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安排,宅在家裡,逛百貨公司,或是出外踏青?現在有些人會選擇「工作假期」,在新竹芎林的鹿寮坑,有一個環境信託的生態教育基地「自然谷」,他們日前舉辦了兩天一夜的工作假期,帶領民眾親近自然,教導大家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對待自然,希望人們成為守護山林的一顆種子,也想藉著這個機會,讓大家認識環境信託的重要性。
各位如果需要喝水的,記得要喝水休息一下喔。

週休二日,新竹芎林的自然谷裡,熱鬧得很。

有人在陡坡上鋸竹子,有的三人合力對付一根竹子,要將它分割成不同的用途,每個人都笨手笨腳地使著柴刀,他們都是今天一早,才從各地來到新竹芎林的鹿寮坑,參加自然谷兩天一夜工作假期的志工。

[工作假期活動 志工
顏小姐]
來到這邊就是其實是網路上臉書看到的,然後它們定期,就會有那種工作假期的志工,那我覺得這很有趣,這個比單純去玩或單純當志工還有趣。

[工作假期活動 志工
范子瑩(客籍)]
現在小朋友都市生活,過得太爽了,可是我覺得,就真的是很好玩,對啊,因為,這可以體驗到,以前不方便的生活。

所以你要從節的地方這邊鋸,斜的,你稍微鋸一鋸之後其實就可以拗斷了,好。

不論砍竹子或捆竹子都很熟練的,是中興大學昆蟲系畢業的周昭蕊,也是這次工作假期的統籌,她希望志工透過親身接觸,更重視自然保育,進而成為守護山林的一份子。

[工作假期活動 統籌
周昭蕊]
工作假期,這樣子的一個概念是我們希望,志工夥伴們他們來參加這樣的工作假期,可以體驗在自然當中生活,然後跟自然親近的感覺,那當然由他們自己親手去跟森林,去跟樹林互動的時候,他們協助做竹林的管理,做整個山林的管理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欸,我其實是有一起在守護這塊山林的。

雖然熱忱滿滿,但看大家生疏的模樣,就知道都是山林中的新鮮人,但這個工作假期可是跟你來真的,因此難免,令人為他們的初體驗捏把冷汗。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活動講師
謝博鴻]
我們去年有一梯,就是有一個工作,就是有一個志工來,她手上是有水晶指甲,對,然後塗得很漂亮,她以為我們工作假期的工作是個幌子,可是她還是很認真地就是帶著她的水晶指甲,然後就做完山林,然後,就是開始幫我們做砍竹子啊,或是整理、倒木,或是整理一些東西,然後回去之後她,她很,很感動地跟我們說就說,她不知道,原來,她可以做那麼多的事情。

欸,小心,小心,彩色的蜈蚣,博鴻,剛剛他好像被蜈蚣咬到。

果然,不一會兒就有人被蜈蚣攻擊。

[工作假期活動 志工
范賢民(客籍)]
砍一砍,感覺到手這邊很痛,就癢癢痛痛的,然後打開看,有一隻,黃色紅色相間的蜈蚣,然後就請旁邊的人幫我拿掉了,接下來就下來休息一下,就身體不適感覺下來休息一下,(會不會嚇到),(就以後不要來了),(不敢來),還是不會,因為山上難免有這些東西啊,只是運氣而已。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活動講師
謝博鴻]
我們這邊會,會有一些就是,對,就自然,我們常見的一些傷,就自然的被蟲咬啊,或是被一些傷害的處理,我們其實都還滿熟練的,對,(所以這個是最好的自然課對不對)?對,它是非常好的自然課,它真的是玩真的。

這群人除了有打死不退的精神,還是自己捧著錢,犧牲連假,自願來到山上做苦工。

[工作假期活動 志工
黃亭媖]
原本大家不認識,然後上山之後就是為了同樣一個目的,我們只是要去疏伐這個竹林,然後就開始有夥伴自動自發,他會自動去做他覺得該做的事情,那,在那個當下,你會覺得說,欸,竟然人家都這麼樣自動自發,其實你那個心自然會被帶起來,而不需要任何的金錢啊,需要任何什麼東西的誘惑。

大自然,就是有種輕易收服人心的魔法,讓人甘心為它付出。帶頭疏伐竹林的工頭謝博鴻,畢業自台大森林研究所,和昭蕊都是自然谷長期駐點的工作人員,心甘情願頂著高學歷光環「埋沒」在山林中。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活動講師
謝博鴻]
其實我們自然谷的工作夥伴的學歷,都並不低,都,我們四個工作人員裡面有三個是台大研究所,對,然後有一個,然後另外一個也是中原研究所以上這樣子,那有一個就是台大電機所,可是他原本在園區工作,那他就是已經不喜歡那邊,他想要回歸自然,然後想要種種田,然後過一個,自足安定的生活,有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生活態度。

沒有需要修枝的,它有些長度差不多可以拿來做護坡的,就拿來做護坡。

疏伐竹林可不僅是勞動筋骨這麼簡單,每個環節,都跟這片山林的生態平衡密切相關。

竹子它是一個很具侵略性的植物,然後它可能地下莖,長到哪裡,它就從哪裡冒出竹子,然後所以它會侵略其他的森林的林相,所以,我們在做竹林疏伐,一方面是,控管竹子的範圍,不要讓它擴散出去影響到我們其他原始森林,然後第二點呢,就是我們可以增加林下的一些,一些透光,讓林下一些植物可以長起來。

疏伐下來的竹子可以做護坡,更關係到今天是不是有熱水可以洗澡,當然更不能放過新鮮的竹筍,這可關乎今天晚上是不是能加菜。

[工作假期活動 志工
范子瑩(客籍)]
聽說今天晚上要用這些竹子洗澡,我就覺得,應該以前也是差不多是這樣。

我們把葉子拉下來,大家看它葉面,小心頭喔,葉面,有沒有藍色的金屬光澤。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經過一個早上的勞動,下午博鴻發揮森林系的專才,領著大家再度上山,透過生動活潑的介紹,讓大家認識自然。

我們剛才說,這邊,這邊是一個,最早期,在最早期是什麼,最早期,果園,茶園,然後再來變成,果園,阿薩姆紅茶,很好,然後再來變成?果園,什麼果?什麼果,橘子,橘子,對,當然說橘子啊,因為這邊可能有很多柑,那這邊最有名是海梨柑。

藉著這個機會,鴻博和志工談,人類開發對土地的影響。這片山林從原始,進而被人類開發利用,而後又荒廢,逐漸變成現在的次森林,滄海桑田令人感嘆,而令大家驚訝的是,這裡差點要被開發成靈骨塔。

當初,這塊地的地主要賣地,然後有,有養,養羊的還是養鹿的,然後另外一個是靈骨塔的,想要買這塊地。

幸好,2007年,吳語喬和幾位熱愛大自然的朋友,集資買下鹿寮坑約1.8公頃的山林,用環境信託的方式來經營,山林的命運才得以逆轉,逐漸恢復生機。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地主之一
吳語喬]
其實能夠買下這個地也要感恩村長,是他,其實因為支持我們的理念,所以他也很積極地去跟地主談,就是說,希望能夠賣給我們,主要還是以村長啦,因為,我們跟地主其實也不熟,那在地主來講,他當然是以好價錢為主,那我,那是因為村長對我們的支持,所以是他去跟地主講的,(所以你們反而用比較低的價錢買到那塊地),對,比它相對的價錢,就是跟納骨塔啦,養羊,它們的價錢還低,買下這塊土地。

[工作假期活動 志工
顏小姐]
我覺得,喔 好加在,就是,驚訝,就是會覺得,就好險沒有發生,只是會覺得,哎呦 這邊這麼漂亮,覺得除了,除了,除了賺錢以外,還是有其他的,就是給死人住不如給活的生物住吧。

大家來到自然谷,要認識,我們的,這邊其實是環境公益信託的土地,大家對於剛才講的那些,有沒有什麼樣子的問題。

逃過一劫,自然谷在2011年以公益信託方式,委託荒野保護協會管理,成為生態教育的平台,也是國內第一起環境信託案例,2014年,受託人移轉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地主之一
吳語喬]
我其實一直覺得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土地是無限的,那我如何讓這個土地能夠無限下去,其實這個是我這個思考。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專案經理
吳佳奇(客籍)]
雖然土地現在是在環資的名下,它後面會括號寫公益信託這件事情,對,這就是給這塊地的保障,所以今天我不可以說,環資說,喔,我們很缺錢,我們來做森林遊樂園好了,不能做這件事情,它契約上面就寫清楚說,你要做什麼,跟你能怎麼做,那誰會管你呢,像我們的主管單位就是環保署,那環保署就可以管,就可以監督我們,然後我們也有自己的監察人跟諮詢委員。

有了環境信託的保障,誰都不能打這塊地的主意,因此貢德氏赤蛙可以在山林大聲地宣示主權,八色鳥也發聲較勁,蜈蚣悠哉地在枝椏上行走,這裡成了最天然的生態教室,教的不僅是自然,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那大家覺得,應該要,葉面朝你的布,還是要葉背,葉背、葉面,欸,有兩個聲音喔,葉背朝下之後,把玻璃紙放在它的上面,要壓得均勻,再加重一下力道在某一些地方,那或者是你覺得,這樣就可以了,那我就拿起來了。來,答案揭曉,它是什麼顏色呢。

[工作假期活動 統籌
周昭蕊]
其實會安排這樣的拓印課程,一個目的其實是為了,希望讓他們可以認識一下,自然的一些巧妙的地方,在教他們在於,如果我們要取於自然的時候,我們其實是,依照我們需求的去取用,像他們出去的時候,剛剛就教他們是,哪一片葉子,先選擇,先想好,你要什麼東西,然後再去拿,拿的時候都不要多拿,拿你要的就好了。

就地取材什麼都要自己來,要吃飯就得自己動手,下午四點,廚房外有人忙挑菜,有人洗菜,還有人奮力地劈柴,廚房裡更是幾乎要擠爆,對於大家辛苦扛回來的筍子尤其不能大意。

來 桂竹筍來囉 今天大家辛苦了,大家辛苦摘的,對,跟我們的肉絲還有豆干,大家來吃飯囉。

吃飽點,待會還得學習生火燒洗澡水,明天還有粗活要幹呢。

穿著雨衣,志工們來到土地公廟前,因為接著要整理果園,先來和土地公打個招呼,祈求平安。

要有六十公斤,要下三年,才會改善那一個,這塊泥土,所以做這種農會,現在農夫都不做,太辛苦了。

除了維護山林,2014年自然谷的工作團隊,也走入社區推廣友善農耕,邀請居民一同加入生態永續的工作,也讓志工透過農事體驗,更懂得尊重土地,更珍惜食物。

老樹在十年以上它根都已經出來了,在山坡地種這一些它可以護泥土。

[工作假期活動 顧問
周博諺]
年輕人來到這個地方,讓他了解說,我很辛苦地做,是為了一個什麼,一個生態環境是很重要的,第二種是為了說,我的食物是從哪裡來,他要知道說,我的橘子是怎麼種來的,它要怎麼除草,怎麼樣要維持,在不噴農藥的方式,和一年以後橘子怎麼長出來,所以你經過參與你才會知道,那你會珍惜吃的東西,你也會珍惜,這環境是很珍貴的,不是任何人可以破壞。

[居 民
黃先生]
年輕人來學習說真的,他有的他知道的,我知道的,互相說出來,(讓)大家了解,這樣就很好啊,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對耕田方面,對農業方面,也沒有說很了解,是不是,來讓他學習也很好,有一個怎麼樣呢,有一個經驗這樣。

將一包包重20公斤,社區自製的堆肥搬到果樹下施肥,協助改善土質,這是工作假期最後一天的工作。三年來,越來越多人願意自掏腰包,犧牲假期,來到自然谷做志工,然而得自力更生的自然谷,仍面臨人力不足和經費短缺的瓶頸,他們期待有更多的人來到山上住一晚,感受在地美麗的自然生態,了解他們的工作,進而支持他們,一起守護台灣的山林。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陳靖維
旁白 吳詩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