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精神領袖,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六十年前流亡到印度之後,除了推動愛與和平非暴力享譽全球,另外他對於發掘潛在的善心,提升人類的相互關愛,呼籲保護西藏宗教、文化、語言更是不餘遺力。客家電視台日前透過管道,特地前往印度喜馬拉雅山邊境,專訪了這位舉世尊崇的宗教心靈大師!這週的客家新聞雜誌,分成兩個部分來報導達賴喇嘛,和被稱為小拉薩的達蘭薩拉,首先來看達賴喇嘛專訪的精華版。
如沐春風般的走進採訪現場,這是達賴喇嘛跟客家電視的歷史性會面!
你好你好
聞名全球的宗教大師,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面對客家電視主持人的訪問,先提醒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追求快樂!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達賴喇嘛]
我們全部都有權利得到快樂的生活,因此如果考慮到所有人類的群體,當然做為佛教的修行者,也會把動物和不同種的哺乳類算進來,我們經常也稱呼牠們為如母眾生 但牠們沒有能力臉帶微笑,而我們人類天生就有臉帶笑容的能力,因此 我們也知道在小孩子之間,他們不在乎別人的國籍,或是宗教信仰,只要他們能在一起玩,他們就會露出笑容,如果你露出生氣的臉部表情,甚至連小孩子都不喜歡,連狗也一樣不喜歡,如果我們對他們露出笑容和真心的關愛,他們也會高興的回應,因此,根據我的信念 我覺得臉帶笑容是很好的事。
呼籲大家要常保笑容,待人處事才會寬闊。至於現代教育,達賴喇嘛則語重心長。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達賴喇嘛]
所謂的現代教育是從歐洲開始的,這個現代教育隨後非常導向物質財富的追求,之後新發展出來的不同教育體系的責任,就只關心物質發展,包括科學和工業技術這些東西,因此現代教育就非常著重物質價值,例如 我們很清楚知道像五、六、七歲小孩,都具有明顯的基本人性價值,小孩子會玩在一起,但等到他們進到學校接受正式教育後,就會基於宗教信仰和國籍而有分別心,所以現代教育是非常著重物質生活的教育,而小孩子從出生以後,就有向別人展現慈愛之心的潛能,現在變成休眠了。
達賴喇嘛,是宗教家也像哲學家,可是當科學與信仰產生矛盾時,據說他選擇相信科學,這又讓人多了一份好奇。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達賴喇嘛]
當然我尊重的所有宗教信仰,然而在不同的信仰之間,有造物神的宗教,信仰造物主神 也有非造物神宗教,認為沒有造物主神,而是自我創造,對於非造物神的宗教而言,探究真實被視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部分的造物神宗教,只有信仰,而非造物神宗教,特別是那爛陀傳承要探究真實,每件事都要探究其真實,因此那爛陀傳承是非常具有科學的精神,不是靠信仰,而是要探究真實。
對於哲學、科學,達賴喇嘛都有深入研究。至於世人對西藏文化中,非常重視邏輯的特質,他也分享給大家。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達賴喇嘛]
我們西藏人對因明邏輯很有興趣,所以今天整個佛教世界,只有西藏人廣泛地運用因明邏輯,陳那(Dinaga)論師是一位偉大的因明邏輯大師,還有法稱(Dharmakirti)論師也是,因此,因明邏輯很重要,因明邏輯的方法是,每當你聽到什麼時,即使是佛陀親口的教導,首先的反應就是要問為什麼,而不是 是的 是的 是的,而是要問為什麼,這會引導進一步去探究真實這很重要,所以我想即使是政治事務,或是經濟事務等任何領域,「為什麼」這個字是很重要的,然後才會發展下一步的探究行動,試圖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經由這樣的方式,我們才能看到真實更完整的樣態,運用這樣的知識,你的方法才能變成切合實際的方法,否則如果只從單一角度去觀察,沒有看到整體的觀點,那麼你的作法通常就會變得不切實際,會這樣,因此合乎邏輯的作法是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西藏人已有千年的傳統。
腳穿黑色皮鞋,時而抓頭、時而大笑,達賴喇嘛侃侃而談、專心回答客家電視的每一個提問,親切的態度幾乎讓人忘記,這是一位知名的世界級領袖。
不過在講究心靈哲學之外,對於兩岸發展以及最近的香港問題,達賴喇嘛也有他細微的觀察。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達賴喇嘛]
喔 香港,當鄧小平創造了「一國兩制」時, 是很務實的 很好的,但是最近這幾個星期,發生了許多的紛擾,我覺得有一些擔心,我想每個地方,能保持和平是最好的,和平,和平,和平非常重要,任何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經由對話來解決,不是被憤怒所影響而有負面的行動,這是沒有用的,有一些,有太多紛擾了,我能做的有限,只能為他們祈福,然而台灣,你們保有自由和民主,而且最重要的是,保存了古代中國文化的遺產,包括佛教在台灣被保存了,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有時候會覺得,中國大陸在極權主義的領導下,他們想解放台灣,但是我覺得長期來看,台灣的民主自由和傳統的宗教知識,透過這些 最終,用這樣的傳統,我認為可以打敗極權主義的祕密監控,我想中國人,在鄧小平之後,中國採行對外開放政策,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學生和旅客,有機會見識外面的世界,他們的思維會改變。
認為台灣因為擁有絕對自由,成為了華人發展的表率。至於甚麼時機可以再度拜訪台灣,達賴喇嘛正面看待。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達賴喇嘛]
您想再次訪問台灣嗎,首先我們需要從中國大陸得到某種正面的肯認,我什麼時候第一次去台灣,1997年,我首次訪問台灣,我真的很享受,那時候的總統是誰,李登輝,我們首次見面時,他這樣伸出雙手,我也同時這樣做,非常好,非常好,我很享受,我也舉行講經法會,由淨心長老協辦,從每個方面來講,我的印象很深刻,當時當我抵達台北機場時,我說我希望中國大使館可以派人來觀看,我在台灣時說了什麼話,他們應該要知道,我的訪台之行,純粹是有關佛法修行而已,和政治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在那時候決定,將來會再訪問台灣,第二次是2001年,第三次是2009年,2009年那次 (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南台灣有681人不幸罹難,您撫慰他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在那段期間,我們和北京的中國政府開始有了直接接觸,那我就覺得和台灣來往不方便,現在 就看情形,我想未來你們可以傳承和復興中國的古代傳統,包括在中國大陸境內的佛教,我想中國大陸的人們需要這些知識,所以台灣人不能灰心喪志,要保持熱情,嚴守非暴力的方式,和平的方式,很重要的是讓中國大陸的旅客繼續來台灣,如果是他們那邊禁止,我們無法控制否則台灣人就要開放,(互動),
是的。
維持一貫愛與和平理念,強調只要雙方盡可能溝通,任何困難都有機會緩和。很難想像,達賴喇嘛在出走西藏六十年後,不論現實多麼艱困,依舊正面看待任何問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以及西藏精神領袖名聲,絕非虛名。
為了一睹宗教大師的風采,客家電視這次特地遠赴印度北部山區,深入喜馬偕爾邦、所謂「小西藏」地區專訪達賴喇嘛,讓更多觀點可以藉此分享世人。而闡述自己的心靈哲學之外,達賴喇嘛更透過鏡頭表達,他很想念台灣。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達賴喇嘛]
我從未忘記三次非常快樂的台灣之旅,因此。未來只要一有機會,我非常樂意再次訪問台灣,謝謝。
今年八十四歲的達賴喇嘛,仍然精神奕奕、用微笑帶領全球西藏人民迎向未來。雖然如今年事已高,接受採訪的次數逐年減少,但憑藉弘法推動哲學,甚至對世界局勢分享他的觀察,將是他永遠的使命。
採訪/撰述 謝佳凌
攝影/剪輯 羅應展、徐榮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