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是國際濕地日,對台灣來說,更重要的意義是,國土新三法第一部通過的濕地保育法,也將在這天正式實施,相當難得的是,在台灣眾多法案當中,濕地法是極少數由下而上促成,也高度採納民間版本,得到掌聲比噓聲多,當年催生濕地法的環保律師詹順貴,給了八十分的評價!然而從前年立法,到今年實施,這一年半裡,有若干濕地的開發與範圍劃定,引發對立,政府似乎有理說不清,反倒引發誤解!到底濕地,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有沒有濕地法,差別又在那裡?我們將連續兩週深入探討,本週的專題,我們首先來理解什麼是濕地?濕地法又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濕地和人的關係?

好像變成很多隻腳,在支撐植物,所以台語叫「五梨跤」,像不像很多隻腳?主幹只有一隻哦,其他都是吊在半空中的氣根延伸下來!

五梨跤就是紅海欖,是台灣數量最為稀少的紅樹林植物,台南四草濕地的這條竹筏港水道,有全台最豐富的紅樹林林相,相較於北部僅見的水筆仔,台灣四種耐鹽的樹種,包括水筆仔、紅海欖、欖李和海茄苳,在這裡都看得見==ns==

這是海茄苳,那一棟是海茄苳,哇,你們好,有一艘越南來的船!

這時,對向駛來一艘觀光船,全船戴斗笠,導覽員逗趣地說,會打招呼的是觀光客,不會打招呼的是偷渡客,船上又是一陣笑聲,寓教於樂,也是生態導覽的一部分,當船行駛進入綠色隧道,美麗景緻倒映水中,遊客讚歎不已==ns==

這裡只是它的一部分而已,總面積呢,台江國家公園總面積有三萬九千三百一十公頃,它有水域跟陸地,那這一條河道是人工開發的,它是在清朝道光年間,由我們府城的交商,結合民間力量共同籌資開發,它的目的是為了搬運物資。那什麼叫釐金局?是為這條河道設置的一個徵收稅金的地方==ns==

四草濕地與曾文溪口濕地,是台灣唯二的國際級濕地,面積加起來超過三千公頃,這一整片,位於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濕地,俗稱A1區,有五十幾公頃,相當於一個關渡自然公園,目前由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認養,設置了一座生態監測塔。

[崑山科大環工系 教授
翁義聰]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進駐這裡的時候,是工作站沒有,就是一片荒蕪,會進來,是因為(前台南市長)許添財,在濕盟的這個拜託之下,他就把它弄成,一起弄成保護區,那附近的居民說,那一塊土地,你看,鳥不生蛋、花不開的地方,那你就把它變更成工業區啊!

翁教授是濕盟的常務理事,負責規畫A1區濕地==cg in==四草濕地劃分為A1、A2和A3三個區域,除了靠海的A3區完全未開發,就在緊鄰A1區,和三百多公頃的A2區中間,就夾了一座,經濟部工業局開發的台南科技工業區==cg out==也幸好當初及時阻擋成功,讓這一整塊原來不是保護區的素地,在濕地復育過程中,變成候鳥的棲息地,和大台南的都市之肺!

[崑山科大環工系 教授
翁義聰]
如果一個池塘推土推好了,有了雨水,那你就說,怎麼都沒有鳥啊?其實,你要讓鳥先下來便便,然後(欖李)它的孢子,它的種子,就會掉下來,然後隔一年的,它才會長出來,所以我們現在的、需要的,所有的濕地的經營管理方式的管理者,要有一個概念,我們土地做好了,我們需要等待==ns==

一個生態區,要先有環境的多樣性,才會有生物的多樣性,這些都需要時間,比如說,岸邊要先育成蘆葦和紅樹林,鳥類和雁鴨才能隱蔽,一個棲地就要有不同的生物,長期以來,國人對於濕地的認識不足,不是太急,就是認為它不重要。

[崑山科大環工系 教授
翁義聰]
當時在推動濕地環境保護的時候,是沒有濕地法這個概念的,它是一個行政命令,它是一個政府的執行政策的方針,所以那時候,就會把一些私有地、公有地,私公私有夾雜的土地,河床地,通通納進來,因為它是沒有嚴格管制的。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 副分署長
姚克勛]
如果沒有濕地法的實施,那我們大都把濕地當作是一個,就是沒有很多,沒有經濟價值,經濟價值比較低的土地,那甚至我們去破壞它、填平它,那其實濕地它本身其實它在農業上,所以它有很重要功用,然後它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還有一些,我們基本的一些固碳。

濕地保育法是在前年、2013年六月三讀通過,今年二月二日正式上路==cg in==總共有八十三處納入國家重要濕地,包括國際級兩處、國家級四十處,和地方級四十一處,總面積約5萬6858公頃==cg out==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 副分署長
姚克勛]
如果說今天我們在實施那個濕地保育法的時候,我們就有法令的依據,然後可以說,第一個,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針對這個濕地來做一些復育的工作。今天有了濕地保育法以後,其實對我們台灣的生態復育其實是跨進一個,我認為是一個歷史的里程碑啦。

[惜根台灣協會 祕書長
林子凌]
當年在2011年的時候推濕地法版本的時候,因為那時候剛好,國光石化的案子沸沸騰騰嘛,然後我記得同時間就是,大埔的徵收案,所以其實在2011年的五月份的時候,我們民間是同時送進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法版本,一個就是當初最早的,第一版的濕地法草案的版本。

林子凌和環保律師詹順貴,原本是知名的社運情侶,也是台灣濕地法的推手,當年還立下重誓,「濕地法不過,就不結婚」,力推所謂「國土新三法」,也就是國土計畫法、海安法和濕地法,積極遊說朝野立委,結果第七屆立委擱置了第一版的草案,由於屆期不連續,一直到現在的第八屆再送一次,到2012年底行政院版本也進來,甚至逐條協商,也因為馬英九總統,當年站在大城濕地親口說,應該要盡快推動濕地法,才有2013年中,朝野通過立法的共識,當然兩人事後也結婚了。

[惜根台灣協會 祕書長
林子凌]
當時就是,因為那個時間點剛好是四月份的時候,馬總統他到那個彰化,因為國光案去現勘,那在那一天,他其實也對著媒體公開承諾說,要盡快推動濕地法嘛,所以相對地,那時候濕地法的阻力就比較小。甚至比我們民間預期的腳步還要快。

[環保律師
詹順貴]
我們最擔心的不是說,法剛要施行,還沒上路之前,它有什麼樣子的不足,當然我們有更理想的版本,但是,畢竟還是要整合多元的意見,至少現在的版本,我們看到它有八十分,也大概是一個相當,可以令人期待的法制。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副祕書長
鄭仲傑]
你有像濕地法這樣一個直接,它是很明確的對濕地這樣的一個生態環境的規範,其實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展,在保育工作上來講其實都是一個很大的進展,因為,至少至少有時候我們在碰到一些,實務上的課題的時候,你有知道說,好,你在法令上,你應該是要去遵循,哪一個規則,這個其實是就會變得比較明確==ns==

NGO團體當初在盤點台灣既有、所有的法律,發現有關保育的相關法律裡,不管是國家公園法,還是野生動物保護法,都有它特定的保護對象,過去也因為沒有針對濕地保護的專法,濕地才會被污染、破壞,甚至是填平或者是變更使用,有了法源依據,像是二仁溪,就有機會回復百年前的風貌。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副祕書長
鄭仲傑]
二仁溪它從早期的一個污染,然後到後來,政府跟民間的一個整治的過程,那再加上說,像白沙崙濕地,舢筏協會那邊,他們開始投入去,經營這樣的一個濕地的生態環境,那我們也是希望說,我們利用濕地的一個復育過程,讓不管是社區也好或說一般的民眾也好,他去了解到說,它這裡其實是有一個很好的環境,它已經出來了==ns==

你可以看對面,看對面,看對面那邊就有招潮蟹了。

這個地方喔,這個地方原來都堆了很多的那些,廢棄物,那個,廢五金時期留下來的那些廢棄物,那清掉了以後,我們再把它認養,變成營造成這樣的一個濕地。

由於嚴重污染,二仁溪曾經是台灣的黑龍江,在地的蘇水龍回憶,十幾年前,二仁溪裡什麼都有、也什麼顏色都有,經過這幾年,政府與民間協力整治,復育紅樹林,招潮蟹、彈塗魚在濕地彈跳,反而變成生態復育的指標。

[高雄市茄萣舢筏協會 總幹事
蘇水龍]
像我們今天看到這一個,白沙崙這個自然濕地,當初呢,這裡也堆了很多的廢棄物,那個廢五金的廢棄物,那清掉了以後,我們也怕說,人家又來丟廢棄物,我們也怕說,這一個,或是說又被占用去當魚塭。同時現在我們也在推動這一個生態旅遊,對,生態旅遊,讓更多的人又跑進到二仁溪來。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 副分署長
姚克勛]
(濕地)現在有五萬,大概五萬八千多公頃,那其實這個是滿大的部分,那這個部分,它將來會變成台灣的肺,我們將來就是說,因為我們講說樹,森林愈來愈少了,樹種也愈來愈少了,可是它這個,這個水,它濕地裡頭有水、有土,它可以做對於,對於這空氣的涵養是有幫助的。

濕地可以涵養水源與空氣,高雄市有廿一處重要濕地,甚至利用現況去營造都市型濕地,形成特有的濕地廊道。

[高雄市養工處 副處長
許瑞娟]
在八十九年的時候,我們就有開始著手做濕地廊道的建構,那高雄市由北到南,比如說有茄萣濕地,往南一直到林園濕地,這樣總共有廿一處,那為什麼高雄要去建構這個濕地廊道呢?因為主要是要「去工業化」,那也一方面,濕地在沿海本身,它就有一些自然的濕地。

去工業化,最明顯的案例是在中都濕地,它在日治時期是磚窯廠,後來變成貯木池,沒落後廢棄木料淤積河道,還淪為垃圾山,綠化回填成復育島,才三年就吸引候鳥過冬,現在還是高雄市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

大概(民國)六十年的時候,這邊就是離愛河會,愛河河口非常近,所以它們那個原木,原木的運送就是說,我們,我們台灣慢慢地就是那個禁止伐木嘛,那我們的木材就要從外面進來,那從外面進來的時候,它就必須藉著這個愛河,然後這邊就是變成一個低窪地點,然後它們就是變成類似把它做成一個貯木池。

[高雄市養工處 副處長
許瑞娟]
濕地法的一個上路,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做,濕地的保育利用計畫,那我們每個濕地,比如說中都濕地,我們洲仔濕地、永安濕地、茄萣濕地,都在製作當中,那目前其實保育計畫,保育利用計畫己擬定好了。

濕地保育要落實,從政府端來看,要有一個利用計畫做規範,反過來看,從前年立法到今年施行,長達一年半時間,政府有沒有做好法令宣導和對民眾的教育?針對劃入濕地範圍,民眾的疑慮,是否事先做好溝通?

[環保律師
詹順貴]
用一個台語的講法,魚塭照養、船也能照走,魚照樣抓,都不會受到影響,那這一部分其實就是在濕地保育法,跟一般的那種,所謂保護區概念的法律,比較不一樣的就是說,它有考慮到說,濕地的多樣性,那它可以適度容許人為活動更多。那很遺憾,我們看到政府機關去那邊,幾乎說不清楚,還是刻意地沒有想要說清楚,三,沒幾下,就被人家轟出去。

還有一項,就是人為的破壞,更足以說明濕地教育的不足,國家級的台中高美濕地,就因為人為踩踏嚴重,去年初完成木棧道,情況才加以改善,問題是:木棧道本身就是一種破壞,只不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結果。

[台灣省野鳥協會 總幹事
吳自強]
為什麼要建這個木棧道的原因就是說,在之前還沒有建造木棧道,我們就發現說,有一些新聞會報導,整個一堆人進去,兩、三千人、四、五千人進去,那整個踩踏的結果,會讓我們整個高美濕地變成,會慢慢會陸化,甚至還有之前的,我們有幾位明星,在這邊比方說燒鋼琴啦、飆沙等等這些。

最起碼,高美濕地往好的方向發展,但附近靠彰濱工業區的大肚溪口濕地,以前還有導覽解說,現在情況惡化,解說員已經解編了,政府一手推濕地保育,另一手還在蓋工業區的結果,就是讓濕地悄悄然消失。

[台灣省野鳥協會 總幹事
吳自強]
整個濕地裡面,其實最怕的就是,類似像工業區的進駐,因為工業區的進駐以後會讓整個濕地的,它的生態浩劫會慢慢地,愈來愈嚴重,愈來愈嚴重,像其實,大肚溪口就是一個比較,比較明顯的例子,它整個地方的鳥類的狀況,一些生物相的部分都,幾乎都減少了。

[惜根台灣協會 祕書長
林子凌]
我們希望濕地(法),它能夠落實的是一個跨領域的,把保育跟這個經濟那一條,一刀兩刃的那一條線呢,其實是把它抹平的。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蔡裕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