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龍潭一位有將近五十年經驗的西裝老師傅曾萬村,早年曾經遠赴日本洋服學校取經,十多年前還經常出國比賽,奠定精湛的製作技術,甚至研發出「投影量身法」,利用簡單的光學原理,就能精準地測量出顧客的身材,裁剪出合身又好看的西裝。因此在這幾年成衣市場大舉入侵下,曾萬村的西裝店,依然可以屹立不搖。
客人高興地來取貨,對衣服款式頗為滿意。除了有套新的西裝外,更重要的是,幫他製作的,是擁有將近五十年經驗的老師傅。
桃園龍潭這家西裝店,布料、衣服的擺設很一般,不過獎盃、獎牌倒不少,這些都是67歲的老闆曾萬村,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學習」後,帶回來的紀念品。
[西服師傅
曾萬村]
比賽可以在比賽中可以看別人(技法),學習人家的東西,這種機會非常好。你要去拚學生制服那些的,我們這些會被淘汰,所以我必須要走精緻化,所以我不斷地參加比賽,不斷地參加比賽。
比賽不是為名利,而是要讓自己的技術更加精進,因此大型比賽,曾萬村從不放過。早在40年前,當時曾萬村已經出師,但他依然決心,遠赴日本洋服學校學習。
[西服師傅
曾萬村]
日本他們做任何東西我都覺得他們很認真,做任何東西都有紀錄,我們台灣都師徒制的,靠師父的經驗去教你,你如果沒有碰到這種體型,你就沒有學到東西。
在日本學習更有系統的製作技藝,加上後來經常出國比賽累積的經驗,曾萬村還研發出「投影量身法」,開創短尺寸量身的技術先河。
[西服師傅
曾萬村]
手工做的就像這種做法,用手工去縫,一針一針去縫,這一片可以縫兩千八百多針,像這是一般的成衣它是用貼的,等於用一個膠布去黏,黏的洗過水後,久了會脫膠。(手工)穿起來有胸部,有腰部,收腰,像這種東西(成衣)穿起來,就平平的,(直直的),對 平平直直,比較死板。
精準的測量外,也要有一流的手工和耐心才行。現在曾萬村已經有點年紀,縫針的工作大多交給徒弟。不過他說,有時看到這樣的情景,腦中還會浮現18歲時,到台北學藝的點滴。
[西服師傅
曾萬村]
早期五十年代,多數人都去學手藝,學手藝,當時我父親有一個朋友上海人,他在台北開西裝店,我父親就要我過去台北,學做西裝。剛去的時候,要打掃啦,擦玻璃啦,還好啦,我那個師父對我特別好,三年四個月的時間,他把我教會。
就這樣開店、出國比賽,一轉眼已經四十幾個年頭,也看盡西裝的興衰。
[西服師傅
曾萬村]
在80年代那是全盛時期,80年代,西裝店的生意都很好,到九二一大地震以後,就很明顯的下降了,因為下降的因素很多,因為現在選擇性很多,不一定穿西裝,現在有休閒服,有國外進口的,國內製造成衣廠商太多了,這是一個國際趨勢 不(只)是台灣。所以台灣的西裝店關門的,超過一半。
然而即使市場被成衣急遽壓縮,手工訂製服卻有成衣店無法提供的人情味。
[西服師傅
曾萬村]
(客人)衣服拿走以後,我一定有一張信,或是e-mail,或是用傳真,問客人穿了舒適嗎,合身嗎,有什麼任何問題,我這邊的售後服務二十年免費服務。所以我有在問客人,穿一年以後,我又會用信問他,這中間客人有變胖嗎,有苗條嗎,拿來免費服務,我有這種售後服務。
無論在技術和服務上,曾萬村都持續著一份堅持,讓他在成衣市場大舉入侵下,依然能夠站穩自己的腳步。現在曾萬村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漸漸把事業交給愛徒,繼續以精湛的手藝,製造優雅。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黃訓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