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餐時,通常都配有前菜沙拉,新竹香山有一間生菜園農場,種植了近三十種各式口味和不同花色、形狀的生菜,以水耕栽培,不施農藥,要讓顧客吃到最安全又多樣的新鮮生菜,為了要提高生菜的附加價值,他們更將生菜包裝如花束一般,農場也結合窯烤餐點、咖啡和導覽解說,要讓生菜成為一項文創產業。這個是什麼?那就是山葵,超辣的,對,你拿來吃喔。對呀、對呀,但是這是新鮮的、自然的我就可以吃,對 這是新鮮的。

咬下一口新鮮生菜,清脆的口感卻是嗆鼻的味道,讓顧客有全新的感受。

它這個吃起來很香,有芥菜的味道,芥菜就是山葵菜,對、對、對,另外一個是芝麻葉,嗯,芝麻的味道,對,有沒有吃出來,有,有,很香的味道,很香會辣辣的,對 有點辣,對 有一點,這是在,在那個歐美他們常用的芝麻葉,但是山葵葉這個東西是在日本餐廳他們比較喜歡。

桌上漂亮的生菜擺盤,看了讓人食指大動,各式生菜搭配鹽烤鹹豬肉,更吃得出生菜的脆度和鮮甜味,顧客坐在窗明几淨的大廳細細品嘗、享受,特別的是,這不僅僅是一般的餐廳,而是一間生菜園==ns==

那我們這裡本來是農地啦,就是水田,水稻田,種稻子,那現在沒有人種了,現在換我種。

生菜園老闆賴文正,帶著顧客參觀他的溫室生菜園,過去從事IC設計的他,因為不捨父母親留下的農田無人照顧,他決定要好好利用這塊地,一開始只是想建一座咖啡屋,又曾想改作西餐,直到有一天客人一語點醒了他。

[生菜園 老闆
賴文正]
我那時候想到的就是說,欸 做西餐啦,西餐就是沙拉,我現在的沙拉,本來我在地上種那種蘿蔓,我說客人你看,我的地上這麼多蘿蔓,下一次來就吃我的蘿蔓,我以前是在店裡賣,賣那種蘿蔓心啦,我客人就說,那個怎麼能吃,那地下種的可以吃嗎?那個很多蟲卵,有什麼病菌啊,你怎麼會知道,我說我也不知道,我說那怎麼辦?他說,外國進口的比較好,比較乾淨,我就想,欸,到底哪裡好,想來想去我就想說,欸,種水耕好了,水耕比較乾淨對不對、衛生、安全,我現在也沒有噴那種的農藥嘛,農藥,所以這是很安全的那種沙拉。

底下是沉澱物,有涼涼的,這個不能超過三十度,不能超過喔,超過它就會死掉,為什麼會死掉你知道嗎?它的含氧量會不足, 嗯,含氧量,超過三十度,含氧量就不足了,對,因為高溫,空氣或是氣體無法存(在)液體裡面==ns==

從溫室裡自己DIY設計的氣泡機設備,到各種不同顏色、形狀、口味的生菜,與種植照顧方法都仔細解說,賴文正要每一位來到這的顧客,不僅可以品嘗到新鮮的生菜,還能獲得豐富的新知。

這個,這個叫Micro bubble,看得到氣泡嗎,看得到嗎,這就是氣泡,什麼是bubble啊,bubble,bubble就是氣泡啊,氣泡,那micro是什麼,micro是微小啊,喔,我講的是英文啦,單位。

[遊客
蔡詩敏]
學到很多東西這樣,對啊,就是一些比較專有的名詞,然後他們是怎麼培育的啊,然後就是水的溫度這些,就是學到很多。外面的美生菜,可能吃一吃就是,只是一般的那種吃草的感覺,那它,就是這一種葉子自己種的就是比較,味道會比較明顯,然後也比較新鮮。

[遊客
賴政佑(右)
這邊的品種比較多,比較多元化,那外面的話可能就是,高麗菜,紫色的高麗菜,然後玉米、玉米那些,然後用那個千島醬弄在一起,這邊的話就是,像這個菜,然後用那個,今天用那個九層塔,九層塔,就是九層塔,然後用那個橄欖油、跟梅子醋去做的,那個味道很好吃。

為了跳脫一般的沙拉,賴文正嘗試種植不同品種,園子裡的菜,葉有圓的、尖的、漂亮的羽毛狀,還有色澤亮麗的深淺綠色、紅色、紫色等,彷彿一座盛開的小花園,賴文正希望藉此打開台灣的生菜市場。

[生菜園 老闆
賴文正]
現在我們台灣的生菜市場沒有那麼大,因為我們台灣種菜,用那種農藥的習慣沒有管制,沒有管制得很好,每一個人都會怕,沒有人要吃,現在是風氣慢慢開放才有吃,現在吃生菜也說比較健康,那原始的材料沒有加工過,現在東西,外面食品加工,這麼複雜,加那麼多添加物,那影響消費==ns==

黃掉的(葉子)要採掉,這個不行賣,不要它(黃葉)就能賣。

賴文正在園子裡仔細挑選要出貨的生菜,他不僅種植種類繁多,連包裝的方式也格外不同。

[生菜園 老闆
賴文正(右)
我種菜,用西方的袋子裝對不對,我們裝下去沒有問題,不過你拿出來的那時候會怎樣,會卡到、會斷掉,我這個是很嫩對不對,它會斷掉,我就想說,欸,這麼好的菜,拿出來若是斷掉,這樣就浪費了,我就想 好,我就把那個袋子切開來,變成三角形,這樣子裝,這樣看,唷 像什麼,像花啊,我就說,喔,我下次知道了,我就再加了這一層,這一層加下去你有看到嗎,這就是沙拉花束。

一株株小巧可愛的生菜,更顯美感、有生氣,創意巧思,讓消費者吃生菜時還多了些許趣味,賴文正認為,農業不只是注重耕種技巧而已,更要有新意,勇於創新改變才能長久經營。

[生菜園 老闆
賴文正]
花束啦,還是說多樣化,那這個別人都可以複製的,對不對,我現在有個祕密武器,不是祕密武器,(是)唯一的武器,我這個是文創業,我,要來吃菜,要吃菜,要上課,剛才的(那些人),你知道嗎,我會跟他說,有機是什麼東西,化學肥料是怎麼來的,還有,我的菜怎麼提供衛生條件,One Cut Only(只有一個切口)這種的觀念,讓客人知道,像我種的,種那種的,像要吃我的菜就一定要先看,看過再去吃,他才會吃得安心,這是別人沒有、不知道的,沒有辦法說,外面隨便買,隨便就吃那些生菜,對不對,來這買菜你一定要跟我溝通過==ns==

堅持原則、用心經營,讓農業變得有趣,賴文正藉由新的詮釋,希望改變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也讓生菜不再只是配角。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