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教育大學一群學生,去年在后里的仁里里駐村三個月,發現這個主要種植高接梨的小社區,在採收季節時,山丘上每天總是冒著黑煙,原來是農民在燃燒廢棄梨梗,又夾雜著膠帶、牛皮紙袋等。為了降低空氣污染,他們想了許多點子,後來試著把梨梗拿來做筆、和植物染,沒想到頗受歡迎,也讓原本只能燒掉、沒用的梨梗,變成了具有在地味道的創意商品。
[后里仁里社區協會 前理事長
林永盛(客籍)]
在以前這裡沒有開發的時候,它是屬於石虎的棲息地,所以大家后里地區就形容說,這個地方很容易看到,看到石虎,看到貓啊,因為貓長得,那個石虎長得跟貓一樣,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叫它,叫它這個,貓仔坑,貓仔坑,貓仔坑,貓仔坑這樣,這樣,這樣在叫它。

從制高點遠眺,盡是綠意盎然的山谷,這個在地人稱貓仔坑的台中市后里區仁里里,其實是個客家庄,客家人占了一半以上,主要是從鄰近的苗栗銅鑼、三義搬來的,居民除了種植柑橘以外,最主要的就是高接梨。

我們台灣的水梨都是原生種的橫山梨,那它長出來的質地比較酸澀,所以農民在精進,精進,精進農業的整個過程當中,他們發覺,透過嫁接的方式可以,讓原本在寒帶生長的這個,比較,質地比較細膩的品種水梨可以在平地,在我們低緯度、低海拔的這個地方,還可以,還可以生長。

透過嫁接,一棵樹可以有新興、新世紀、秋水等不同品種的水梨,嫁接好後,得纏上一圈圈的膠帶,讓梨穗和梨枝密合,等待開花、結果,只是好不容易可以採收了,採收後的廢棄梨梗如何處置,卻是個大問題。

那水梨我們不可能在樹上一顆一顆摘,所以是連帶梨梗給剪下來,那剪下來帶回家,到家裡面又再去做分級包裝,它也不能做堆肥,極少數、極少數,把它放在田邊讓它自然腐爛,那大部分的,都是把它焚燒掉。

[台中教育大學國企系 學生
徐振捷(客籍)]
農民開始採收的時候幾乎就是,每天都可以看到說就是山丘上面在冒黑煙之類的,那就可以看到是爛掉的果子,或者是牛皮紙袋啊,膠帶這種東西,然後還有梨梗。

仁里里將近300公頃的梨園,每年產生的廢梨梗就有兩、三萬公噸,去年一群台中教育大學的學生,來到仁里里駐村三個月,看到問題,試著想解決。

我跟你講,你這一支喔,要這樣子先壓,先壓,壓出一個紋出來,對,再用手、用大力把它切進去,好,好,那我來試試看,出力喔,大拇指出力,喔,欸 有。

[台中教育大學國企系 學生
徐振捷(客籍)]
是不是這樣一個東西,而且是富有文化特色的東西,是不是可以,把它想辦法包裝起來或者是,把它做成實際的產品,所以我們當初才去發想說,欸,這一節特殊的部分我們可不可以把它結合去做什麼樣的東西。

那就試著做筆好了,他們想著。

[台中教育大學區社系 學生
林羿維]
鑽,鑽好洞之後,我們就是可以對外面進行削皮,把外面的皮處理乾淨,然後讓它變得就是非常地光滑,處理完外皮之後,還要打磨,打磨要做四次,然後再上蠟,上蠟要兩次。

步驟繁複,做一支筆要四個多小時,成功率只有一半,不斷地試了兩個月,才漸漸有了樣子。

[台中教育大學國企系 學生
林羿維]
就是第一版我們是直接把,原子筆筆心插進去,然後你就會看到外面有一個那個就是塑膠環,然後就是沒有那麼光滑,因為那時候不知道要用砂紙磨,對啊,因為有梨梗在這裡,然後就變成,你要很小心的,就不要去把這個梨梗破壞到,然後就變成,就會增加工作上的困難度,然後會失敗也都是在這裡。

每一支梨梗筆造型都是獨一無二的,原本要燒掉的農業廢棄物,透過巧思,變成具有文化意涵的商品。

[后里仁里社區協會 前理事長
林永盛(客籍)]
我想很多大都會的孩子,不知道說那個梨子它,長在哪,長什麼地方,它是怎麼嫁接而來的,那或許你拿到這支筆,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說,欸,這個,這支梨梗筆,梨是我們台灣的原生種,那這個梨穗的部分是來自於日本。

不僅如此,還用梨染,製作了手帕、袋子、衣服等。

[后里仁里社區 梨農
陳淑敏(客籍)]
像這一種的話就是比如說是一種媒染,或是這種是鐵染這樣子,所以每個的不一樣,這個形狀的話,就是自己巧思去做成的,看要變化什麼顏色就用縫的,或是用綁的。

[台中教育大學國企系 學生
林羿維]
其實農村的資源真的很豐富,但是農民們在,就是農忙之後會,沒有心力去運用這些資源,那像我們這些大學生,年輕人就可以運用這些資源,然後為他們帶來一些額外的收入。

雖然學生駐村行動已經結束,但他們成立了一個工作室,持續推動,希望有更多農民參與、希望農村可以有些不一樣。

[后里仁里社區 梨農
陳淑敏(客籍)]
跟學生討論過,學生也是說,欸,那我們以後社區的話,可以做帽子啦,或是做衣服啦,或是說我們要做的一些袋子或是什麼,也都可以用我們的布下去做,經濟效益我覺得是非常地好。

[台中教育大學國企系 學生
徐振捷(客籍)]
因為我們還是認為說,應該要從社區裡面居民去出發,就是由在地人來做,然後要怎麼把它符合,例如說現在在做文創啊等等,我們要怎麼去把它符合市場上面的需求。

[后里仁里社區協會 前理事長
林永盛(客籍)]
學生畢竟是他們是年輕、有很好的創意,那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把這個事情推廣到全社區去,那讓每一個人都知道說,它現在已經不是垃圾了,它是寶。

林永盛說,還沒有看到具體成果前,這段路走得比較辛苦,但他和幾個農友帶頭做,希望減少空氣汙染之外,也讓原本的廢棄物可以變成創造利潤的商品,農民在農閒時,也能貼補些家用,一舉數得,更希望能藉此行銷社區,讓大家看到貓仔坑。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