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半球的澳洲大堡礁,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和豐富海洋生態,每年有超過百萬觀光人次,潛入大堡礁只為一睹海底繽紛的景色,每年八月當地舉辦的水中攝影競賽,更是潛水攝影界盛事,吸引各國人士前往參加,今年頒獎典禮上,一位來自屏東的客家青年吳至軒,以小丑魚以及海龜為主角的作品,一舉囊括一般相機組首獎及廣角攝影的銀獎,也是唯一獲獎的台灣人,目前擔任水下攝影師的吳至軒,原本在台灣從事程式設計,收入穩定,前年卻在女友的鼓勵下,一起成為潛水教練,赴澳洲打工度假,投入這項鮮少背包客從事的工作,過程確實不輕鬆,卻開啟了他人生的新方向,結合原本對攝影的興趣,除了為遊客留下珍貴的紀錄,還希望透過鏡頭感動更多人,為這些奇妙卻面臨環境變遷以及人為殺害的海洋生物發聲。
戴上氣瓶,拿著防水相機,噗通一聲潛入海裡,來自台灣的吳至軒,展開在大堡礁一天的工作,清澈湛藍的海水中,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就是他工作的地方,五顏六色的魚群是他的好搭檔,陪著他自在的悠游,穿梭在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身邊,為他們記錄下難得的海底之旅。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這個工作呢,我是,很直接的就,讓客人很直接感受到,大堡礁的,水裡面的美麗,或是說海洋的美麗,然後他們就會非常愉快,那他們也會很感謝我們,帶他們去看這麼美麗的珊瑚,他們會非常感謝我們,幫他拍了一張非常好看的照片,讓他留在大堡礁是非常美好的回憶。
今天是,2014年的9月2號,對,剛結束非常開心的工作。
結束了海底工作,得趕忙換裝,沖洗照片銷售,業績不僅是公司的收入來源,也是遊客對攝影品質的肯定,為了拍出更好的相片,即使以前就有業餘攝影的經驗,至軒還常利用休假時間下水練習。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同事很常笑我說,就是把照片拍得像夜潛一樣,就是像晚上潛水一樣,因為照片都非常地,非常地暗,因為可能天氣好,突然變成陰天的時候我來不及調設定,所以說照片就,品質非常的不好,我很常利用休假時間就是跟主管要求說,我希望可以自己,不領薪水的來受訓,來訓練。
憑著對攝影的熱忱和努力,不到半年的時間,至軒拍的照片,不僅遊客買單,在公司業績名列前矛,其中兩張,分別以海龜和小丑魚為主角的作品,更在澳洲凱恩斯年度海底攝影大賽中,從全球超過4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一般相機組首獎及銀獎,不僅是唯一得獎的台灣人,作品更登上了當地報刊。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他公佈第一個獎項的時候是,一般相機組的微距,那我是第一名,一般相機廣角類,第二名的時候呢!他又叫到Sean Wu!我就哇 不會吧,又中了一次,其實我就非常興奮,也非常,非常的開心,而且當下我在台上,看到滿滿外國人在台下,然後幫我鼓掌==ns==
直到這一刻,至軒已經離開台灣近2年了,當初放棄穩定的程式設計工作,和女友一起計畫到澳洲打工度假,由於都熱愛潛水和衝浪,近年來華人至澳洲大堡礁潛水風氣正盛,於是兩人選擇背包客鮮少從事的工作,成為潛水教練。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從大學開始,我就非常喜歡海洋,那我也很喜歡衝浪,所以我就跟我女友,一起考了潛水執照,所以我就很希望說,來澳洲可以從事相同的工作,那可能,就算回去,回台灣沒有辦法銜接上這個工作經驗,但至少我們來的這一年、或這兩年,我們可以過得非常開心,非常充實,兩個人可以有很多共同回憶。
年輕人的夢想,當初卻無法得到家人的諒解。
[吳至軒母親
郁小芳]
你在那邊一年,我們就要擔心你一年,會想說,不曉得會有什麼事,我們是比較早拚早做,然後就,比較早退休,對,你們就不是,年輕的時候就想玩。
至軒記錄下的這段影像,表露了為人父母的憂心,離家千萬里,人生地不熟,海象千變萬化一直讓家人無法釋懷,直到至軒親自帶父親體驗潛水後,感受到專業潛水的嚴謹及安全,才改變了原本的想法。
[吳至軒父親
吳謄芳]
他在電視台很好的這個工作,他這樣的工作也滿好,他說要過去,我是覺得說,他28歲了,他說31歲就沒機會去了,去(澳洲),我是也覺得說,年輕人,你沒出去走走,出去看外面這樣的世界,以後沒機會出去。
抵達澳洲後面臨現實的考驗,由於考取潛水教練執照的費用,近30萬元,出發前就耗盡至軒和女友幾年工作下來的積蓄,加上等待找工作的生活費等等,比一般背包客承受更大的資金壓力,即使順利上工了,面對來自各國的同事與客人,英文能力也相形見絀。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我的英文不是很好,所以,在一開始在,被訓練的時候呢,很常做錯事情,因為,可能他們講了,請你做什麼事情之後,你只能做對50%,因為50%你是聽不懂的,所以就會讓他們(同事)覺得你,非常的笨手笨腳,那當然,就會心裡會很有壓力。
如今不僅能和各國的遊客應對自如,更贏得主管認同擔任起潛水攝影的工作,認真盡責的工作表現,讓外籍主管都想留他在大堡礁工作,前提是必須要通過當地嚴格的英文檢定。
3科沒過,第2次是去年的9月,2科沒過好一點了,第3次是今年的一月,啊!兩科沒過,而且還滿爛的,所以不知道為什麼又倒退了,可以看一下我做了這麼多努力,做了這麼多的練習。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其實心理壓力很大,因為就覺得自己已經30歲了,然後,還在這邊每天這邊念英文,然後都念不過,都考不過,你知道每次成績出來時候那心理壓力是有多大,就是又看著,哇又一科沒過又兩科沒過,所以其實那段時間是很低潮的我覺得,直到考第六次的時候,終於不負苦心人,就是終於考過了。
要成為大堡礁的一員,得到人人稱羨的工作,過程如此辛苦卻不曾退縮,除了志同道合的女友一路鼓勵與陪伴,每一次看見海洋生物因為受到保護,與人類和平共處,更是從前面對程式和客戶的生活,無法想像的感動。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超過100年以上的沉船,然後上面布滿了所有,非常多珊瑚,然後沉船附近也有很豐富的魚群在那邊,尤其是我們看到非常多的昆士蘭石斑,牠們每個都非常非常非常大隻,然後都靜靜待在沉船的附近游來游去,大大小小魟魚都疊在一起,然後游動,魟魚是,也是,大概比你張開手臂還要再大隻那種魟魚,那當然也有小隻的。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水裡面的畫面呢,如果不是透過水底攝影師,它其實是不會被世人發現的,那我就覺得這是我現在工作,可以去表達給,沒有潛水的人,去讓他們知道的一個,一個工具。
海龜牠換氣,從水面上,然後一口是,這樣俯衝到水裡面去的畫面。
拿到工作簽證後,第一次放長假回到屏東潮州的家,看到至軒在澳洲的努力與成果,家人從原本的擔憂掛念逐漸轉為支持。
[吳至軒父親
吳謄芳]
我看(到他的成果)當然快樂,他快樂我就快樂了,我問他,他說在那邊就,就這樣,又有錢賺,又有得玩這樣,這潛水又是他自己的興趣。
[吳至軒母親
郁小芳]
沒想到他還得獎了,還拿到第一名,我們很高興啊,也很欣慰。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是以前的DV帶,以前也很喜歡剪接,就是,就是說拍點小DV這樣子,然後有一些剪接的書,EDIUS,然後一些攝影的書。
這些當初在台灣當成興趣自修的書籍,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自己的職業,離家久了,難得和家人團聚,更讓他感受到家庭的重要。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跟哥哥、姐姐的小孩相處之後覺得,家真的很重要,對啊就是對一個常常在國外,就是這一兩年在國外生活的人,就覺得家真的特別重要,就會,雖然說會更捨不得,但是就會覺得,我應該要更,更努力,然後要給我自己的以後小孩或是以後的家人,就是有更好的生活這樣子。
除了陪伴家人,許多潛水同好,對至軒成為潛水攝影師的故事也十分好奇,這一天他特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水中攝影經。
[潛水教練
小蓉]
像是說我們要怎麼取角度,然後我們要怎麼樣就是從比如說去拍攝人臉,然後還有人的全身類似像這樣,就是我們之前可能都不會去注意到的。
[潛水教練
Rene]
對台灣的潛水產業,會注入更多不一樣的創新。
這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潛水員,跟兩年前的至軒一樣,希望趁年輕,把握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
[潛水教練
曹雅婷]
想說如果當一個教練,我可以到世界各地去教別人,然後我還可以有收入,而且還可以到處去玩。
[潛水教練
吳銘鴻]
然後他們都滿需要,就是會講華文跟英文的潛水教練,然後我就過來這邊實習完潛水教練以後,我想說再回去凱恩斯那邊工作。
除了愛好潛水,更大的吸引力是中國遊客,近年大量湧入澳洲,馬爾地夫等地體驗潛水
[潛水認證課程 總監
陳琦恩]
成為一個潛水教練,可能最少需要6個月的一個,一個培養期,或到最少要6個月,但長一點可能都要兩年,那可是,中國客可能2011,可能假設,我這樣假設好了,2010年假設是10萬人出去玩,然後可能2011年,可能就是30萬人,然後50萬人,然後70萬人,就是那個人數是好幾倍的成長,但我們潛水教練可能每年成長都是,一個曲線,很穩定的成長,所以,當然是沒辦法讓他,供應給他使用。
單單造訪凱恩斯的中國客,每年已超過70萬人次,當地旅遊業者,紛紛聘請華語員工因應。
[旅行社顧問
劉鳳章]
工作的那兩年,我感覺到,我們這些華人,來到這大堡礁的人數,有比較多了,比以前,之前,多很多,現在差不多10個有9個,8、9個呢,全部都是講華語,大部分旅行社,現在全部有華語員工。
[潛水業者
Norio]
以前中國客人占2到3成,現在,增加許多,超過7成,現在幾乎都是中國客人==ns==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台灣的潛水勝地墾丁,這一天不是週末假日,一群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遊客,興致勃勃在海邊合影,記錄下這趟難忘的海底體驗。
[中國遊客]
感覺大海很奇妙,(以前很少),對,以前沒有潛過水,對,第一次潛水。
[中國遊客]
我在海產店看到魚就不會想要去看牠,不會想要跟牠玩,不會想要跟牠照相,我就會想要說這個幾斤,然後我要把牠吃掉,怎麼吃,好吃嗎?
中國客為平日的墾丁帶來觀光收益,然而也點出潛水產業在台灣的困境,記者隨著教練潛入墾丁海域,仍能發現大量的魚群,但體型都較小,而附近海產店,卻擺上一尾尾現撈的熱帶魚,盛行的海鮮文化,讓前一刻在海裡悠游的魚,還來不及長大,下一刻可能就成了桌上佳餚。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墾丁就像大堡礁一樣是非常有潛力的,是可以,它的水裡面的資源,是可以吸引,很多很多國外的遊客來這邊玩的,但是其實,台灣跟澳洲大堡礁環境,其實是有些差別的,就是它的,水裡面資源,沒像澳洲大堡礁這麼的,這麼的漂亮。
遠在地球另一端,和魚兒合照一張賣超過6百台幣,在墾丁國家公園明令禁止捕撈的現撈魚,一斤賣不到5百元,至軒和這群熱愛潛水的夥伴們希望,透過一點一滴分享,將國外永續經營的理念帶回家鄉。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台灣的潛水的業者都比較辛苦,我很希望說,可以把我在澳洲大堡礁學到的這些技術,拍照的,拍照以及錄影的技術,能夠把它帶回台灣,如果客人喜歡的話,他們就可以付出一些費用來購買,那這樣對整個台灣潛水的產業都會有很大幫助。
為了圓一個冒險的夢,至軒捨棄了舒適的生活圈,和許多背包客一樣從最基層做起,一步步融入當地社群,甚至獲得肯定,這群年輕人也看見世界的變化和產業的趨勢,所累積的經驗與技術,將成為台灣未來各行各業,無形的人力資產。
[水底攝影師
吳至軒]
我現在在大堡礁做的工作,海底攝影師來講,我們可以在墾丁的海域,留給各國或是世界各地各個遊客,他們有更好的回憶在墾丁,這樣對台灣整體觀光也會有非常好的發展。
採訪/撰稿 陳鴻偉
攝影/剪輯 范傑翔
影像提供 吳至軒
潛水協力 吳怡蓉
- Oct 03 Fri 2014 14:08
404集-海底攝影師吳至軒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