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底,發行40年,台中東勢地區的社區報《山城週刊》宣告紙本停刊,將從今年三月起,改為發行電子報!原因是全程負責編、採、寫,「校長兼撞鐘」的總編輯吳國城屆齡退休,後繼無人。自從消息傳出,東勢各界懷念聲不斷,也不禁讓人省思:為何一個力壓主流媒體,勇奪第一屆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的社區媒體,沒有紙本生存的養分了?在新媒體時代,社區報還有立基點嗎?來看我們的報導。
[東勢耆老
徐登志]
讀者其實90%,都是長者,關心地方事務的人,年輕人不看這個東西。
[東勢農友
曾光明]
很感謝《山城週刊》,這幾十年來,為我們地方帶來這麼多文化的傳承。
[文化大傳系 副教授
林福岳]
接近2020年的這個時候,可能它在整個社會裡頭的養分跟空間,都慢慢地縮小了。
桌上《山城週刊》合訂本,收錄著40年來每一期報紙!刊頭寫著「我愛家鄉,家鄉愛我,為建設東勢區五鄉鎮而努力」,這份社區報在去年底停刊,從三月起改發行電子報。
[山城週刊 社長
吳鎮坤]
發行這個電子報,這(紙本)改成電子報,對這個紙本刊物來說,我們不是放棄,對於有這個傳承價值的,保存價值的內容,週刊內容,我們一樣會集合起來,出專刊。
[東勢耆老
徐登志]
一般人是看紙本的東西,閒暇時看一看,沒看完放著,有空再拿起來看,那你說,這些年紀比較大的人,比較年長的人,較年長的人,他就不會上網來看,他不會,再來,眼睛很辛苦你知道嗎,看那個網頁(螢幕)很亮,我本身就是這樣!
東勢耆老徐登志是《山城週刊》的專欄作家,固定撰寫「寮下唱山歌」專欄。「寮下」這個舊稱,歷史正史並無紀錄,早期東勢林木業發達,被稱為「枋(板)寮」,意思是木工做木板的工寮,形成聚落之後,便稱為「寮下」。
[東勢耆老
徐登志]
住在東勢街上以外,外圍的人,更鄉下的,要來東勢這裡都會說,我要上去「寮下」,因為其實從日治時期到現在,大家都說(東勢)是寮下。但是我覺得很遺憾,所有寫論文的人,他們所寫的(沿革),他都沒寫枋寮,也不寫寮下,都寫什麼,東勢!
徐登志很感謝《山城週刊》,讓古地名「寮下」得以流傳,而長期以來,「寮下唱山歌」確實發揮了文化傳承效果,尤其對不識字的長輩,還成就了一個世代的為愛朗讀。
[東勢耆老
徐登志]
甚至我有遇到一些長者對我說,徐老師,妳的山歌讀來很方便,我老公每期都剪,剪下來貼整本讓我看這樣,有些是說,會唸給她聽,說我老公讀給我聽,她不識字,讀給她聽,那就,他們對這個東西是有感的!我有跟社長講,我說這樣,他說人力不足如何如何,因為總編他要退休了,65歲了,他實在也是累了,後繼無人啊!
《山城週刊》是在民國68年七月創刊,現年65歲的社長吳鎮坤,和剛退休的總編輯吳國城,兩人是同鄉,也是大學同學,受師長感召,才返鄉創辦《山城週刊》。
[山城週刊 社長
吳鎮坤]
我在文化大學新聞系讀書的時候,我們的實習刊物,叫做《文化一週》,我當時是擔任總編輯。所以我有這個經驗,後來我的教授,他就鼓勵說,你既然學了一身功夫,為何不回去自己故鄉,來服務家鄉。
當時吳鎮坤找來大學實習生協助出報,到暑假結束,短短兩個月就出版了六期,引起山城地區極大迴響。
[山城週刊 社長
吳鎮坤]
那地方反映說,是不是可以擴大到我們山城五鄉鎮?所以當時,就決定說擴大到五鄉鎮,那我就聘請吳國城先生,我的同學,他也是東勢人,回來,做總編輯。他負責編兩版,我負責兩版。
[山城週刊 總編輯
吳國城]
東勢那時候的地方鄉紳,看見這樣,這些義民骨曝青郊,很捨不得,所以他就發起組織義民會,就將這些骨骸葬在,這陂頭這裡。
兩年多前,嫻熟地方歷史發展脈絡的總編輯吳國城,解釋著東勢義民歷史。吳國城長期用心報導山城地區五鄉鎮事務,尤其是農情報導,幫助了無數在地農民,這樣小而美的社區媒體,在2005年,擊敗所有主流媒體,奪得卓越新聞獎第一屆社會公器獎。
[東勢農友
曾光明]
我記得以前《山城週刊》每禮拜,都會有果菜市場行情的風雲榜,看看是誰的價格最好,就會刊登出來,刊登出來,就是說,這週的行情是如何,很多農友就可以參考這個行情,來果菜市場做買賣。
[東勢耆老
徐登志]
像這個詩人,會作詩的,會寫文章,或者(會)什麼的,要不然就是說,耕田,或造橋鋪路,對地方有貢獻者,做很多採訪,幸好,他們這麼認真採訪,到今天來看,《山城週刊》所報導的內容,卻變成了東勢的歷史,因為,空前。
《山城週刊》專注於家鄉事務,補足一般主流媒體疏漏的新聞死角,發掘出許多在地扎根才有的獨家素材,像東勢手工醬油業者傅宏彥的報導,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東勢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總幹事
傅宏彥]
五年前,我回來做醬油,一個機緣,剛好那年的中秋節有颱風,颱風的機緣,《山城週刊》的老闆吳社長,要我去他家幫忙,這樣才認識社長,知道我們家做醬油,這個機緣就成立後,有一天他說,我特別來幫你寫醬油的報導。
因為《山城週刊》這篇報導,讓剛回鄉接棒的傅宏彥被外界注意到,現在他也積極參與帶動東勢產業發展,形成正面循環。
[東勢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總幹事
傅宏彥]
後來就這些記者,或者是其他媒體知道以後,就來這裡幫我們多重地報導,讓我們的生意更好,現在有一點成就,也要感謝這個《山城週刊》的社長,當年幫我們一個簡單的報導,然後造就我們現在一個小小的起飛啦。
[石岡人社區報 創辦人
劉祥三]
《山城週刊》,它出得比較密集,就每(兩)禮拜都會出刊,當然它也很好,就是一些訊息,大部分是它這裡,它的特色是整個山城地區,有什麼活動啦,訊息,什麼時候要做什麼,都寫得很完整。
把它放進去,那我要再想過,那我們就請歷屆的理事長在這邊,來拍個照!
《石岡人》社區報創辦人劉祥三與總編輯管雅菁,正在討論新一期社區報主題照片,在《山城週刊》紙本停刊之後,《石岡人》成為山城地區唯一平面社區報,《石岡人》是在921大地震過後創刊,一開始是為了有一個媒介,記錄報導地震過後的生態變化和災後重建的點點滴滴,它的特色是每期題字人不同,增加社區認同感,由於近年來公部門資金愈來愈少,依靠獨立募款,四年前開始,改為不定期出刊。
[石岡人社區報 總編輯
管雅菁]
編社區報走到現在,我是覺得,其實會能維持出,出刊那種紙本的那種社區報是因為我想說,社區的長輩還是習慣看紙本的東西,然後如果你要讓他看,像《山城週刊》現在停刊了,然後說要走,轉換成網路的版本,其實,網路的版本那種,就已經沒有手感的那種感覺。
依然苦心經營的社區報,還有民國71年創刊的美濃《月光山雜誌》,今年82歲的發行人林茂芳,當年以美濃聖山來命名,與已故創辦人邱智祥攜手創報,現在是最多美濃人看的報紙,也是美濃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月光山雜誌 發行人
林茂芳]
當時就是民國60年底的時候,當時來講,有一個《美濃週刊》停刊了之後,那行政院新聞局的專員,兩個人千里迢迢來美濃,要找這個,續辦這個社區報紙的人,當時就是我們發行人邱智祥,因為我們相識,我就是在中國時報的前身,徵信新聞辦報紙。
[文化大傳系 副教授
林福岳]
當初《今日美濃》就號稱是全亞洲第一份社區媒體的型態,那當年政大的新聞系,也出了,那時候叫《柵美報導》,那如果從那個時代,差不多1960年代算起的話,到現在也差不多四十幾年的時間。
《美濃週刊》的前身就是《今日美濃》,民國63年創刊,時間還比《山城週刊》更早了五年。美濃的文化蘊底深厚,《月光山雜誌》發行38年來,每旬逢9出版,數量近四千份,從未拖欠一期,對於條件相仿的《山城週刊》紙本停刊,他們也憂心後繼無人。
[月光山雜誌 發行人
林茂芳]
北有「文山」(《柵美報導》),中有來講,「山城」,南有「月光山」,三山並茂,結果它們兩個先收起來了,所以現在只剩下月光山了,那要如何來說,這個將它發揚光大,現在我一直期待有緣人。但是現在到今,就是麵包的問題。
[月光山雜誌 社長
鍾昆宏]
我們月光山還是,讀者訂戶是五十歲以上,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就不會去看這樣的報紙了,不過沒關係,我們會慢慢地,等他等到四、五十歲,再來我們目前月光山,還有一個困境就是人才方面,因為辦這個報紙喔,一定要有興趣,一定要有專長。
近四千份新一期社區報出爐,林茂芳熟稔地拿起名冊,一一張貼,準備分寄海內外,這一期是特別發行的彩色版,他說,如果不是有筆指定捐款,還捨不得花這麼多錢!鍾昆宏也從《山城週刊》的困境,看見社區報的瓶頸,但他仍對美濃地域的獨特性有信心。
[月光山雜誌 社長
鍾昆宏]
我認為這個一定是必經的過程啦,再來,我們美濃跟東勢完全不同,我們美濃90%全部都是客家鄉親,我常跟這些年輕人說,我們美濃的鄉親精神,跟其他地方不一樣,這就是因為,社區報紙有辦法生存這麼久,有辦法發揚光大,歷久不衰,就是因為我們美濃的那個民族性跟其他地方不同。
[文化大傳系 副教授
林福岳]
很重要的是,它的傳播,不單單只是說,我發行一份報紙這樣子,而是這個報紙本身,是跟人在社區裡頭的運作連結起來的。這些興起的新的地方報紙,有很大一部分是,為這些地方的人民,去書寫他們的人、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在媒體中可以看到自己。
研究社區傳播的學者林福岳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是:社區媒體能夠發揮什麼功能?即便是在網路時代,當紙媒,甚至是電視都愈來愈少人閱聽時,社區媒體依然能夠屹立不搖。
[文化大傳系 副教授
林福岳]
我們講廣義的社區,譬如說community這個字,如果我們把它延伸到一個族群的概念,在美國來講,譬如說美國所有的西班牙裔的人,所有的比如說越南人,所有的華人,他們自成一個所謂這個族裔的社區,或者是社群的概念,他們的媒體現在不但不減少,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
[山城週刊 社長
吳鎮坤]
四十年前,我們試驗回來辦,四十年後,我們也希望說,試看看用地方的這個刊物,有沒有可能用電子報來生存,最重要的一點,以後這個電子報,年輕人,年輕一代,有興趣來,來接棒,傳承下去。
雖然受到網路和新媒體衝擊,但特定社群依然需要一個專屬的社區媒體,講自己家鄉的故事,並作為互動、甚至發展的工具!美濃《月光山雜誌》努力這麼做,東勢《山城週刊》雖轉型電子報,終究是期盼後繼有人來維持,為民喉舌、服務鄉里的本質!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 李新隆、王琬儒、戴志明
剪輯 戴志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