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喜歡聽故事,從故事中可以聽到他人對生命遭遇的態度,並藉此反思人們共同擁有的價值。透過故事的分享,也堆疊出這片土地上的情感記憶。屏東縣政府配合文化部「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計畫,收錄屏東縣各角落深刻動人的故事,舉辦「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故事主角到各鄉鎮巡迴分享人生經歷,透過聽與說的互動,喚起共同的生命記憶,也鼓勵民眾勇敢說出自己的故事,留下豐富的記憶資產。古樸日式建築裡,女主人優雅沏上一壺好茶,男主人在一旁彈奏古琴,頓時滿室洋溢藝文氣息。茶鋪主人黃嘉元,結束二十年的空軍軍旅生涯後,和太太一同經營茶舖,推廣茶藝文化==ns==

[茶藝師
黃嘉元]
關於茶的話,我覺得那是純粹是興趣,因為我在屏東空軍基地服役的時候,那時候就會利用下班或者閒暇的時候,喜歡喝茶,會到處去找茶,甚至找茶具等等。

夫妻倆花了百來萬,把屏東市的老式眷村宿舍,布置成具古意禪風的品茗室,營造出舒適愜意的環境,要和同好分享茶文化。

[茶藝師
黃嘉元]
我覺得藉由茶可以讓每一個人在每一天工作勞累之餘,有一點點沉靜的時間去面對自己,那藉由這個時間你在面對自己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說,其實生命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再去在意的,不單單只有工作==ns==

錫塊敲打竹片,發出清脆又規律的聲響,蔡美萍和先生鄔松昭兩人,默契極佳地編織著竹門簾==ns==

[竹門簾編織師傅
蔡美萍]
我們做這個門簾,就,從我公公、婆婆那接手的,對,很麻煩就(是)作工很多,比如說,剖、刨、晒、要分,很多反反覆覆這樣。

從前客家庄,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房門口懸掛竹編的門簾,如今這樣純手工製作竹門簾的技藝,現在已經相當罕見,因為需求量減少,加上耗時費力,幾乎沒人願意繼續做,蔡美萍和先生傳承了父親的技藝,但門簾上再也不見繁複的鳳凰圖樣。

[竹門簾編織師傅
蔡美萍]
我們畫的,只有花,(公公)他畫的有鳳跟凰。我們跟客人說,我們跟客人說,就說,人都走了,回去了,鳥也跟著他回去了,一起回去這樣,就沒有鳥了這樣==ns==

內埔老街裡頭有個小小的東成公園,以客家五花營造綠意,為維護整潔,社區居民還會不定時來割草、打掃。

[內埔老街協會幹部
余鳳蘭]
我雖然二十八歲就嫁出去了,但是,我因為嫁得很近,所以,可以說每天都會回娘家,等於說(像)沒嫁出去一樣。

出生在內埔老街的余鳳蘭,可說是內埔老街的女兒,誤打誤撞加入內埔老街協會,從此加入守護老街的行列。

[內埔老街協會幹部
余鳳蘭]
因為這邊是我生長的地方,我在這邊長大,所以我童年,你看童年都在這度過,我記得我還小的時候,隔壁鄰居真的,那種感情很好,一個社區裡面大家都守望相助,有什麼困難,一家人有什麼困難,其他的人都會一起出來幫忙這樣==ns==

老街上還有位高齡九十的酒釀婆婆邱兆珍,她說起自己的人生,有著說也說不完的故事。

[酒釀婆婆
邱兆珍]
我們鍾家源順,其實是一百年前來台祖,他自己釀酒,酒,這種米酒,自己做,做了(自己)賣這樣==ns==

日治時代禁止私釀酒,中斷了的家族事業,後來因為老街發展辦活動,家傳手藝才又再由女兒接手,在老街做起酒釀生意。

[酒釀婆婆
邱兆珍]
我自己,還小(的時候)我吃過我媽媽的酒釀、酒糟,就想說來做酒糟賣看看這樣,我就教我女兒就這樣做,你這樣做,再一直,母女倆一直研究,研究,做好,欸,讓人試吃看看,唉唷,欸 不錯唷,很順口這樣,我女兒就開始做生意,賣這個酒釀這樣。

說起話來還鏗鏘有力的酒釀婆婆,有股親切無比的魅力,講起小時候的趣事,總是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酒釀婆婆
邱兆珍]
我小時候很常偷吃,偷吃酒釀,一湯匙吃下去,唉唷 這麼好吃,酸酸又甜甜這樣,不知道(吃)過後,吃過後會這樣,不知道會怎樣我也不管,就舀來吃,一湯匙,好好吃喔,又再舀,又再吃,吃到,我感覺到喔 不能再吃囉這樣,就出去,就和小朋友玩,玩一玩就,結果就醉了,醉了,醉了,這樣昏昏沉沉,臉通紅,那鄰居就看到這樣,唉唷,這小孩怎麼這樣臉通紅啊,可能發燒了,可能感冒囉。(立刻)跑去跟我媽說,你女兒臉通紅喔,可能感冒了,發燒了,臉通紅,我媽就知道,(我)又再偷吃了,又再偷吃酒釀了這樣==ns==

推廣茶藝文化的黃嘉元、傳承公公竹門簾技藝的蔡美萍,還有內埔老街守護社區的余鳳蘭、傳承家傳手藝的酒釀婆婆邱兆珍,這些看似平常卻不平凡的小人物故事,都收錄在,「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透過他們分享自身故事,堆疊出屏東人在這片土地上的情感記憶。

[屏東縣文化處 處長
徐芬春]
雖然他是一個小人物的故事,但是,我們讓他從守護山林、守護我們的文化資產、守護我們的財產生命,這樣的觀點來找這些人。當然也有很多是老產業,就是說,欸,它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世紀的路,但是,慢慢地是衰退,然後最近因緣際會,經由自己的堅持,還是怎麼樣的一個意志,它能夠等到這個產業透過文創加值,或者是透過其他的街區振興,它又能夠在這裡找到定位,然後重新出發。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配合文化部國民記憶庫計畫,除了以影音收錄,各角落深刻動人的生命故事外,還推出真人圖書館的活動,邀請16位故事主角巡迴鄉鎮圖書館,與鄉親面對面分享人生故事。

今天有兩本喔,兩本是什麼呢,真人書,這兩本書非常非常的精采。
這天萬巒圖書館裡推出,「九十歲酒釀婆婆邱兆珍」、「內埔老街余鳳蘭」兩本真人書,與小學生面對面,一場精彩的故事分享便熱鬧登場==ns==

講到開心處,酒釀婆婆還唱起日本歌謠,學童跟著打拍子好不愉快,小學生們也不放過與真人書面對面的難得機會,頻頻追問酒釀婆婆,學習酒釀過程及日治時期的經歷。

[萬巒國小學生
賴姵臻]
我覺得阿婆很厲害,會釀酒。阿婆從小就跟她媽媽學釀酒,她會趁她媽媽不在的時候會偷吃酒釀。

[萬巒國小學生
潘宗毅]
阿婆跟我們講說,就是在以前日治時代的時候,就是那個美軍都會來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都會來轟炸什麼的,然後她會做那個酒釀。感想嘛,就是我們現在,很舒服,那以前的人很悲慘,都要躲那個砲擊、槍擊。

[屏東縣文化處 處長
徐芬春]
那我們希望藉由他們的人生故事的一個分享,然後能夠來激發很多來聽故事的人,他們說不定也願意說上一段自己的故事,所以才會去推真人圖書館==ns==

真人圖書館活動現場還有故事蒐錄的胖卡車,鼓勵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故事,透過雲端分享給大家。

[屏東縣文化處 處長
徐芬春]
我們在推真人圖書館的時候,其實也,讓很多鄉鎮來共同參與啦,那我們還配了一部胖卡車,那個胖卡車其實就是,活動在圖書館裡頭進行,或者是在哪裡進行,胖卡車是停在外面的,那當大家知道,這樣的一個分享,他聽完這樣的分享之後,他如果有被一點點的激發,或者是誘發,他就可以及時到我們的胖卡車旁邊,去做收錄的動作,所以我們這次這樣的回應也還不錯==ns==

胖卡車在現場收錄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從旁引導,減低主角的緊張感。

[胖卡車工作人員
顏均翰]
在現場的時候可能因為環境的關係,或者說可能個性上,有些民眾他比較,稍微有點比較內向一點,就是,比較沒那麼主動的話,我們就會去稍微問他一下說,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還是說想要分享的經驗之類的。

[胖卡車工作人員
許清河]
因為我們大部分的那個是一些耆老,可能就是要,小心他們的一些坐姿,還有一些講話語氣,對,因為他們,有些耆老會有一些鄉音,有時候會聽不清楚。在錄製的時候我們會先現場聽過一次,然後大概抓一個主要的主題出來。

透過真人圖書館活動,這些真人書主角下鄉與讀者見面,藉由聽與說的互動,喚起共同的生命記憶。

[茶藝師
黃嘉元]
這個真人圖書館的這個活動,本身並不是台灣自創的,那個早在歐洲就行之有年,大概是從兩千年的時候開始,那它最早的目的其實是希望說,弭平這個人與人之間很多不同的這個意見,所以它希望說,藉由人跟人之間的發聲講述自己的故事,其實可以弭平,人或者種族之間一些不必要的紛爭。

[內埔老街協會幹部
余鳳蘭]
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不一樣,其實每個人都,他的人生就是一本書,看你是大本還是小本,當然你年紀比較長,當然就比較大本,那你的生命如果是這樣坎坎坷坷、起起伏伏,當然就,那個情節就比較精彩,看起來就喔,就這樣高潮迭起這樣,有的人可能就這樣,平平淡淡過一生,可能就感覺那本就像散文一樣這樣,所以我覺得,如果有這樣,有這樣的活動我覺得很好==ns==

來自於記憶、來自於土地的生命故事,透過分享,拼湊出隱藏於日常生活中的歷史,故事交織出的共同記憶,更是台灣這片土地上最豐富飽滿的資產。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