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性別平等觀念的普及,有許多客家宗族開始跳脫傳統,對宗族祭祀做出改變,逐漸重視家族女性的地位和權益,像是針對未婚或離婚的女性過世後,於公廳設置姑婆牌位、允許入祖塔等,桃園新屋祭祀公業法人羅允玉宗族早在民國八十幾年就認為這是未來趨勢,開始推動前述作法,雖然遭受不少內部反彈,但經過十多年努力,總算將性別平權落實於生命禮俗中。
108年3月31日,祭祀公業法人桃園市羅允玉管九斗羅家豫章堂,選擇了良辰吉時,準備要將暫存在寄身塔的骨灰罈或是金斗甕,請回祖塔。
[新屋九斗豫章堂 總幹事
羅文雄]
塔有分兩種,現在看到這邊的是祖塔,大塔,而那邊叫作暫厝塔,暫厝塔,和大塔兩種不一樣,大塔你要開塔,要看日子,有(適合的)日子才能開,所以說家屬如果說有那些骨灰罈進來,暫厝塔,隨時可以提供他放。
因為大塔不是年年開,因此在期間往生者的骨灰罈、金斗甕,就會先暫寄「暫厝塔」,得吉日吉時,才能進金入祖塔。
[羅家後代
羅東亮]
今天就是送阿婆入祖塔,對,就是從這邊移到祖塔這樣。因為過年的時候有回來拜拜,然後就有在講,長輩們有說,欸,月底,三月月底要移塔,然後後面前幾天家裡也有收到信。
好 來,我們羅家的現在來,我們三拜喔,來,一拜,再拜,三拜,好 來。
9點10分,吉時一到,家屬們便手持清香祭拜先人,告知往生者,要入祖塔,搬新家了。
[導師
羅文盛]
這幾年前就請進去了嘛,因為現在是,你是在「蹲寮」,過去叫蹲寮,就是俗名,學名叫做寄放啦,暫厝啦。
慎終追遠,過世後入塔接受後人的祭祀,對男性是必然的,但客家女性卻是有條件的,比如說家族中出嫁後離婚的,或是未嫁的女性,就會請到寺廟。
[新屋九斗豫章堂 總幹事
羅文雄]
傳統中對姑姑和媳婦,她們的立場在家裡,時常會有競爭,所以有婆媳問題,姑姑也有,很多歷史的包袱,人們對姑姑是說,很會說閒話,那時候說的啦,也不一定會這樣,不過所以,姑姑入塔,照理說姑姑是女兒,她是準備要結婚,嫁出去的,她要入塔是沒那麼簡單。
但隨著時代變遷,受到性別平等、多元成家等新觀念影響,客家社會對於宗族祭典或民俗做出改變,逐漸重視家族女性地位和權益。
[新屋九斗豫章堂 總幹事
羅文雄]
祭祀公業對女兒,以前是從來不曾讓她入塔的,而現在因為這台灣的社會,對女兒沒嫁人,婚的,漸漸地有設立一個叫做姑婆塔,讓那些沒有結婚的,沒有嫁出去的,或是說, 她有結婚也離婚了,她是有養育我們本姓的,姓羅的子女,我們這婆塔就可以讓祂進塔。
希望讓姑婆入塔,副族長羅家燐,是九斗羅家家族中最早提出建言的,但受到長輩極大的責難,推動相當困難。
[新屋九斗豫章堂 副族長
羅家燐]
最早還是(民國)70幾年,屏東,屏東也有一家,我在那邊旅遊的時候看到的,姑婆塔,後來到民國80幾年,我有去湖口張家,參觀人家的姑婆塔,回來的時候才研究說來做姑婆塔,結果那時候反對的人非常的多,時代還沒走到那裡。
[新屋九斗豫章堂 總幹事
羅文雄]
姑婆入塔,它經過很多的討論,也非常多人反對,不過後來是有了法律,祭祀公業條例,97年7月1日施行以後,大家就想說,(法律)也開了,因為法,政府有規定,女孩子也可以繼承「派下權」,所以這姑婆塔,也沒有辦法不設立了,當時才開放說她可以入塔。
所謂「派下權」,就是具有祭祀公業所屬派下員之權利,也就是,在死後得以享有宗族香火的祭祀。有了法律依據,女性得以繼承派下權,也讓九斗羅家推動姑婆入塔,更名正言順。
[新屋九斗豫章堂 族長
羅文麃]
這個也是經過我們很多的那個世代的交替,我們老一輩的不能接受,比我年紀大的話,他都不能接受,比我年紀小的話,他們很贊成啦,就很贊成說,這個作法很好,現在很多女孩子沒嫁。沒嫁以後就,畢竟她(終)會遇到的事情,所以的話,他們一開始的時候,叔公那些很會罵人,都會罵說,喔,你們這些,這些,你們年輕人,全都沒有照規矩來。
與時俱進的修法,雖然落實了男女平等,卻也衝擊了祭祀公業祭祀同姓、共祖的宗旨。
[新屋九斗豫章堂 總幹事
羅文雄]
開放姑婆塔,讓她入祖塔,不是說你法律開放,其實還有傳統習俗的問題,很多人反對,女兒可以繼承這些派下權,不過對這些祭祀公業,現在在行政上,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什麼困擾,因為不是本姓的人,她女兒嫁出去,她姓別人的姓,她的子女,申請入祖塔,你要開放讓她進來。
民國100年,九斗羅家的姑婆總算得以入塔。羅煥鑫的妹妹3歲就夭折,長久以來他擔心的,就是妹妹以後會無人祭祀,現在總算放下心中的大石。
[新屋九斗豫章堂 祭祀代表
羅煥鑫]
以前的時代,3歲的小孩往生以後,就(是)父母親去拜,等到我比較大了,常常要代替父母親去拜,所以當時要通過這個,要設姑婆塔的時候,我就第一個贊成,遷回來的時候,以後我自己就不用去拜了,以後我所有房份的人大家可以一起拜,我孫子要拜姑婆,我兒子要拜阿姑。
105年,九斗羅家又有了更先進的做法,姑婆除了可以入祖塔,還進入公廳,有了牌位,供後代祭祀。
[新屋九斗豫章堂 族長
羅文麃] 105年的時候,我想,大家說,要有牌位才有紀念性,因為我們時代走到現在這樣,所以我們女孩子來說,還是要有一個,一個牌位,大家是同祖先啦,一樣是父母生的,為什麼說女孩子就要,一定要送到寺廟,送到寺廟去。
時代變遷,加上兩性平權觀念普及的影響,女性逐漸在宗族祭祀的位階提升了,逝者總算可以落葉歸根,而在世者得以放下心中牽掛。
[羅家媳婦
袁文玲]
不然怕她以後老了以後會沒有地方放,又沒有什麼,唉,以後她自己去那種(寺廟),自己去打算,(說是這樣說啦,其實還是會擔心是嘛),當然會啊,做父母的怎麼不會擔心。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蔡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