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東惠昌宮,主祀三山國王,除了已經有200多年歷史,廟裡也供奉從新埔義民廟分香而來的義民爺。每天下午兩點,附近鄉親都會輪流準備豐盛的飯菜到廟裡敬拜,感謝義民軍保鄉衛土。然而,隨著工商時代演變,奉飯的人越來越少,這項習俗的傳承,也遇到了莫大挑戰。來看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NS 古

0942以前傳的習俗都會,爸爸媽媽交給我們的習俗,我們都不敢丟掉,所以就越來越發展就延續到現在,0951

NS 夫

0712我們給神明請啦,拜好就我們吃不是嗎,神明沒有吃掉啊是不是,祂還留著給我們啊,0723

NS 婷

013020現在慢慢的,時代改變了,然後就,大家有什麼炒麵啦、炒米粉啦這些,還有西式的,什麼披薩啦、炸雞,這些都可以,013031

NS 夫

0257(現在要擺盤是嗎),對,擺盤,這是鹹豬肉,(哇),自己醃的,(自己醃的),對,這個蒸一蒸,拜回來,切一切,就拿來炒,炒蒜、炒什麼的就可以了,(這麼大塊喔),對啦,大塊就可以多吃幾次啊,拜神的東西不要太少啦,0325

NS轉

 

OS

油鍋正熱,放進蔥、香菇、肉絲等爆香,馬上香味四溢,這天輪到竹東鎮中山里到惠昌宮奉飯,里民們一早就在廚房忙上忙下。

NS

1153一個鄰,(一個鄰30幾戶),對,那時候很多人拜,(以前喔),對,後來,越來越多人年事已高,有的搬走了,有的沒辦法啊,有的家裡,走了一個人就少一個人,那就沒有拜了,1210

BITE竹東鎮中山里長 孫光政(左)

0015現在因為工業社會,大家時間上比較忙,有的就都是去市場,買現成的,買現成的,比較不用自己這麼麻煩在那裡做,以前自己養雞、自己殺雞、自己打粄,對,所以這個我們客家文化,真的要傳承下去,0042

OS

桌子已經擺了滿滿的菜,這些都是對神明的敬意。

BITE竹東鎮中山里民 翁范富美(右)

二0522以前是像這個這樣裝,這樣裝,像這個就用小盤子,像這個也是用盤子,像這個一樣一盤,一樣一盤一盤這樣,(妳現在才有改用那個大圓盤),很久以前就有人這樣用了,我是今年開始,才用這個裝,因為我的腰不好,挑不起來,廟那邊要爬上去,真的要挑也是有點重。

OS

翁范富美今年84歲,年輕時就跟著媽媽學習,24歲嫁人後,就跟著婆家一起奉飯,一直到現在。

BITE竹東鎮中山里長 孫光政(左)

每天去奉飯的人就越來越少,為了說,義民爺這個文化傳承下去,我中山里就選今天,惠昌宮就安排中山里今天,全部一起奉飯,0139

NS

0725以前我媽媽就說,一陣子一陣子來給義民爺請一次,真好喔,(真好喔),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我們哪有買那麼多菜來吃對不對,0739

OS

把準備好的菜、飯,搬上小貨車,下午兩點要奉飯,一點不到,大家就準備要移動到惠昌宮,這時候,有一群人已經在巷口等著,要拜託86歲的老鄰長,一起把菜載過去。

NS

坐後面看可以嗎,不可以坐人,上次差點掉下去。

BITE竹東鎮中山里13鄰鄰長 翁清吉(右)

0350他們有的騎機車去,對啊,(你後面怎麼載這麼多),對啊,後面都是那些,大家的東西啊,(所以你有車子,就會幫忙大家一起載過去惠昌宮那邊),對啊對啊,方便啦,大家方便,(有騎車的就自己先騎過去,東西託你載這樣),對啊,他們騎車的先過去了,0417

NS

 

OS

輪值到的鄰里,陸陸續續來到廟裡,還有阿婆行動不便,腰都挺不直了,還是提著兩大籃的菜來敬奉義民爺。桌上擺滿了豬腳、香腸、水果、青菜,還有各式的海鮮和甜點,都是鄉親們的心意。

NS

 

BITE

竹東鎮民 廖梁秀妹(左)

二1934(大姐,妳幫我介紹一下,妳今天準備哪些東西,這怎麼這麼漂亮),這個早上,五點多就起來,(哇,這麼早),要泡啦,米要泡,泡六個鐘頭,(這是甜的米糕是嗎),是,雞也是早上,買整隻自己煮啦,再自己剁啦,1956  2031(你們每次輪到,妳都會來),會,每一次都來,我小姐從來都有這樣,(喔,真的喔),是,(妳這樣多少年了),好幾十年了,好幾十年了,2040

BITE竹東鎮中山里民 黃春明(左)

二206鴨腸,算是涼拌的一種,這是蝦仁,小蝦子去炒的,這是鴨掌,2217  2228這是粽子,米粽,我想說今天,常常是煮一鍋飯,今天來換換口味一下,改吃粽子,讓義民爺公,各種的口味來試看看,2242

BITE竹東鎮民 黃煥玉(左)

我婆婆走了之後,我就傳承下來,對啊,我就才有跟著大家一起來這樣,3840  4051不能整隻雞拜,一定要剁好,不然就要剖開來這樣,她(婆婆)就有這樣教,就說,煮些菜、湯,像義民爺公比較喜歡吃雞酒啊,煮些雞酒這些也可以,就這樣,4106

NS

二3110你們一定要放九層塔這樣喔,對啊,裝飾啊,我看大家不是青菜花就是九層塔,3122

NS

 

NS

香煙湧湧,神必降臨,香煙撓起,神通萬里,誠心拜請,傳香童子,奏事童郎,為民傳奏,3442

OS

兩點一到,準時上香,惠昌宮的總幹事,用海陸腔客語來請神,並且一一稟報今天有參與奉飯的鄉親名字。

BITE竹東惠昌宮總幹事 古秉凡(右)

二5331前面讀一張是請神,我們現在和王爺公、義民爺公,跟祂說我今天有誰誰誰,到這裡來奉飯,來敬奉義民爺,經過中山里里長,孫里長的推動,今天就有36戶,都在今天來,所以剛才看到的這個場面就是非常的熱鬧,也等於是說,我在,我小時候,一個鄰的人數啦,你知道嗎,家家戶戶都有的話,一個鄰人數,現在是一個里的人數這樣,所以,今天的場面等於重現了,幾十年前的那種奉飯的盛況就對了,5147

BITE竹東惠昌宮行銷企畫 范湘婷(左)

012926其實奉飯是紀念義民爺軍,義民爺爺,在惠昌宮是每天下午兩點,每天喔,不是只有初一、十五,也不是說大的節慶才做這事情這樣,所以說,每天我們竹東惠昌宮有排班來說,哪個鄰、哪個里來奉飯這樣,2948

OS

廟裡還有一個白板,哪一天輪到哪個鄰里奉飯,都清楚的寫在上面。

BITE竹東惠昌宮總幹事 古秉凡(右)

2419外5里和內5里沒有參加以外,就剩12個里在這裡輪流奉飯,像這次,這就五豐里就從7月開始,7月,到現在,像今天就輪到仁愛里,第9鄰、第10鄰、11鄰這樣,2438

OS

竹東惠昌宮主祀三山國王,是在地的信仰中心,已經有200多年歷史。

BITE竹東惠昌宮總幹事 古秉凡(左)

0146因為和我們原住民,五峰、尖石那邊的原住民,會有一些爭鬥,所以就請神明,以前我們在大陸的時候的神明過來,就會請到當時,祖先在那邊過來的三山國王,當時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三山國王是沒有神像的,就一個牌子而已,王爺公,到後來他們賺到錢,就回去大陸,請大陸的師傅來這裡,用泥作做成神像,0228

OS

惠昌宮總幹事古秉凡,從小就在廟旁長大,也見證了惠昌宮的變化。

BITE竹東惠昌宮總幹事 古秉凡(左)

 

照片提供:李景隆

0936-0940

 

照片提供:惠昌宮

0941-0945

0345我小時候,國小什麼,我都在這神桌底上長大的,對,我也在這隔壁出生的,0353  04368以前廟就小小間,再來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又到民國60年的時候,因為以前木造的廟,整個塌掉以後,重蓋,60年那時候就換過,用水泥做的,0452

OS  CG

惠昌宮有三多,柱子多,獅子多,還有就是神明多,多達3、40尊,其中義民爺則是從新埔褒忠義民廟分香過來的,也因此,惠昌宮才會有每日奉飯的習俗。

BITE竹東惠昌宮行銷企畫 范湘婷(左)

2955因為以前我們義民爺軍,去打仗的時候,要吃東西,要準備東西去前線,要讓他們吃,要吃飯啊,要吃菜啊,要吃肉啊。

BITE竹東惠昌宮總幹事 古秉凡(左)

那義民爺是,所以我阿婆的時代,我阿婆就說,那義民爺幾萬人的時候,你煮的飯、煮的菜,要很多,所以我阿婆交代我們,要拜義民爺就要,飯一定要兩鍋,菜就是,都是家常菜就對了,你家裡現在吃什麼菜,你就煮什麼菜,1233

OS

放眼望去,來奉飯的鄉親,大多已經70歲以上,仍然堅守著這項傳統,隨著時代變遷,奉飯的人越來越少,鄉親輪值的時間間隔縮短了,甚至有時候也會遇到沒人來奉飯的情形。

BITE竹東惠昌宮總幹事 古秉凡(右)

2545有的人說,我沒辦法喔,有的人說我要出去旅行喔,很多這樣的,有的人比較有誠心他就說,我提早來,昨天就來了,2556

BITE竹東鎮中山里民 黃春明(左)

二2604像以前來說,我們13鄰最旺盛的,來拜的人數,大概有32、33位,一個鄰喔,我那邊55戶人家而已喔,當然除了其他的因素不說,非常的誠心,非常的有意願來拜,結果久而久之到現在,我們那裡差不多,13鄰大概剩下不到10位,2631

OS

所以惠昌宮在8月中這天,特別請中山里全里在同一天來奉飯,大家也都重溫了,好久不見的熱鬧景象,隔壁鄰居們都趁著等待的時間,閒話家常。

BITE竹東鎮民 黃煥玉(左)

5、6戶人家而已,所以人數很少,沒想到今天中山里大家同里(都來)的時候,就很熱鬧啊,這樣也很好啊,大家你也來、我也來這樣,就很熱鬧,4042

BITE竹東鎮民 鍾許梅英(右)

二4319有空就來拜,來拜總是有比較好啦,拜了,義民爺公也沒有吃掉啊,自己變成加菜啊,(回去自己吃),對啊,回去自己加菜啊,有拜有加菜,很好啊,4333

BITE竹東惠昌宮總幹事 古秉凡(右)

二5024我們惠昌宮為了把這個奉飯這個活動,這個風俗,繼續下去的時候,要喚起這些鄉親大德,大家來,趁著老一輩的人還健在,把這個活動,這個觀念把它帶上來,5048  5105熱度把它炒起來,所以今天就是一個試驗,5109

NS

二4506祝文,維中華民國112年,歲次癸卯,月建庚申,朔日丁丑,越祭日癸卯之吉日良辰,今有新竹縣竹東鎮,大鄉里第19鄰、20鄰,中山里第1鄰到20鄰,沐恩眾信弟子,4532

二4610戶戶迎祥,尊神在上,來格來嘗,伏惟,尚饗,4620

OS

惠昌宮是許多竹東人共同的生活記憶所在,至今仍然維持每天奉飯,鄉親們幾十年來如一日,守著長輩留下來的傳統,同時也是對這份信仰的堅持,即便知道不容易,仍然希望奉飯文化能夠代代相傳。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