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地景藝術節系列活動當中,在八德區所演出的「戀戀八塊厝」地景環境劇場,則是以先民開墾八德的故事為開端,講述兩、三百年來的發展和變遷,還有到了近代,工業發達後,環境受到污染、破壞的困境,希望觀眾能從中得到省思。而這齣戲動用了130位演員,其中有一半是在地素人,藉由在地人的演繹,讓大家了解自己家鄉的故事。
[影片提供 曾文邦]
- Oct 26 Wed 2016 19:30
512集-戀戀八塊厝
- Oct 26 Wed 2016 19:28
512集-為媽媽釀醬油
近年來不時爆發食安風暴,愈來愈多人在吃這方面,愈來愈講究,甚至想辦法自製。新竹關西一位樂器行老闆、也會製作小提琴的李日興,五六年前,因為母親需要洗腎,開始有了自己製作醬油的念頭。他堅持用最簡單傳統的釀造方式、不加任何化學添加物,更用與台灣小農契作的黑豆來製作天然手工醬油,還研發用關西在地的仙草來做醬油。雖然李日興的母親已經辭世,他還是繼續堅持手工釀造,要守護更多消費者的健康。
仔細聆聽音色,調出最完美的音準,開設樂器行的李日興,除了會維修小提琴,還是一位製琴師。
- Oct 20 Thu 2016 13:28
511集-陸客不來 轉型契機?
日月潭豐富的人文特色和風景,一直有極高的遊客重遊率,尤其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以來,日月潭更是必遊景點。去年全年,包括本國和外國觀光客,加起來有八百萬人次,但今年受到兩岸情勢波動,以及火燒車事件影響,下半年陸客明顯大幅減少,根據觀光局的統計,今年八月日月潭陸客較去年同期減少59%、近六成,業者叫苦連天,尤其是以陸客為主要經營對象的遊艇、餐飲業。但也有人提出質疑:那陸客沒來之前,是怎麼過活的?一起來了解業者所受到的衝擊。
遊覽車停靠朝霧碼頭旁,一團陸客走下來,馬上先找「日月潭」字樣的石頭合照。過去陸客如織,得搶著拍照,現在不用搶了!船長何星宏觀察,從今年七月過後,陸客開始大幅減少。
- Oct 20 Thu 2016 13:23
511集-日月潭兩代船長
在一片陸客來台緊縮聲中,還是有遊艇業者堅持,旅遊重質不重量,何星宏只做包船,做好服務,他23歲的兒子何昆融,最近也考上船長執照,成為全日月潭最年輕的船長,繼續從兩位何船長的故事,來看日月潭的變化。
(這是開船前的準備嗎)?嗯!
- Oct 20 Thu 2016 13:20
511集-一起玩玩具
從環保的角度出發,募集二手玩具,經過玩具醫生和志工的清潔、修理之後,又再賦予舊玩具新生命,繼續陪伴下一個孩子,同時也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這是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一直在做的事,全台灣現在已經有158間玩具圖書館,甚至還推廣到泰北、緬甸、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協會成員羅苡昇最近還打造了一台玩具小貨卡,載著滿滿的玩具,要用四個月的時間來環島,每個縣市預計停留一週,不論是公園、社區、或廟前,都是他駐足的點,一方面推廣協會理念,一方面,也希望台灣各個角落,小朋友都有玩具好玩、都聽得到孩子的笑聲。
堆得像山一樣多,這是回收回來的玩具,這回收回來的玩具要經過志工們的整理,整理以後,分成各種不同的類別,這些有益智類、嬰兒類、操作類、社會文化類最多。
- Oct 20 Thu 2016 13:09
511集-飛行少年咖啡夢工廠
南機場社區裡近期飄出咖啡香氣,一直致力於社區服務的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兩年前在社區裡開設了咖啡學習教室,提供少輔會、少年隊輔導的孩子或是較弱勢的孩子,免費學習咖啡,讓這些少年再次找到自信,目前共有四位孩子考到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因此里長決定,不如就幫這些孩子圓夢吧,開了一間咖啡店,讓他們也能學習與客人互動。此外,店裡更與大賣場合作推出享食冰箱和續食廚房,讓需要的人可以獲得免費的食物,也提供社區弱勢老人共餐,這些少年們也學習到珍惜和服務。
熟練的將打好的奶泡,拉出美麗的圖案,讓咖啡除了香氣又增添視覺美感,正是讓林伊著迷的原因。
- Oct 20 Thu 2016 13:07
511集-永安老街新力
永安老街是美濃第一街,客家先民開庄時建了24座伙房,為求永久安居,將第一條街道取名為「永安街」,兩百多年後,榮景不再,高雄市客委會陸續推出「文創人才留美」、「點亮美濃永安老街」等計畫,期盼引進更多人文創意,活化老街區,於是街上開了一間採用在地農產的吐司麵包店,還有年輕藝術家以外地人的觀察來重新詮釋美濃客庄的藝術創作,讓永安老街悄悄有了轉變。
永安老街是高雄美濃最早開發、曾經榮景一時的街道,東門樓、伙房老屋、日治時期的公共建築,為老街留下歷史見證,近年來青年外移,居住人口老化,使得街區漸形落寞。不過最近這裡悄悄起了一些變化,七月,永安老街上開了一家西點麵包店,麵包師傅李英傑、蔡妙青夫妻不是美濃人,卻愛上美濃,移居於此,還把對美濃的愛展現在糕餅吐司上,烘焙原料採用在地農產品,與農民密切合作。
- Oct 20 Thu 2016 13:03
511集-書桌到餐桌
左營是高雄市區眷村最多的一區,形成獨特的生活、飲食方式,這裡昔日有個供海軍宴客的海光俱樂部,曾是左營最熱鬧的一角,隨著時空改變,俱樂部慢慢沒落,直到年初有業者將這打造成左創園區,設立以飲食為主題的書店,同時設計「書桌到餐桌」的味道講堂,找來作者演講,並邀請料理人將書中的滋味轉化為餐桌上的料理,讓飲食與文化的體驗更加立體鮮明。
海光俱樂部曾是美軍玩樂喝酒的聚會所,也是海軍袍澤把酒宴客的地方,隨著時空背景流轉,俱樂部少有人煙,今年有業者將舊址改造成左創園區,融合人文、藝術、休閒空間,呈現高雄左營特有的文化意象。
- Oct 13 Thu 2016 14:01
510集-農產標章保心安?!
到生鮮超市買菜,你會注意看包裝上的標章嗎?看得懂嗎?台灣歷經幾波食安風暴後,民眾對吃下肚的東西安不安全,更加重視,農產品農藥殘留是食品安全把關的重要環節之一,但農藥殘留無法用肉眼辨別,因此農委會推出不少農產品認證標章,有了這樣的一張貼紙,如同有了身分證,銷路也就更好。不過大大小小的標章貼紙,繁雜眾多,一般民眾幾乎難以分辨其安全把關程度到哪?甚至連農民都搞不清楚。這些農產標章會不會行銷的作用大於把關的功能呢?
當季青菜擺滿架上,民眾提著籃子仔細挑選,這裡是新竹北埔農民直銷站,由農會管理營運、農民自行生產及訂價,是近年來新興的農產交易型態。
- Oct 13 Thu 2016 13:52
510集-解甲歸田荖濃溪
10歲,約莫是小學三年級,當時你在做什麼?馬有福,有個和你我迥然不同的童年,10歲時他已經加入游擊隊成為「幼童軍」,遠離家人與家鄉緬甸,扛著比他還高的步槍在叢林中廝殺,13歲那年,他在聯合國的安排下,經由國民政府安置在荖濃溪畔,在滿布鵝卵石的荒蕪河床地,從此落地生根。這並不是馬有福一個人的故事,而是「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從緬、泰、寮國邊界金三角地區,到高雄荖濃溪河床地上求生存的故事。
寮國機場的照片,然後我們在屏東機場下飛機的時候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