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九十多年歷史的雲林西螺延平老街,與三峽、大溪老街有著不同風格,為了推動老街活化,在地團體近年來修復一座座老屋,延攬業者與文化工作者進駐,要讓老街既老又新。但大家都知道,修復老屋並不簡單,隨著老師傅凋零,未來不但可能缺乏在地工班,這些技藝甚至面臨失傳,因此在地團體舉辦了老屋見學工作坊,邀請專精傳統建築修繕的泥水、木作師傅,以實作的方式傳授修屋技法,讓來自國內外的建築系所老師與學生學習操作並且交流,希望藉此鼓勵更多人看到老屋的珍貴之處,一同修復保護。<你一隻手就 你不用,不用兩隻手都壓在這這樣不穩,你一隻手按在這邊。>

就在寒假,十多位來自國內外大專院校建築系所的老師及學生,捲起袖子,戴上手套,跟著在地的老師傅,鋸著木板 釘著牆壁,粉刷著水泥牆。

<你先用六分的釘釘看,先用六分的釘釘看,是不是不牢固你看看,不牢固,你看 不牢固,你現在換八分的。>

[見學營志工 
翁鈺涵]
我從來沒有參加過工作營這種東西,其實我也沒有來過西螺,所以那時候,我是看到老屋見習,所以想要來的。

長期關注西螺發展的在地團體,近三年來,年年邀集年輕志工,為老街上的老屋清掃打扮,今年還特別找了兩位,擁有三 四十年老經驗的木工 泥水老師傅,以現場實作的方式,和志工一起修復老房子。

[木工師傅 
廖天聰]
老屋見學營,就是要教一些年輕一輩的,老屋怎樣修復,今天我們做的 這邊做的,不是說通通把它打掉不是的,是把它原來的留下來,就像這個拉門。

由於西螺延平老街大多是近九十年的老屋,當時的建築工法,早已少有人使用,眼看工法的傳承將出現斷層,像是泥作師傅林坤龍比劃著的這扇窗,窗框就是花了一天,以模版做出的多層次線條,這也是許多延平老街立面,處處可見的雕飾之一。

[水泥師傅 
林坤龍]
用一個模子,這個線條 這線條喔,就是看你要做什麼線條,我們自己師傅下去做,做模子,模子做出來,再照模子的形狀,這也是水泥 沙 沙漿啦,水泥 沙漿跟石灰,跟布袋棉,有四種原料配合起來,這樣拉出來。

由於這種工法耗時耗工,早期唯有大戶人家才願意做,這麼繁複的工序,也不是每個老師傅都會,當然也不是短短兩週的工作營,學員就學得會的。

[水泥師傅 
林坤龍]
教他們怎樣做,配料怎麼配,他們會啦,叫他們下去做,不會啦,不行,沒有那麼簡單,(這要學多久可以出師),這個要看人囉看各人喔,有的學到老也不會呀。

但主辦團體認為,這兩週的學習,就像是在學員身上種下一顆修復老屋的種子,未來這顆種子,也許會在各地發芽茁壯。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或許兩個禮拜的見學的時間,他學不了全部,但是總是他看過,他了解,到建築工法比較精湛比較細緻的部分時,以後他們去外面,接了老房子的修復時,他不會被師傅考倒,而且他知道怎麼應用比較好的修復原則方法。

[見學營志工 
蘇承璞]
大家都可能會想要使用,可是我們也沒機會看到,甚至我們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它有什麼可能性被應用在空間之中,那今天我們看到了,我們今天了解這些事情之後,或許有一天有個機會,我們就可以把它帶回去,用在我們老房子的重新設計,或老房子的再生上。

[見學營志工 
洪小雲]
現在的話就會覺得,會想了解它的背景,跟會想知道裡面有什麼故事,而且因為每棟老房子都有,屬於它的一些美好的地方在。以前比較不會去看,以前看可能就舊舊的 髒髒的,可能就會走過去,不會多特別留意。

螺陽文教基金會何美慧執行長也坦言,由於目前公私部門都缺乏修復老屋的資源,這些年輕志工的參與,省了許多成本。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我們像這次辦的老屋見學工作坊,我就覺得很棒,我們台灣有很多建築系的學生 甚至老師,他們自告奮勇跑來西螺幫我修老房子,你看看,這個在人力物力上面,我就省掉很多。

而這次的志工更多了外國來的朋友,像是來自法國的Quentin,第一次來台灣,就打算在西螺老街,當三個月的志工,除了幫忙修復老房子,還要顧店,及經營背包客棧。

[見學營志工 
Quentin]
我有大概有七 八個月的空閒時間,所以我想到亞洲國家來,因為我已經到過南美洲,去過了一些歐洲國家,我想要發掘一些更不一樣的,我聽說亞洲人非常熱情好客,所以我想來體會看看。

鄉下突然出現外國人,對在地人來說,相當新奇有趣,而這也是何美慧的精心安排。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我覺得國外年輕人進來,對國內的年輕人來講,多了一點點比較特殊不一樣的地方氛圍,這些國際年輕人進來,帶來了我們一些國際觀 世界觀。

想讓老街多一點異國氛圍,就是為了吸引年輕人,畢竟老街沒落後,地方上少了活力。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你看到的都是老人,那西螺老街就沒有希望了,老街有老人是應該的,但是你看到的全部都是老人我就慘了,老街要有新時代的氛圍,老街要有活力,那我就必須引進年輕人來。

超過三百年歷史的西螺,由於延平老街靠近濁水溪,早期是主要的渡船口,是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像老街東側的東市場,更是鄰近鄉鎮居民購買民生用品之處。

[西螺老街百貨行
老闆 鄭樹熙]
在光復之前,過年的時候,過年的時候包括麥寮那個地方,麥寮那邊過年也是到這裡買年貨,麥寮 崙背 二崙,都來東市場這個地方辦年貨。

在東市場二樓閣樓出生的鄭樹熙,從小就在家幫忙做生意,長大後也接下了百貨行,他認為東市場早年會這麼熱鬧,很重要的就是人情味,店家都願意讓顧客賒帳。

[西螺老街百貨行
老闆 鄭樹熙]
早期東市場這邊,為什麼能夠繼續維持不錯的生意,就是早期農村經濟很不好,他們出來外面他們來買東西,大部分十個有九個都要賒帳 會欠錢,就是等他們稻子收割以後,賣了稻子才有錢還給我們。

也由於西螺是中部地區重要的商業聚落,因此在1937年,日本政府在西螺老街進行都市改正計畫,拓寬馬路,統一了建築樣式,西螺老街也在十多年間,陸續出現數百間滿是裝飾藝術的建築物。

[西螺老街百貨行
老闆 鄭樹熙]
這邊要有騎樓,要有騎樓是日治時期,因為這邊屬於南洋氣候,夏天下午比較會有西北雨,日本人就以南洋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想法看法,去規定我們這個商業區,商業區的商業建築要留騎樓。

然而,當時正逢二戰時期,人力物力缺乏,並不強調要像三峽 大溪老街,那般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因此西螺老街立面大多相對簡樸。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整個社會比較混亂,然後因為戰爭的關係,人力 物力是比較吃緊,所以我們就比較不太可能,會去做費時 費工的那種房子型態。我們的立面都是比較簡單的,比較流線型的,OK就好。

一切都要省,因此老街上的老屋,有許多牆面都是相連的,天花板或二樓地板也是相通的。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既然我們要做的是省時省料的工法時,你看大溪老街三峽老街的房子,它們不會是共壁結構,我們西螺老街為了省時省力,所以你們家的房子跟我們家的房子,一起用同一個牆壁。

[木工師傅 
廖天聰]
它的天花板和地板都是連結的,都黏過去的喔,它們天花板是連過去的喔,整棟它們連過去的。以前大部分都是家族啦還是兄弟啦,還是說很好的朋友,我們住在這邊,喔我們上面要蓋,我們就說好,我們一次蓋。

而這些有近九十年歷史的老房子,目前延平老街上仍有142棟,不過這些老屋已是大門深鎖,或歇業改為住家,畢竟延平老街早沒了當年的繁華。

[西螺老街百貨行
老闆 鄭樹熙]
中央市場興建以後,再來就是果菜批發市場遷到建興路尾那邊,再來就是整條建興路兩旁擺攤子,因為那邊是新興的商業區。民國50年時,這邊還很熱鬧,民國50年時這邊還很熱鬧,在民國60年以後,這邊就一直沒落了

尤其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過後,許多原本在老街上有穩定生意往來的老闆們,也紛紛舉家外移,更讓許多老房子空了下來。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二二八的時候,西螺即使沒有太大的損害,整個社會上充滿各種懷疑,對國家沒有太大的信心的時候,有錢人跑掉一些,那時候的有錢人在哪裡,有錢人就是我們老街上面的,擁有這些很漂亮老房子,獨棟老房子的這些人。

房子沒人照顧,就開始傾頹毀壞,甚至危害到隔壁鄰居的房屋安全,因此螺陽文教基金會在六年前,開始帶頭修復老街,如今已經修了卅四間立面,及八間屋子內部空間。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我們在修復老房子的時候,能夠保留的舊的建材舊的結構部分,當然盡量保留,但是已經毀壞掉,不得已要再把新的物件加上去的時候,我比較傾向說,應該把這個時代的材料,放進去結構的部分。

整修這些老屋時,螺陽文教基金會,並不強調一定要修回原來的樣子,更要加添現代化的生活便利性。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老房子不好住,年輕人不願意進去,那就好像世代斷層就有問題,我們這一代修好了,下一代不願意進來,那是不是過十年又荒廢掉了。

老屋修好了,一定要有人使用,才不會再次荒廢,所以,修復好的八間老屋,都各有用途,拿來作展覽館圖書館 餐廳等,像是東市場修復後,找了文創業者進駐。

<海樹它不是這樣嗎 展開,這樣子像絲一樣,不是完整的,這個技巧是用撕的。>

四十多歲剛從台北退休返鄉的黃夙佞,這一年來就以絲瓜布做為創作的素材,用絲瓜的紋理拼貼成畫作。

[老屋再利用業者
黃夙佞]
絲瓜布我覺得它的紋理很美,當我把它剪開剖開的時候我了解,它的纖維透過光更美麗,那我要怎麼樣把它變成一個藝術商品,然後讓人家可以欣賞。

又或是常見的花布,把布面的牡丹花及葉片剪下來後,再重新組合,黃夙佞認為就像老房子一樣,這些素材都是小時候的記憶,拿來創作更能延續它們的生命。

[老屋再利用業者
黃夙佞]
我們小時候就生長在鄉下,習慣這些你小時候印象的東西,你會有一種感情,所以你很自然唾手可得的話,你就會想去創作它,延續它的一個美感。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文創業者或工藝師來講,本身他就是一股力量,這些工藝師的生命力絕對比一般人來得強一點,生命力強它就會構成一股吸引力,一群人生命力強的人聚集在一起,整個社區就會變成很大的一股能量,這樣子的話,再加上年輕人進來藝術家進來,我們國際文化交流做得不錯的時候,西螺這個地方,再過個十年 廿年,再掉下去的機會就不是很大。

有心人士多年來奔波促成,如今老街已經有人自己出錢出力修復老屋,不僅文化與情感上的價值受到重視,老屋的實際價格也水漲船高,螺陽文教基金會還想引進更多年輕的活力,維持修老屋的風氣,讓老街充滿生命力。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