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岩在台北市士林區,是台北盆地上一座獨立的小山丘,面積大約十公頃。六千年前,台北盆地還是一個鹹水湖,當時露出湖面的僅有芝山、圓山、寶藏巖三處較高的小山丘,而當時的人類就在此落腳居住。因為特殊的風化過程,造就了芝山岩豐富的地質、生態景觀,也延伸出獨特的歷史人文風貌,不過,隨著高度都市化的過程,這些風景漸漸淹沒在大樓中。
三百年的老樟樹挺立在山頭,毫無拘束地伸展著,松鼠群在枝椏間竄跳,貪婪地大啖柚子花,這裡不是高山峻嶺,是台北市重要的生態廊道芝山岩。

[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 處長
李明晃]
芝山岩位於士林區,再往北就是陽明山跟大屯山系,所以這個生態廊道的定義就,是狹義地講,在陽明山或大屯山的生物,有機會藉由芝山岩進入到,沿著雙溪,進入到台北市,那它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態廊道。

這座小山裡有250多種植物,早期日本人還將此處指定為天然紀念物,這裡除了有巨木景觀,士林地區特有的珍稀植物八芝蘭竹,還可以看到生長在海濱的海岸植物,見證了芝山岩的滄海桑田。

[芝山好土聯盟
孫紀榕]
某些海岸植物,舉例講說像是搭肉刺、皮孫木,這些會出現在,在台北市,市區的一個小山坡上面,這就,這就簡單的說明,台北原先確實就是台北湖。

芝山岩是台灣第一個發現史前遺址之地,這個海拔最高約51.8公尺,面積約10公頃的小山丘,卻保留了整個台北幾萬年以來,人類和土地的關係。在台北盆地的湖水退去過程中,慢慢沉積了七個文化層,最主要保存了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這兩層史前文化。

[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 處長
李明晃]
芝山岩在考古這一塊呢,它可以見證了,早期台北盆地還是湖的時候,從六千年到現在,人類在這個湖水區域活動的一個遺跡,有七個文化層,而且遺留很多,當初在不同的文化層的工具、器皿,也就是人跟土地的互動,在這邊也找到印證。

[考古學家
劉益昌]
所以它的重要就是,它一個地點,可以表現,這麼多不一樣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所以大家都要在這個地方,很適合人居的地方,可能吃也很豐富,住也不會淹水,因為它是一座小山,也是很安全的地方。

芝山岩除了極具考古價值之外,也有豐富的歷史與人文,早在1993年就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亦是國家第一座文化史蹟公園。

[考古學家
劉益昌]
其實芝山岩這個地方,它指定是因為,一座廟,就是惠濟宮,一個隘門,一個門,防守的門,再來,很大的就是一個好幾千年以來,幾萬年以來,人類活動的地方叫做遺址,它三樣一起指定。

而其中的惠濟宮,更是見證了漢移民移入歷史,也留下有趣的傳奇故事。

[芝山好土聯盟
孫紀榕]
惠濟宮呢,是建在1752年,到現在已經有200,264年的歷史了,那它在六十八年劃入,成為,成為國家的三級古蹟。

[考古學家
劉益昌]
漳州人和泉州人,這兩種人,一種住在艋舺,一種住在士林,他們以前叫作漳泉械鬥,火拚,他們打架,以前為了搶地盤,打架的時候,他們有一個傳說,說,如果在開漳聖王廟這裡點火,這艋舺那裡就會有火災,所以,以前是看得到,在,在芝山岩前面是看得到,就是艋舺那邊,艋舺也看得到士林這邊。

芝山岩有重要的史前文化遺跡,紀錄了漢民族的移民史,又具有自然生態價值,卻仍不敵開發的怪獸,隨著台北盆地的都市化,惠濟宮無法再與龍山寺對望,當地的住民和學者擔憂,芝山岩將淹沒在景觀豪宅之中。

[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 處長
李明晃]
現在景觀價值比較缺乏,因為周邊的建築物越來越高,早期的話山頂上有砲台,它代表著視野遼闊,可以保衛到士林官邸,甚至更遠的地方,但是目前來講,隨著建築物的更新,慢慢也沒有了它景觀的,好的視野了。

[芝山好土聯盟
孫紀榕]
周圍我們可以,可以看到,這邊的天際線呢,都已經被破壞掉了,因為呢,都發局目前所提出來的原則是怎麼樣呢?就是說,我們如果從這邊往南邊看,只要能看到山的稜線,那建築物的高度就可以了。

[考古學家
劉益昌]
但這個地方不是這樣,因為,它不是,看出去後面高高的山而已,它是看出去,看艋舺那邊,艋舺那裡比較矮,所以他看出去的時候,他看出去的時候,當然不可以蓋太高,看不出去,它的衝擊就是,對芝山岩來說,它以前歷史的一部分,都沒辦法可以表現出來。

目前芝山岩周邊,至少有12個大型建案或是都更,正在蠢蠢欲動,一棟棟的大樓正拔地而起,消失的不僅是公共景觀,更衝擊台北盆地百萬年的文化歷史,也直接切斷生態廊道。

[考古學家
劉益昌]
因為這座山,是從陽明山那邊下來台北市區的時候,鳥類非常重要的經過的地點,所以,我們如果說,我們尊重人類以外的自然來說,其實把它全部蓋得密密的也不是很好的事情。

[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 處長
李明晃]
因為生物棲息牠有牠的一個條件,不同生物條件不一樣,有的需要比較茂密的森林,有的需要比較開闊的草地,但是建築物包圍著芝山岩的話,有些生物就會不會來了。

[照片提供 王勝弘]
自從建案來了,白鼻心不來了,螢火蟲也不見了,眼看著台北盆地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文化島」、「生態島」,就要被禁錮在大樓中,當地的住民和民間團體正積極串連,希望能力挽狂瀾,也要求市府,正視芝山岩景觀價值。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