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苗栗造橋鄉親聯合返鄉青年,以老火車站為起點,延伸到大範圍周邊,用新的樣貌,翻轉大家對自己家鄉的印象。


 

 

區間車慢慢開進已經有百年歷史的造橋火車站,月台上的旅客寥寥無幾,沒落的情景,很難想像當年這裡興盛的光景。

[地方文史工作者
黃國雄]
火車站對我來說就是小朋友玩的地方,也是我的工作之一,因為以前小的時候,家裡人會規定我,木炭在火車的運送過程會掉下來,要撿滿一個臉盆才可以回去。
火車站員工後代
徐福光]
造橋火車站是我一生裡面,從小到現在最深刻的地方,也是跟我共同成長的地方。

屬於台鐵山線的造橋火車站,位在苗栗縣北端,是在竹南車站分為山線和海線後,分岔的第一站,1903年興建的時候,還是日式木造建築,到了1935年遇上關刀山大地震,車站受到嚴重破壞,因此改建成台灣第一座平頂式水泥建築的火車站,也就是現在造橋火車站的樣貌,但隨著這裡的人口逐漸減少,現在已經改成無人車站的管理方式。但不說你不知道,造橋最早的繁榮,其實是品質良好的磚窯、瓦窯。

[造橋村村長
江昌華]
這造橋以前不怎麼發達,一直到有磚窯、瓦窯開起來過後,有燒木炭的時候才興旺起來,以前沒住家喔,這附近都沒住家。

[黑瓦窯窯主
張鎮堃]
這邊為什麼瓦這麼多呢,就因為土質的關係,適當來做瓦,那時每天卡車載上載下,然後載出去就是瓦,載回來就是木炭,因為用木碳去燒瓦。

良好的土質、便利的交通,讓造橋的經濟能夠蓬勃發展,早期車站周邊都是瓦窯工廠,很難想像,全盛時期有50幾間的紅瓦窯和10間的黑瓦窯,不過現在就剩下柏木振的這間窯廠還完整保留。

[紅瓦窯窯主
柏木振]
這泥土倒進去就用這個刮,這叫做「弓」就用這個刮,刮好了以後,才拿下來,再放在剛好做好的模型內,5片一起就用這個打一下,把它打紮實,然後沙子再撒上去,再5片5片 裝一起。

[紅瓦窯窯主
柏木振]
以前那邊(宜蘭、基隆地區)沒有這種水泥瓦,沒有水泥的房子,颱風來了,屋頂掀掉了就需要瓦,就要來這邊找,找了再載過去,因為造橋的瓦,(窯場)比鄰相近,火車站也近,瓦窯也多。

[紅瓦窯窯主
柏木振]
你這窯門,為什麼這比較大,這比較小,就因為這邊人要過路,不要撞到它,不要撞到它的時候就比較大,就這樣來的。

屋頂上整齊擺放著這一片片紅瓦、紅磚,正是早期帶動造橋經濟發展的主要物產之一,但隨著時代改變需求量減少、人力成本提高等等因素,許多瓦窯廠就逐漸沒落了。

[紅瓦窯窯主
柏木振]
燒窯的煙一排出去,人家就去檢舉說空氣汙染,就要罰,做的東西賣又賺不了多少錢,給人家罰一次我們就不要做了,到82年乾脆不要做收起來。

[黑瓦窯窯主
張鎮堃]
因為大家住的房子,那種型式已經改變了,一般來說磚屋跟用瓦的房子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都蓋大樓,蓋大樓以後灌水泥,上面也要淋水泥,瓦就用的比較少了。

產業的沒落,人口的外移,相當程度影響了造橋日後的發展。

[地方文史工作者
黃國雄]
講到造橋的交通,大家就會說什麼線都有通過,台13線、台13甲、高鐵,那個火車道,其實如果從地圖上來看,其實它是把造橋,切割成四四散散,沒有變成反而是一種發展的阻礙。

這裡是火車站站長宿舍,從窗戶往外看,柳樹正隨風搖曳,很有默契的和一旁池畔相互輝映,乍看就像跟日本的庭院造景一樣。而這幾年來造橋鄉公所,特地將火車站旁的站長和副站長的宿舍重新整修,並且加以美化,希望有機會藉此能為地方帶來新生機。

[火車站員工後代
徐福光]
這前面以前是個網球場,網球場有時候會在這邊丟球,躲避球啦,就丟來丟去,事實上這是我們小時候,真的童年是一個非常快樂的地方。

[造橋鄉鄉長
黃天貴]
要怎麼樣盡量不要用到鐵釘,盡量不要用到鐵,整修到原來的材料那些,找的材料跟設施的一種情形,就它本身結構的方式,本身的方式再把它整修起來。

儘管只是小小的轉變,但非常關心地方發展的鄉親們,卻已經有深刻的感受。

[在地居民
張維滬]
當然這邊重新整理建造,對我們地方上的繁榮就一定就有,像現在禮拜六禮拜天,很多人來造橋,來看公園,來看以前的車站的宿舍。

你想想看喔,如果不是,我就覺得這客家人真得很能吃苦,他們為了自己家鄉的那種,濃濃的愛,他們可以這樣吃這種苦。

[造橋導覽解說員
魏薇]
口山步道,這以前是用做說我們造僑的鄉民,他們要挑著擔,就是他們的生活用品,他們生計的東西,然後挑到竹南頭份,然後去換取他們的生活所需,然後再挑回來就是這條往來的道路。

然而這條口山步道在荒廢7、80年過後,在地巡守隊希望能為家鄉貢獻,他們用2年的時間,用最天然的木材,以手工的方式一階一階慢慢修葺,在92年完工,今年還獲得客委會的補助,又再次整修。

[照片提供 造橋鄉公所]
[社區營造召集人
邱錦華]
當時開始做的時候,自己拿自己的鋤頭、除草機,把這條路清出來,人家很懷疑,你們怎麼有這樣的精神,那時候就是想說一股氣,就是說為造橋做點事情,巡守隊可以為造橋做點事情。

[照片提供 造橋鄉公所]
[地方文史工作者
黃國雄]
他們啊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老實說他們巡守隊開始執行的時候,他們只有一個默契,誰有空就誰上去,所以就造就成很多無名英雄。

除了地方人士很積極,另外在政府方面,也提供導覽解說人員的培訓,因應未來深度旅遊的趨勢,要這條步道能搭配故事,豐富整個旅程。

今天是我們上課結訓,通過考試,頒發證書的好日子

[造橋導覽解說員
魏薇]
那個時候是因為,聽到說造橋有導覽,那因為我們是在地人,然後就會覺得說我們應該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還有那些景點在哪裡,然後可以帶著家人或是介紹我的朋友過來,這樣基於一種愛鄉的情懷過來報名。

三個月的嚴格訓練,其中包含課程、考試、實測以及發揮自己的語言專長,也因為這樣學員們對造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像這個七里香,也都是年代久遠了,七里香你看它這樣幾10年了,這麼高這麼大棵,七里香齁,(七里香主要功能是要拿來以前有什麼功用嗎?),七里香就是味道很香,然後它的樹頭是給人家拿去當中藥材的。

[地方文史工作者
黃國雄]
如果是說在解說那一個步道裡面(口山步道),除了自然工法手工步道以外,就是人當初那個發心,要把它解說出來,如果沒有的話我就覺得少一味。

來 我們去看小南瓜 走。

大大小小的南瓜就擺在地上,稻草人的加入也讓整個氣氛更活潑,大人小孩也搶著和大南瓜合照,其實從92年至現在「南瓜節」已經成了地方的傳統,用在地農產品再次活化造橋。

[造橋農會總幹事
彭森華]
今年我們的南瓜,因為5月份的時候有遇到梅雨季節,真正要採收的時候又遇到下雨,所以我們就延後來採收。

[陳柏玹爸爸
陳明志]
要把種出好吃的南瓜,第一就要用心啊,因為真的是要愛護我們的大地,從大地才能夠產生出糧食,然後開始我們就選地,你的地是要好的,然後適當的施肥,然後就開始選苗,它就是要你稍微的用心一下、管理一下,它就活得很好。

笑咪咪、小花朵。

[記者
涂至伶]
近期疫情逐漸趨緩,所以一年一度的南瓜節才能順利舉辦,這條隧道有250公尺長,有60多種的南瓜,要吸引遊客來這邊和認識造橋。

[返鄉青農
陳柏玹]
這個隧道是我們101年的時候,我們透過水保局的計畫,雇工購料,然後我們是利用,雖然水保局提供我們經費,但是我們就是社工,社區的志工就是,爸爸呀、社區理事長啊連同我,就我們這樣一起設計,包含動工,我們一起把這個隧道做起來,然後在101年完工。

年輕的農夫陳柏玹去年因為爸爸的關係回到家鄉,但爸爸對於這樣的情況卻是一則喜一則憂。

[返鄉青農
陳柏玹]
因為爸爸生病就是中風,需要有人照顧陪伴,所以我就決定就辭掉台北的工作,回到苗栗來這邊,一開始其實就是照顧爸爸的生活起居,可是慢慢的我就是會,就是會接手家裡一些田地,我就會開始種一些,造橋的那個名產就是南瓜,然後一些西瓜、青菜、玉米等等這樣子。

[陳柏玹爸爸
陳明志]
所以他回來這裡除了開心以外,也好像有一點感覺,不知道會不會去耽誤到他前途嗎,在家庭跟老婆這樣覺得,快樂很多。

把黃澄澄的泡菜裝進罐子中,「南瓜泡菜」是陳柏玹結合自身專長和在地農產品研發出的創意料理。

[返鄉青農
陳柏玹]
那時候是在台北是餐飲的工作,所以回來家鄉我會想要煮一些,能夠跟我們自己種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東西自己去研發相關的產品,像是我也希望爸爸能夠吃的健康,所以利用我們自己無毒的南瓜做出,研發出像南瓜泡菜啊、南瓜奶酪。
記者 涂至伶]

每年到了畢業季,這裡的鳳凰花總是開得特別燦爛,因為剛好就在火車軌道旁,所以吸引許多人來這邊用相機記錄下美麗的風景,鳳凰樹會種在這,其實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返鄉青年
李志健]
當初我祖父我阿公那個時代,他就是為了說讓這一段,經過這一段的人,然後看到這個景色,然後能夠有放鬆休閒的心情,因為畢竟在幾10年的時候,往竹南頭份或是苗栗,我們外環道還沒開的時候,這條是必經的道路,想說藉由美化環境,讓大家能夠享受到說,原來我們造橋也有這麼漂亮一個地方。

近幾年來有不少年輕人回到造橋,發揮自己的所長,不論是有機小農、傳統產業或是文藝,而李志健要把美景結合美食,顛覆客人對這裡的想像。

[返鄉青年
李志健]
像在外地工作的人,他們久了,尤其是或者是不管是各行各業,那或者是技術性,他們最終都想回到家鄉,貢獻所長,第一就是能夠兼顧家庭,第二是自己的事業就可以就近這樣子。

新世代的加入,他們希望家鄉有不一樣的發展,也要帶給造橋新氣息。

[返鄉青農
陳柏玹]
很多人其實都,就是比較不了解苗栗,甚至可能網路上一些言語會誤會苗栗,然後我是希望我們能,慢慢的大家一起這樣耕耘,讓大家能對苗栗的印象能夠轉變。

[造橋導覽解說員
魏薇]
造橋因為它是一個美而小的一個客家聚落,基於造橋村來講,就這麼小的地方就有一個古道,我們將來可以結合一個環狀的步道,做一個鄉村的一個,很值得來輕旅行的一個地方這樣子。

[地方文史工作者
黃國雄]
你只要把它打造成適合人居的地方,適合照顧那個老人家的地方,適合0到99歲的人適合居住的地方,只要人來了,自然它就會形成特殊的一個商業。

地方的轉變不是一下就能感受到,在地居民和政府單位一起合作,一步一腳印慢慢去做,這裡的鄉親們希望讓大家認識全新的造橋,也更要為自己打造更美好的的生活環境。

採訪/撰稿 涂至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