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客語腔調,大家較為熟知的有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另外還有說著永定腔,來自福建汀州的客家人。在台北縣的三芝、石門一帶,就住了一群汀州客家後裔,但大多都已經不會說客語,不過這群鄉親,依然保有著鄉土神信仰、九月九總忌和八角風箏等客家文化傳統。另外,石門地區著名的十八王公廟,其實也跟汀州客家人有關。帶大家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北海岸的汀州客。風景秀麗的淡水鎮,自古就是台灣八景之一,還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北台灣散播的起點。近幾年來,隨著捷運開通,外來人口劇增,高樓大廈改變了古都的風貌。而在這些高樓間,佇立著一座二級古蹟,它是「鄞山寺」。
創建於西元1823年的鄞山寺,是台灣僅有的閩西汀州形式廟宇,供奉汀州客家人的原鄉守護神,「定光古佛」。鄞山寺在早年還兼具會館的功能,主要是因為,大台北地區的汀州客家人,為了提供,初來乍到的同鄉子弟一個暫居之所,所以集資興建。
[客家文化學者
廖倫光]
客家人中的汀州客家人,他們到了淡水港之後,可是人生地不熟,所以需要一個,大家可以聚集的,甚至可以暫時住的一個地方,所以他們就想到了,來做一個汀州會館,讓汀州的一個大陸鄉親,可以來這邊有(一個)暫時落腳處,然後再到大台北的各地去開墾。
廖倫光是中原大學的博士,研究大台北地區的汀州客,超過十年的時間。他說時至今日,汀州客還維持著定光古佛的原鄉信仰。
[客家文化學者
廖倫光]
在整個大台北地區,有很多的一個,隱藏在都會區的這個汀州客家人,那他們的分布點呢,剛開始的時候從淡水港上來,然後呢,有人是在北濱的三芝、石門,那有人是在板橋、新莊,也有人是在內湖,或者是甚至說在萬華的都會區裡。事實上都還是有,我們汀州客家人在這邊存在一個的情況,而且他們的後代到現在都還是繼續著,祭拜著定光古佛的風俗。
雖然汀州客並沒有定居在淡水,但鄞山寺對當地卻有著深厚的影響,像一旁的「鄧公路」,或是附近的「鄧公國小」,都與寺內供奉的定光古佛有關。
[客家文化學者
廖倫光]
這樣的一個定光古佛的存在,所以有一些道路啊,取名叫鄧光啊,定光之類的,事實上大概都是一些轉音。
來到汀州客聚集的三芝鄉,一座乍看類似土地公廟的建築,其實它叫做「民主公王宮」。是三芝汀州客,江姓來台祖江由興,在西元1760年,從福建永定故鄉迎遷來的守護神。
[三芝文史工作者
周正義]
早期先民的移墾裡面,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自己的原鄉,帶自己的神明過來。那因為我們這邊姓江的客家人,都來自閩西,所以他們就會把,在他們原鄉裡面所拜的神明,奉祀的神明就是水口民主公王,就把祂帶過來這邊。
原鄉守護神的信仰,形成辨別移民來源的標誌,也是移民者離鄉背井,到陌生的新天地拓墾時,祈求平安順利的精神依靠。但「民主公王」是何許人也,不禁令人好奇。
[三芝文史工作者
周正義]
民主公王這個公王,祂本身是一個地方的守護神。那確實是有一個人,那個人叫做趙文震。祂是唐朝時候的人,他十六歲當兵,三十六歲因為戰功陣亡,陣亡之後到了明朝的時候,明太祖就把祂封一個公王的名號,叫做「民主公王」。
對三芝汀州客家人來說,這座水口民主公王宮,是主要的信仰中心,即使座落在離客家人聚集之處,有一段距離,亦不減其重要性。
[三芝文史工作者
周正義]
祂是團結,在我們八連溪以西這邊所有的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因為我們八連溪以西,包括我們現在三芝街上來講,在早期來講,客家人的比例很高,所以說他們這幾個村,他們最主要的信仰中心還是放在這裡。
雖然三芝的汀州客家人,還有一成多左右,但汀州客語,在這裡已經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福佬話。
[客家文化學者
廖倫光]
在前幾代的時候還會講客家話,不過這樣的客家話,就已經注意到說,他是在家裡面,拜祖先的時候講,可是出外跟附近的福佬人,尤其因為做生意的關係,或者是一些往來的關係,他們就試著要講福佬話,講久了,幾代下來就不會講了。
[三芝文史工作者
周正義]
真正他們的語言消失,應該到,是在光復之後我們國民教育開始普及之後,就是小孩子學國語,溝通的速度會比較快一點,那個時候大概就會流失得比較快。
母語的消失,讓三芝地區的汀州客,失去「明顯的文化」,但事實上,很多的客家傳統,依然在這裡傳承,而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福佬客。
[客家文化學者
廖倫光]
像說九月九客家人吃粢粑,九月九的時候吃麻糬拜祖先(總忌)的風俗,或者他們習慣放八角風箏的風俗,那事實上都看起來暴比較特別的部分,那跟在其他地方的福佬客,是從文化思想就先喪失的部分,是有點不太一樣的。
<(這個可以飛嗎),會飛啊,還會叫,還會叫呢,不曾看過嗎,(不曾)。>
這個就是八角風箏,造型甚為特殊。64歲的江金木,要示範他兒時的玩具。將削好的竹片,用細繩連接固定四個角,同樣的造型再做一個,把兩個四角形以對角線的方式,重疊固定,就完成雛型。
[三芝汀州客後裔
江金木]
差不多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會(製作),(是誰教你做的),以前我爸爸會做啊。(玩這個八角風箏),(是我們三芝這邊),(客家人在玩比較多嗎),大部分都是這邊比較有,比較有人在玩這個。
這樣的八角風箏,還可以加以變化,最多做到七十二個角。
<形狀很多種,(主要要做八個角就對了),對 八個角。這個也可以做七十二個角,這邊一個角再八個角,中間再一個八個,剛好九八 七十二,可以做七十二個角。>
早年放八角風箏,是三芝汀州客的重要娛樂,當地還流傳這句諺語。
[三芝汀州客後裔
江金木]
「九月九 風箏滿天叫」,那就是說很多人在放,當時也算是很流行就對了,有一個時期大家都在玩這個。
說到九月九,對三芝當地的汀州客而言,還是一個重大的節日,那就是「重陽節總忌」。
[三芝汀州客後裔
江金木]
以前是每個人(祖先)都有忌日,我們是沒有每個人都做,我們都是一年,找一天(九月九)做個總忌這樣。
特別的是,三芝汀州客在做總忌的時候,供桌中間都會擺著粢粑。
[三芝文史工作者
周正義]
麻糬這個在客家人裡面,它其實應該算是他們米食的一部分,就跟其他客家庄中部或南部,他們有所謂的粄之類的東西。但是我們這邊會比較集中,它的特色是,我們這邊會比較集中到了九月九號,大概那幾天會準備買牲禮,買一些準備祭拜祖先的,那可以很容易區別出是客家人。
這裡是石門鄉的十八王公廟,其由來是有十七個人和一隻狗,因為遭逢海難身亡,被當地的練氏族人埋葬。而之後的發展,也跟「總忌」有關。
[石門十八王公廟
委員 練維博]
(練氏先人)發現這些屍體之後就在十八王公廟地下室,原來墓那個地方就把它挖一個,要把這十七個人埋在一起,要把祂們合葬的時候,當時那隻狗是奄奄一息,牠一直要陪主人殉葬,後來就沒辦法就把牠,連那隻狗跟那十七個人,葬在現在地下室那個墓。
這樣的傳說源於清朝中葉。後來練氏家族也很有人情味地,把十八王公當成祖先在祭拜。
[石門十八王公廟
委員 練維博]
練姓因為是屬於客家族,是把農曆九月九號重陽節總忌這天,在拜祖先,後來因為這個十八王公把祂葬在一個墓,把祂當作祖先來拜拜。
現在十八王公廟這一帶,叫做乾華村。早在西元1751年,福建汀州武平縣客籍人士練在君等人就來此開墾。其後代至今仍記得,長輩們都還有用客語溝通。
[石門練氏家族後裔
練維博]
我們的前輩,爺爺、曾祖父母奶奶他們,都會跟我們講,我們兒時的時候,叫奶奶稱為阿姐、阿太這些我們還有稱呼到。
練氏家族世世代代在乾華村生活,無奈1970年核一廠興建,土地被徵收殆盡,練氏族人必須遷移。
[石門練氏家族後裔
練維博]
淡水、竹圍石門(茂林村)、三芝,甚至於金山、基隆,這個台北沿岸北海岸這些,都分散這些地區比較多。
舊家園沒了,根卻不能忘,練氏家族在現在的石門茂林村,興建這間宗祠。每年重要節日,在外的250多戶族人,都還會回來祭祖。
[石門練氏家族後裔
練維博]
每年過年初一,元宵還有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一年七大節日都會回到公廳拜拜這樣。
仔細看看練氏宗祠的神龕,上頭寫著眾神的名字,這樣的神明榜,和很多三芝的公廳一樣,其實這種傳統,也是北海岸汀州客的特色。
[三芝文史工作者
周正義]
神明榜我們簡稱叫做神榜,那神榜它是很原始的一種方式,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其實還有,那在三芝(和石門)的客家人,大部分還有這個習慣。算是保存他們原鄉文化,保存比較好的這一部分。
這些神明榜當中,一定都找得到定光古佛,和民主公王的名字,也就是汀州客的原鄉守護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維護傳統文化的表徵。
[客家文化學者
廖倫光]
客家人在北濱地方,他們對祖先的一個尊重也好,或對一個鄉土的懷念也好,他們持續地拜這樣的一個信仰,而且不斷地維繫著,也沒有受到其他的一個,一個其他附近的一個信仰,一個過多的侵擾。事實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傳統也好或者是說對鄉土的堅持。
雖然北海岸的汀州客,已經完全不會講自己的母語,但世代相傳的客家文化,至今依然保留著。只是隨著時代變遷,僅剩的客家蹤跡,不知還能流傳多久。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蔡裕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