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木,是指樹根部有結瘤或樹幹上有結疤的木材,也就是一般說的樹瘤。因為珍稀,在奇木市場十分受歡迎,經常有人為了摘取樹瘤,將整棵樹砍倒,為人所詬病。樹瘤雕刻家李國銘則是堅持以不破壞生態的方式取得樹瘤,並從雕刻中不斷參悟大自然的真善美。


 

一群工蜂鼓動著翅膀,朝一棵朽木飛去,有些早已在朽壞的樹縫間穿梭忙碌,想必是發現了什麼美味的寶藏吧!

春天到了,牧童在池塘邊牧牛,或趴或騎,在牛背上聊天打趣,還有人緊張地拉著牛繩,就怕牛相鬥,一旁有個牧童爬上樹,幾個在地上拉著風箏線,小心翼翼的,要將掛在樹上的風箏鬆開。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這邊就是長在樹幹上的瘤,從這邊一直到底,全部都是滿滿的,各種不同形狀,大概有7種不同的材質的樹瘤全部都在這邊。

很難想像,這件件精雕細琢、作工精美的作品,竟然和這些粗曠、滿是塵埃的大型木材有密切的關聯,原來這是樹的結晶「樹瘤」。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它樹生長幾百年幾千年4、5千年都有,就要這麼長的時間,這裡面,一定有經過很多,很多的這種的災難,會發生,那災難發生的時候,它會產生一個免疫力,它會凝聚,然後沉澱,然後轉化,然後再生,經過這個階段以後,它產生一個,另外一個東西,那個就是,叫做為樹瘤

這個就是,在樹幹的中間,長了這個瘤,那麼直接在上面,這塊在中間切下來,那樹幹的頭部分還留下來,讓它繼續生長

樹瘤是樹木受傷或感染後增生的癒合組織,也就是樹「結疤」。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樹瘤長了1千年、2千年、3千年,這個它長的時候,樹的養分,會整個全部被它吸收過去,吸收過去以後這棵樹就會死掉。

在歷經數百年、甚至千年的氣候和各種外力的考驗後,形成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樹瘤,很受到奇木市場的歡迎,但鋸樹瘤經常和砍樹畫上等號,讓人詬病破壞山林。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樹瘤有兩種,一種是樹頭的樹瘤,還有一個(在)樹頂,像是人家一種,長起來像人家一個包子這樣的樹瘤,我摘的樹瘤,樹頭的樹瘤我不取,為什麼,我取這個樹瘤的時候,我樹要把它砍掉,這個就是破壞生態。

李國銘說,在自然界中取物,得隨緣,不可強求,他會開採樹瘤,其實也是因緣際會。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越南剛開放的時候,我們台灣很多農業機械界的朋友,就到越南是賣那個發電機,但是賣發電機是拿越南幣,那越南幣的話,他沒有辦法換成美金,因為我那時候已經,(做)那個進出口貿易商,所以我到那邊想可不可把它解決這個問題,也在那邊發現到了這個樹瘤。

越南開放初期,越南幣無法換成美金,索性就在當地買樹瘤吧,從此李國銘就和樹瘤結下不解之緣。

樹瘤雖然珍稀,但一開始,李國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差點暴殄天物。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人家說,哎呀,你那個做的東西,材料很漂亮,但是做起來很匠氣,早期,(我們)對樹(瘤)的經驗不足,樹(瘤)拿來切開來,要做什麼,做缽啦,要做什麼茶盤啦,一直做下去,其實那不是它真的面目。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這個外型像什麼,第一個,這個有點像那個,那個貝殼,螺類的,這個是牠的身體,這個是牠的頭。

因為幾位藝術家朋友的提點下,他開始用心和樹瘤對話。

它本來就是有生命的東西,只是它現在暫時休息啦,那暫時休息差不多以後,我們就要把它請出來,讓它以真正的廬山面目,再呈現給世人它的真善美。

原來每顆樹瘤都潛藏著自己的樣貌和故事,只要觀察樹的紋理,在適當的位置下刀,就能畫龍點睛,不需要太多的加工。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我們拿到這樹瘤,那爛爛的樹瘤,我們看到的話,要和它說話,然後把它,把它的真面目再給它還原。

看到了嗎?有隻豬藏在裡面。 

這裡有2隻,一公一母千年來都相守在一起。

主客易位,人退居配角後,樹瘤的真我一一浮現出來,歪七扭八的樹料,都成了獨特的作品,當然其中也有讓李國銘傷透腦筋的材料。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當時取到的時候,嗯,這個樹瘤這麼大又這麼漂亮,一切開來看,裡面都是很多洞喔,我說,呦,這裡面這麼多洞,不能用了,要怎麼用。

莊子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點上檀香,輕煙裊裊從樹瘤的孔洞中,飄散出來,不用登高山,人在家中坐就能「坐看雲起」時,等到李國銘發現這顆樹瘤的妙用時,早已和此材無緣了。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真的要去採,找不到這種東西,才知道說這個東西不是一般的東西,我們,當時我們真的,不識貨,等到知道的時候,要找現在很少了。

從雕刻中不斷參悟,李國銘說,朽木亦可雕,自然界裡沒有廢材。

[樹瘤雕刻家
李國銘]
我跟自然接觸的這麼久裡面,我最喜歡的還是回到原點,就是反璞歸真啦,反璞歸真,這個是我們人,以後還是要走向這條路啦。

作品從具象匠氣到和它對話後自然寫意,李國銘說,和樹瘤對話這麼多年,讓他看到反璞歸真後大自然的真善美,現在能夠心無旁鶩的雕刻,就是他人生最快樂的事了。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