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的高接梨嫁接,是從「冬至」接到「雨水」,現在正好是果農要嫁接第二次的時候!台灣梨穗的主要進口地是日本,不過,受到去年日本核災事件影響,占全台豐水梨品系一半進口量的福島梨穗無法來台,又加上近年來日本暴風雪頻傳、氣候異常,進口梨穗量總數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已經有部分果園乾脆荒廢,面對這種長期現象,是否危及台灣的高接梨產業?有沒有治本的方法?搬出剛買來的梨穗,一天的工作才要開始
果農一芽一芽地削下來,一箱十公斤的進口梨穗,差不多可以削三四千支,平均下來,這一芽的成本差不多要三元,要是沒有開花著果,就要「翻刀」了,也就是說,還要再接一次。
台灣進口的梨穗主要以豐水、新興為主,今年從日本進口的梨穗奇缺無比,主要的衝擊是在去年日本311核災過後,福島地區的梨穗無法通過檢疫和幅射檢測,未來幾年,也勢必無法供應來台。
[三灣果農
廖進財]
(三灣)大部分打(折),有些打七五折,訂十箱,就七點五箱給你,有些農會,東勢聽說,打五折喔,你訂十公斤,給你五公斤,所以那個量就少了很多。
[農糧署副署長
黃美華]
在豐水的六萬公斤裡面,福島就占了差不多一半,那福島就排除了以後,真的,豐水的需求量就受到影響。
==cg in==日本對台主要的供穗地區是,福島、秋田、新潟,長野、鳥取、兵庫、福岡和京都,最重要的是在東北地區,少了福島,影響很大。
[三灣鄉農會推廣股
股長 謝杏玲]
因為今年又遇到大風雪,所以花苞很缺,剛開始時我們才領到,只領到訂量的三分之一而已。後來呢,又再去(日本)別的地方再進口,豐水梨花苞就差不多三分之二就足了,但是還有三分之一是不夠的,不夠的話,那就農民自己想辦法去找了。
自己想辦法,很難!三灣鄉的高接梨,有90%以上是接種豐水,沒有提前預訂的果農,有些乾脆就不種了。
[三灣果農
廖進財]
有人買不到花苞,現在要去三灣的路上還看得到沒接的,那就是買不到花苞的,他沒預先訂,在現貨市場,每年在現貨市場上都有很多可以買,他沒在農會訂,也沒跟合作社訂,或是說向行口訂,他要接的時候就去向現貨市場,結果今年現貨市場,一支都沒有
幾個主要產區,不只是三灣缺梨穗,東勢、卓蘭也一樣,有些果農,今年買不到進口梨穗,就改接梨山的。
[卓蘭果農
曾鎮偉]
之前都是先跟農會啦,還有我們的合作社什麼的訂很多花苞,每年都是靠進口的花苞,豐水啦,新興啦,這樣來高接,今年聽說進來的量,只有好像聽說剩四分之一的樣子,所以說,很多人轉回來買梨山的花苞這樣。
[東勢區農會推廣股
股長 江國湖]
(東勢)大致比往來進口的量少了差不多兩成多,差不多兩成多,這是整體的量,所以說,我們從國產,我們梨山的部分,這個國產的梨穗,我們來加強。農民的部分,我們就是說盡量讓他們來接其他品種,其他的品種來分散產區和量,我們的做法是這樣
東勢果菜市場,是台灣最大的水梨集散地之一,即便果農早就預訂梨穗花苞,但是等進口等了很久,還未必領得到。
[台中果農
陳金堅]
(你今年領梨穗的情況怎麼樣)?今年梨穗不夠嘛,你訂的話,買了三箱,只有給兩箱,今年就是大家都不夠嘛,有聽到也有給五成的啦,我是拿到七成還算不錯
一般來說,農會從每年三、四月開始調查農民的梨穗需求量,由農糧署負責查核以及檢疫,每年十一月開始陸續輸入台灣,比如豐水是早熟品種,每年五月開始盛產所以最早嫁接。
[農糧署副署長
黃美華]
那以往我們作業的方式就是,產地的這些農民團體,他會調查農民的需求,那再藉由農民的需求,然後再來跟農糧署申請,那農糧署會來查核他在日本的這些供穗源,他的相關的資料,包括他供穗的地區,是不是有做防疫檢疫的處理,還有他的合理的供穗量等等。
[卓蘭鎮農會
總幹事 徐文欽]
梨穗是從冬至開始接接到雨水,就是二月廿日,這是正常地接,正常地接,往年來說,大自然的東西很難說,尤其我們都跟農民說,梅花一開花,植物就開始活動,活動的時候來接成功率較高這樣,當然說早接會遇到寒害晚接會遇到雨水,所以還是看天氣好壞來決定。
所謂的嫁接,其實是一種「借腹生子」,台灣的原生種叫做橫山梨,高接梨穗,只是為了得到果肉細緻甜美多汁的水梨,人工成本卻極高。
[三灣果農
廖進財]
因為日本高緯度,品質比較穩定,我們梨山的豐水、新興這些(梨穗),品質不穩定,緯度不夠,不夠冷啦。
[台中農改場
副場長 高德錚]
在台灣原來我們也有的這個梨子,我們把它稱為橫山梨,因為是在幾百年前,從中國大陸,我們的先民就帶進來台灣種起來,種在新竹尖石這一帶,那這個梨其實應該也叫做溫帶梨,只是因為幾百年來它已經適應於台灣的氣候。
[東勢梨農
詹德昌]
我們本來高接梨最早研發的時候,是從梨山開始接的,梨山最早接的是新世紀,接接接,最後大家想說,採穗愈來愈多人接,梨山的數量不夠,所以發展到日本採穗。
嫁接梨穗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現在正好是第二次嫁接的時候,不過,今年的梨穗著果率很低,至少有一半以上要重接,果農懷疑,日本果農今年搶收梨穗卻沒有好好處理。
[三灣果農
廖進財]
(往年你們接差不多有幾成)?往年好的時候有七、八成,但是這一次,因為我十二月六日就接了,早接的,到現在差不多沒有五成。我懷疑今年的梨穗,在日本沒有處理得好,很多花苞有過(堪用)但是花苞死掉了。
既然日本梨穗品質不若往年穩定,農民也建議,不宜再依賴日本過深。
[東勢區農會
專員 何朝文]
我辦梨穗(事務)十多年來,在這個梨穗中間,我覺得,我們全部依賴日本方面,太依賴了,所以說,現在日本人,對我們梨穗方面,他要求,價格要求愈來愈高,再來他們那邊(採穗)的人才也不夠。
[東勢梨農
詹德昌]
因為日本是很容易下雪的地方,很冷的地方,所以說,每年去買花苞都會遇到下霜雪的問題,霜雪的問題,日本(的果農)比我們台灣的果農又更老,更多歲,都是六、七十歲的,那個雪,他們相片拍回來一公尺這麼高,他們要這麼辛苦的去剪花苞給我們台灣。
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台灣果農到大陸投資,種植的緯度,與日本、韓國相當,品質與技術也不錯。
[農糧署副署長
黃美華]
因為大陸事實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梨的產區,那這個部分,我們也列入考量,那為了要讓大陸的梨穗也能夠順利進來,我們已經有連繫卓蘭農會,去收集大陸那邊的相關的資訊,那再進一步再來,輔導一些檢疫作業的相關程序
除了進口梨穗,台中農改場其實早就育成新品種。
[台中農改場
副場長 高德錚]
我們花了廿幾年的時間,開始把本島的這個所謂橫山梨,開始跟日本梨做雜交的這樣的選疫工作,那經過十八年的努力,我們找到,可以適應於台灣本島的這種氣候條件的,所謂的溫帶梨,那我們先後推出台中一號、二號、三號,也就是所謂福來、晶圓、晶翠,這三個品種
東勢果農也改試種台中一號、二號和三號,唯一遇到的麻煩是,施肥方式不同,如果肥料下太重不利貯藏。
[東勢梨農
詹德昌]
晶圓梨有它的挑戰性,就是說,它不容易貯藏,這有相當的(難度),從土壤的鈣質開始去做,做到樹木鈣質的吸收,這才有辦法貯藏三、兩個月,不然的話,你如果說,沒處理土壤pH到七以上,進到冰庫會過熟。
[台中農改場
副場長 高德錚]
不管是一號、二號、三號,當然是愈晚推出的話它的品質愈好,那至於這個吃起來呢,跟我們真正的日本的溫帶梨有什麼差別?其實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就是在栽培技術尤其是施肥技術,要有別於所謂嫁接的這種溫帶梨的方法
既然品質差異不大,何必花錢、費工去嫁接?台中農改場訂出水梨產業的推廣策略,就是直接種,不必每年去買梨穗。
[台中農改場
副場長 高德錚]
建議農民呢,應該種適合於台灣氣候環境的這一種梨,而不要是在每年嫁接,從日本買回來這種梨穗,因為嫁接梨穗這個動作,一公頃它的生產成本就要增加大概三十萬元左右。
[農糧署副署長
黃美華]
低需冷性的梨,它的生產成本比寄接梨低得很多,一般的寄接梨,生產成本差不多要八十萬、九十萬,那這些低需冷性的話因為它不需要去買接穗,也不需要去嫁接,所以它的這個成本,差不多是三十萬到四十萬就可以了
長遠來看,高接梨產業面臨的最大困境,還是果農高齡化,從日本到台灣,多數都是老農種梨,休耕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
[卓蘭鎮農會
總幹事 徐文欽]
日本的老農問題比台灣還嚴重,他七、八十歲做農事的人還算年輕,做到八十幾、九十幾,九十歲的還在做,因為他們做的面積不大,(差不多)三分地、四分地,做到不能做,他們才不做。
[三灣果農
廖進財]
你說以後我們老了不會做了,這個(梨)叫他們(年輕人)來接,不可能,現在我們三灣,大部分都是這種現象,年青人,除非沒工作的年青人,還是說休無薪假的會回來做,其他的,很難。
大雪、核災、加上高齡化,高緯度國家取穗來源愈來愈困難,台灣除了梨山成立採穗專區,增加梨穗進口國,還是得找出適合台灣生長的梨樹,適地適種,才是根本解決的方法。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陳靖維
- Feb 09 Thu 2012 12:10
266集-高接梨怎麼辦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