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不過在台灣,我們對伊斯蘭教所知甚少。根據統計,全世界的穆斯林已突破16億人,占四分之一人口,而在台灣約有3萬名本地穆斯林,及20萬來自印尼等伊斯蘭國家的移工,目前台灣7座清真寺,穆斯林的生活以清真寺為中心,從服裝飲食到價值觀均依照伊斯蘭信仰的規範。近年來我們從媒體上認識的穆斯林,多半出現在恐怖攻擊、戰亂、歧視女性等新聞,這也難免有所偏頗,或許走一趟清真寺更能了解穆斯林,除了不能吃豬肉,與我們有何不同之處?今天節目最後一個單元,一起了解伊斯蘭教在台灣。虔誠的穆斯林,以昂揚莊嚴的聲調,反覆以阿拉伯語,誦念萬物無主、唯有真主,提醒其他人禮拜時間到了。
接近正午時分,禮拜準時開始,教友隨著教長帶領禱告,向聖地麥加的方向跪拜,這是每個禮拜五,伊斯蘭教的主麻日,如同基督徒週日上教堂禮拜,無論是披著頭巾的婦女,戴小帽的老人家,和許多離鄉背井來台工作的穆斯林,都會放下手邊工作,從四面八方來到清真寺一起參加禮拜。
[台中清真寺
副教長 保孝廉]
當然我們這個時間隨時都會調整,按照日出日落來計算,然後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地區,也會差,像台北、台中差三分,台中、高雄也是差兩分,變成說,這個全球的穆斯林,每一個時間,每一個時段,都有人在作禮拜。
而無論來自任何地方,要進入清真寺禮拜前,每個人都要先清洗手腳,洗臉漱口,象徵以潔淨的身心表達對信仰的崇敬。
[台中清真寺
副教長 保孝廉]
就是清潔,我們要崇拜,要拜真主之前,我們就有一定要是很乾淨的情況,不管衣服要乾淨,身體要乾淨,地點乾淨,時間要按時,在它的時間內,才可以要面向麥加的方向,才可以作禮拜。
這座位於台中市區的清真寺,有著仿阿拉伯建築的圓頂,和尖聳的喚拜樓,充滿中東風格,牆上的鐘,提醒信眾每天要作五次禮拜,一幅幅用阿語寫的古蘭經,說明這裡是真主的聖地,是1950年代,從滇緬地區隨政府來台的回教徒集資興建,成為中部穆斯林唯一的信仰中心,隨著當年的教友逐漸凋零老去,取而代之的,是來台工作的移工,和通婚的新住民家庭。
[台中清真寺
副教長 保孝廉]
最多的就是那個印尼的,當然印尼跟巴基斯坦跟土耳其不一樣,印尼的他們只是來打工,打工一段時間,三年、五年就回去了,巴基斯坦跟土耳其的是,因為婚姻的關係,幾乎都會定居在台灣有沒有,然後他們的後一代,都會送到清真寺來學習,假日的時候。
目前在台灣共有7座清真寺,分別位於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及桃園,不僅是平時禮拜聚會中心,也是每年穆斯林齊聚慶祝伊斯蘭兩大節日,開齋節及忠孝節的地方。
每年忠孝節,如同台灣的農曆春節,這天來自桃竹苗的穆斯林,一早就聚集到,隱身於市場旁的龍岡清真寺,信眾們肩並肩擠滿整個禮堂。
在教長帶領下,禮拜真主,景仰先知亞伯拉罕父子對信仰的忠誠及奉獻。
[穆斯林
瑅卡]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穆斯林慶祝這個伊斯蘭節慶,稱為忠孝節,這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穆斯林姊妹兄弟都會一起為這天祈禱。
[龍岡清真寺
董事長 馬子誠]
當年易布拉欣聖人,被真主阿拉考驗的時候,把你最心愛的東西送給我,給我,他想,他什麼都有,他最愛的,他老來得子,唯一的一個兒子,是不是把他拿來獻給你,兒子呢,因為是老爸的要求,明明知道他老爸要把他祭獻給真主,他也願意,在這樣一個忠、一個孝的這個,這樣一個動作之下,他們就,讓我們後面的人,深深體會到,忠與孝之間是密不可分的。
禮拜後進行的宰牲儀式,則是伊斯蘭信仰的傳統,依照古蘭經規戒,將宰殺的肉品救濟貧苦之人,並與親友分享。
[穆斯林
鍾毅霖]
基本上應該是,就是分享的觀念啦,基本上原則就是,三分之一給有需要的人,三分之一是給我們的親戚還有朋友這樣,三分之一是給自己,像我家是,大部分是給有需要的人,像有一些外勞等等,還有剩的一部分才給自己家裡吃。
這位身著白袍,一身阿拉伯裝扮的鍾毅霖,是中壢客家人,在來自各國不同人種的穆斯林當中,格外引人注目,出於對阿拉伯文化的好奇,13年前,他開始歸信伊斯蘭教,正好遇上911事件,大家對穆斯林聞之色變,他卻不改其志,成為台灣少數自願歸信的穆斯林。
[穆斯林
鍾毅霖]
當然他們所看到或聽到的教義的部分,或者是由媒體看到的一些現象,那給絕大部分人的觀念我認為就是說,他們應該就會覺得,這個宗教好像很偏激,或者很容易就有什麼事情,但實際上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這樣啦,那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很大一群人裡面的一小部分。
這些年,家人雖然漸漸能理解鍾毅霖的信仰,但他的阿婆,對於這身穆斯林打扮卻頗有微詞。
[穆斯林
鍾毅霖]
老人家,他們比較不喜歡你穿白色的衣服這樣,看起來就是感覺,你也知道,她心裡會有一個怪怪的感覺這樣子,他們就是會不舒服,那不舒服最主要就是牽涉到,她覺得穿白色就是掛掉的人才穿白色嘛,那但是在伊斯蘭世界裡面,白色是代表乾淨、純潔,那一般的形象,男生都是穿著白色的白袍,所以這一點,對他們似乎來講就非常難以接受。
911事件發生至今已10多年,他認為民眾對伊斯蘭文化的理解,普遍還是受媒體影響,仍舊偏向西方觀點看待穆斯林。
[穆斯林
鍾毅霖]
當然現在,比較多的觀念全部是(來自)西方的媒體比較多嘛,我們比較希望就是,所有的觀眾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伊斯蘭,那或許這樣子會比較,怎麼說,會比較客觀這樣子。
平時穆斯林還必須遵守嚴格的飲食戒律,在台中開設清真餐廳的嚴淑怡,隨先生共組家庭歸信伊斯蘭教後,才發現穆斯林在台灣幾乎無法外食。
[穆斯林
嚴淑怡]
一般我們的東西,肉類這些本錢都會比較高,因為它不是隨便殺的,所以它的成本會比較高,再來這些東西,因為我們回教的人比較不隨便吃,又怕說你去哪裡買現成的東西,有添加劑那些,所以很多東西我們都自己做,不自己做不行。
[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
教授 林長寬]
因為台灣的整個宗教文化的概念,是隨著西方的步調在走,那相對之下呢,西方這一個世俗化的世界,也是一個基督教為主的,那個文化為主的世界,所以像是現在,他們對中東就不會那麼特別的報導,導致說老百姓、人民,對這個區域、這個文化,這個宗教文化,比較不熟,比較沒有去接觸到。
而比台中及龍岡清真寺更早幾年興建的,台北清真寺,一樣有著美麗的圓頂,和高聳的喚拜樓,是台灣最大的清真寺,即使位於資訊發達的首善之區,同樣面臨本地穆斯林老化,發展成以新移民與移工為主的社群,與附近社區彷彿兩個世界。
[台北清真寺
常務董事 馬良棣]
可是今天皈依的人還是很多,像今天嫁來台灣的,那些新娘們,還有來娶台灣人的人,這樣子都形成,他娶的老婆,像別的巴基斯坦的,沙烏地的,各個國家的,他們來娶了台灣人,然後這些人都會皈依成(穆斯林),因為我們回教的人,只有穆斯林才能跟穆斯林結婚。
[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
教授 林長寬]
穆斯林一開始,他們那個社群,就是自己的活動圈子比較封閉性,他們不會主動去跟外界去做宣教,或是溝通聯誼,但是後來慢慢有在改變,因為這樣的關係,整個社群一直在萎縮,所以導致,非穆斯林很難了解,整個穆斯林的信仰宗教儀式活動,除非,除非說他們願意做一些那個宣揚,宣教的工作,可是有限啦。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統計,全世界至少有16億穆斯林人口,已超越中國與美國的人口總合,舉凡從穿著,飲食,到人生觀,伊斯蘭信仰,是世界文化地圖不可或缺的一環,學者認為,隨著國際交流日增,政府與民間應以持平的觀點認識伊斯蘭。
[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
教授 林長寬]
但是我覺得我們教育,必須要讓民眾 人民了解,除了歐洲西方國家之外,還有一個很大區塊的伊斯蘭世界,伊斯蘭世界的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所以呢,你看我們的中學教育也好,或是說社會教育也好,都沒有機會,給老百姓去了解這方面的文化,那站在那個非穆斯林的立場,也可以用比較客觀中立的立場去了解。
[穆斯林
沐玉蘭]
簡單來講,台灣人,對伊斯蘭教的認識不是很了解,對,我是希望說,他可以嘗試去多去認識伊斯蘭教,然後他就可以很正確的了解到,伊斯蘭教的真正內容,不見得說,像他們受到西方國家的報導說,恐怖份子什麼之類的。
台灣穆斯林社群萎縮,新生代離開伊斯蘭信仰屬於個人的宗教自由,但身為世界村的一員,若能對,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伊斯蘭世界,多一分認識,對於不同的信仰與風俗多一分包容,或許能激盪出更多元的文化色彩,也避免產生誤解與衝突。
採訪/撰稿 陳鴻偉
攝影/剪輯 羅應展
- Nov 13 Wed 2013 16:26
358集-伊斯蘭教在台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