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古蹟作為文化加值產業發展基地,國內外皆蔚為風潮。屏東縣客家事務處就將縣定古蹟宗聖公祠,以「孵蛋器」的概念,打造成「六堆青年創生基地」,讓五組青年團隊進駐傳統建築,利用既有的廂房空間打造專屬工作室,進行生產、設計及討論等,為古蹟建築注入一股活水。目前有藍染飾品、客家婚禮小物、影像工作室等團隊進駐,究竟老古蹟、青文化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是衝突?抑或是碰撞出新能量呢?一起來看我們的報導。
來 我們右邊肩膀挺出來一點 好 我們再一次喔 挺胸 來吸一口氣喔 來。
拍證件大頭照,沒什麼好稀奇的,不過仔細一看,竟然是在古色古香的廂房裡拍攝。
[顧 客
林先生]
我以往拍證件照大部分是在學校拍的,學校空間,通常提供的場地就是比較像教室,或是活動中心的那種地方,可是像宗祠這個地方,你進來的時候你就會感覺這邊的氛圍,跟教室那種很死板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顧 客
王先生]
其實我本來不知道屏東市有這麼一個地方,拍完之後,就滿新鮮的,就可以順便走走看看,就滿特別的一個地方。
位於屏東市的宗聖公祠,是屏東縣定古蹟,被譽為最美麗的祠堂建築,最近有一群客庄產業青年生力軍「六堆青年創生團」進駐,利用既有的廂房空間打造專屬工作室,進行生產、設計及討論等,為古蹟建築空間注入一股新活力。其中一組團隊,把攝影器材搬進古蹟裡,打造成攝影棚,為民眾拍攝證件照,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林宥嘉(客籍)]
IC卡要換了,可能會有一陣子會有拍證件照的人潮的時候,我們想就趁這時候,不然我們開個證件照(的攝影棚),這樣感覺滿好的,所以我們就這樣過來了。
[影片提供 地瓜文創]
在影片裡邊吃邊玩,還不時搞笑,要引起年輕網路世代的共鳴,他們還成立YOUTUBE頻道,用影片介紹六堆客庄,把客庄的美好透過網路推廣出去。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楊昇翰(客籍)]
我們各自有各自的工作,這個團隊裡面大概有三個人是客家人,那突然有一天我們突發奇想,發現好像看YOUTUBE裡面沒有屬於一個六堆或是客家相關的一個頻道,所以我們想說,我們也可以工作之餘,一邊去玩,一邊把六堆的好山好水或是好吃的部分,結合一些時事梗,或者是搞笑的地方,把它做成一個影片,放在YOUTUBE上面。
將古蹟做為文化加值產業發展基地,蔚為風潮,屏東縣客家事務處將宗聖公祠以「孵蛋器」的概念,打造青年互動交流專屬平台,讓青年進駐傳統建築,其實,早年交通不便,宗聖公祠就提供廂房,讓從六堆到市區辦事或讀書的子弟借住,與青年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文史工作者
曾喜城]
因為我們的祖先有眼光,他知道在市鎮,我們的子女要讀書,要出庄來到屏東,在這邊可以住,所以變成「學寮」,你從那麼遠來讀師範、來讀高中,要來那麼遠的地方,當然要有地方住呀。
宗聖公祠是六堆客家曾氏子嗣,以曾子為名號所創建的宗祠,擁有九十餘年歷史的老古蹟,外觀上融入客、閩合院建築,與仿巴洛克裝飾風格,中西合璧,可看度十足。
文史工作者
曾喜城]
這棟建築是日本統治台灣,昭和一年開始建,做到昭和三年,到現在有九十年的歷史,那時候因為日本的建築師會大量引進歐洲的巴洛克式的那種風格,所以特別做這個牌樓,宗聖公祠,相當特殊,你看它那2個雄壯的獅子,左邊是公獅、右邊是母獅,這邊公的、這邊母的,你看牠眼睛的款式就不一樣,公獅很兇猛,母獅就比較溫馴。
建築元素上,不管是交趾陶、彩繪等藝術表現,都精彩萬分,其中還有相當罕見的竹葉字。
[文史工作者
曾喜城]
最特殊的是,什麼書法都有,有金龍體、有大篆、有小篆、有隸書、有楷書、有仿宋體,最重要的是這個,很少見的竹葉字,用竹葉的造型來寫的字,你看這幾個,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子出自曾子寫的一本《大學》。
文化氣息濃厚的古蹟場域,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創生團隊基地,其中一組進駐團隊令人意想不到地將紅豆產業和婚紗影音結合。原本在飯店工作的李育琳,返鄉接手父親的紅豆產業,加入創意,開發婚禮小物,在這次計畫中,找來影像工作室一起合作,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李育琳(客籍)]
一直是做線上銷售的部分,然後我一直很想要找一個老屋,然後來開一個屬於自己的專賣店這樣子,那因為正好有這個計畫,然後它又搭配宗聖公祠,他們可以一起就是在屏東市這邊駐點,然後因為我們就是跟其他團隊就是我們的影音團隊評估之後,覺得我們可以在宗聖公祠這邊打造一個屬於屏東人的婚紗聖地這樣子。
[影片提供 努力影像工作室]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廖茂能]
我們就想說把這邊打造成一個婚紗的那種基地的感覺。宗聖公祠它的建築是屬於中西合璧,在拍婚紗的過程當中我們就用那種類似像女生穿中式、男生穿西式,有一個中西合璧在一起的感覺,去呈現在宗祠拍攝婚紗的部分。在這邊可以玩弄一些比較新的手法去拍攝,然後在古蹟裡面去呈現一種不一樣的婚紗的感覺,然後吸引年輕的族群。
不只努力把宗聖公祠打造成,屏東獨一無二的婚紗景點,李育琳、廖茂能更企圖串聯相關產業,一心想打造出六堆客庄婚禮產業鏈。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李育琳(客籍)]
我們用一個客家婚禮習俗為主題,然後搭配一些譬如說屏東在地的客家品牌,像是手打棉被、然後還有紅粄,結合結婚,從新娘婚前的準備,到結婚的當下,甚至到她結婚完她生子,就是彌月的部分,像生子的部分,我們彌月就是結合客家專屬的大風草這樣子。用這整個型態去包裝我們的品牌,然後再以影音的方式讓消費者他們可以再很簡單的去了解。
不只社會人士,進駐團隊還有青年學子。大三生黃詠心、呂茗姿學的是時尚設計,他們在廂房工作室裡,一針一線縫出藍染飾品,運用所學,打造藍染飾品品牌,他們說古蹟場域的歷史性,更能為藍染添加故事性。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呂茗姿]
像是這種窗戶呀,我們都想要直接把它保留,就是可以讓我們的商品跟它做一個互襯,因為我覺得藍染是一個很有手工溫度的東西,那配上這古色古香,就很像再幫它裝上一層故事性的商品這樣。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黃詠心]
發現它(藍染)的人力與時間需要比較多,所以在這個認知下,我們就產生做飾品的想法,首先是成本上降低,所以整體的價格,就比那個需要用布量較高的產品的價錢低。這樣子藍染能接觸到的、能推廣到的民眾就不再只是高收入的。
計畫主持人,也是屏科大時尚設計與管理系教授的賴顯松,對於青創團隊進駐老古蹟,滿心期待能激盪出燦爛火花。
[屏科大時尚設計與管理系 教授
賴顯松]
我們比較期待在今年裡面把它當成是一個創作基地,創作基地,在這個地方發想,在這個地方跟大家交流,那因為公祠它本身就有一些人潮,那來的時候,他們透過他們這些工作室就可以跟他們做一些互動。
[屏東縣客家事務處 處長
陳麗萍]
不只在青年孵蛋器這部分,讓他們有一個基地紮營以外,我們有一個想像,我們的所有團隊,包括婚禮小物現在變成一個產業鏈,包括不只攝影,也做素描的。在這當中,當然每一個年輕人會因為他看到一個點,又引發很多的火花。
[文史工作者
曾喜城]
有拍照、攝影的,有插畫的,有做紅豆商品的,都很好,是一個文化產業,因為宗祠本身就很有歷史的故事,用歷史的故事來做文化創業的元素,經過現在年輕人藝術的Idea、他的想法,拿來做吸引人、很漂亮的東西,可以賣錢,可以活化,年輕人可以就業,相當好,希望這件事情能夠成功。我身為一個曾家的後代子孫,我很高興,感覺到有很多人來這裡,我當然很高興。
不過,因為目前僅限星期六、日,工作室才會對外開放,宗聖公祠古蹟發展協會總幹事曾貴乙認為,平日大門深鎖,難以看見加乘效益。
[宗聖公祠古蹟發展協會 總幹事
曾貴乙]
有加分,不多,只有在活動、辦活動那一天,人比較多,他那個房間全部一天到晚鎖著,那裡面的東西,對不對,沒有人能夠看到,看到你的Idea、你的想法、你的理念在哪個地方,你那個東西就沒辦法商品化,沒辦法商品化的話,你沒有那個價值,那你進駐宗聖公祠就你高興而已,其他沒有什麼作用,加分一點點。
[屏東縣客家事務處 處長
陳麗萍]
如果說我們要做所謂的商業KPI,我們可能要幫他們排班,要限制他們,這樣比較沒有感情,為什麼我們會以「孵蛋器」這三個字來設定我們這個空間它本身的意涵,那慢慢的,其實他們願意的時候,一切就沒問題
另一方面,會到宗聖公祠參訪的遊客,與工作室設定的顧客,也似乎落差頗大。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楊昇翰(客籍)]
說實話,是啊,因為我們是拍照或影像方面的,那遊覽車一車下來,他不可能來這邊拍照嘛,那我們就只能比如打打知名度,讓他知道說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工作室在,然後也可以請他們幫我們按讚、訂閱啊、分享啊,對 大概只能做這種方式。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呂茗姿]
我們希望它(藍染)是能夠向人推銷出去,就是我希望你認識藍染這個東西,你不買沒有關係,但我希望你能認識這個很有溫度的手工、藍染這個植物染,因為人工問題,可能現在又加上快時尚,比較沒落,所以我希望你進來,你不欣賞我的設計沒有關係,但是你可以認識這項手工。
[六堆青年創生團 成員
李育琳(客籍)]
我們會希望就是客務處那邊,幫我們做一個招牌,就是可能讓大家知道說,原來公祠裡面是有創生團體的存在,因為有時候像一些遊客,他們都會覺得說,喔我這裡好像感覺就像是人家的家廟,好像是被禁止的。
[屏科大時尚設計與管理系 教授
賴顯松]
星期六、星期天會來,未來如果說跟他們的實務專題、跟他們的論文專題去做銜接的時候,他平常日他也可以過來這邊,這樣子就可以把空間的部分可以去彌足,當然在這個空間的定位上來講,我們最初期也沒有把它打算變成一個行銷的場域,因為行銷就牽扯到很多的消費相關的法規。
中西融合的古蹟宗祠,如今是青年創意孵蛋器,或許計畫剛起步,實驗性質的創生基地仍不夠至善至美,不過,在國境之南敢嘗試、敢踏出第一步,老古蹟、青文化之間激盪出的火花,仍值得期待。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戴志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