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工作人員在山上常要換工作地點,一個山頭翻過一個山頭,通常是每個月,或甚至半年才會下山一次。天氣晴朗時,在花蓮市的各角落抬頭,都可以清楚看見嵐山,嵐山工作站總計有超過40棟的建築物,宿舍、福利社、貴賓招待所等,一應俱全,大部分都是用檜木打造,至今都還保存良好,彷彿時光凍結在30年前。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領隊
張嘉榮]
我們現在就在嵐山工作站的信仰中心,榮山宮的外面,大家開始個別自己負責自己的工作,開始展開,那我的工作主要就是說,為整個嵐山工作站所有的建築物,做影像上面的紀錄,包括它的立面、側面、還有內部空間的一個情況,勝文跟柚子(林祐竹)他們就負責整個全區的一個測量,耀禾跟小葉他們兩位就會負責整個文物,跟文獻上面的一個盤點、整理。

我們先去把這間找到,然後再往這邊看能不能找到那個,苗圃。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計畫主持人
王鴻濬]
這個地方工作站的規畫是滿大的,在文獻上面的記載,它可以容納200多個人,福利社、澡堂、主任的宿舍、育樂使用的育樂設施、通訊室,甚至還有招待貴賓的招待所,真的是一應俱全。

位在18林班的嵐山工作站,地勢平坦、腹地寬廣,建築配置比過去嵐山分場時期,更有秩序,生活機能也更完備,總計有超過40棟的建築物,大部分都用檜木打造。大家以工作站主任為首,轄區內每個生產組別的作業情形,都要向嵐山工作站匯報。

[前嵐山工作站 主任
林文鄉]
伐木是在(更深山的)現場,集材也在現場,就要看現場有什麼問題啊,運材運到索道頭,有沒有車子調動的問題,什麼其他的問題啦,我們那時候每天正常4聯車,1聯有10台,1台平均差不多2立方,一天要100立方左右,年產量(大概)35,000立方公尺啦,預定目標啦,那時候你生產得多,你會達到目標,開會講話就可以大聲一點,那你如果生產不夠,你最好不要講話。

[前太魯閣林場作業課 課長
白迺義]
製材工廠最重要的,就做(日本)新幹線的枕木,不是一般用的,在橋上,橋叉用的枕木,這必須用檜木來,那麼像嵐山那樣子,品質好、生產力強的工作站,並不是很多,所以,林務局的工務組,很器重我們,新的(設備)就拿來給我們用,所以伐木的鏈鋸啊,新的集材機,都拿給我們用,所以嵐山能夠說的就是,在林業機械化方面,是台灣最先進的,因為其他(林場)那個時候已經生產沒有了,都慢慢地都關閉了。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民國32年才開始開發,因為它是最慢,最慢(開發的),在那個時候工業,國外的工業也有比較發達了,所以很多的那個要鋸樹木的那種鏈鋸,要運輸樹木、運那個木頭下來的流籠、索道,功能、效率都有比較好了。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領隊
張嘉榮]
我們在早上在工作站各個房舍做調查的時候,發現一間滿有趣的一個房間,應該就是這位林裕雄先生,這應該就是他的房間,然後他在這邊寫了他的名字,然後他還在玻璃上面寫「造林神聖」四個字,最特別的是,進去這個房間裡面,就發現他整理得很乾淨,裡面的棉被也疊得很好,裡面還有一箱也是寫上他的名字,那從房間裡面,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這一個人的存在,即使他現在已經離開了這個地方。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計畫主持人
王鴻濬]
可能是,當時的行政命令也滿倉促的,就是沒有一個說,先告訴他說,我們明年搬家,或後年1月1號搬家,可能就是一個命令,那山上就馬上就撤退下來。

西元1945年到1989年,每天都有上百位林業人,在這海拔120公尺到3,000公尺的山林間移動,執行著高專業又高危險的工作,樹倒壓傷、機關車脫軌、鋼索斷裂等意外時有所聞,大家除了加強安全維護,也會經常到榮山宮,向觀世音菩薩、山神、土地公,祈求平安。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領隊
張嘉榮]
今天的行程的話,我們輕裝前往榮山瞭望台,根據舊的文獻資料,它是位在嵐山工作站的北方,大約正北偏東一點的位置上,從地圖上判斷,直線距離大約1.5到2公里之間,那根據以前林管處它們的檔案、文獻,瞭望台他們都叫做防火瞭望台,大部分都是在一個山頭最高的地方,也就是三角點的位置,周邊視野良好,瞭望工可以注視周遭的林地,是不是有發生森林火災的一個情況,然後除了這個功能之外,瞭望工每天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記錄氣象的狀況,包括溫度、風向、溼度,這樣的一個資訊,然後把這些資訊回報給(嵐山)工作站。

到了,到了,哎呦,(建築物)還很好呢。

榮山瞭望台,是嵐山工作站裡罕見的兩層樓建築,佇立在海拔2,373公尺的地方,長年只有1到2位瞭望工,固守在這裡。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計畫主持人
王鴻濬]
24小時都有人在那邊看,看有沒有發生森林火災最主要,或者是盜伐、盜獵的情形,所以他有點像是,森林的守護員,還沒撤退的時候,瞭望台周邊是展望、視野是最好的一個地方,可是經過了30年,它周邊的樹都起來了。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育樂課 課長
紀有亭]
從隧道這邊上來,50公尺之後就看到一畦一畦,很明顯可以看出,它是一個早期育苗的一個地方,大概有1、200公尺這麼的長,那整個苗圃地,後續的,這個自然更新也好,或是留下來的苗木也好,都是長得還滿不錯的,已經恢復到一個次生林的一個狀態。

西元1975年,行政院頒布,「台灣林業經營三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林業經營管理,應以國土保安的長遠利益為目標,不宜以開發森林為財源,因此嵐山工作站的伐木作業逐漸減縮,然後結束==ns==嵐山工作站因為相鄰山友們口中的奇萊東稜,1980年,台灣百岳登山盛行時,山友們注意到,工作站有軌道和索道流籠之方便,所以就將這裡設定為下山路線,在不影響生產作業的前提下,工作站也盡量協助山友們,沒想到因此為嵐山留下許多珍貴照片。1989年6月底,嵐山工作站宣告裁撤,山區的建築、生產設施,就在軌道和索道停止運轉後,逐年頹圮傾倒。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歲月的痕跡已經在這個環境裡面,烙下腳印了,很多以前要走的鐵路、要住的地方、還有要過的路,全都有那個,小樹都長起來了,所以就變成像人家講的,已經是,變成已經時間凝結在那裡了,讓自然慢慢地再去做一個演化這樣。

舊的(索道)你有坐過嗎,舊的(索道)我沒有坐過,(弟弟)他出生就坐新的索道,舊的索道我們以前就是,不是從這邊上去喔,是從那邊,那邊上去,那新的索道就從這邊,這個溪(沙婆礑溪),左邊。

[嵐山集材監工女兒
吳美素]
那我在差不多8歲去那個嵐山,那個時候我媽媽都很忙,我排行老大,所以我上去都要帶小孩子,我們去摘那個竹筍、過貓啊,我們坐索道的時候,都有看到那個瀑布,我們從花蓮(市)看上去的時候,就真的很多懷念,每天都在看嵐山。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計畫主持人 王鴻濬]
台灣從日治時期,一直到戰後,到1989年,我們台灣的森林資源,其實,耗損得非常嚴重,我覺得站在現在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應該是還給山林一個休息的機會。

台灣以林木生產為主的林業時代,已經過去了,在山區打拚過的林業人們,也年老了,21世紀的台灣,正朝永續利用、和諧共生的新林業政策,邁向又一個嶄新的里程,而這對嵐山工作站和森林,會帶來什麼樣的未來呢,這將是下一個時代的故事。

採訪/彙整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在森林中。嵐山工作站》紀錄片提供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道綺全球傳播有限公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