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地越來越多這樣的農民市集,這在西方國家行之有年,都市居民購買新鮮蔬果不需到超級市場,可以直接向農民購買當地當季的農產品。日本2010年所提的「農民農業農村基本計畫」,提昇糧食自給率的做法之一,便是推動地產地消的概念,吃在地、吃當季。這種農民市場、地產地消的直賣場,更是日本大力推動的主軸,據統計,日本2010年全國農民市場就有1萬7千家,營業額8千8百億日圓,預計在2020年,營業額更將達上兆日圓,你可能很難想像,有些農民市場每天早上開門,簡直就像百貨公司週年慶,來看看日本的農民市場。一大早,10多位農民開著貨車,推著推車,來到秋川農民市場旁等著送貨,也利用這個機會彼此交流。
19年前,東京都秋川的農民市場開幕,自此鄰近的農民,開始每天把自家的作物送到這邊來「寄賣」,販售價格由農民自己來定,農民市場收取15%的手續費。

[東京都秋川市
農民 鳩崎三雄]
我們是按照批發市場的價位來訂價,如果以批發價再加一到兩成的利潤,就無法和超市競爭,所以我們大部分以批發價來訂價。

價格便宜,在地、又新鮮,可以說蔬菜水果剛採收,馬上就上架販售,自然吸引附近的居民,每天開市前,消費者早已大排長龍。

<開店囉,可以了嗎。>

一開門,就像是百貨公司週年慶,民眾蜂擁衝入店內挑選生鮮農產品。

[居民
大西宏子]
但是這麼水嫩的大白菜,兩顆才130元,一顆大白菜有時要300元左右,所以在這裡買還是很便宜的。

短短三個小時,在地農民生產的青菜,已經賣了十分之九,不過農民還是可以隨時透過手機簡訊,或屋頂上的監視器,找時間來補貨。

[東京都秋川市
農民 田中克博]
如果綠花椰菜賣得很好,我們會再到田裡面去採一些花椰菜,再補貨再送過來。

由於販售量穩定,也沒有批發商刻意打壓收購價,價格波動不大,農民也因此有了穩定的收入。

[東京都秋川農會
代理理事專務 岡部信夫]
當初沒有農民市場時就賣到超市去,價格都被壓得很低,尤其是栗子很難賣,萬一有一點損壞,他們就會說這個請你拿回去,而且只要發生一次,他們就會說秋川的栗子都不好。

為了讓消費者安心,農民市場一方面為農作物把關農藥殘留,在入口也設了,「農民臉書區」,點一下就可以看到農民的介紹,及生產的近況。

[秋川農民市場
店長 橋本克巳]
我們這邊全部都有寫名字,寫了名字的照片,在入口的地方貼著,客人看的到生產者的臉這就是最讓人放心的。

然而由於農田就在附近,相同氣候、環境下,所能生產的農作物畢竟有限,因此經營農民市場的秋川農會,也會串連全日本農會,互通有無。

[秋川農民市場
店長 橋本克巳]
我們這個農民市場原則上以地產地消為主,秋川市所生產的為主,只有秋川市沒有生產的東西,我們才會進別的縣市的東西。

也因此,農民市場裡偶爾會看到,架上放著許多相同的作物,出現量多賣不完的窘境,但秋川農會並未因此進行收購,畢竟收購會造成農民的過度依賴。

[東京都秋川市
農民 鳩崎三雄]
會因為季節的關係,相同的作物突然像山一樣的出現,大家都會種比較好生產的,沒賣完時,存貨的機會也比較多。

[秋川農民市場
店長 橋本克巳]
最主要是我們希望農民可以自己決定要種什麼?什麼時候比較好賣?因此我們不會要求他們要賣什麼,也沒有出貨數量限制,全部都是農家自己負責。

農民必須互相協調生產種類,甚至要調節生產採收時間,像只耕種0.5公頃農田的中村家,就有20、30種農作物,採取多樣少量的種植策略。

[東京都秋川市
農民 中村真樹]
因為一定會有競爭,所以雖然有種和其他人相同的東西,也會種其他人沒有的東西,學習、研究然後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生產,跟客人說:我們也有這個喔!以這個為目標。

19年來,秋川農民市場,每年來客數高達30多萬人,營業額也有5億2千萬日圓,近台幣2億元,也讓這個位於東京都邊緣,近八成土地是山林的小都市,靠著「地產地消」,得以讓面積不廣的農地仍繼續維持農耕,而市民也能吃到新鮮安全的蔬果。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