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氣候變遷,極端降雨造成淹水,科技部最新評估報告,未來臺灣暴雨強度增加幅度至少15%。為此水利署跟臺北大學等單位合作,以「承洪韌性」概念,打造兩棟示範貨櫃屋,像是家具增設升降設備等,要從過去水利工程全面防堵水的方式,改以淹水時降災耐淹的韌性思考,將經濟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影片提供 陳鳴誼010000-010029

如果也有下雨也有淹水,就會把這個蓋起來。

 

小朋友輪流上台,闡述自己面對可能淹水的情況,如何改造住家環境,天馬行空的想法,雖然不一定能執行,但要推廣承洪韌性的概念,需要從小扎根。

顧問工程公司規畫部主持人

陳鳴誼(左)

 

我們出給他的這些問題,包含比如說如果淹水來的時候,你阿公會被淹水淹到,那你怎麼辦你是不是要幫阿公設計一個家,過程中非常有趣,因為跟小朋友互動的過程,他會知道說原來你想要他幹什麼,那他就會發揮他的創意。

 

承洪韌性是水利署三年前世界地球日提出的 觀念,對於過去治水工程來說,淹水就設置堤防,只要堤防高度足夠就能保護堤防內的居民不受災,但承洪韌性則是強調,淹水難以避免,不能過度依賴水利工程,而不做任何防災準備,比起過去推廣的海綿城市,把水留在某地區滯洪的概念,更加超前思考。

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

廖桂賢(左)

因為海綿城市針對的是開放空間,開放空間就不是居家的,很多都是公共空間,你要把公共空間,能夠打造讓它變成像海綿一樣能夠吸水,讓它在水來的時候,發揮一 些滯洪滲水的功能,但是做海綿城市還不足夠,因為再大的海綿都會吸飽,我們現在看到臺灣的極端降雨不是那種小小的雨,在國外降雨量沒有這麼極端的地方,比如說像荷蘭或像丹麥,可能做海綿城市足夠去應付,但是臺灣做海綿城市是不足夠的。

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灌排課長

劉敏梧(左)

真正,因為它天然的一個很容易淹水的地方,你要去做這樣的一個改變,環境的改變是相當困難的,如果我們真的要讓它不淹水,我們政府可能要投資相當大的工程成本,也不一定有效,所以我們想這個地方是一個,可以試試看的一個地方,那剛好我們來到掌潭,地方居民也了解我們這樣的一個觀念,也支持肯定我們的做法。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居民

陳智美(右)

612那次的淹大水,我們這裡全村淹水,但我這間房子淹水到這邊,(88水災在這邊),88水災,823就全部,823就全部進了,沒辦法了。

照片提供 陳智美

010252-010300

為了照顧長輩,十多年前隨著丈夫回到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養台灣鯛、白蝦的陳智美,對於107年的823淹水記憶猶新,當時1樓的家電與木製櫥櫃,因為泡水6天全部損壞。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居民

江先生(右)

照片提供 陳智美

010304-010313

因為823之後,整個家具清完,真的是家徒四壁了,什麼都不剩了。冰箱洗衣機什麼都,全部都淹了。然後我現在的方法是,往上(2樓)住,就是這樣子。1樓就是客廳,就直接一個客廳,然後我們也不買沙發了,就是去買那種木頭的椅子,那個算是耐淹的,淹水之後洗一洗又是一樣的。

 

神桌都淹過去,連神明都泡水,王爺很久沒有洗澡了,都跳到水裡面洗澡。

 

廟旁的牆壁,還有居民畫上的紀錄,居民無奈表示,因為地層下陷,相關單位為了加速排水,將水溝擴大路面一次又一次地墊高,但是路旁的住家基地因此越來越低,遇到淹水難以排除,加上掌潭村三面環水,一旦淹水,根本沒地方逃。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居民

陳智美(右)

照片提供 陳智美010557-010403

淹水那時候,水量大的時候怎麼說,沒地方可去,沒有地方可以逃大家都怕,又是老房子,矮房子,矮房子大家要怎麼說呢,要往哪裡去?

照片提供 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010408-010418

因此水規所和臺北大學都計所以及顧問公司在掌潭與居民設工作坊,打造出了兩棟示範貨櫃屋,作為承洪韌性思考的典範。

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

廖桂賢(左)

過去沒有那樣的思維,是因為我們假設淹水一定不會發生,所以我們的居住環境,都沒有類似的設計,那現在面對一定會淹水的未來,變成說我們的居家,我們整個社區的環境,甚至整個城市的環境,就需要重新去思考,怎麼樣去改造。

記者

劉玟惠

要降低經濟損失,一方面是將地基墊高,另外一種就是像這樣,在底下墊浮筒或者輪胎,到了淹水的時候,會隨著水位升高,房子裡面不會進水,這樣家具就不會被水泡壞。

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灌排課工程員

謝佳璇(右)

這個設計的概念其實是我們在鰲鼓溼地,那邊有一個休閒農場,它長期都是用這個設計,然後泡在也是鹽度比較高接近海水的環境下面,是有測試過,它是可以耐淹跟耐海水的。

 

乾式和濕式的分別,在於讓不讓水淹到室內,因此社區將較貴重的按摩椅放到裡面,避免受損;濕式防水則是從內部裝潢下手,提高家具耐淹程度,在水退之後最快的時間內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灌排課工程員

謝佳璇(右)

 

內部的部分可以看到,我們的天花板跟地板,就是有用防水的地板跟塑膠板,插座也有做抬升,然後裡面我們也有做吧檯,主要是說我們家具可以做臺車的概念,讓它可以做升降,在淹水的時候可以快速地輕易的把所有家具往上抬升,讓它在淹水的時候不會受損。

 

廖桂賢強調,承洪韌性並非只是工程有無手段劃分,而是讓人在面對不得不淹水時,能夠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像是在雲林成龍溼地旁,由林務局和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打造的高腳屋,就是耐淹建築。

觀樹教育基金會環教專員

葉俊甫(右)

它的概念就是,在一樓這個地方只有柱子而已, 它沒有牆。就是假設淹水的話,也是讓水自然的流過,那你可以看到高度,我們希望這個房屋的使用週期有30年,那這邊一年,目前平均下陷3公分,所以即便下陷了30年後,它淹水進來都不會影響到我們生活起居的空間。

 

因為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在75年韋恩颱風後,成龍村的良田被海水淹過,積水長年不退,土壤鹽化不能耕作,曾讓居民無法接受,林務局將其租用為溼地,作為生態調節功能,並且結合國際藝術家駐村創作,提高成龍溼地的藝術性,帶來觀光人潮,才改變了居民的態度。

觀樹教育基金會環教專員

葉俊甫(右)

那面對自己賴以為生的土地失去了,居民當然是很忿忿不平,也會覺得很難過,那甚至把垃圾丟到裡面,然後跟小朋友說,那裡有鬼不要靠近,所以林務局才委託我們來這邊駐點,輔導陪伴村民一起學習怎麼樣跟這樣的環境共存。

 

高腳屋的設計參考了當地現況,雖然整個村落離海岸有2-3公里,但其實地勢只比海平面高30公分,一旦面臨到大潮,海平面最高水位可到170公分,若海水倒灌堤防沒發揮功能,淹水難以避免,成龍村新蓋的房子將地基墊高再墊高,部分明顯比路面要高1公尺以上就是要避免淹水,而除了耐淹,還要防止生活汙水的倒灌。

觀樹教育基金會

環教專員

葉俊甫(右)

我們在高腳屋外,你可以看到排水管,其實比一般的住宅來說高滿多。因為我們在訪查居民的時候,他們也有很多人提到,就是淹水的時候不只是從外面淹進來而已,他們家的排水系統,像是馬桶、排水孔也會倒灌進來,那個就會造成滿大的麻煩。

 

只是不管高腳屋或者貨櫃屋的示範,對於沿海低窪地區居民來說,雖然能認同,執行面上仍有困難。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居民

江先生(右)

 

它的東西是很好,但是所謂的理想是很美好,但是現實是很骨感的。它的成本很高,而且你看它小小一個貨櫃屋要幾十萬,一個好像是20幾萬的樣子。但是我們如果是我們居住的空間,不可能是這麼小,我們居住的空間,應該是要放大好幾倍,你如果說以這個概念下去做的話,成本很高,居民也沒辦法接受。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居民

陳智美(右)

 

其實像我的廚房就是這樣做,看他們做這些的東西,你說淹水當下,有這些東西可以用很方便,可以升高上去,但是你那些東西要保養,你要怎麼放置,東西很重,你是否有那個力氣可以把它升上去,這也是一個大問題。本來平平的,現在一個高度上來,老人家手腳沒有這麼方便,又要去爬高一階,又要去拿東西,真的很難。

顧問工程公司規畫部主持人

陳鳴誼(左)

它還是比較一個以實驗性質為主的方向,但是我們在實際推動的時候,當然也會碰到居民說這個不太可能,這個我們都不太想被淹,或者是說你說有一些高架步道,然後它是你如果走在上面,會看到人家的後面、甚至看到人家的房間、甚至看到人家的廁所,所以其實居民對這件事情其實是有些抗拒的。

 

後面這是交通工具,淹水的話我困在家,但是我還要出門去買東西腳踏車不行,汽車不行,所以有一些小孩子會想到,這邊,浮起來的船還是有風力推動的,有的會用洪水推動。

 

新的概念要建立不容易,水規所也用展覽方式,讓來觀看的民眾,也能夠翻轉自己的想法。

顧問工程公司規畫部主持人

陳鳴誼(左)

 

尤其是一樓開店的人,就是一樓是商家的人,他就會沒有辦法接受,因為我家一樓都是我主要要營業的地方,我怎麼能夠被水淹,所以當然走到後來他們是了解但是不一定認同。

 

但接不接受,都必須要面對。依照科技部今年公布最新研究報告中,臺灣年降雨量增加幅度不明顯,但年最大1日暴雨強度,在最劣情境下,21世紀中增加幅度大約15%,但是到了21世紀末強度增加幅度,高達41.3%。甚至只要增溫2度,臺灣沿海地區將有相當多地方會低於海平面。

 

不過俗話說久病成良醫,地方居民面對每年時不時的淹水,多少有了預判災害程度的心得。只要下大雨,就去看掌潭埤的進水口。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居民

江先生(左)

 

(掌潭埤)進水口的水,答答答小小的來,不會(淹水),那進水口的話是嘩(大水),一下子不到一小時,整個村莊就滿了。那個進水口很大,管子很大,如果它是水很大這樣進來,差不多1小時村莊就淹水了。

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灌排課長

劉敏梧(左)

其實我們的防洪治水保護的標準,它是有一定的保護標準,那通常像我們河川一百年,像淡水河兩百年,那我們這邊的一般排水只有十年左右,那其實剛才提到的超過氣候變遷這樣的一個情境,超過保護標準的一個降雨事件是會發生的。

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

廖桂賢(左)

那我們的交通系統,怎麼樣去改造,這個如果淹水時間比較長的話,那是不是要一些比較能夠宜水、宜陸的交通的運具,那人們是不是有一些比較高架的便道,甚至永久的高架道路可以走,就是說這一些是城市裡面要再進一步去思考的。所以海綿城市不夠,還要進一步的去改造

我們的公共設施、我們的交通系統,還有建築物,你要了解未來雖然我們的防洪設施非常的好,保護的標準非常的高,但是淹水還是有可能發生的,人民要有這樣的意識,他才會開始去準備。

 

過去面對淹水,會以十年、百年防洪標準設計水利工程,讓水不進到聚落,但是面臨極端氣候挑戰,當水利工程無法成為最有效的手段時,居民需要培養出自主的防災意識也就是「韌性」,才能在遇到災害時,將損失降到最低。

採訪/撰述 劉玟惠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