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觀音、新屋一帶的藻礁,已經有7500年的歷史,這些由無節珊瑚藻鈣化後所形成的植物造礁,平均一年還長不到0.1公分。然而原本27公里的藻礁海岸,卻只剩下3丶4公里, 因為受到嚴重水汙染,藻礁快死光了。各界疾呼下,農委會和桃園縣府四月中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將觀新藻礁劃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面積總共396公頃。然而地方環保人士認為,野保法的管制強度不足,一直爭取應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自然保留區。縣政府則表示,先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每三個月報告執行狀況,一年後再決定還需不需要劃自然地景保留區,劃成保護區或保留區,對藻礁、對居民會有什麼差別、有什麼改變呢,一起來關心。<我們要,我們要,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五月初的一個早上,新屋海邊聚集了上千人,大聲喊完口號,開始往海邊出發。即使天公不作美也要完成今天的任務,有人拿著布袋撿拾垃圾,有人跟著解說員認識藻礁生態。

<你沒有看到這個水中裡面很多粉紅色的東西,對啊 石頭,哇,是石頭嗎,石頭有看過粉紅色的喔,這才是真的,這個啊,對、對、對,那個才是我們現在講的藻礁喔。>

眼前事物對小朋友來說很是新奇,潮間帶還有更多驚喜。

<你有沒有看到牠,牠有三角形往上突的感覺,對,有沒有像農夫戴的斗笠,有,有沒有,所以牠叫做笠螺,笠螺。>

[參加民眾]
有看到寄居蟹,還有螺,還有螃蟹,(有沒有覺得這邊生態很豐富),嗯。

[參加民眾]
綠色那種(藻)會成為小魚的食物,然後粉紅色那一種就是,就是死掉之後,會變成這一種,就是咖啡色的。

[參加民眾]
我覺得發現很多,應該很多民眾都看錯了,因為老師說的藻礁是屬於石頭上粉紅色的那個,才是藻礁,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那個海菜那個紫色的,或者是綠色,有的可能,會有人認為是那個東西。

藻礁是什麼,另外一群桃園荒野的小解說員,也正在為大哥哥們解說。

<這紅紅的是什麼,這是紅節珊瑚藻,喔 珊瑚藻,然後因為它累積的速度非常地緩慢,所以,能夠要像我們這裡原本有27公里長,那可能要花上好幾千年>

[荒野桃園分會
小解說員 桃花心木]
目前觀音這邊的藻礁是全台灣最大的,那因為它本身的礁體,它其實就可以保護那個海岸還有陸地,可是現在政府就是因為很多政策,所以就是直接在藻礁上面,蓋了一些海岸的工程,那就直接破壞了它的生態。

[荒野桃園分會
小解說員 芒果]
原本有27公里,現在只剩下3、4公里了,所以,我們要珍惜,(那如果沒有藻礁的話會怎麼樣),以後就看不到這些美麗的生態了,看不到招潮蟹、海星,然後寄居蟹呀,然後一些生態都看不見了。

孩子的語氣透著擔心和不捨,因為他們知道,眼前這片藻礁有多珍貴,就連遠在台南的南大附小學生,也在七個月內,來看了三次他們口中的藻礁爺爺。

<哪一種藻會造礁,無節珊瑚藻對 無節珊瑚藻,無節珊瑚藻它就一層薄薄的,然後呢,一年之後它死掉了就會,骨頭就會鈣化,明年再新的一層,骨頭又鈣化,一層一層地疊,就很像我們的千層派一樣喔。>

透過課程,小朋友認識了遠在200多公里外的,桃園藻礁,更實際來到現地,他們看到了藻礁生態系的豐富精彩,卻也見證了死亡藻礁的悲歌。於是去年五月,全校六百多位小朋友,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活動,寫信請總統救救藻礁。

[南大附小學生
楊峻承]
我看到最不一樣的是,在第二次的時候,我們有去看到污染的地方,那裡,我們有看到一隻很大隻的死豬,還有那個,那個石頭都被污水污染成紅色,讓我覺得很有感觸。

[南大附小學生
吳珮安]
就是看到藻礁被破壞得很嚴重之後,水都是很髒,就覺得,跟現在這邊是完全不一樣的,(那為什麼要寫信給總統),因為我們是希望能做自然保留區。

[南大附小學生
蘇士哲]
而且工廠一直排放廢水,使(藻礁)它面積越來越少,它到最後會滅絕的,就是寫說,請(總統)他趕快設立自然保留區,讓工廠不能再亂排放廢水,不會讓藻礁再遭受污染。

[南大附小老師
張景傑]
他們對自然生態,我覺得會更去珍惜,所以他們對自然的觀察敏感度就會變得更高,然後來這邊就不斷地在問,那老師那什麼時候可以設立自然保留區,所以這個議題對他來講會很關注。

桃園藻礁已有7500年歷史,礁體厚度達4公尺,屬植物造礁,每年長不到0.1公分,和動物造礁的珊瑚礁不同,成長速率還不及珊瑚礁的十分之一==ns==台大海洋研究所所長戴昌鳳,是第一個發現這些藻礁的人,16年前,他接受委託調查桃園海岸資源,才意外發現了藻礁的存在。

[台大海洋研究所
所長 戴昌鳳]
那我一看呢,就發現說,它表面上雖然很像珊瑚礁,但是實際上它是藻礁,是由殼狀珊瑚藻建造的礁體,雖然這個礁是一樣,但是它結構不大一樣,那我們也發現說,這個藻礁呢,其實那時候已經面臨危機,16年來基本上(政府)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然後環境也開始破壞。

除了稀少,戴昌鳳認為,藻礁的珍貴性在於,在西部海岸都是沙灘的地方出現礁石,是很不可思議的,同時,藻礁更紀錄了台灣整個海洋環境的變遷。

[台大海洋研究所
所長 戴昌鳳]
可以推測七千年以來,西部海岸的變遷,還有環境的變遷,比如說雨量啦、這個溫度啊,這些變遷,都可以從那裡面找到相關的訊息,所以它是一個很珍貴的資產。

[畫面提供 潘忠政]
此外多孔隙的藻礁,更被稱為海洋的育嬰房,大大小小的潮池提供海洋生物,躲藏和幼苗孵育的空間。在持續的觀察和監測行動中,2011年,在地鄉親葉斯桂,更發現了一種台灣未登錄的橘色螃蟹「細足鈍額蟹」,之前也只在屏東旭海和北海岸,曾有過紀錄而已。

[新屋永興社區協會
副總幹事 葉斯桂]
最多一晚可以看到25隻,那是最多,所以代表說,這個螃蟹,在觀新音藻礁裡面,可以說是牠住的地方,是牠的棲地。

[農委會特生中心
副研究員 劉靜榆]
我們在其他的珊瑚礁區其實,很像沒有記錄到這種螃蟹,所以,我們很確定說,欸 藻礁區,它有一個很有別於,台灣不同的海岸生態系的生態系。

為了保護岌岌可危的藻礁生態系,林務局和桃園縣政府在4月中公告,依野生動物保護法,將藻礁區劃設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包含,觀音鄉大潭電廠進水口南堤以南,到新屋鄉永興村、永安村藻礁海岸,總面積396公頃,包含永續利用區219公頃,此區可進行傳統漁業活動,緩衝區101公頃,經申請可進行環境教育、科學研究,和核心區76公頃,此區為嚴格管制區域,禁止任何改變,或破壞其原有狀態,需經特許才能進入或採捕貝類。然而環保團體認為,野保法的保護強度不足,一直以來就希望,以更嚴格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來劃設自然保留區。

[桃園在地聯盟
理事長 潘忠政]
你說你用野生動物法,要罰他到坐牢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很難,因為他那個是說,你要破壞到野生動物沒有辦法棲息,你才可以去告發他。

[林務局保育組
組長 管立豪]
如果你劃為自然保留區,以後的話,所有的進入自然保留區裡面都要經過申請許可,不管是當地的民眾,或是外面的人。

怕劃設自然保留區後不能自由進出,有的居民並不贊成使用文資法。

[觀音鄉保生村
漁民 吳福祥]
像它那邊要是禁止了,大家在這邊生活了這麼久,感覺是比較不方便啦。

[觀音鄉保生村
村民 周運貴]
最精華的地段,適當的保護,不要讓人破壞,剩下的讓人家去參觀,我覺得一個好的東西要讓大家去看,非常好,不可以說,人全都不能進去看,那就失去它重大的意義了。

[觀音鄉保生社區協會
總幹事 廖經贈]
住海邊的人,那像他的廚房一樣啊,像他的菜園一樣啊,他平常他以前有空就撿螺來吃啊,捉幾條魚來吃啊,那就沒辦法進去啊,是不是,所以文資法會影響到這些百姓。

[桃園在地聯盟
理事長 潘忠政]
要是核心區民眾可以去捉鰻苗,我們自然保留區我們開放,有什麼不對、不可以,我想這全都取決於我們的主管機關,他的決心如何,你污染管不好,卻管我們民眾不可以進去,哪有道理呢。

於是環保團體就建議,可將核心區劃為自然保留區,可以雙重保護,但四月十七號的自然地景諮詢委員會評估後,認為核心區管制強度和自然保留區相似,不需重覆劃設。

[林務局保育組
組長 管立豪]
那如果你用兩個重覆劃設的話,反而是將來要處罰,或是說違規的時候,要適用法規反而會有競合性。

[桃園縣副縣長
黃宏斌]
所以就是先讓我們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每三個月報告一次我們執行的狀態,然後一年後呢,再來決定,還需不需要劃自然地景保留區。

[觀音鄉保生社區協會
總幹事 廖經贈]
用動保法也好,文資法劃定自然保留區也好,這些法令來劃設,實質上只有宣示意義,這樣對於用什麼法來劃,對這個要保護它(藻礁),我認為沒有很實質的幫助,最主要是,你這些工廠、工業區也好,私人的也好,偷排這些污染物到水裡的,你要控制好,你控制好,你不用劃也可以。

影響藻礁生存的最大關鍵是水質,桃園海岸因為工業廢水污染問題嚴重,學者專家直指,藻礁生態系已瀕臨瓦解。

[農委會特生中心
副研究員 劉靜榆]
我是覺得桃園海岸有一個特色,它的工業區離海岸很近,所以它的排水,在從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排出來的過程,它幾乎沒有注入河水去中和,所以它到海邊的濃度還非常高,所以可以造成桃園的海岸完全沒有生物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個污水的濃度實在是太高了。

[桃園縣副縣長
黃宏斌]
也就是所有就是我們桃園的,或是附近的新北市、或新竹縣的,這些污染源我們都盡量要讓它降低,不然的話這些都漂過來啊,對,那漂過來的話,不是只有我們桃園的工廠會污染喔,到時候我們只要查出來是新北市或是新竹縣,或是說從更南邊的、或是台北市的,我們照罰。

污水從何而來,大自然會證明。在桃園海岸採集到的綠牡蠣,說明了重金屬危害的嚴重性。

[桃園在地聯盟
理事長 潘忠政]
我們就到處去挖,挖出來的全部都是綠牡蠣,這表示我們桃園的海岸,全部都重金屬污染。

[新屋永興社區協會
副總幹事 葉斯桂]
比如說,這海邊很多人在撿螺,那些螺根本不能吃嘛,賣到市場,吃壞一些人嘛,為什麼不早一點公布,讓老百姓知道說,這海邊整個遭受污染,很多東西不能吃、不能撿。

[桃園縣副縣長
黃宏斌]
在重金屬的污染上面,我們還要再更加地防治,那我們也會告訴附近的漁會,讓漁民知道就是說,這些有污染的東西就不要去採捕,因為呢,那個吃了對人體不好。

桃園縣政府表示,近三個月來,在觀音、新屋海邊已查緝了248次、裁罰了56家違規工廠、罰了1200多萬。然而這些數據代表的是政府有在嚴格取締、或是工廠根本有恃無恐呢。台灣還有多少環境可以犧牲,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劃設,能防止藻礁狀態繼續惡化嗎、能阻擋工廠污水繼續排放嗎?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