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富里農會和林務局一起合作,將閒置了40年的花蓮林管處舊富里工作站,重新整修、作為實踐里山精神的所在。而今年年初,原來破舊、雜草叢生的空間,經過大家努力活化之後,現在華麗變身成富里的新亮點。跟著邱月華跟羅應展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晨光從樹後照射下來,日頭照得人暖呼呼的,同時在院落樹蔭下、草皮上或是一旁的牆面上,留下明暗不同的光影。
常客 郭晏君(右)
我覺得就是有一些老樹的房子感覺滿不錯的,就是很舒服,那它下面就是可以遮蔭,所以它其實有放一些就是長椅在那邊,所以有時候我可能會出去坐一下
沒有太多人工雕琢,將環境整理好,隨意在大樹下和草坪上,擺下幾張桌椅,就是很能讓人放鬆的角落。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右)
我們用了百分之50的國產材,所以它有自然的木材的香味,所以你來到這個場館,就覺得你在享受芬多精,我想這就是我們森林療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大家來這裡放鬆。
推開門進入室內,音樂聲、咖啡香、香水味流瀉而出,這裡是個充滿各種味道的地方。
常客 郭晏君(右)
它給我感覺就是,就是很多木頭的元素,然後感覺就是,比較可以就是呼吸的感覺,不會覺得就是太多干擾。
這是個會讓人沉溺其中,待再久都不會膩的空間,但它曾是破舊不堪。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右)
每天上班,然後我就看到這個屬於,我們富里市中心的中心點的位置,然後房子破舊,雜草叢生,這裡有4棵的超過300歲的老樟樹,我也覺得應該讓它們重見天日。
花蓮林區管理處長 黃群策(左)
進去之後它有很多的老樹,有很多樟樹,很大的老樹,我們為了讓它好看,我們還花了功夫,還請專們的樹醫師去把樹型修出來,讓它未來形成,就是你家後院那種很棒的庭園那種方式。
以保留老樹、老建築為原則,富里農會和林務局一起合作,將閒置了40年之久的,花蓮林管處舊富里工作站,打造成了既美麗又舒適的空間。
花蓮林區管理處長 黃群策(左)
為什麼跟富里農會合作的一個契機,其實是富里農會是全國第一個農會,它標榜以里山倡議為主的農會,在這個地方,如果能夠展示,我剛才所講的里山倡議的相關的政策的話,其實對農會有幫助,對我們林務局也有幫助。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右)
我們希望這裡是,我們里山倡議的夥伴的實踐地,然後讓他們生產小農的東西,能夠在這裡販售,然後這裡所有賣吃的東西,都是我們在地小農所生產的東西。
記者 邱月華
這裡原本是荒廢的地方,農會卻用最在地的元素,將這裡打造成,外地人喜歡來,就連在地的人,也會帶親戚朋友來這裡遊玩的地方。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右)
所以我希望的就是說,這間店是在點亮富里的夜晚,讓來富里玩的人,能夠晚上過來,所以我開的時間是冷門的時間,就是在富里大概沒有生意的時間,所以我是開下午的2點,一直到晚上的9點,那剛開始同事會覺得說,總幹事做這個會虧錢啦。
從年初開幕至今,才短短幾個月,活化後的舊富里工作站,就以幽靜的環境和美味的餐飲打開了知名度,就以幽靜的環境和美味的餐飲打開了知名度,就連在地人,也經常攜家帶眷地來用餐。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右)
就是我外婆常常,我外婆也是客家人,他在菜圃裡面就種了很多的甜菜,然後我那時候就會問他說,阿婆這是什麼東西,他就跟我講說,這是甜菜,甜菜,夏天很熱,然後它就是清涼退火的,所以我們就用了這些食材,來當成我們的野菜鍋的一個很重要的食材,然後主要也是傳承我們客家的飲食記憶。
林務局和農會強強聯手,以林農本一家的精神,創造了雙贏,原本閒置老舊的空間賦予了新的價值。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右)
它有4棟不同的建築物,當然在主建築物裡面就是我們的,有小農種的咖啡,小農種的野菜鍋,還有還多的小小的伴手禮,我們還有3個場館的話,我們就是希望說,以前舊的這些機具,我們是想要透過這樣子的展覽,然後讓大家知道說,台灣的林木其實非常的珍貴。
花蓮林區管理處長 黃群策(左)
林務局跟富里農會合作是全國第一例,以前都是農產品就是,農,林產品就是林, 其實如果真的講起來,所有的這些林農都是本一家,它有生產力,而且它有組織能力,它了解農民的需求,它知道農民的產品怎麼樣才能夠賣出去,我們就是有原料,我們能夠提供生產技術,所以我們兩個的結合算是對於,林產業的發展是一個獨特性的一個示範計畫。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
閒置空間活化,是近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往往是在硬體建設建置完成後,就成了蚊子館,林務局和農會以(cg in)振興國產材、展售林農產品和發展里山精神(cg out)為核心價值,具體實踐了空間活化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