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甘開胃的酸菜,一直很受歡迎,台灣的酸菜,有八成以上都來自雲林縣大埤鄉。早期大埤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秋收後、春耕前種芥菜,收成、醃漬成酸菜以後,就拿到市場去賣,走在大埤鄉間,到處可見醃漬桶林立。而說起大埤的歷史,三百多年前,就有陸豐、饒平等地的客家人到大埤開墾,大埤的大和街還有一間三山國王廟,早期船隻可以從笨港沿著北港溪進入大和街一帶,因此這裡也就成為人口和商業聚集的熱鬧場所,雖然現在大埤的客家人大多已經福佬化了,但近幾年藉著信仰和酸菜產業,許多鄉親漸漸找回自己的客家認同。卡車載來一車車芥菜,大型機具吊起太空包,把芥菜送進醃漬桶裡。
菜一顆一顆疊好, 鹽一勺一勺撒下,大家各司其職,忙上忙下。
[醃酸菜阿伯
謝文專]
排的時候一顆接著一顆,第二顆稍微讓它斜一點,這樣比較不會滑掉,你如果都照著醃漬桶排,比較會滑掉啊。
每到芥菜收成的季節,大埤鄉就是這幅忙碌的景象,一桶桶芥菜,疊得比人還要高。
[醃酸菜阿伯
謝文專]
以前,原來是擺立的,我們菜本來是像這樣,尾部這樣長上去,像這樣放直立的,擺立的,醃的時候就是鹽放進去,放進去之後,再用人去踩,有人叫小孩進去,(以前)用木桶啊,一直繞一直繞,一直踩一直踩,踩到軟,再排。現在改成用太空包,倒進去讓菜散開,鹽放進去,現在改這樣比較快,不然以前,一天要醃一甲多地,很拚耶,現在一天可以醃三甲多地。
為了集中管理,大埤鄉公所設了一個酸菜專業區,提供將近180個醃漬桶讓業者使用,每個桶子大概有兩、三個人高,可以醃一甲多地的芥菜。
[大埤鄉農業課
課長 鍾政順]
每一桶子呢,它的容量大概有57立方公尺,如果是換算一般的容量大概就,我們所講的57噸,當然57噸裡面,它大概是可以產出,大概是50噸左右的一個酸菜。
不過這些醃漬桶仍然不敷所需。大埤酸菜產量,一年約9萬噸,占全國八成以上,被稱為是酸菜王國,酸菜的故鄉。尤其集中在舊稱,「三塊厝」、「鹹菜庄」的興安村一帶,走在鄉間,空氣中瀰漫著酸菜味,到處可見酸菜桶林立,看得出酸菜產業對大埤的重要性。
[醃酸菜阿伯
謝文專]
如果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百多年有了,從我父親小時候,還是小孩的時候就開始在種了,我61歲,我父親如果還在一百多歲了。
大埤酸菜歷史已經一百多年,不過早期只是農民自己在冬季裡作,少量種植和醃漬後,再拿出去賣,後來因為外銷需求,和其它鄉鎮的酸菜產業,陸續轉移到興安村,因而漸漸演變成這種大量加工的產業型態。然而,奇怪的是,來到這個酸菜的故鄉,田野間卻看不到芥菜園。
[大埤鄉長
謝明平]
因為可能是土壤鹽化、酸化的關係,或是土壤裡面有某種元素,就是欠缺某種元素、養分,所以這十幾年來,就在本地的話就種不起來,所以就外移到其他縣市。
此起彼落的採收聲,奏起清脆和諧的自然樂章,好一幅熱鬧又充滿活力的田園景緻,就連鳥兒也跑來搶食。
鋤完一行又一行,採收的阿姨們,熟練地依著自己的節奏鋤起這冬日裡的一抹翠綠。
<都種在旁邊,不好鋤,(不好鋤喔),中間的比較好鋤,旁邊的比較不好鋤>
一鋤下去,乾淨俐落,不能帶土,又要整顆完整鋤起來,這可需要功夫。
[酸菜業者
朱添寶]
芥菜品種有好幾種,有的沒有包心,有的葉子比較長,這種是屬於有包的,這個叫做大坪包,(為什麼你們要種這種品種的),因為現在的消費者比較喜歡有心的,這個心比較好吃,比較不會那麼乾,會比較嫩啦。
芥菜屬於冬季裡作,約兩個月就能收成。一望無際的芥菜,採收完得要好幾天,但剛採收的菜不能直接送去醃漬。
[酸菜業者
賴上宏]
你看那邊有沒有,這個就是開始在晒了,晒兩到三天,日晒後水分(含量)比較剛好,我們醃漬的品質也比較好一點。
[採收阿姨
沈太太]
才不會說太脆啦,你如果像剛剛那個剛採收的就很脆,很難拿,(也節省空間這樣),對對對,才不會說這一個袋子,堆到那麼高,也比較好拿。
整顆軟化、體積變小,堆疊、運送,或是處理過程中才不容易裂開。採收期的這二十天,這些阿姨們,每天就得這樣彎著腰工作八小時。
[採收阿姨
沈太太]
如果是採收期,下雨天也是要收,不然就是要下到整個(園子)都是水,才會沒採啦,只要車子下得來都可以收,這個算是說,要都收到完,不然你沒採收完,放在菜園也是會壞掉啊。
不過現在芥菜都不種在大埤了,而是集中在嘉義鹿草、水上或是太保一帶。
[酸菜業者
朱添寶]
因為土地要輪作啦,比較好照顧,如果你連續種植它會,比較會有菌什麼的,會比較難種、比較難栽培。
[大埤鄉長
謝明平]
如果這個產業能夠回歸到我們鄉的話,那是最好的,因為現在大概到其他鄉鎮的話,所付出的費用,花費會比較,成本會比較大一點,所以坦白講,現在是,就是一些比較大的農戶在種植而已,沒有像以前,早期可以說鄉內家家戶戶都有在種。
大埤人在外縣市種植芥菜的面積,每年約一千多公頃,採收完,再運回到大埤處理。
輸送帶從桶裡送出一顆顆醃好的酸菜,接著得整理分級。
[加工阿姨]
一種就像(是),這個漂亮的一種,現在這個,再來這第二種就算是比較醜的酸菜,比較小顆,(看形狀喔),對,小顆的,(比較小顆這樣),比較醜這樣。
[大埤鄉農業課
課長 鍾政順]
那酸菜它醃漬好了以後,它可以取它的蕾心菜,然後它的葉子裡面又分成兩部分,較粗較脆的部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變成酸菜絲,酸菜絲以外,其他另外一部分,比較嫩的部分,我們就把它拿來做成,一般我們所講的梅干菜。
比較起來,大埤的酸菜製程,比桃竹苗的客家福菜製程要簡化些,不過其實大埤是雲林福佬客的大本營,而這幾年,他們也藉著酸菜,重新認同自己的客家背景。
[雲科大客家研究中心
主任 黃衍明]
酸菜對他們來講是一個重要的,當地的文化產業,那所以在談這個文化產業的過程,裡面就開始帶入一些客家的成分,因為有人會覺得說,你這是不是跟客家福菜有關啊,是不是客家遺留下來的,所以他們會重新找回自己的這個身分,所以有人,因為藉由認同酸菜而去認同自己的客家背景,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大埤客家人約清朝初年,就從陸豐、饒平等地來此開墾,隨著環境變遷早已福佬化,有些人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客家身分。不過當初開墾的先人,帶來了三山國王信仰,讓人得以藉此找尋客家根源。
[大埤鄉三山國王廟
主委 劉瑞德]
這尊就是三百多年前,從中國大陸過來的二王,這尊也是中國大陸過來的大王,這尊是我們三王,這都三百多年的歷史,都是從祖廟那邊過來的,(那時候為什麼會請過來),(誰請過來的),那當時就是一些中國大陸的客家人,移民來我們台灣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是香火,後來才去雕刻,去惠州雕刻過來的這個神尊這樣,來我們廟裡鎮殿。
大埤三山國王廟已經370幾年,從廟裡文物得以窺見其歷史。
[大埤鄉三山國王廟
主委 劉瑞德]
一般的總牌,都是三山國王的神位這樣而已,但是我們這間廟很特殊,我們廟有「明貺」二字,「明貺」二字是明朝皇帝賜的這個廟名,叫做「明貺廟」,所以呢,可以表示說我們這間廟是歷史很久的廟。
而三山國王的信仰圈,涵蓋範圍廣闊,還成立了,「新街五十三庄」的聯庄組織。
[大埤鄉三山國王廟
主委 劉瑞德]
大埤這間三山國王廟,有八個鄉鎮公家,就是我們雲林縣有四鄉鎮,就是大埤、斗南、古坑、元長,嘉義縣就是我們這個大林、溪口、民雄、梅山,總共是八個鄉鎮,共同的信仰這樣。
[雲科大客家研究中心
主任 黃衍明]
這個轄區裡面,大部分的這個客家人都是饒平,饒平籍的為主,這個大的範圍裡面,大大小小大概有五十三個聚落,那所以稱做新街五十三庄。
尤其廟前的大和街,當時可是個熱鬧的市集。
[大埤鄉三山國王廟
主委 劉瑞德]
清朝的時候我們這裡就是一個市集,兩、三千人的一個住區就對了,所以說比較熱鬧的地方叫做街,像鹿港街、笨港街、嘉義街,我們這邊叫做大和街。
[雲科大客家研究中心
主任 黃衍明]
大概是以農業開墾為主,因為這塊土地它是相當好的一塊土地,那很肥沃,所以它們農產是相當不錯,那所以會有很多人會聚在這裡開墾。
夕陽西斜,照得堤岸旁的小草金黃發亮,大埤位於北港溪的上游處,早期船隻可以從笨港直駛至此,也因此造就了當時的繁華。但現在兩旁的草長得茂密,河道淤積到幾乎都快看不見了,讓人很難想像,這裡早期原本是個熱鬧的港口。
[大埤鄉三山國王廟
主委 劉瑞德]
以前清朝的移民來到這裡,就是因為沒水好喝,都順著這條,這個石龜溪逐水而居,形成一個聚落,這個地方清朝的時候叫做早知港,海水、船可以開進來到這邊,梅山的帆船可以下到這邊,山產、海產在這邊可以做交易,這個地方清朝的時候很熱鬧。
大埤的客家人,除了世居於此三百多年,已經福佬化的客家人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支,日治時期從桃竹苗一帶來的二次移民,老一輩的幾乎還會說客語。
[大埤鄉嘉興村居民
張金梅]
下寮那裡(的客家人)就有三大房,這劉屋也三大房,還有茄苳腳那邊也還有,茄苳腳那邊、田寮那邊還有,我這第一鄰的啦,一鄰就,可能有二、三十戶(客家人)喔。
[雲科大客家研究中心
主任 黃衍明]
主要是因為,日本人在這個地區,有做很大量的水利整治的工作,所以這些溪流,包含大埤西邊的虎尾溪,在整治之後,有些河床,新生地出來,所以這新生地的開墾就需要很多勞力。
沿著客家先民開墾的足跡,探索大埤的人文歷史,走一趟酸菜的故鄉,看見當地特有的產業風情。大環境改變,大埤早已不若以往熱鬧,但她的故事仍然值得細細品味。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