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南投縣國姓鄉的認識,大概是九二一大地震的震央、有台灣唯一的橋梁三級古蹟:北港糯米橋,再來就是「鹿神祭」、「搶成功」等等活動。在國道六號通車後,國姓不再是往返埔里和日月潭的必經之地,也因此,國姓就讓人感覺更寂寞了,實際上,國姓有許多台灣第一的產業,還有許多私房景點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國姓鄉去年聘請了第一屆駐鄉作家潘樵,來記錄這些可能連在地人都不清楚的國姓祕境,例如國姓還有兩座糯米橋,到底藏在那裡?他並不是用眾人所熟知的公路系統,或者是大山大水的脈絡,來了解國姓,而是透過再平常不過的溪流,來看看他怎麼做?又記錄了如何不一樣的國姓?從馬路旁,小心翼翼地順著溪流旁的泥巴路往下方走,稍一不慎,還可能摔下來!這裡封閉已久,原來並沒有路,但是為了探訪國姓鄉最古老的竹坑古橋,我們順著河岸,硬是走出一條路來。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那這一座(竹坑)古橋,其實國姓這邊的老一輩都知道,但是,沒有人看過它長什麼樣子,因為過去那一座橋,因為地勢很危險,常常發生車禍,常常發生事故,所以後來再蓋新橋的時候,那一座古橋就躲在新橋底下。所以現在所有人車從上面經過,沒有人看過那一座古橋長什麼樣子,那我也是因為溯溪的緣故,所以我才能夠發現那一座古橋,原來一直都存在。

<記者stand>
我們現在看到這座竹坑橋又大又寬,其實它還是在民國88年第二次整修過後的,就在竹坑橋旁邊,有一座更舊的竹坑古橋,它是整個國姓鄉最舊的橋,就在下面。

這座拱形的古橋,百年前國姓開庄就建好了,曾經擔負著國姓街聯外的重要功能,但是在台灣光復過後,蓋了新橋,把舊橋的引道挖除,經年累月下來,從盤根錯結、四處蔓延的榕樹氣根來看,可以想見這裡有多隱密。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這個橋呢,其實夏天的時候,因為溪水會暴漲,一般人也進不來,所以幾十年下來,它一直躲在國姓街的入口,一般人都不曉得,對國姓鄉來講,有點可惜,因為國姓鄉的開發歷史畢竟不久,所以這樣的橋,其實它夠資格稱為國姓鄉的古蹟之一。

[國姓鄉文史采風協會
總幹事 詹弘立]
因為國姓鄉,它的開發不是很久,然後它進來的,它都是二次移民,二次、三次移民進來的比較多,所以他對國姓鄉,可能比較沒有一個根的觀念,不是有一個自己的,屬於自己的根,這跟桃竹苗那些客家庄,完全不一樣,你進來國姓鄉,真的感受不出國姓鄉是一個75%的客家人。

穿著輕便鞋,背書包、拿相機,必要時再穿雨鞋溯溪,這是潘樵的基本裝備,他在記錄連當地人也不太了解的國姓,希望找到更多的在地認同,二月底,就會把溯訪一年的心血編寫成書!原本文化部有一個在地作家的寫作計畫,經費完全補助,於是國姓鄉提出了申請,沒想到這個計畫臨時喊停,但國姓鄉公所還是決定,聘潘樵為國姓鄉第一屆的駐鄉作家。

[國姓鄉文史采風協會
總幹事 詹弘立]
潘老師他心裡也一直要為國姓鄉,寫這一系列的書就對了,所以他說沒有關係,沒錢,我就自己來出,自己出有一個好處,你不是沒有錢的東西,你可以行銷到全省各地,他就這樣說,這樣對打響國姓鄉的知名度,更加有益。

[國姓鄉長
林福峯]
他對國姓鄉跟埔里鎮這個區位,他很了解,很認同這邊的區塊,所以說,像國姓地名初探啦,土地公廟啦,我們的,包括護國宮這些,很多的這些,他現在還有國姓溯溪,他現在也開始在寫,他認識的環境,比我們在地人更多。

潘樵是苗栗客家人,住在埔里,最早在國姓、魚池和埔里等地的社區大學任教,也協助各鄉鎮成立采風班、或者是采風協會,採集自己家鄉的民俗風情,十幾年過後,就只剩國姓鄉依然活躍,年年出書,而文化人對於環境的觀察和敏銳度,往往有獨到的眼光,田野調查十幾年,潘樵比在地人,還要了解地方脈絡。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因為在民國86年的時候,南投縣政府教育局就委託我來幫國姓鄉,做基礎的調查,那當初做這個基礎調查是為了要做鄉土教材,所以有這樣的一個背景,在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南投縣社區大學就聘我來到國姓鄉,擔任社區大學的一個講師。

[國姓鄉文史采風協會
總幹事 詹弘立]
他一直從,就是從(九二一)地震那個社區大學采風班開始,到現在,他對國姓鄉是不離不棄,真的是,而且是,你像我們從以前的剛開始,他輔導我成立,輔導我們采風協會成立,他也都是一手在主導。

[國姓鄉長
林福峯]
包括它的沿革方面,很多歷史性的東西,他會去查訪,這個對地方來說,是這個地方,你如果不去做這些,以後將來可能慢慢就沒落了,後代人就不知道了。

我們跟著他走進五棚坑溪==cg==這裡是北港溪的支流,有水才有生命,所有的文明紀錄,離不開水源頭,潘樵紀錄國姓,就是以國姓的南北港溪,兩個主要水系,找出它的沿岸景點和人文故事==out==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因為我小時候就住在鄉下地方,鄉下地方多的就是這樣的野溪,所以我們小時候就是常常在這樣的地方,溪裡戲水,然後玩樂,所以我接下國姓鄉駐鄉作家之後,我就想說,利用溪流這樣的脈絡來寫國姓鄉,因為一般人對國姓鄉的認識,都是透過公路,這樣的網絡。

一般人對旅遊景點的認識,確實多半透過公路系統!國姓鄉丘陵遍布,山勢普遍都不高,有規模的瀑布並不多見,因此終年水流不竭的芙蓉瀑布,就成為國姓鄉最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奇景,這個溪谷裡,長著許多野生的山芙蓉,會在秋冬時分,綻放碩大粉紅的花朵,但是,進入芙蓉瀑布的山路年久失修、沿路落石,並不好走。

[國姓鄉文史采風協會
總幹事 詹弘立]
他書中的小野柳、芙蓉古瀑布,是在更早以前,那裡真的是很盛況空前,去那邊旅遊、烤肉、遊玩,那個東西都非常地有人潮,但是時代變遷,還有一些基礎建設的改變,到現在我們看到,跟我小時候看到,實在是不一樣了。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其實我當初在溯訪國姓的時候,我有兩個重點,一個就是寫沿途非常漂亮的景,把這些風景寫下來,讓更多國姓人,或者是外面的人知道,原來國姓鄉是這麼美的,另外,我在溯訪的過程當中,我也會刻意去尋找一些故事,一些文化的題材,所以像永福古橋這一座糯米橋,當然也是我要尋訪的對象之一。

國姓人所熟知的糯米橋,是在民國29年,當時日本人為了太平洋戰爭,必須大量征斂台灣的物資,因此在北港村建造了一座,運輸仁愛鄉泰雅部落松柏木材的糯米橋,其實在國姓,總共有三座這樣的糯米橋,其中,距離國姓街上最近的,就是永福古橋,早期的先民是利用糯米、黑糖,再加石灰,來做為黏著劑。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那我們現在在永福糯米橋的橋頭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塊舊的石碑,這個石碑上面的字跡已經有一些模糊,但是隱隱約約,還是可以看得到,上面寫著永福橋紀念碑,那這個碑是在民國39年的時候立的。

在尋訪國姓古蹟的過程,潘樵意外地發現,國姓鄉和其他地方,很不同的一點是:過去還沒有留存古蹟或舊址的概念,舊橋大概都會被拆掉,但是在國姓鄉,卻都被保留了下來。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在國姓鄉這個地方,當相關單位在建設新橋的時候,它並不會把舊橋給拆毀,包括竹坑古橋,包括國姓鄉的三座糯米橋,甚至在國姓鄉,我也發現有一些廟寺,它們在蓋新廟的時候,舊廟一樣把它保留下來,所以我心裡面在想,這個是不是國姓鄉這邊的客家人,一種特別念舊、一種特別節儉,所造成的。

這座在北港村的伯公廟,有個廟中廟奇景,先民就地取材利用在地的砂岩,建造了裡頭早期的小廟,同時供奉著土地公土地婆,後來改建時,還是把小廟留下來,見證當年的開拓過程。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包括它的香爐,也都是就地取材,後來這邊的居民經濟改善之後,要翻新廟,他們沒有把舊的伯公廟,把它拆掉,或者丟掉,而是把這個舊的伯公廟,把它保留下來,於是形成這個非常特殊的,廟中還有一間小廟的情形,那這樣的現象,說明了這裡的客家人非常地念舊,對於這樣的文物保存,也很有概念。

<衝啊,衝啊衝啊衝啊,在第一跑道的是港源國小>

每年底的「國姓搶成功」,都會有數以萬計的民眾進入國姓,其他的重大慶典,例如「鹿神祭」,也吸引了大量人潮,但是熱鬧總在一時,多半時候,外地遊客並不多,尤其是在國道六號通車後,夾在草屯和埔里兩個大鎮之間的國姓,幾乎像是個被遺忘的小鄉。

[國姓鄉長
林福峯]
我們的搶成功,已經進入十三年了,每年的人潮,一年比一年還要多,一年比一年辦得好,鹿神祭也十四年了。我認為這麼多年來,地方一個肯定,他們認為我們辦得不差,不是說我們活動辦完就結束了,當然辦活動的那段期間很熱鬧,不過最主要的後續哦,要把產業怎麼帶出去,這個最要緊。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十幾年了,這邊的樹木也慢慢地長回來了,以前這裡會有很多遊客來這裡觀賞,不過,這麼多年下來,說實在,遊客愈來愈少,其實整個國姓鄉,它的觀光旅遊也像這樣,平日若沒有什麼重大慶典活動,說實在遊客不多。

<記者stand>
這裡是九份二山,曾經是災區旅遊的重要景點,十幾年後,傾斜屋和堰塞湖仍在,草木也長回來了,旅人卻更少了,潘樵一方面發掘國姓之美,一方面覺得可惜,想著如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國姓的美好。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國姓鄉的水鹿養殖,全台灣最棒的,國姓鄉的咖啡,目前全台灣種植面積最多的,國姓鄉還有草莓、還有枇杷、還有楊桃,還有橄欖,還有苦茶,它有很多很多的特產,加上目前國姓鄉有,國姓文史采風協會在這邊耕耘,所以不管是文化、產業,國姓鄉的表現,都不會輸給人家。

[埔里鎮民
鍾文梁]
這些老一輩的阿伯、伯母,在山上種很多咖啡樹,咖啡樹現在結實纍纍,咖啡果又大又漂亮,不過不懂行銷,不知道怎麼賣咖啡,我覺得很可惜就是說,這個國姓這方面,很少有比較正式的咖啡館。

鍾文梁本來住在埔里,就是喜歡上國姓咖啡,移居國姓,想蓋個咖啡館,也希望像古坑一樣,有個群聚效應。在地人則盼國姓的文化紀錄要延續,不要像當年在九二一過後,很多的調查紀錄束之高閣,對當地沒有幫助。

[國姓鄉民
羅吉聘]
九二一以後,現在目前透過在九二一的紀錄片裡,很多的文化單位,還是歷史單位來這裡,記錄的這些資料,現在地震過去這麼多年,其實很可惜的是,很多的東西沒有再繼續追蹤。

潘樵也認為,在地記錄的,不該只是一個文化記憶,更是地方發展的基礎,駐鄉作家的模式,可以繼續延伸下去,國姓鄉已經找了鄉土作家吳健麟,準備接第二棒。

[國姓鄉駐鄉作家
潘樵]
今年度的駐鄉作家,我們已經找好了,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接續這樣的工作。

[國姓鄉土作家
吳健麟]
因為我曾在國姓報導裡面寫一些鄉土故事,(潘樵)他看到覺得很有意思,要我找些時間再發掘這些故事,我是想說,無法代替(潘樵),因為我,實在是一時找不到接棒的人,我想說,這樣也好,將來我會以鄉土情懷跟生活故事這方面的題材,來寫些小品文。

用文學的筆,書寫出國姓山水的氣質,訴說人文景點的故事。這麼重要的人文基礎在於:找出在地的文化精神,也有文創的可能性,產業發展的遠景,就不會是夢想了。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