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離不開水,在台灣農業發展的過程,抽水工程,特別有了鑿井業,看天田就少了,不過,並非每個地方都可以鑿井,過度超抽地下水,還可能導致地層下陷,中部雲嘉南地區就深受其害。在南台灣的屏東平原,由於早年高屏溪的支流隘寮溪,有豐富的伏流水,抽水對地層的影響較小,因此鑿井業特別發達,尤其是在萬丹鄰近竹田的地方,有一個竹林村,是全屏東從事鑿井業最密集之處,接下來的報導,我們一起來了解鑿井,這個行業,還有他們的人生哲學。錘頭往深處鑿,再把鑿出來的泥水洩流出去!在南台灣悶熱的午後,連農民都還在休息,鑿井人這時可不行,他們得趕工,據以往的經驗,還有對地質的了解,在竹田這一帶,往地底下鑿三、四百尺,就會有一口穩定的灌溉水源。

[萬丹鄉竹林村
村長 張新寶]
現在我們在打這個水井,是在打這個自流水井,自流水的井,因為我們這邊的地方,都是會自流水,我們是利用自流水來灌溉,尤其這個自流水種紅豆,種起來,這個紅豆的品質非常地好。

[萬丹鄉長
郭寶聯]
萬丹的東邊、東半部,有地下伏流水源,相當地豐沛,蘊藏了好幾億噸的地下水,所以呢,只要鑿井一百廿米,那個地下水自然就會湧現,形成地下水源的伏流井,提供乾淨的水源。

張新寶鑿井將近五十年,是萬丹的鑿井達人,民國四十七年,當時省府成立地下水工程處後,開始有計畫性地進行大範圍機械鑿井,從民國五十年代開始到七十年代,也正是台灣鑿井業最發達的時候,他的父親那時告訴他,不一定要讀書,去鑿井能賺更多錢,做了一陣子又想,當大家都有井了,他不就沒生意了?所以曾去農會上班,但是當時農會職員薪水不高,又決定繼續鑿井至今。

[萬丹鄉竹林村
村長 張新寶]
(當時)這一口井做下去,已經有幾百年都不必再做了,可能這個工作不會很固定,後來就去上班了,那個,在上班的時候覺得說,上班也沒有什麼錢啊,(那時)剛到農會去,差不多八百元,一個月八百元。

以前曾有人說,蒔田造屋,先挖一口好井。張新寶後來才知道,原來水井也有壽命,當水量變小,或水質改變時,可能八到十年又得重新鑿井,一直到現在,屏東平原的農業發展,最重要的水源,還是豐沛的地下水,絕大部分農田灌溉,甚至家庭用水,都要鑿井汲水。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
處長 謝勝信]
我們竹田、我們內埔,自然會出泉水,所以變成說,我們要耕種這麼大的面積,(當)圳溝沒水可引來耕種了,變成要打井,所以屏東平原很多人打井,幾乎家家戶戶,農田都要用井,大部分都是井,來做它的灌溉(來源),所以打井在屏東平原很興盛。

[萬丹鄉長
郭寶聯]
早期開墾的時候,因為水利設施不足,所以呢,先民都是以挖井或鑿井來灌溉。但是在鑿井的過程,必須要有這些人力,所以我們本鄉的竹林村,從事鑿井工作的人很多,形成有系統的鑿井文化。

==cg in==萬丹鄉的竹林村緊鄰著竹田鄉,從古地圖來看,萬丹以前叫做「濫濫庄」,這裡是是客家先民,進入屏東平原六堆地區,墾拓的最早據點==cg out==

[萬丹鄉長
郭寶聯]
鄭成功時代,所帶過來的閩粵部隊,後來呢,反清復明的工作停頓以後,由軍師陳永華把它分成六隊,沿著羅漢門,就是現在的內門鄉,沿著高屏溪左岸開墾,到了萬丹,鄰近因為渡河比較窄,就渡過河來,落腳在萬丹,然後往東去開墾,形成六隊,六堆。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
處長 謝勝信]
六堆,屏東平原的客家人,他們從東港溪上來,上來看到這邊內埔、竹田這塊面積這麼大,所以開始就在這邊落居,開始在這邊耕種,耕種的時候,一定要用水,以前河流水量很大,所以我們會從河流引水,像老埤啦、新庄圳啦,這都是從河流引水(灌溉)。

從前在終年不息的河川流域裡,農民並不需要鑿井引水,但是當水源不足時,這種離地表頂多三、五百尺的「淺水井」取水技術,與農業的興衰,就息息相關了。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
處長 謝勝信]
九如有一個叫做玉泉村,玉泉村,河洛話說,用腳踢一踢,它就會出泉水,以前的地下水很豐富,所以隨便挖一、兩米,就有水了,到後來,水源愈來愈少的時候,變成說我們以前的井,要用混凝土塊,一塊一塊(堆砌),這樣挖(井),泥挖出來,那個混凝土塊一塊一塊砌上去,挖差不多五六米、七八米,才有乾淨的水。

[內埔鑿井人
陳德鳳]
機器(打井)也做了很久,鐵牛和這個五英吋的鐵線索,六十幾丈到七十丈的繩索,每個地方,要是打五十幾丈就足夠,如果你要打水六、七十丈的,這個繩子就不夠長了,機台差不多三丈三高。

現代引水工程使用的鑿井機,可以分為俗稱「鐵牛」的動力部分,機台、鐵線索和鑿井用的錘頭,這是日治時期,從日本傳進來的技術,而最早在明清年代,台灣是用蜘蛛車和竹片等簡單的工具來挖淺井。

[萬丹鄉長
郭寶聯]
在供水的這個歷史上,先民起先是用人工,人工用這個水桶淘水,然後慢慢形成了用腳踏的水車,慢慢又形成,用這個自然的流水,用自然的流水上下的這個落差來灌溉,慢慢地變成一種挖井的工程。再後來,用這個柴油引擎來抽水,慢慢地形成現在的馬達。

[內埔鑿井人
陳德鳳]
以前喔,用竹子的,蜘蛛車挖的,那種竹片做的,差不多十一、十二個人,下去用人工做的。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
處長 謝勝信]
到後面,日本人來的時候,糖廠開始打井,糖廠打井的功夫有了,我們民眾,我們打井師傅就開始從糖廠那邊學打井,所以會打井的時候,農民就開始來打井取水用,差不多打井的過程應該是這樣說的。

[萬丹鄉竹林村
村長 張新寶]
以前打井,這個比較少人在打井,尤其一口井,以前的機械,沒有這麼發達,這個重量,沒有像(現在)這樣,這樣一口井兩三天就可以鑿好,以前一口井,差不多幾十天,十幾天才做好一口井。

操作鑿井機,重覆往下錘打,他是張新寶的二兒子志宏,第三代的鑿井人,今年才卅三歲,但是從國中畢業就繼承家業,和上一代最大的不同是,他從小就喜歡玩水,也沒有其他行業可以像他這樣,到底去找水,而且挖一挖,就有水跑出來。

[第三代鑿井人
張志宏]
開始做是覺得興趣啦,覺得好玩,因為覺得這樣挖一挖,地下水就會從下面跑上來,所以就開始有興趣,結果就去學習,剛好家裡在從事這個事業,剛好就有機會可以去接觸。

這一堆一堆的泥沙可不是堆好玩的。在水的世界裡,沙和水共生,從沙質就可判斷出水質的好壞,如果沙愈細,出水量愈小,沙粒愈粗,出水量就愈大愈快!一般來說,引水鑿井工程,在住家和農田的重點也不一樣,灌溉用水,水量要大,家庭用水則水質要好。

[萬丹鄉竹林村
村長 張新寶]
這個沙的判斷,第一,如果是黑沙,黑沙,它的水質比較不好,如果是紅沙的話,那個水質比較好,我們是判斷這個沙,來判斷這個水質。

[內埔鑿井人
陳德鳳]
每個地方不一樣,有深有淺,有兩英吋的,有三英吋的,也有兩英吋半的,也有四英吋的,每個地方不會一樣深,反正這個家裡(用)的就要打好水,家裡用的要打好水,不要打出黃黃的水,要(紅)黃沙,你要是(打)的是黑沙,以後(洗的)衣服都會黃黃的。

鑿井引地下水,當然不是完全沒有爭議的,在雲嘉南地區,超抽地下水相當嚴重,尤其在雲林縣,根據水利署的調查,違法水井超過十萬口,導致地層下陷,甚至威脅國土安全,而在屏東沿海,也曾因抽取地下水導致海水倒灌。

[萬丹鄉竹林村
村長 張新寶]
因為在佳冬、林邊地區,它抽水,只有一個地方有水而已,有好的水而已,其他都是鹹水的地方。其他地方,像萬丹這個地區,這不需要限制,它這裡水源非常豐富,所以我建議政府,它對限制這個地下水的控制,我覺得是不對的,這個會影響到農業。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
處長 謝勝信]
農民就說,打井很自然啊,何必要申請呢,那就是我自己的東西,自己的農田打井,其實這樣不對,因為水資源是大家共有的,你要抽這個大家共有的東西,當然要向政府申請,所以現在我們也一直跟農民說,你要打井,要申請,要是沒有申請被捉到要罰一萬兩千元。

每個行業,都有它活存的核心祕訣,面對水底世界,鑿井業並不需要太多理論,往往實務經驗的累積更重要,沒有個十年、廿年,還真無法搞定流向不定的湧泉,比方說挖到地下水,就常識判斷,應該會往上湧出吧,錯了,它反而是往內吸,自己流走,這時應該怎麼辦呢?

[第三代鑿井人
張志宏]
大部分都是遇到那個,做到地層會自己把水(吸)流走,然後我們就要想辦法把它止住,我們就用木頭屑,把它倒進去,它自己吸收,它會黏在那個壁膜那裡,就不會,水就不會流出去了。

[內埔鑿井人
陳德鳳]
有時候在山上打到大石頭,大石頭有時候打不動,一天打個一吋、三吋而已。這做得很辛苦,有時打不動,要換洞,要換位置就對了,這個叫做天公錢,天公錢,如果你不順利,不順利就不會賺錢,所以叫做天公錢,比賭博還更(靠運氣)。

以前鑿井就像賭博,位置賭對了,就能賺天公錢,有時一個月多鑿幾口井,一家生活無虞,但是現在萬物飛漲,靠鑿井賺錢的年代已不復見,原本竹林村依賴鑿井維生的從業人員,也逐漸減少。

[第三代鑿井人
張志宏]
物價什麼都漲了,你油以前一桶200、250元,就加滿了,現在500元還加不滿,一桶柴油這樣,塑膠管(價格)現在也是一直在起伏,什麼東西都會漲。

為了保留竹林村的鑿井技術和文化,張新寶除了找年輕人回來接班,傳承鑿井的經驗,另外還申請了一塊鄉有地,計畫興建一個鑿井文化公園。

[萬丹鄉竹林村
村長 張新寶]
這片綠地,要做一個公園,我們從以前鑿井,從古井開始,一直演變,演變到現在的機械化的變遷。

[萬丹鄉長
郭寶聯]
我們現在呢,計畫在竹林村的村里集會所旁邊,把從以前這些傳統的鑿井的這些,一代一代的這一些鑿井的技術,有系統把它整理下來,在那邊呈現。

花了三天時間終於把井鑿出來了,對鑿井人來說,如果遇到阻力,還得用巧力,若硬打下去,反而可能傷了錘頭等等生財工具,一定要慢慢來,甚至得換位置重新再來,套用在人生也是一樣的智慧,鑿井人在鑿井過程所實踐的,只是善用工具,剛柔並濟的哲學。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