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甘甜的水質、加上用黑豆做原料、並且遵循古法釀造,已經有上百年歷史的西螺醬油,名聲相當響亮。而幾間大廠中,有一間百年醬油工廠,家族是詔安客家人。從挑著扁擔沿街叫賣,到現在現代化的管理,百年老店一路走,也歷經許多革新與挑戰。九二一時,醬油工廠幾乎全倒,釀造桶全毀,醬油也流光,老店面臨倒閉,員工卻不離不棄,從上到下團結一心,才又重新站了起來。現在第五代也回來幫忙,帶進新想法與國際視野,現在他們的醬油還銷往美加、日本、中東、東南亞等國家,要邁向下一個一百年。<這是我們台灣的一種傳統,這不能讓它流失掉>
<我們想說有一百年了嘛,三萬六千五百多個日子,很久,就是有很多的故事我們想講給消費者知道>
<總有一天我們會讓外國人在品嚐我們醬油的時候,就像我們在品嚐他們的紅酒一樣>

走進西螺老街,一棟棟別具風格的建築,充滿懷舊、歷史氛圍,而林立的「醬油」招牌,更點出西螺的地方產業特色。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氣候、溫度、溼度,以及我們地下水的涵養豐富,造就了西螺變成一個很重要的醬油產區。

西螺醬油產業,多是家族傳承、或師父傳徒弟,最多曾有30幾家工廠,不過現在只剩三分之一左右。

[螺陽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何美慧]
商業競爭的結果呢,可能大間的把小間的給吃掉了,(但)它的產量並沒有減少,反而是產量有增加的,只不過,因為早期的醬油(比較)有點像是手工業、家庭,一個小家庭都可能可以生產製造的。

這當中,一間今年剛好滿一百歲的老牌醬油廠,第一代創始人,竟是賣肉圓起家的。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祖父開始,那時候他是在賣肉圓,結果肉圓還沒有賣完,但是他醬料都已經賣完了,後來他發覺到說,做醬料比賣肉圓更有人買

剛開始時,醬油可不是一瓶一瓶賣,而是用甕挑著去賣,這兩邊加起來就有120斤重。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到(彰化)溪州那邊去賣,然後一大早就要出門了,就用挑的過濁水溪以後,賣完了以後再挑雞蛋回來賣。

一早五點出門,回到家都半夜十二點了,後來有了腳踏車幫忙送貨,這可是早期醬油工廠的宅配車隊。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那時綁的是後面可以載一個長的木條,然後可以放三打,上面再兩打,然後前面還可以再放,(早期)沒有超商、也沒有雜貨店,雜貨店相當少,只有一戶一戶的,是用寄賣的,然後就是每半年收割的時候再去收錢,半年收一次錢

一瓶瓶醬油充填、裝罐,工廠裡豆香滿溢

[百年醬油廠
廠長 李文忠]
目前有四條生產線,以玻璃瓶來講,每一分鐘可以做到120瓶,甚至再快的速度都可以。

一天約可生產一萬五千瓶左右的醬油,雖然已是百年老店,但為了保持品質、口感,也利用現代化的科技設備在每個步驟層層把關。

[百年醬油廠
廠長 李文忠]
我們的釀造廠是在西螺、二崙那邊,那我們用車子把它(原油)載回來,依據我們的比例,拿給品管的小姐去檢驗,在我們的管制範圍裡面,然後小姐知會調配人員,OK,調配人員他才會加熱,才會進行調煮的動作。

與一般化學醬油不同的是,化學醬油使用黃豆粉,加工兩天就可製成,但百年老店堅持使用黑豆做為原料,遵循古法,經過180天的細心釀造,才能成就出這一滴滴香醇甘甜的醬油

蒸氣直冒,剛煮好的黑豆粒粒完整、飽滿,老師傅拿起木棍,像作畫一般,畫出大螺旋,好讓豆子降溫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富美]
因為菌種不能太熱,太熱的話,它會死掉,所以一定要跟這個,拿起來就是我們的手不會很燙,不會燙,跟我們溫度一樣,差不多38到40度左右

[百年醬油釀造廠
廠長 許素真]
放菌種下去,給它發酵,把它撥開,像這樣一層一層的把它擺好,擺好一天、二天、三天,七天就像這樣了

製麴室裡,有些悶熱,不僅溫、溼度要控制好,期間還得翻麴,經過七天,黑豆上就會布滿白白的菌絲。

[百年醬油釀造廠
廠長 許素真]
把它剝開看一看,這裡面有沒有菌,裡面有沒有菌跑進去,你看,這裡都有啊,好漂亮啊,裡面好漂亮啊,就是有進去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豆子洗完,然後就是要看它的溫度變化,所以晚上幾乎就是沒有什麼時間可以睡覺。以前是沒有人要嫁給做醬油的,那是最辛苦的一種行業

發酵的七天是最重要的關鍵時期,只要豆子發得好,釀造出的醬油就能香醇味美。

<這一甕已經六個月,現在裡面已經有醬,這個醬汁是很香。>

百年醬油廠有三千個甕,因為甕具保溫、傳熱的效果,黑豆在甕裡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更能發揮出香味。百年來,堅守傳統,從一開始家庭式的生產,慢慢擴大經營規模,不過就在十年前,新廠房才建好沒多久,卻遭逢九二一大地震,醬油工廠面臨關廠命運。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整個房子就是全倒,那時候剛好是快中秋節的時候,我幾乎所有的二十噸的儲存桶,都已經裝滿了,然後就是一夕之間,整個管路全部斷掉,所有的醬油全部流掉

這一震,震跨了建築、震跨了設備,但沒有震跨他們的心。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大家(員工)沒有猶豫啊,都進來,進來搶裡面還有可以,沒有被壓壞的東西。

員工的舉動,讓曾朝勤相當感動,肩負著五十幾個家庭的經濟,沒有時間悲傷、怨天尤人,一天之內,曾朝勤就決定要重頭來過。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大家都認為說,這不可能再,可能不可能再做了,但是我們大家所有的員工,大大小小,然後不眠不休,晚上到十二點這樣,能修理的,能夠使用的都拿出來,然後一個禮拜,我們第一瓶醬油就出來了,三個月以後,就能夠量產

員工一個都不少,在克難的環境下製造生產、共體時艱,連經銷商都很相挺。

[百年醬油第四代
曾朝勤]
所以他們(經銷商)那時候就把一年份的金額,就是先開票給你,或是拿現金給你,讓你去周轉,然後去重新購買機器,我七、八個經銷商都是這樣子

<以前包裝的方式都是用草繩,一瓶一瓶這樣綁的,等一下我們在文物館裡面都看得到。>

用台灣牛的精神,堅持至今,才有今天這個「一百年」,而且今年還成立了觀光工廠,讓更多人認識醬油產業與文化

<甕的話一定都是差不多要180天,有時候你還要看你的氣候,比如說,太陽比較大的話,可能時間就比較短。>

[遊客]
(從小吃醬油),(有沒有看過醬油怎麼做),還沒有看過,這製造流程,我們看了也是感覺很新鮮。

[百年醬油第四代
黃姿琳]
從我們的,開放的製造過程當中你可以感覺得到我們很用心、很認真的在做這一份事業,你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每一瓶做出來的醬油都是因為我喜歡,你也會喜歡,這一種感恩的心在做這一種傳承。

從構思、設計、到建置完成,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連最機密的廠房也開放參觀,原本只管埋首工作的員工們,現在也得改變心態,展現微笑與熱情來迎接遊客。

<各位貴賓,我們現在要開始做我們的,醬油膏的DIY教學,那現在第一步驟是把我們的電源打開,然後溫度設定在120度。>

[遊客]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幾乎都會用到醬油,那藉今天的活動我覺得說,至少長這麼大才知道醬油怎麼做的

現在曾朝勤的兒子、女兒也接手,為傳統產業,加入新的活力,尤其在產品的研發和行銷通路上。

<這是我們用黑豆下去萃取出來的精華液,這是精華液喔,對,然後特別請化粧品的廠商特別下去製造的。>

[遊客]
沒想過耶,沒想到會,好新鮮喔,(很特別喔),對,(那妳剛剛有試用一些嗎),有,就是乳液,然後擦起來滿清爽的。

[百年醬油第五代
曾菁緯]
一開始是把黑豆渣直接當做肥料,其實黑豆渣裡面含有很多的營養成分,包括所謂的胺基酸、高蛋白質,其實都在裡面,所以我們就想說,那我們來把它萃取出來它所有的精華,來做一個保養品的部分,可是裡面的話,你放心,它擦了之後不會變黑。

還有這瓶用古坑有機柳丁原汁製作的柳丁醬油,也很特別,因為看到雲林柳丁滯銷問題嚴重,又因為九二一時受到各界幫忙,曾家就想,百年醬油廠是不是也能盡些社會責任,於是用了三年的時間,才研發出這瓶柳丁醬油

百年醬油傳承五代,七十年次的曾士豐,國小畢業後就出國留學,跑遍許多國家,回來接手的八年中,帶進許多新觀念。

[百年醬油第五代
曾士豐]
我們要把國外的東西,一個新的視野帶回來國內,透過這種國外蒐集到的訊息,然後新的知識跟思維,把它引用回來,然後讓這個品牌越磨越亮。

現在醬油不僅行銷到美國、加拿大、日本、中東、東南亞等地,新的包裝設計和風味還得到國際大獎,並且積極申請國際認證。

[百年醬油第五代
曾士豐]
台灣的產業,其實要跨出第一步就是說,因為畢竟它(醬油)是一個屬於華人吃的東西,那跨出去到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拿他們國家的認證,而且是國際認可的認證來做為評分的標準

在地深耕、放眼國際,百年老產業,每一代,都有不同的挑戰,但相同的是,用深厚的情感來守護著這老產業,繼續釀造記憶中的香醇

[百年醬油第五代
曾士豐]
傳承到我們這一代,第五代了,我們更有這種使命,更有這種就是說,要有這個心去把這個文化,繼續就是傳承下去給以後的十年、二十年,我們不是只有看前面的,我們是往後看下一個一百年。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