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引起很大迴響的電視劇「茶金」,帶動起新竹北埔的觀光旅遊熱潮,不僅戲劇拍攝的重要場景姜阿新洋樓,成為遊客必訪的景點外,周邊的特色古蹟跟老街也吸引不少遊客注意,甚至北埔冷泉以及當地的生態都備受矚目。現在,在當地有心人士的規畫下,也將周邊特色結合,為旅客打造出北埔一日遊程,希望讓大家在北埔停留的時間拉長,再創新的觀光熱潮,繼續看吳怡君跟明燈的報導。


 

 

 

來到北埔除了吃美食,大家一定也會逛逛老街,當地有美食店家,能特別為遊客安排專屬的一日行程,可以體驗不一樣的北埔之旅。

創意粄條店老闆 劉美熙(右)

 

如果你想要我們幫你安排,比如說你想要去參觀一級古蹟,或是洋樓這些古蹟,我們全部可以幫你串聯起來,幫你做一日的行程安排,我們會幫你安排,讓你自己可以對北埔有比較好的認識。

 

過去擔任當地觀光協會理事長的劉美熙,因為非常熱愛自己家鄉,很希望透過串聯,讓更多人看見北埔。

創意粄條店老闆 劉美熙(右)

 

做山城北埔理事長這幾年,認識很多很好的店,所以我這間店是跟他們全部保持,希望保持一個很好的連結,以後有什麼,有什麼可以介紹給客人的,也希望他不是只來到北埔老街,逛一逛玩一玩而已,我希望他可以去到冷泉,五指山,去到大湖村,水磜村,去看不一樣的地方。

戲劇《茶金》片段

因為《茶金》的熱潮,其中重要的拍攝場景姜阿新洋樓成為北埔受歡迎的預約景點,建築更是深受遊客矚目。

 

那這個外觀呢,就是巴洛克式的,那如果我們從兩側看,天溝落水管 就是做銅的,然後呢,白色屋簷底下呢,會看到,很多連續用洗石子的做法的吊飾。

 

==cgin==姜阿新洋樓興建於1946年,於1949年完工,是一棟仿巴洛克式住商合一且中西融合的建築風格,是知名茶商姜阿新製茶事業招待貴賓的場所,因此見證北埔茶業發展歷史,2001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2018年完成修復後,形成北埔特殊的人文風景==cgout==

姜阿新大孫女婿 吳錫斌(左)

 

那這個洋樓呢,就是50幾年前,這個跟著紅茶的外銷沒落,那就是等於是破產就離開了,那大約是10年前我們第三代,再從合作金庫, 剛好有一個機會招標大家合資把它買回來,然後修復後,在2018年再重新開放給大家參觀沒有拿來住,那過去呢,姜阿新可以說是一個茶的傳奇人物,當年呢,他出口的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

 

來到洋樓有專業的導覽人員,詳細說明姜家的歷史故事,以及建築的獨特工法與精緻造型。

 

然後呢,這個巴洛克式的洋樓外表,兩側各有三座貝殼形狀的造型,那貝殼的,貝殼的代表是富貴,中間是巴洛克草花,那貝殼用的是抿石,然後呢,草花用的是洗石,兩邊各有三座這樣子。

 

屋內許多設計,更可以看出給後代子孫的祝福話語。甚至天花板上還有特殊的通風設計,讓人為之驚艷。

姜阿新大孫女婿 吳錫斌(右)

天花板上會看到很多圓的,或是橢圓形的網洞,那是熱氣的散氣孔,熱氣會上升進去以後,會從那裡排出來,所以它基本上會冬暖夏涼。

 

另外《茶金》這部戲重要的拍攝場景,更是不能錯過。

姜阿新大孫女婿 吳錫斌(左)

那我們看到這個漂亮的窗花,這個是日本很傳統的技藝,那這個技術叫做組子細工,くみこざいく,那這個日本人來,他們看到這個非常驚喜。

 

 

位在洋樓附近的金廣福公館也是北埔當地的特色景點,客家元素的建築風格在這顯而易見。

 

這間建築的屋頂全部都是用傳統的黑瓦,黑瓦,不是像我們普通說的 那種比較閩式的,大概都是用紅瓦,其實這有比較多的客家特色,所以它是用黑瓦。

 

金廣福公館更是當地重要國定古蹟,也算是北埔歷史最久的一棟建築。

金廣福公館負責人 姜博文(右)

 

那它也是整個大隘地區,開發的一個開始,這個最早我們在清朝道光15年,就1835年,我的祖先姜秀鑾,他來這邊開發,所以他算是我們姜家在北埔的開山祖。

 

來到這也能預約導覽,除了有老物件還有老相片陳列外,獨特的建築防禦設施設計也值得一探究竟。

金廣福公館負責人 姜博文(右)

比如說大門,大門穿了門栓以外,它還有那個,我們說的,我們說的叫做什麼,叫做門紐,栓桿,栓桿門鈕,它有加強的那個防禦的設施。

 

來北埔逛逛古蹟街保證你收穫滿滿,當然生態也是當地重要的串聯景點。

創意粄條店老闆 劉美熙(右)

 

希望去到那邊的人,可以認識北埔的生態,那環境,比如說很多種柿子的地方,你可以採柿子,那邊很多北埔的香花叫山芙蓉,冷泉很多, 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去看這些東西,不是只是去烤肉留下垃圾。

 

北埔冷泉豐富生態,每到夏天是許多人的首選。

生態農場主人 陳紹忠(右)

 

以前像是河川裡的一個小溫泉,後來是因為大埔水庫在蓋的時候,把這個攔沙壩做起來,那攔沙壩做起來,是造成一個可以戲水的地方,像是現在看到這個攔沙壩,就是形成變成北埔的一個,很特殊的一個地景。

遊客(右)

 

因為這個冷泉是全臺灣的,第二個有冷泉,而且這冷泉的水,鹹水的不是淡水的。

 

除了有清涼的冷泉可以泡,這裡許多動植物與鳥類生態成為許多攝影專家喜歡聚集的地方。

生態農場主人 陳紹忠(左)

 

其實這邊最有名的是螢火蟲,螢火蟲牠是大概四月份期間,因為這邊沒有光害,所以它像這邊,整片都是螢火蟲的棲地,這裡也可以看到很多蝴蝶,會吸那個河裡的一些礦物質,那會形成一個非常特殊的蝴蝶地景。

遊客(右)

這邊假日會更多人來沖水,它好像瀑布一樣,會來這邊沖瀑布,很多人會來。

 

因為愛土地愛家鄉,多年前離開科技業回鄉打造生態農場的陳紹忠,復育許多植物且以無毒方式栽種果樹,希望創造無毒的生態農園。

生態農場主人 陳紹忠(左)

 

因為自己對植物很有興趣,所以我就種一些,像是水生植物,臺灣一些珍稀的水生植物,那這邊就是留下來一個,它可以生長的地方,那雖然它是沒有什麼利益的一種植物,但是,對於我來講它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這塊土地有滿特別的蛙類,叫做金線蛙,以前客家人叫做金線蛙。

 

他的農場裡還有各式蝴蝶與昆蟲,也有保育級的蛙類,甚至他在山上打造了一片茶園。

生態農場主人 陳紹忠(左)

相片提供 陳紹忠

0911-0920

本來以為說茶是一種非常好的產業,發現它的蟲害也不少,非常多的蟲在吃茶,變得說你要在蟲害跟生態之間,怎麼達成一個平衡,其實現在還在摸索。

相片提供 陳紹忠

0920-0934

農場主人也時常舉行食農教育營隊,從生態觀察與介紹茶的種植與製作流程,希望透過活動讓更多人燃起對自然生態保育的熱情。

生態農場主人 陳紹忠(左)

相片提供 陳紹忠

0934-0948

他們就會體驗到說,以前種茶人的辛苦,我們那個過程,那中間也會帶他們去怎麼去做茶,如果遇到夏天會遇到很多蝴蝶,我們就是讓他們認識蝴蝶,從認識一棵植物開始,怎麼去觀察說,牠怎麼去產卵,什麼植物會吸引什麼蝴蝶,那這就是用眼睛去看。

 

古蹟的美與歷史為北埔增添不一樣的光彩,豐富的生態與天然環境將北埔打造多元的觀光面貌,在地業者與社區居民守護著北埔,透過串聯與合作也創造出更多新的契機。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李明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