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田尾有一半以上是客家人,而且大都來自廣東饒平。去年,台灣第一個客家布馬陣演藝文化發展協會,在田尾海豐崙成立,海豐崙的布馬陣,在日治時期就很流行,當地有句話說「海豐崙全庄瘋布馬」,但這項民俗傳統幾乎要失傳,除了協會,陸豐國小還特別成立布馬陣社團,希望將能振興這珍貴的彰化客家傳統民俗文化。
三十幾歲那時候,我們海豐崙已經有四、五陣,布馬陣有四、五陣。

人家在迎什麼神,要做什麼的,都會來請。
爬到三層桌上,下面鋪那個稻草,點火燒,(從)桌上跳下去。

說著當年有多風光,老藝師們的眼神裡有光,多年後,年輕小伙子已七老八十,但布馬魂一上身,依舊步步到位。

[海豐崙布馬團 藝師
林龍夫]
像倒馬,我剛好過長條板凳橋,(踩空)跌下,馬上翻滾一圈(滾馬)過去,這樣,就那步,開始,像招式都慢慢研究就對了。

[海豐崙布馬團 藝師
葉武雄]
馬掉進泥濘的田裡來說,那個馬就陷住了,丑仔就要挖土、要撥土,那一招一招的招式都不一樣。

[海豐崙布馬團 藝師
胡 蚶]
娘傘丑仔要打我們的馬腳,腳要縮起來,現在剩這腳,這腳再打下去,再縮起來。

民國五、六十年,是海豐崙布馬陣最興盛的時候,融合劇情、加上藝師們自己發展出的花招,讓海豐崙布馬陣獨具風格。

[海豐崙布馬團 藝師
林龍夫]
自己再研究,不然以前是沒幾招啦,現在,現在招式多,很多招這樣。

[海豐崙布馬團 藝師
葉武雄]
你像說要倒立吃香蕉也有辦法,像鑽火圈什麼的,那個都有辦法,那是說現在年紀比較大了,腳比較沒有辦法。

[田尾沛霖宮 主委
邱趙正興]
全省的紙馬是只有這樣搖啊搖,我們不是,我們是有包括有那個,我們這個中國的傳統武館的那種架勢進去。

[彰化縣布馬陣協會 理事長
周清城]
這樣子拉是拉馬,想把馬拉上來,陷到泥淖,泥淖中,對,然後拉尾巴,也是要把馬撐起來,可是拉不起來,但是馬,馬會踢,所以他就有翻滾的動作,(所以他被踢到屁股),對、對,所以我們的布馬發展到現在來講就是,特色就是它已經有發展出來一套自己的模式。

不過在其他花俏陣頭和電子花車出來後,布馬陣也就漸漸被取代而沒落了。退休老師周清城做文史調查時發現,布馬陣已經中斷了二十年,想把它記錄保存下來。

[彰化縣布馬陣協會 理事長
周清城(客籍)]
剛好有一個書記官考(上),要還願,然後要請布馬團來還願,結果找不到,就請那些老先生合組一團,然後就開始有布馬團。

[田尾沛霖宮 主委
邱趙正興]
現在剩這些老人家再找來,這些小孩子找來,這樣集合一起,再來這樣,重新再這樣恢復我們的傳統。

[海豐崙布馬團 藝師
吳炳坤]
可以傳承啦,我是想這樣,因為是以前父親他們,還有叔叔他們,他們都好像,記得,我知道在七、八十年的事情,他們以前他們都這樣,我希望有好幾個中生代的、願意參加的人,希望來這裡報名。

[彰化縣布馬陣協會 理事長
周清城(客籍)]
當然我們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後繼無人,因為這些老先生,四個加起來超過三百歲,所以我們就希望有一些新手加入。
於是更從社區延伸到學校,在海豐國小成立社團,向下扎根。

[彰化縣陸豐國小 校長
周金木(客籍楊梅)]
我們說海豐崙,其實是客家庄,就有一個使命感想說,我們客家人不可以,不可以說忘記我們客家人的文化,所以積極的把這個東西把它拉進學校裡面來,我們說從小把,種下那個種子,然後能夠生根發芽。

交叉、交叉,換位喔。
好,再做搖擺。

[彰化縣陸豐國小 學生
吳柏翌]
看老先生他們在表演,覺得很好玩,所以就加入進來了,然後學習這個,然後我當娘傘。

[彰化縣陸豐國小 學生
吳明福]
(就覺得看到別人在練的時候很帥氣這樣子),嗯,(那自己真的來玩的時候呢),覺得很辛苦,(跟當初想的不一樣),對,腳步要站好,平衡感要很好。

[彰化縣陸豐國小 學生
江宜軒]
練的時候有點困難,所以我就,我就退出,然後看到,加入這個有這麼多表演的機會,所以我才會再加入。

[彰化縣布馬陣協會
理事長
周清城(客籍)]
幾個小朋友練了有,有點成就的時候,他們的家長同意,他們會在外面,就廟宇那邊,他們去參與,老先生他們已經沒辦法去走,尤其像遶境這個東西,要走半天、一整天的路,沒有辦法,他們就找小朋友去。

剛開始要推,資源、人手都不足,還好有志工媽媽一起來幫忙做道具。

[志工媽媽
楊錦緞]
一開始是一層報紙,然後再一層布,第三個就是要再用報紙去把它做起來這樣。

[志工媽媽
吳素珍]
我們都有在這邊圖書館當志工,那就挪個時間,我們就過來這邊幫忙,再讓學生一直流傳下去啦。

[彰化縣布馬陣協會 理事長
周清城(客籍)]
因為布在糊不容易平整,所以我們就用紙先把這個底先撐起來,然後用布來加強它的韌性,比較不容易破掉,然後在外面再貼紙,紙最後再來上彩。

改用較輕的材質來製作,這些都是以傳統的布馬當做範本做的,周清城做文史調查時,曾在布馬師傅家中找到一匹老布馬,推測至少已五、六十年。

[彰化縣布馬陣協會 理事長
周清城(客籍)]
像我開始做布馬,我就是以它做一個藍本,大小、範圍、長寬比,我是把尺寸量出來,它的布馬的竹編,它的前面這個圓的部分,你看它扁扁的,就很像我們早期,這個秧,在插秧的那個秧簍子。

海豐崙布馬陣經過不斷的融合、演化,發展出獨有的模式,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原本分屬於不同布馬團的藝師們,現在齊聚一堂,加上在地人和學校的努力,希望能重現海豐崙布馬陣風華。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