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花蓮光復的花蓮糖廠,1922年成立,當時許多台灣西部、南部的客家人,翻山越嶺來到後山,當蔗工,種甘蔗、搬甘蔗或製蔗糖,光復鄉大富村也成為台灣唯一的蔗工移民村,客家居民占了一半,和隔壁的大豐村,合稱大和村,小小的村子聚集了六、七千人之多。然而糖廠不製糖後,人潮散盡,繁華不再,社區居民不甘村庄就此沒落,以蔗糖為社區特色,舉辦手工炒黑糖活動,希望藉著特有的糖香味,吸引遊客,讓社區重新活絡,老蔗工在新時代,也能帶著自己的故事向前邁進。<我們在五零年,大和地區呢,非常地繁華,慢慢地,後來因為這個糖廠關門以後,所以就慢慢地沒落,對,以前火車呢,還沒有蓋這個火車站,成本不夠,售票的(利潤)不夠給售票員的工資,所以就變成了招呼站>

社區解說員帶著遊客導覽大富車站,說著車站的過往,這個目前無人售票剪票的小火車站,早在日治時期就設站,已經有近百年歷史,糖業興盛時,往來的民眾絡繹不絕,車站前的明德路全長不過兩百公尺,卻應有盡有,熙熙攘攘,極盡繁華。

[大富社區解說員
蘇素月]
以前這邊很多人的時候差不多六、七千人喔,這車站也一樣,出入的人很多,就是街上,現在叫街上,「店仔街」,這邊有冰店,做冰塊什麼的冰店有六、七間,有那麼多間,也有這個診所,一間的診所,也有戲院,也有中藥房,也有,很多啦,也有鐘錶行、照相館都有。

花蓮光復大富村,一個位於台九線258公里處的小庄頭,在日治時期,大富村和隔壁的大豐村兩村合稱為大和村,曾經這裡為花蓮糖廠製糖而廣植原料甘蔗,蔗工就在這裡聚居成為村落,這裡也是全台灣唯一的蔗工移民村,

[大富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陳月琴]
日治時代的時候,因為我們移民過來這邊開發,來這邊,那時候專門種甘蔗,那時候糖廠區是種甘蔗,還有我們自己的社區,是綠油油的一片綠野香坡,全部是我們的甘蔗,那時候我們,你看我就是甘蔗把我養大、幫我交學費的呢,我們社區的人叫做會社工,去種甘蔗、砍甘蔗、削甘蔗這些,因為以前很好。

[大富村民
葉秀梅]
來的人都是在糖廠工作,這邊的人都是靠糖廠吃飯,都兩夫妻,老老少少就帶去種甘蔗,排很長喔,看你種多少行,種好又去排,看種幾行又再去排,排好種好又去排,還沒天亮就去了,以前還要剝蔗葉,現在不用剝蔗葉,現在沒有了,後來就沒有剝蔗葉,就這樣扛起來排一排,刀子剁一剁就好了。

[大富村民
簡水田]
我從小就在這邊種甘蔗,然後長大退伍回來,還包糖廠的工作,就是搬運、調製,搬運就是載到糖廠去一噸多少錢,調製就請工人挖,然後還要修,現在這種品種 你看,那個葉子就不會那麼(緊),以前還要修甘蔗喔,還要綁,綁一把一把,然後再用夾蔗機夾,就是後面因為到四月天氣熱了嘛,人工受不了,所以就頭腦改,用抓蔗機,抓蔗機用怪手去改,然後裝車這樣就比較輕鬆。

民國九十一年,在國際糖價長期低迷,及加入WTO的雙重影響下,台糖決定,將花蓮糖廠長達八十餘年歷史的,製糖業務畫下休止符,大富因蔗興起,也因蔗沒落,現在明德路上只剩下火車站前幾家雜貨店,販售日常用品雜貨,或是兼賣自家種的新鮮蔬菜醃製品,繁華褪去。

[大富社區解說員
蘇素月]
糖廠民國九十一年關廠,沒做了,不製糖了,這些會社工沒工作可以做,沒工作做,你就要向外發展,村庄裡也沒什麼工作可以做,所以就搬走了,所以才會剩下一些老人家,走不掉的啦。

[大富村民
葉秀梅]
糖廠的煙囪沒冒煙了,就沒有工作做了,對 就這樣,這些人就一直走,你看很多關門的,很多關門的。有糖廠,有工作可以做,人就會來,會在這邊住下來,現在沒有工作做怎麼住下來,要生活呀,對不對。

<現在壓榨的時候,最好是皮往下,皮往下它比較跑得動。>

不甘社區就此寂靜,也不願社區走向死寂,村民動起來,重新塑造社區的蔗糖本色,找來老師傅舉辦炒黑糖體驗活動,希望這股特有的香甜氣味,能將遊客帶入社區。

[大富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陳月琴]
我們生產甘蔗,我們把產業找回來了,因為怎麼樣呢,我們要恢復以前的繁華,因為現在沒落了,我什麼東西沒落,我就從那裡(當)起點,我就從那邊開始,把它找回來,希望說,找回來以後,帶動我們的活動,我們的社區讓它活絡起來。

從榨甘蔗開始,就讓遊客製糖DIY,未曾有過的體驗,遊客玩得相當盡興。

[遊客
黃群英]
感覺滿神奇的,對,然後怎麼講,(以前應該沒做過這種體驗吧)?沒有,沒有,滿特別,這是適合全家一起來玩的一個活動。

<它那個二砂是再提煉過。很香耶,就是這個甘蔗的香味。>

榨好的甘蔗汁放到大鍋熬煮,一陣陣濃郁的糖香味飄來,令人感到幸福無比,好奇的遊客不斷向炒糖師傅發問。

<現在大火沒有關係就讓它持續滾,如果是有快成型的時候,那時候就小火,要小火,不然會燒焦,不然會燒焦,我們要翻動。>

什麼樣品種的甘蔗,做出來的黑糖品質如何,炒糖師傅如數家珍。

[炒糖師傅
黃繼承]
(甘蔗)品種有很多種,有,現在這個是八三號,還有九號最好,九號那個糖分最高,還有十四號,還有十七號,十九號,它做出來的那個顏色,紅糖的顏色都不一樣。如果是紅甘蔗,它是榨出來,一百台斤榨出來的時候是七十斤的甘蔗汁,那這個白的,白的(甘蔗),它榨出來是六十台斤,因為白的它水分比較少,那紅的它水分比較多,所以白的做出來的糖比較多。

<還要刀子,這個還是要有要領的喔,你就是從那個頭的地方,要平平這樣砍下去。>

自糖廠不製糖後,甘蔗沒有銷路,居民就不種甘蔗了,倒是前村長簡水田誤打誤撞,六、七年前開始收購蔗苗,種了這麼一片甘蔗園。

[蔗農
簡水田]
我這個也是辛苦了好幾年呢,因為怎樣,當初的時候沒有蔗苗,就是去鄰居那看到有一棵就給他多少錢買下來這樣,以前辛辛苦苦的,對不對,大家都這樣做,但現在你看,糖廠關了,沒落了,你現在種樹,要園地也沒有那個地好種了,其實以前的話,你看一千多公頃可以養多少人,種甘蔗啊。

甘蔗採收期是十二月到四月,糖分最多的時期,簡水田趕在尾聲採收一批要供社區做炒糖體驗。

<這個很重耶。>

從小在甘蔗園裡長大的簡水田,對甘蔗有股特殊情感,由於當時甘蔗是受保護的作物,禁止食用,偷吃是要罰款的,講起偷吃甘蔗的經驗,大富子弟都有著滿滿的回憶。

[蔗農
簡水田]
因為小的時候,家裡困苦,也沒有錢買什麼糖果,就是吃甘蔗,每個人都吃,不只是我一個啦,大大小小都有吃,但是是就躲在裡面吃,那以前糖廠還有保警隊會出來抓,說起來滿可憐的,我們自己種甘蔗自己吃也不行,還要罰,那時候錢好像罰了二十幾元,我還知道。那時候做工一天才十幾塊(錢)而已。

[大富村民
徐雙福]
像甘蔗還有專車,專車傍晚有一班,我不知道是從南邊富里還是哪裡載上來,載到糖廠那邊,就我們這些,晚上就會來偷採甘蔗,看到甘蔗車載著上去,那就慢慢的而已,慢慢的而已,小孩子十幾、二十幾歲很會跑,追火車拉了甘蔗下來,好幾支,撿一撿就拿去田裡,可以吃點心這樣。

<它要冷卻,冷卻以後,冷卻以後它就會有粉末狀。現在溫度還很高,溫度很高它當然是融合在一起。>

年代不同了,甘蔗甜蜜的滋味不再是禁忌,甘蔗汁熬煮成糖漿,師傅不停翻炒,冷卻後結成顆粒狀的黑糖。遊客迫不及待品嘗這香甜的幸福滋味。

[遊客
趙振榮]
我感覺甜分很高,嗯,怎麼講,就是說跟吃一般糖有點不太一樣,就是喉嚨比較不會有那種酸酸的那種感覺。

[遊客
張惠筠]
以前都只是吃糖,但是從來沒有看過過程,那今天看到過程,就知道糖是怎麼製作的,對。

除了讓遊客體驗炒糖,社區媽媽還精心料理甘蔗風味餐,酸菜鴨湯放入白甘蔗提味,讓遊客一嘗道地美味。

[大富村民
黃碧]
因為這個酸菜甘蔗鴨湯,甘蔗放下去,他會吃到甘蔗的味道。就是我們這邊種甘蔗都是利用來做一些美食啦,像我們煮甜的也是用甘蔗汁,或是甘蔗下去這樣煮。

雖然菜餚簡單,但社區媽媽的用心遊客們都感受到了,頻頻夾菜舀湯,直說好吃。

[遊客
邱菊妹]
比較甜,比較清甜,不一樣啦,有比較好吃,味道有比較好啦。

[遊客
劉孟如]
就很甜,有那個甘蔗的甜味,然後有酸菜的味道,而且是用在地的食材,就很香很好吃,跟外面外食的那種比較鹹、油那些,不一樣。

[大富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陳月琴]
未來,我們的願景,我現在就是要找回來過去,找回以前的風華再現,把原本的,全都舊的找回來,還要社區的人努力打拚把它辦起來、辦成功。

藍天下,花蓮糖廠煙囪屹立不搖,只是不再冒煙,大富村寂靜沒落了好久,現在居民努力拾回特有的糖業文化,讓社區再飄出濃郁的糖香,與蔗工村的鄉土人情味。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照片提供 花蓮糖廠文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