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豆腐,是屏東六堆地區著名的客家傳統美食,從前的人將它當作餐桌上的一道菜,現在也有人把它當成點心來品嚐。但你可能很難想像,花生豆腐竟然也可以扭轉人生,原本在台北從事土地代書的陳國柱,16年前投資失敗,從千萬富翁變成負債千萬,落魄返鄉後,學會母親做花生豆腐的私房手藝,將故鄉美味帶到台北菜市場販售,不久便還清債務,還讓花生豆腐成為高級餐廳愛用的食材。

顧客上門,老闆娘立刻上前招呼,端出一盤誘人的花生豆腐。



花生豆腐細緻滑嫩的特殊口感,配上芥末、醬油膏,客人一嚐,就愛上這美妙的滋味。

[顧客
廖方瑜]
因為它的口感很細緻,就豆腐裡面又同時有花生的香味,就是跟我們一般在市面上吃到的豆腐是截然不同的。

如此令人回味再三,感受截然不同的花生豆腐,來自老闆陳國柱的故鄉,屏東內埔,而道地的滋味傳承自老闆母親的私房手藝,
陳國柱將大顆飽滿浸泡過的花生,倒進機器裡磨成漿,不一會兒一顆顆的花生就成了乳白色的汁液。

[花生豆腐達人
陳國柱]
因為這個(花生)有泡過水了,磨出來的漿就會變成白色的,做出來的豆腐就會變成白色的,這個就叫做原色。我是堅持花生豆腐一百多年的傳統,它的原味顏色就是白色。都花生的香味

光是花生漿而已,就已經香氣撲鼻,陳國柱還堅持不加防腐劑、石膏等添加物,要讓顧客吃到最天然的口味。熬煮前,他一杓一杓舀著花生漿,細心地估算著重量,

熬煮花生漿也是一門大學問,因為花生豆腐吃起來口感綿密,最大的關鍵,就在於這個攪拌的動作,

[花生豆腐達人
陳國柱]
你這不去攪拌它,剛剛加了在來米,你不去攪拌它,它會沉澱,沉澱以後就會煮焦掉,所以要一直攪拌。要一直動,沒做過的人,會做到這裡痛,肩膀這邊會痛,我們是做習慣了。

經過數十分鐘的熬煮,溫度越升越高,陳國柱臉上掛滿汗滴,原本液體狀的花生漿越來越濃稠,攪動也得越使勁,

[花生豆腐達人
陳國柱]
你如果沒控制好,就噴出來了,你看我為什麼要這樣轉動來轉動去,我要把它撥出去,讓這個鍋底的壓力可以釋放,不然就噴得到處都是了。

[陳國柱大女兒
陳怡香]
就算你把配方調好一模一樣給人家,人家都煮不出那個味道,我說為什麼,他說因為要用心,煮花生豆腐的時候,在搖的過程當中,你用眼睛看還會燒焦,把眼睛閉起來慢慢去感覺,這個東西才煮得出來,是要把感情放進去啦。

或許正因為如此用心,加上製作費時耗工,陳國柱的手工花生豆腐,是不少高級餐廳愛用的食材,而讓人感到更意外的是,十六年前,原本從事土地代書的陳國柱,因為投資失敗,負債累累,落魄返鄉投靠母親,跟著媽媽學做花生豆腐,就靠這一塊塊香醇軟嫩的花生豆腐,硬是撐起一家八口生計。

[陳國柱的太太
陳葉素梅]
剛開始的時候很怕,覺得很不好意思,本來是一個代書,做一個房地產的,竟然會落難到菜市場去賣豆腐,有時候碰到認識的人就很不好意思,頭就低低的,後來沒辦法六個孩子要吃飯。

陳國柱大女兒
陳怡香]
以前很辛苦呀,是很辛苦,就第一個我講的,人家(市場攤商)會趕,同樣是做生意的會趕你,看你生意好,就趕你,再來就是躲警察,是真的很辛苦,

[花生豆腐達人
陳國柱]
我早上也賣,晚上也賣,也做黃昏市場,就這樣很努力,大家開始來幫忙,小孩子一起來幫我賣,用花生豆腐再次把這個家庭建立起來。

放下身段,調整心態,陳國柱從南部鄉下搬到北部都會販售的家鄉味花生豆腐,不久就供不應求,後來還收掉市場攤子專做餐廳生意,供六名子女唸完大學。

[花生豆腐達人
陳國柱]
我賠錢的時候,我常跟我太太講,我是客家人,客家人不怕倒下去啦,窮苦也不是壞事,總是看你能不能刻苦做下去。你去找機會,懂得利用這個機會,去耕耘,你就賺得到,不怕失敗呀。

不只秉持客家人的刻苦精神,陳國柱和太太還懂得創造機會,把原來的花生口味,配上新開發的咖啡、胡麻、綠茶、粢粑等口味,象徵金銀財寶祿,讓鄉間美食增添富貴味。

[花生豆腐達人
陳國柱]
我剛開始做的時候,就只做客家人的花生豆腐,但是因為都市裡和鄉下不一樣,我為了要迎合客人的口味,一方面也為了讓我的生意變好,我就去研究、研發,自己去創造去做出這種豆腐,

花生豆腐樸實的風味,是故鄉母親的味道,更是扭轉陳家人命運的滋味,看似平凡的花生豆腐,背後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採訪撰稿/宋宇娥
攝影剪輯/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