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充滿著神秘和未知,也因此吸引許多人想要探索它、了解它。國際知名天文學家,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是「卡西尼」土星探測計畫的推動者之一,更曾參與許多世界知名的太空計畫,然而,在追尋宇宙奧祕之餘,畫畫是他最大的興趣,從小就愛畫畫的他,無師自通,因為做科學研究,常要到世界各國開會,看到美麗的景色就先拍下來,閒暇時再以油畫來創作,葉永烜還曾以台灣美麗的山海景緻為題,辦過幾次畫展,千變萬化的光影和色彩,呈現出天文學家眼中,不同於宇宙的美麗世界。
說話帶點口音、臉上總是帶著笑容,他是國際知名的天文學家,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更是30年前,促成歐洲太空總署(ESA)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共同合作探測土星,「卡西尼計畫」的推動者之一,還因此獲頒2009年,NASA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
[中央大學天文所
教授 葉永烜]
那時候因為很多人想說,這個要很多錢,要很多時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有人看到我就說,罵我是傻瓜,對啊,傻瓜,我覺得有的時候,也好,因為傻瓜會做一些傻的事情,有的時候做出來就不傻了。
「卡西尼計畫」將人類的太空研究範圍,從火星拓展到了土星,葉永烜功不可沒。66歲的葉永烜是梅縣客家人,在南京出生、澳門長大、在香港念大學,在美國拿到博士,後來又到德國工作,1998年受聘到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書,足跡遍及全球。在天文研究的領域中成就非凡,但其實葉永烜從小就愛畫畫,家裡特別設置的畫室就是他的創作天地。
[中央大學天文所
教授 葉永烜]
我就開玩笑,後來我考大學,進了去念這個物理,念物理的緣故是因為物理比較容易考,藝術很難考。所以我就選擇去念物理。
因為從事科學研究,常有機會到不同國家開會,閒暇時,葉永烜第一個就是跑去參觀當地美術館,雖然從小愛畫畫,但卻是在40歲時才重拾畫筆。
[中央大學天文所
教授 葉永烜]
因為我沒有去學畫畫,然後因為我以前住的地方,德國那個地方,那個村有一個地方 小店,就賣那些油畫的原料,所以開始的時候就買一些來試一試,後來就這樣學起來。
每到一個地方,看到漂亮風景就用相機拍下來,等有空,再以自己的畫筆把那片刻的美麗留下來。太空裡除了星球、星雲外,就是神秘又單調的黑色,而葉永烜的畫作,則是揮灑出明亮繽紛的色彩。
[中央大學天文所
教授 葉永烜]
當然天文很多東西是很漂亮的,對啊,但是不容易畫,不容易畫,我嘗試過一、兩次,都畫得很奇怪,所以我就沒有往那個方向畫。
但葉永烜愛畫雲,幾乎每幅風景畫中都看得到雲。
來到台灣後,葉永烜愛上台灣的好山好水,讓他有許多創作靈感。
[中央大學天文所
教授 葉永烜]
台灣的風景是畫不完的,也讓我有機會去多認識一下台灣的環境,我跟它算起來,我可能畫了大概50張台灣的風景,那個山,可能是台灣的畫家裡面,畫台灣的山最多的一個,對啊。
畫刀下奔放不羈的線條,流洩出自然不做作的韻味,層層堆疊的色彩,建構出山巒迷人的立體層次。
[中央大學天文所
教授 葉永烜]
用你的感情、感覺比較容易去畫出來,因為它的線條不是,和普通的畫筆是不一樣的,這個地方應該是山,山的地方就會有石頭,石頭我就用一個,畫家的好處就是可以將顏色做變化,所以我就不是畫石頭的棕色,我就把它畫成紫色的。
畫畫是興趣,天文研究則是畢生志業,為了幫中央大學所屬鹿林天文台,建置兩米口徑望遠鏡籌募經費,葉永烜還曾將畫作拿出來義賣。太空何其遼闊,美麗的景色也不受限,隨著葉永烜的畫作,悠遊在台灣美麗的山林之中,也讓人從不同角度,重新體會這塊土地的壯闊與美好。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畫面提供:央大天文所
- Jun 12 Wed 2013 12:39
336集-天文畫家葉永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