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三義勝興火車站對面,這幾年出現了一座青年創業基地,由在地一位木雕第二代帶頭發起,串連苗栗各地的優秀職人一同進駐,包括有原木手工筆、手工書、精油等等的文創店家,創業的青年職人們在這裡交流、也互相陪伴,更帶動青年返鄉。


 

 

 

滴下精油,輕輕的搧啊搧,細細感受每一種味道。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徐靖涵(客籍)(左)

我們會先去分析每個植物它裡面香氣的特性,然後再藉由這些香氣特性,把不同的植物混合調香在一起,就會組成一個新的味道,就是一個創作的感覺,其實調香就跟作畫一樣,它也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創作。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徐筱涵(客籍)(右)

就是我們在構思一個香氣的時候,我們都會先有個意象,就比如說先訂一個標題,或是一個畫面,讓我們在調香的時候,更能得心應手。

 

徐家兩姐妹以植物香氣為主軸,希望推廣天然的植物香氣讓大家認識,也融入自己的生活,這天她們心血來潮,以「2022年的春天」當作主題來調香。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徐筱涵(客籍)(右)

0849因為春天就是花朵的季節嘛,然後又有一點帶有清新的感覺,所以我們就加入了,前調柑橘調就加入了佛手柑,然後還加入了帶有甜感、還有綠意感覺的快樂鼠尾草,然後還有我們的,代表花的薰衣草。

 

最後再加上杜松子,讓香氣層次更多元,反覆的嘗試,調出完美比例。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徐靖涵(客籍)(左)

1027氣味強度比較強的香氣,我們就可以透過距離的方式,去模擬說可能它的比例比較少一點,或多一點之類的。

 

偌大的空間,明亮的設計,這裡是位於苗栗勝興火車站旁的青年創業基地,集結了多位苗栗在地青年一同進駐,而帶頭的,就是他,童正一。

勝興青創基地領導人 童正一(客籍)(右)

這邊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因為其實我們傳統的老街,就是以客家米食,或是說擂茶為主,反而比較少文創的進駐,而我們在這邊成立基地來講的話,是讓我們的勝興火車站這邊更加豐富。

 

三義以木雕產業聞名,童正一也是一名木雕師,他除了做傳統的雕刻之外,更製作原木筆,加入文創想法,與時俱進,開拓新路線,而特別的是,在基地這邊,也常常會有DIY體驗課程,童正一就找來在地的老師傅授課,帶著遊客製作木頭筷子等等,讓這個基地,不只是青年進駐而已,更是青銀共生。

NS

這個有一個空格,放到裡面以後,我們用大拇指把它固定。

三義木雕老師傅 童清金(右)

我們一定是用臺灣的檜木下去做一個筷子的製作,所以這個算是安全,又可以給他們體會一下手作的木藝這樣子。

 

童清金說,早年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能生存,現在可不一定,年輕人要創業不容易,他也樂意提供協助。

三義木雕老師傅 童清金(右)

那現在的話,有可能,還要,你有一技之長,還要有背景、資金方面,所以整個大環境不一樣,他們的團隊,在這個創新方面,還有這些文創方面,都滿有向心力的。

勝興青創基地領導人 童正一(客籍)(右)

創業的一些問題,他也可以給我們很多的解答,以及意見,所以在這個青創基地裡面,其實主要是以一種就是,傳承,以及就是我們說,大手拉著小手的概念,一起往前走的概念。

 

每個展區的後方,都有工作桌,來到這裡,還能實際看到專業師傅們的工作過程。

勝興青創基地領導人 童正一(客籍)(右)

每一件作品,都是職人自己手作,而不是說用像外面大量生產的,所以每件手作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在以前書寫就只會寫在比如說,龜甲、石頭、竹片,然後或者是葉子,後來才有紙這種東西,那有了紙之後,要怎麼收藏,大家就開始去思考,然後後來發現可以用線裝的方式。

 

一針一線,穿的是紙,不是布,邱映樺正在趕製客人訂的手工書。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邱映樺(客籍)(右)

它裡面用的紙是剪貼用的厚紙,然後主要是設計給客人可以去做一些照片的剪貼,或者是他可能喜歡留票根、留電影票,或者是喜歡蓋印章,寫日記都可以。

 

邱映樺自己的工作室在苗栗市,但是,是採預約制,所以不會有過路客,但進駐到青創基地之後,也讓她的能見度提高許多。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邱映樺(客籍)(左)

很多遊客會來,然後來到這裡,就會認識在這個基地裡的,各式各樣的職人,各式各樣的商品,然後也因此就認識到我這樣子,甚至就是有客人就是來到勝興看到我的東西,然後反過來到苗栗市,預約體驗課程的。

 

徐家姐妹也一樣,她們的工作室在南庄山上,來到勝興駐點,除了有助展售,青年們在這裡也能互相分享經驗。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徐靖涵(客籍)(左)

每個職人都有各自的專長,那我們可以互相發揮各自的專長去創作更多的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力量其實會比較小一點點,但是我們大家就是可以互相扶持、互相協助,或者是彼此交換經營的心得等等的,都可以讓彼此有成長。

勝興青創基地領導人 童正一(客籍)(右)

我們希望我們這個基地,也是可以給予一個機會給剛想創業的青年一個方向,跟一個展售的地點。

 

進駐的青年們也會輪班來顧店,大家互相幫忙。

勝興青創基地共同創辦人 邱映樺(客籍)(左)

很多時候我都在種盆栽,哈哈,了解他們的東西就會更知道一些新的植物的一些知識啊,怎麼照顧,然後你就可以跟客人分享,客人都會以為我是做水泥盆的。

 

原本單打獨鬥的年輕人,來到基地就有了一群夥伴,甚至有機會還能異業結盟。

勝興青創基地領導人 童正一(客籍)(右)

在現場的每一個夥伴,其實我們都一直在找機會,跟想連結的方式,去互相去做聯名,然後來一起把兩個,不管是兩個或三個,或十個夥伴,一起結合以後,把我們的名氣再往上提,把我們的招牌再往外推一點,011014

 

青創基地不向青年收取櫃位費,有的部分,每半年就會輪替一次,由不同的青年來進駐,讓更多想創業的年輕人都有被看見的機會,大家串連起來,就更有力量,持續往前進。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