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南屯區的水碓社區,面臨都市更新與聚落保存的困境,現在這裡的未來出現曙光,因為台中市政府鑒於水碓社區有其歷史意義,在都市計劃裡做了變更,決定保留該社區。行政院客委會也特別撥款委外進行調查和規劃,期望未來將這裡列為客家文化園區。學者專家則是認為這個客家文化園區形態,應該是活的生活聚落,也就是現在的居民,可以繼續生活在當地,以動態方式呈現客家文化。不過,這個藍圖面臨到使用權與管理權的時候,問題變得複雜;對此,水碓社區居民和相關的學者專家及公部門,未來需要做更通盤、審慎考量的地方。靜謐的巷子裡,泥磚屋點綴著週遭的古樸。再往另一處,視線穿過矗立的門樓,裡頭是傳統的三合院建築。先停下腳步,因為這圍牆有美學也有意含。

<這個門樓右邊的鏤窗,它的外型看起來類似一個龜殼,有在祈福的意象 長壽。>

從高處看,聚落的建築,以公廳為中心向外擴展,是典型的伙房屋。但令人驚訝的是,這裡不是鄉下地方,而是都市化腳步迅速的台中市。和附近車水馬龍的景象相對照,有落差感,但也有給人想要更認識它的衝動,先從它的名稱由來,「水碓社區」窺探吧。

[台中市都市規劃師
江慶洲]
水碓設施的一端有水槽,水透過水梘或水筧把它注入之後,滿了之後它變重,翹翹板那個水槽就往下,往下之後水就在注出來就變空了,比較輕,無形中水碓的另外一頭就比較重,槓桿原理一直持續不斷透過水力,就一直摏米。

早期當地居民利用環境條件,使用著水碓設施,延續下來,聚落的名字也就被稱為水碓社區。佔地3000坪的空間裡,目前有16戶人家居住。他們多半是大約300年前,清康熙年間武將劉源沂的後裔。有趣的是,幾年前文史工作者研究發現,這裡曾經是說著客家話的村莊,但8 90年前,客家話已經不再延續。

雖然水碓社區的知名度,不是相當高,但8年前,經歷商業利益考量,而訴訟的土地強制分割官司,卻在當地引起不小的爭論。這兩年,這裡又面臨另一項挑戰。

為了搶佔高鐵烏日站所帶來的商機,同時帶動地方的繁榮與發展,台中市政府在台中高鐵特區旁,規劃了148公頃的鎮南休閒專區,範圍大約在環中路以西,中彰快速道路以東,烏日酒廠以北,範圍就涵蓋了水碓社區。

[台中市都市規劃師
江慶洲]
這邊聚落的保存的完整度,還相當完整,我們傳統的劉氏公廳,它的正身還很完整,兩側橫屋還有伙房。這邊一半以上的伙房,還是泥磚屋,我覺得這個是蠻珍貴的。如果我們現在沒有推保存的方案,無形中以現在台灣,整個土地開發模式,幾乎都會被剷平。

36歲的江慶洲,是土生土長的水碓社區子弟。在外求學 工作多年,6年前,因為社區的土地官司,以及鎮南專案的關係,他決定先擱置資訊管理的本業,專心投入和搶救他生長的環境。

[台中市都市規劃師
江慶洲]
傳統聚落那種人情,那種大家互相照顧那種觀護心,我覺得如果這個聚落失去了,會很可惜,也是我們現在社會主流,最缺乏的互動。

經過幾年來的研究,江慶洲和居民,以及幾位文史工作者,思考出以客家文化園區的方式,來保存水碓聚落。而這樣初步的意見,也獲得了行政院客委會,和台中市政府的支持,因此,兩個單位共撥下250萬的預算,做為第一階段的調查和規劃。

[台中市政府民政處
處長 沐桂新]
為了水碓這一個計畫,我們把都市計畫都做了變更,在那個區塊的都市計畫,我們把水碓聚落這一塊,變更為公園綠地的用地,就是為了保存現有的建築物。

有公部門的關心和認同,讓四處奔波 用心推展,水碓社區保存多年的專家,興奮不已。

[文史工作者
葉晉玉]
水碓聚落它是台中市,第一個客家人建立的聚落。做為台中市第一個客家文化園區,有它的特殊歷史意義在。它可以創造說客家人,在台中市奮鬥的歷史,還有它永續的生命在裡面。

[文史工作者
黃慶聲]
在整個水泥叢林,都市化的台中市都市計畫裡面,能夠保持一塊做為證明說,當時移墾社會的一種傳統聚落,那種特色,倒是能夠做為市民或以後子孫,可以來考證或者來做為研究,做為生活的一部分。保有一塊具有農家特色,客家文化特色的休閒文化,那不是可以讓台中市的文化,更多采多姿嗎。

而負責執行計畫的主持人李謁政,他強調未來水碓社區,如果成為客家文化園區,呈現的將是一種生活聚落的型態。

[雲科大文化資產系
副教授 李謁政]
所謂的活的聚落保存方式就是說,原來的使用者,原來的文化持有者,他仍然還在這個聚落裡頭。它整個生活情境,在過去是怎麼樣子,我們未來也讓它在,這個文化園區的展示裡面,它也是這樣被展示,就是生活情境的方式來展現它。

活的客家文化園區的概念,可以說是一個新突破。因為看看現在很多客家文化園區,多半是靜態的文物展覽,不可否認的,無形中會給遊客一些距離感。因此水碓的發展模式,某個層面來說,可以讓民眾更接近客家文化。但話又說回來,水碓要以生活聚落的型態呈現,難免感受不到客家文化的意象。

[雲科大文化資產系
副教授 李謁政]
我們對客家文化園區的想像,必須要放開視野,放開視野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希望這個文化園區,它未來只是做靜態的展示活動。因為如果它只有靜態的展示活動,大概就是文物啦 老照片,故事這樣子的呈現。

[文史工作者
黃慶聲]
雖然是稱為客家文化園區,但是我們或許可以轉化成,客家文化的另外一個系統,叫做閩客融合特色的文化園區。在客家文化園區的概念裡面,呈現另外一種客家文化,叫做福佬客的文化,這樣也是能夠來做為整個台灣,客家文化的另外衍生出來的特色。

<伙房屋 橫屋,有很多稱呼啦,有橫屋 左橫屋 右橫屋,整個形成傳統客家建築,三合院建築形式。250年前,在大陸廣東饒平 饒平縣,過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最上面那一排正中央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來台祖。>

水碓預計要發展的模式,和現在新竹竹北的,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類似。2001年,高鐵沿線各車站規劃特定區,新瓦屋和鄰近六家地區,都被納入都市計畫範圍內,成為公園預定地。在經過居民 地方人士,與政府單位的意見交換後,得以獲得保留。

[新瓦屋花鼓協會
總幹事 林保煙]
這個園區會成立的原因,是因為高鐵徵收,因為如果高鐵徵收以後,這整個六家客家農村文化,老頭擺的東西全部會不見。地方上由林家的人,在這邊住的人,往上表達意見和想法,客委會也有尊重我們的意見,他也知道我們的要求是什麼,大家就來商量。

協調的結果,2005年,內政部核定新瓦屋,為客家文化保存區。隔年,行政院客委會,台灣客家文化籌備處,進駐執行聚落保存。現在這裡還留有原本的建築,但居民已經搬離。

[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副主任 范佐銘]
在高鐵特定區裡面,公園就變得很多,其中這裡就是一個公園地,公園地變成新竹縣政府徵收了,原住戶林家的人全部要搬出去,他們領到徵收費之後就要離開。

而在台中的水碓社區,將來的產權是屬於台中市政府,那麼要發展生活聚落型態,也就是,居民繼續生活在這裡的想法,恐怕會有問題。

[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副主任 范佐銘]
他(水碓居民)也有領到徵收費,領到徵收費他又可以回去住,變成雙重給他優惠,會落人口實說,政府怎麼這樣做事情。

[台中市政府民政處
處長 沐桂新]
像我們去看馬祖的芹壁社區,它也是還有居民住在裡面,它是一個活的社區,我們這個社區(水碓社區),將來是不是也是採用活的社區,仍然有居民居住在裡面,也是一個民眾休閒活動的場地,那時還要再做進一步的規劃。

不過這方面的問題,學者專家不是沒想到,他們也提出了建議方案。

[雲科大文化資產系
副教授 李謁政]
南屯的文化團體 文史團體,以及相關的非營利組織,跟市政府組成一個,NGO(非政府組織),或NPO(非營利組織)的團隊,這個文化園區未來的某一種經營,或管理或者是它永續的維護。

假設水碓居民將來可以繼續居住,在成為客家文化園區後,可以想像的,慕名而來的遊客勢必造成吵雜,會不會影響居民的生活。

[水碓社區居民
陳正雄]
普通來這裡觀光的不會(吵)啦,車子又進不來只有,人在走而已沒有什麼。

[水碓社區居民
劉阿波]
不要中午睡午覺時候(吵),平常時候是沒關係。

帶著居民的期盼與關心,開過數不清的會議,台中市政府的都市計畫,現在初步決定願意保留水碓社區,同時規劃為客家文化園區。但居民未來能不能生活在這裡,真實呈現活的生活聚落,目前還沒有定論。而所謂的聚落保存,在公平性與突破性之間,現代與傳統之間的拿捏,或許需要多方集思廣益,激盪出更有力的想法。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