[台南市南瀛客家文化協會 常務理事
劉文正]
第二代、第三代,會說(客語)的很少了,而第一代也大多都不在,也期待說,社區也來,也一起來做這個客家文化復興的工作。
31、
台南市南瀛客家文化協會 榮譽理事長
黃永珍]
後來我們又建議市政府說,是不是我們這裡那崎內國小廢掉了,就利用崎內國小的教室,我們來做客家的產業的發展的中心,我想,我們要是做起來,對我們這裡崎內,客家人的凝聚力,一定會很大。

希望能有個像家一樣據點,把客家人拉進來,希望能全面性的進行調查,建立台南客家資料,他們憂心的是,再不做,這些故事也許就會跟著消失了。客家老祖先,為了生活四處遷徙,來到台南辛苦打拚、落地生根,這精彩的一頁,不能被遺忘。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