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溪州曾是台糖總公司所在地,產業發達帶來好光景,當地一家成功旅社便見證了這段風華,隨著台糖遷離、糖業沒落,成功旅社也塵封了三十年。不過近來它再度打開大門,活化再利用,我愛溪州工作團隊進駐後,將其轉型為「農用書店」,提供農業相關用書,同時不定期舉辦展覽,這裡也賣溪州水田溼地復育計畫種植的稻米,藝文氣息之外,更兼具農村氣味,工作團隊期盼將老空間打造成農鄉文化資訊站,更希望成為外地人認識溪州的平台。彰化溪州鄉,這棟擁有九十多年歷史的成功旅社,歇業三十年後,再度開門營業,不過現在不提供住宿,反而賣起書來,而且是台灣唯一的「農用書店」,販售農業相關知識的書籍,散發濃厚的藝文氣息。

[我愛溪州工作團隊
成員 巫宛萍]
當初成立這個農用書店其實跟我們這幾年,溪州在推的那個水田溼地也有相關,因為,這些農民他們可能一般用慣行農法,可是對於其他的知識或者是,各台灣同樣在發生跟農有關、可是是友善的這方面,他們可能還不是這麼的,資訊能夠這麼地直接,多,就是擁有這樣,所以我們決定成立這樣的書店。

溪州鄉是典型的農業鄉鎮,鄉民多務農維生,農鄉裡開了這麼一家農用書店,對農民助益良多。

[溪州鄉農民
張見福]
他們開業我有去啊,對啊,我們有空也會去看看啊,看什麼書我們會去看啦,對 有空我們會去看,很好啦。

農鄉中老年人口居多,顧及少部分老農民可能不識字,名為「農用書店」,書,卻意外地不是主角。

[我愛溪州工作團隊
成員 巫宛萍]
[照片提供 我愛溪州工作團隊]
我們書其實是一小部分,反而是它在書店裡面它不是最主要的角色,反而是在,我們在軟體面的經營上譬如說跟農民一些分享會,或者是參訪,或者是一些小活動,就是跟人之間的互動是比較相關,然後去田裡面一起去做活動,去學習,比較多這樣子的成分。

[我愛溪州工作團隊
成員 陳慈慧]
我覺得要慢慢營造,目前的話大概有兩、三個大哥還滿常出現,就是他就會就是把它當成一個,可以泡茶的地方這樣,然後,但是如果要讓更多人來的話,我覺得我們需要再透過可能辦更多的活動啊,什麼的,然後這些活動是跟,大家是覺得跟他的生活是有關係的,然後慢慢地再讓人越來越多進來。

成功旅社農用書店,由我愛溪州工作團隊,和尚水農產公司進駐,因此書店裡也買得到「水田溼地復育計畫」,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栽種的在地稻米。

不用除草劑,農民只好更加勤奮人工除草,少了特效藥,雖然稻米產量少了點,不過田間的小生物卻變多了,加上保價收購,讓農民樂得參與水田溼地復育計畫。

[溪州鄉農民
張見福]
用化學肥料的那個,那個(產量)差不多有一千五至一千八,台斤啦,做這個水田溼地,這個有機的,這個(產量)比較少,這一分地差不多有一千,有一千台斤啦。

[溪州鄉農民
黃登茂]
鳥啦、那個青蛙、那個小蛙這個啊,都很多啦這樣,有 有差別啦,如果沒有做水田溼地,我們施農藥,那邊比較沒有(生物)。

[我愛溪州工作團隊
成員 陳慈慧]
我們長期以來,農民就是處在一個我們不斷地就是大量生產,然後可能用農藥、用化肥,它可能一方面可能傷害了土地,但另外一方面農人他可能不斷地,就是為了生活,其實就是,你會覺得為了生活,但他不斷大量生產,但是進入原本的這樣的產銷體系,然後他就量很大,然後(價值)又被壓得很低,然後一直在這樣的循環。那我們就會覺得說,這樣子是不是有別種路可以走這樣,所以就開始了這個計畫。

關於溪州水田溼地復育計畫的故事,在成功旅社農用書店二樓展間裡,也能一探究竟。

<這邊是展一些就是我們,其實當我們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之後,它其實,很多事情變得不是這麼地容易,那這裡就有一些病蟲害,那這幾個都是農民,就是最最討厭的東西,像是金寶螺(福壽螺)、那這是蒜仔草。>

善用旅社空間,原本復古味十足的房間,被規畫為不同主題的展覽空間,成功旅社本身保存良好的家具、文物當然不能錯過。木造床架上擺著大紅花布棉被,茶几上放著轉盤電話、保溫熱水瓶,復古風格,完整重現老旅社風華,讓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

<這些物件,其實都有當時候年代的一個風格在,所以我們也不希望說,用太新的方式再把它更換掉,就用它原本所擁有這些素材,將這個成功旅社呈現出來。>

就連當時旅社的價目表都保存良好。

<可以看到當時候的價格是多少,它是算人數的,然後還有分房間,就可以看到以前,住的這方面它們的價值是多少錢。>

不定期舉辦展覽、賣農用書、也賣米,成功旅社農用書店不甘於僅扮演一種角色,要化身成多用途的農鄉文化資訊站。

[我愛溪州工作團隊
成員 巫宛萍]
溪州鄉,擁有這樣子,有文化、有歷史,然後又有一點農鄉特質的這樣的空間,其實,並不是這麼容易找到,那對於這樣的空間的使用,其實我們也是希望說,它變成是很複合式的,對,就是說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在這邊發生,講座也好、或是電影院也好,或者是,大家開會,或者是,農民上課的等等相關,其實是很複合式使用。

[我愛溪州工作團隊
成員 陳慈慧]
我們會想要把它慢慢做成一個,人可以在這邊就是互相交流,包括農鄉的人可能可以在這邊,互相交流農法什麼的,那包括都市的人可以來這邊看到,農村它的樣貌。

曾經每天送往迎來,見證繁華風光的老旅社,承載了溪州的歷史與文化,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農民交流農事、認識農業新知識的寶庫,更是外地人認識溪州農鄉的平台。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