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駛12年的苗栗舊山線復駛了,新竹內灣線明年也將全線復駛,這兩條客家庄的歷史鐵道,都帶給地方民眾無比期待。而貫穿花蓮到台東縱谷的花東線鐵路,長久因為單線行駛,使得發展上硬是緩慢許多。去年,花東線鐵路正式開始全面電氣化,部分路段甚至採用高架化,希望提升東部交通品質。但電氣化之後,電線桿一根根被架起,一望無際的純淨藍天,將有什麼改變?被稱為台灣最美的鐵道風光,又會受到什麼衝擊?就像火車通過的這片藍天,絕大多數人,對花蓮台東的印象,就是這麼美麗而純淨,看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就像夢境一樣
不過美麗的背後,可能都有些缺憾,被稱作後山的花東縱谷,雖然以風景迷人成為招牌,吸引無數觀光客,但世代居住在這裡的鄉親,不管是歷史背景也好,不論人口稀疏原因也好,長期以來卻必須忍受交通不便,進出時間冗長的困擾。
就算有台九線台十一線,兩條時速不能超過七十公里的公路,人員出入和農產運輸,還是比西部吃虧。因此貫穿東部的花東鐵路,成為大家最期待的目標,希望藉著某些改變,加速帶動地方發展,尤其已經正式施工的東部鐵路電氣化
[瑞源火車站
副站長 江昌寶]
因為這個鐵路電氣化之後,它會低污染、低噪音,對環保有相當好的貢獻跟利益,一方面它速度也比較快。
[台東火車站
副站長 鄭旭庭]
延伸從北迴線延伸過來,一直到台東站,我們可能目前還可以延伸到知本站,將那個整個路線加以電氣化,然後電氣化以後,那我們的列車,包括太魯閣(號),那個都會延伸到我們東線來,然後太魯閣因為設備是新的,所以說它的速度可以提高,相對就可把我們的列車行車時間縮短。
2009年開始動工的,花東鐵路電氣化,從花蓮站到台東站之間,涵蓋30個車站,全長155公里,預定經費大約150億元,施工期大約需要5到7年,未來希望將火車速度,由現行110公里提昇到130公里,縮短行車時間。
而遠遠看過去,這一根一根剛裝上去的黑色鐵桿,就是為了因應電氣化,將來要配置高壓電線所用,不只如此,橫跨縱谷區漂亮稻田上,一整條冷冰冰水泥做的高架橋,即使跟景觀嚴重衝突,即使把視野遮住了大半,但這都是鐵路電氣化工程之一。
[台東火車站
副站長 鄭旭庭]
某些路段會使用那個,把它建成雙線,可能雙線化,那雙線的作用可以讓我們行車密度可以提高,就等於說,以前在單線的時候,單線的時候你列車要交會的時候,其實在一站,等一輛列車過來才能再一趟列車過去,如果雙線化的話可以各走各的,會縮短那時間。
目前還是東部縱谷,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花東鐵路,興建年代很久遠,早在日治時期1909年,就開始動工,到了1917已經通車到玉里,當時由於北邊還沒有北迴線,南方也沒有南迴鐵路,於是自成一格,歷史悠久,如今車齡動輒三四十年的柴油火車,還是跟從前一樣,安分地在原野上繼續奔馳著
只不過為了提升東部交通效率,像眼前這麼有味道的老自強號和單線鐵道,還有一望無際毫無遮蔽的天空,未來電氣化以後還能不能看得到,鄉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玉里鎮源城前里長
莊秀雄]
聽到要電氣化這樣,大家有很高興,但是看到那麼多電線桿,就感覺怪怪這樣,怎麼一條路漂漂亮亮要放那麼多電線桿,一支一支的這樣,大家心理面就感覺不一樣,很多(人)說,就感覺說為何一定要放那些電線桿,對美觀也沒那麼好,原本是一片乾乾淨淨的一個地方,那現在會變成天上好像有網子一樣。
[瑞穗鄉富源社區協會
理事 周玉梅]
對我們這些偏鄉的居民來講,電氣化是很好的消息,對,但是呢,就是相繼而來就是,看到一根一根的電桿架上去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說唉呀 我們的天空又好像,又被某些東西給遮住了。
多了方便卻可能少了美感,遠在後山的花蓮台東鄉親,對於東部鐵路電氣化即將到來,心裡多了幾許矛盾,不過在學者或是公家單位來看,電氣化絕對可以協助東部繁榮,創造更大的運輸價值。
[花蓮縣鳳林鎮
鎮長 彭宗乾]
因為花東的鐵路,一直全部都用老的鐵路火車頭來拉,跟西部比起來,我們確實,行車的速度差很多,有電氣化以後,第一會改變行車速度,第二可能對環保的節能減碳可以節約,對花蓮的民眾可以有很大幫助。
[東華大學資源環境系
主任 劉瑩三]
從花蓮到台東,這個部分的人來說,基本上是因為,鐵路只有一條線,所以它沒辦法把這個速度變比較快,或是說加開比較多的班(次)來紓解這個遊客也好,或者是回鄉的遊子,所以這個部分的話,那基本上來講,其實它是可以,因為透過這樣(電氣化)的過程,來把這鐵路的時間縮短,把這交通變得更便利。
幾十年了,都是柴油火車在跑,南來北往的速度上,難免會讓花東民眾感覺差人一截,因此對於電氣化大多有著高度期待,只不過根據規劃多了高壓電線的鐵路,卻可能沒有全面雙軌運行,讓許多當地人對此認為,不如只要雙軌又美觀又有效果。
[玉里鎮源城前里長
莊秀雄]
電氣化是說,因為時代的問題,大家是需要的,但如果雙線鐵路來說,對電氣化就是說,也沒有一個競爭的方向,就是說有雙線來跑也很快啊。
[瑞穗鄉富源社區協會
理事 周玉梅]
比較老一輩的,他們自己的想法就是,這個鐵路它假如可以雙軌的話,那對於交會列車這件事來講,它就便利很多,那雙軌呢,雙軌我們就不需要去加電氣(化)這個東西出來了,那一樣會減少很多的等車的時間。
[瑞源火車站
副站長 江昌寶]
雙線當然它的運量會增加,它的運量會增加,但是要考慮到成本,考慮到成本,還考慮到它的運量有這麼大嗎,你乘客沒那麼多,那錢如果花下去,但是它沒辦法回收,沒辦法回收成本,所以上面(相關部門)會考慮,是不是要全面雙軌化。
瑞穗鄉的富源車站裡,一列要北上的莒光號,停在月台等候十分鐘,到南下自強號迅速通過以後,才開始緩緩前進往台北出發,這就是單線鐵路,每天必要的運行模式,東部民眾寶貴的時間,就只能在這分分秒秒中,無聲無息流失掉。
現在為了區域發展,建設的衝擊已經免不了,但如果將來,電氣化增加了速度,卻要變成眼前這樣,像大家很熟悉的西部鐵路或是北迴鐵路,頭頂上多出這麼多密密麻麻的高壓電線,原本乾淨無垠的藍天,原本超廣角度的山水,可能都即將被扣分被影響,因此鄉親現在只希望,未來能在設計上盡量彌補。
[鐵道文史工作者
賴德湘]
實在來說,尤其對像我們攝影的人來說一定會影響,電線桿喔,當然對視覺上來說難免(影響美觀)啦,難免啦,以花東做為台灣最後的樂土來說的話,確實也影響很大。
[瑞穗鄉富源社區協會
理事 周玉梅]
其實這是沒有辦法的,就是人家說有建設就會有一些犧牲相對的,只是我們希望說,在這個前提之下,就是政府是不是要去思考說,讓這些硬生生的東西,是不是可以讓它變得有生命一點,然後不要讓都市,讓都市人讓來這邊尋求鄉村寧靜的那種都市人,到這邊還是覺得說,好像還是來到台北市的感覺這樣。
[東華大學資源環境系
主任 劉瑩三]
主要是你使用的這種東西,材質跟顏色,如果有跟大自然有搭配的話,其實它的影響,它的視覺景象的衝擊來講,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大啦。
(畫面來源:youtube)
銀白色的雪國大地上,火車迅速通過 揚起雪花,沒有一條條高壓電線,也沒有一根根電線桿,日本北海道鐵路單位,用最新式的柴油機電火車,在鄉間行駛代替了電氣化,對民眾的方便,和自然風景之間找到了平衡。
可能是民情不同,或許是經費有限,既然花東電氣化,和高架工程勢在必行,也已經分段逐漸動工,不久之後,美麗的天際線也即將消失 多了複雜,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其實從花蓮站出發一路往南到台東,幾個懷舊小車站,也可以在觀光上好好去開發。
[花蓮縣鳳林鎮
鎮長 彭宗乾]
電氣化以後,我們客家的特色,我們客家的元素,客家的文化,客家的建築、客家的這個我們的景點,都可以帶進電車電氣化的設施裡面,尤其是改建,站房的改建,站房的布置方面,在建築方面如果有經費要順勢可以來帶進去。
[東華大學資源環境系
主任 劉瑩三]
花蓮跟台東間,有29個車站要去翻修,這個部分可能我們考慮說,是不是不要做太現代化,要留一些,讓人會懷念的早期留下來的東西。
帶有人文歷史的小火車站,怎麼看都不會膩的田園風光,東部縱谷獨有的魅力,很難不吸引旅人目光。
花東鐵路就快要電氣化了,在這個什麼都講究速度的時代,將來想體驗慢活滋味,想看到如此純淨的天空,或許都會變成一種奢侈。歷史總要前進,回憶總會過去,理想和現實之間,現代化跟舊感情兩者,終究還是得做抉擇。
採訪/撰稿 謝佳凌
攝影/剪輯 徐偉文
- Aug 13 Fri 2010 12:52
188集-準備想念這藍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