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心環境的生祥樂隊,再次推出新專輯《野蓮出庄》獲得金曲獎肯定入圍兩項大獎。這張圍繞食物和植物的音樂創作,同時也探討農村所面對的問題。另外春麵樂隊推出首張專輯《到底》也入圍了金曲獎三項大獎,融合古典與現代的曲風,唱出了前衛又時尚的客家音樂。來看我們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看看今年要角逐「最佳客語專輯獎」大獎的羅文裕還有九連真人樂隊。羅文裕入圍的新專輯不但特別邀請羅媽媽唱山歌、也跟鐵肺歌后彭佳慧合唱客家情歌,可以說客家味十足。至於來自廣東的九連真人樂隊,歌曲除了使用當地客語演唱,更著墨許多友情、親情、愛情。記者胡吰誌、江長銘、徐榮駿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星期客家新聞雜誌要分享您,有關於文化傳承的在地故事!除了藝文更有人文關懷,首先來看中台灣。曾經發展過藍染工藝的台中太平,沉寂沒落多年後,這幾年在社區居民攜手努力下,重新綻放出亮眼的湛藍,他們要大聲跟全世界說,這個關於在地的美麗故事。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地公,客家人稱為「伯公」,從這裡就能看出客家人與土地公有多親近,屏東長治潭頭村這個小村落,就有九尊伯公,村民自發性做田調,記錄伯公由來,還透過老幼共學,將拜伯公的相關傳統禮俗延續下去,這裡的孩子從小就學著怎麼疊盤花、做紅粄。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保護的不只是藝術文化,許多孩子在成長階段,如果有人陪伴或是行為偏差時有人適時地拉一把,就很可能改變他的一生。在台東鹿野的瑞源村,就有熱心的地方人士、幾年前成立了一間小學堂,在晚上為村子裡孩子點亮一盞燈。不但陪他們寫作業、教規矩,出錢、出力,也為偏鄉教育資源的不足盡上了一大心力!來看邱月華跟羅應展的採訪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老工藝隨著科技化發展逐漸沒落,但其實還是有不少人在默默守護。新竹縣芎林鄉的紙寮窩,過去是北台灣生產金紙重鎮,但隨著時代改變,這項產業急速凋零。一直到二、三十年前,紙寮窩來台祖先的子孫成立造紙工坊、家族青年也回鄉參與,讓社區有全新樣貌也將手工造紙文化保存下來。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動客語沉浸式教學多年的屏東縣政府,為了讓教學更具系統化,邀請竹田國小和長興國小協力編撰「客家本位教材」,這套全國首創的客家本位教材,包含國小一到六年級,共二十四冊的國語科及社會科課本。教材跳脫都市觀點,把六堆客庄孩子的生活環境,全融入到課文裡,在孩子自然而然理解知識的同時,讓孩子從小知道自己的根,說自己的母語,讀自己的故事。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無到有,要編撰一套符合國小學童學習的客家本位教材,其實一點也不簡單,首先要找到適合的編撰人才,他們得消化大量的客家文化歷史資料,甚至外出田野調查,訪問耆老、拍照記錄。教材編寫出來後,還得經過課堂試教、專家學者的審查把關,一一通過之後,才能正式出版,繼續看宋宇娥跟蔡裕昌的報導,一起來看看這群編撰小組人員是怎麼完成這套客家本位教材的。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群國小學生滿心歡喜,前進客家味十足的台三線上好幾所校園,巡迴表演,大唱客家童謠。新鮮又特別的是,這群孩子這一回唱的童謠,很搖滾、很動感!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母語不該是有壓力的,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不僅每個禮拜都有母語共學團,還分為客語團和閩南語團,更舉辦愛講母語親子市集,努力幫孩子們營造說母語的環境,就連許多大人也在過程當中,重拾自己的母語。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